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66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学生读书习惯和思维习惯成型的重要阶段。然而当前的中国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当代中学生不读书,或读书甚少,或不会选择好书去读。高中较普遍地存在着学生习题做得太多,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课时紧,考练多,没有时间阅读,没有兴趣阅读,没有适合书籍可读;阅读习惯不良,阅读充满功利色彩,阅读的广度有待拓宽的情况。面对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语文教师责无旁贷,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会读书,读好书。
  一、开辟阅读时空。培养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
  要让读书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充分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要让学生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腹有诗书气自华”、“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三分文章七分读”的道理。使学生懂得,书籍是前人生活的客观反映,阅读书籍就是间接地认识生活。从写作角度来说,只有广泛阅读书籍,写起文章来才能运用自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生活是作文之源,那么阅读书籍吸收营养就是作文之流,若要提高写作水平,就应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要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第一至爱,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开辟阅读时空,培养阅读兴趣。笔者所在学校的很多老师从高一起,每周抽出一节正课的时间,开展“大语文阅读导读课”,同时每周放开两节早自习,一节晚自习开展“大语文阅读自读课”,让学生在规定的时空里不限要求与范围,放开心情,放开眼界,自由阅读,广泛涉猎——古今文化,中外风情;文史经哲,军政外交;诗词曲赋,小说散文;报刊杂志,单本套书等,无可不读。同时教师鼓励和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课外阅读,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随笔,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操干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刘勰这一著名的论断所阐明的也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道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欣赏体味千姿百态之人,万水千山之景,喜怒哀乐之情,酸甜苦辣之味;工笔描绘,白描写真,长篇宏论,短篇微雕……让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阅读出语感,阅读出灵感,阅读出快感。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会读书
  当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之后,老师就应该把重点放在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上,避免低效益的阅读。高考对阅读能力的考查十分重视,分值很高,评分标准要求严格,学生的阅读就不能盲目。1.在语文课堂上悉心指导学生读书,学生要“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让学生陶醉于读书的氛围中,避免教师一味的讲解,要懂得“好的朗读等于分析”的道理。2.让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摘录、背诵一些优美的语段,培养语感,充实写作素材;整體感悟一些美文的特点,提升语文素养;写读后感,锻炼写作能力。读书不同于读报,读报旨在获取信息和时事动态,宜于浏览;读书尤其是读文学作品重在怡性怡情,全面领悟,贵在咀嚼品味,不可跑马观花。3.语文教研组每学期分年级组织一次“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一次“诗歌朗诵比赛”、两次“读书交流会”、两次“读书笔记展览”,在这些集体读书活动中,同学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互相交流读书经验与心得。4.语文教师向学生推荐常见的阅读方法:①速读法。适宜于长篇小说、专著或报刊的大块文章等。②精读法。适宜于精彩片段,千字诗文、重点文章等。③笔记法。适宜于名著概要,格言警句,精美诗文,心灵感悟等。④读写结合法。每周写一篇文学、时政方面的微型评论等。恰当的阅读方法,让学生避免随意、无序、低效的阅读,力戒浮躁。
  三、净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品味,引导学生读好书
  一部好书常可视作生命的最佳归宿,一生所思所想之精华尽在其中。好书即为金玉良言与思想光华之总成,令人感铭于心,爱不释手。读书能益智,读书能养性。但是有的人读书不少,但长进不大,原因何在?恐怕是步入了阅读的误区。现在中学生的课外读物大多选一些作文集,看一些高考作文满分卷。有的中学生偏爱读一些时尚杂志、科幻类、青春文学类读物等等。其实,这是一种较为幼稚的读书方法,说明中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特别是抵制诱惑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倡导学生大力读书时,一方面要热情地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净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品位,教育学生远离低俗读物,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其他文献
何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什么叫“核心素养”?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九大素养,即:“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在使用定置网的增养殖渔业中,消除附着平和生长在网上的海藻是项工作量很大的劳动。以往一些渔业部门应用化学药品涂敷渔网以防海藻附着。但是药品在水中溶化后会造成海洋污染
在高中语文教学及高三语文复习中,师生在文言文板块花了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高考时,做文言文试题又花了较多的时间(高考平均一分题一分钟,但大部分考生需27-30分钟做19分的文言题),挤占了其它题的不少时间。其结果仍是一个丢分较大的题,其丢分率仅次于诗歌题,真是得不偿失。  要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办法是有的。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摸索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在此与同仁分享。  一、提升教师的文言功底  作为
语文学科是一种重要的交流形式与人文内涵相互结合的科目,是初中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单调乏味,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新时期的语文教学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建立一个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为了适应这一要求,笔者尝试建立一种初中语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能够发现人的价值、深入地开拓人的价值、发掘个人潜力。新课标指出,课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模式,师生要
我国有着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不仅语言精练、章法严谨,而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学习意义。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文言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如何做好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更是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和实践的
准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和阅读浅易诗词句已然成为语文能力测评的重要指标。辨析诗词句意并能做出表达,已经是全国语文高考的一种常见题型。通过分析这几年的相关试题可以明确诗词运用题综合能力评价的目标与方向。  一、综览发展趋向:注重综合性,富有典型性,彰显灵动性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板块。近几年来全国卷和地方卷进行了一些突破性创新。比如全国卷在填空题设计时将诗词识记与理解、评价结
初中是学生开始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及开始与自己的理解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语文在初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的传授有机结合,重视方法和过程,而并非只求良好成绩这个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本身能力以及相对的人生经历等,从而获得一个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改变传统管理中与发展不相符的部分
创造力,就是创造能力。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面临全球所共识的必须创新的二十一世纪,新的形势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而又紧迫的任务:必须加快培养创新人才。  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贯彻创新教育的精神来实施。那么,什么是创新教育?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教授给创新教育下的定义是: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又是一年高考落幕,看着全国高考Ⅱ卷的作文题,不禁细细揣摩,2015年高考作文中露出的改革苗头,今年终于“真相大白”了,禁不住想梳理一下近三年的变化。  先看2015年的高考作文材料: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
我院自1990年3月至2001年3月收治14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死亡42例,病死率29.6%.现将死亡原因分析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