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和类风湿临床病理差异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作职工医学院河南 焦作 454100)
  
  【中图分类号】R60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82-02
  
  风湿病是一种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类风湿又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目前公认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病和类风湿主要差异在于如下几方面:
  1 引起两者的机制不同
  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其发生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 近来研究证明:A组溶血性链球菌胞壁的成分中,M-蛋白和C-多糖具有特异的抗原性。此外,A组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一些酶,亦具有抗原性,并能破坏相应的底物,如链球菌溶血素O(能分解血红蛋白)、链激酶能激活血中纤维蛋白溶酶原,使之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分解纤维蛋白)、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分解透明质酸)、链道酶(能分解DNA)及链球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酶。此外,还能产生链球菌溶血素S(SLS,为脂蛋白,抗原性微弱)。在链球菌感染时,初次接触抗原后约7~10天,即有抗体形成。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时,在咽峡炎初次发作后10~15天,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抗体滴度明显升高。
  类风湿目前多认为本病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始动因子尚不清楚,可能是感染因子(如病毒、支原体或细菌等)进入人体后,其所含某些成分(如寡糖或糖肽碎片)被关节内滑膜细胞摄取并组合到滑膜细胞所合成的蛋白多糖中,使其结构发生改变而具抗原性。这种自身抗原不仅可使机体产生抗体(IgG),同时还导致IgG分子的Fc片段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从而激发另一种抗体形成,即类风湿因子(RF)。血清中RF最主要的成分是IgM,亦有IgG、IgA和IgE等。IgM型的RF约见于85%~95%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各种免疫球蛋白类型的RF与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存在于血循环中。RF和免疫球蛋白可以在关节内合成并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循环中RF-IgG复合物亦可以沉积于局部组织,这与关节和关节外器官和组织病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关节滑膜内RF-IgG复合物可以固定及激活补体,产生C3a和C5a,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渗出。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滑膜细胞(A型细胞)吞噬了上述免疫复合物后,被激活并合成和释放溶酶体酶,包括中性蛋白酶、胶原酶等以及各种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三烯、IL-1等,导致滑膜及关节软骨的破坏。
  2 病理改变不同
  风湿热时,病变可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心脏、关节和血管最常被累及,以心脏病变最为严重。病变发展一般过程开始是结缔组织纤维发生粘液样变性,可见胶原纤维肿胀,结缔组织基质内蛋白多糖(主要为氨基葡聚糖)增多继而肿胀的胶原纤维断裂、崩解成无结构的颗粒状物,与基质中的氨基葡聚糖混合在一起,加上免疫球蛋白、有时还有纤维蛋白沉积,致使病灶的染色性状颇似纤维蛋白,称为纤维素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此外,病灶中还有少量浆液和炎症细胞(淋巴细胞、个别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然后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坏死物形成风湿细胞.。风湿细胞,坏死物,少量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和个别中性粒细胞形成具有疾病特征性的Aschoff小体(Aschoff body),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此后细胞成分减少,出现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并变为纤维细胞。整个小体变为梭形小瘢痕。
  类风湿时全身间质胶原纤维和血管可呈现纤维素样变性或坏死(很可能由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巨噬细胞吞噬后形成类上皮细胞 ,呈栅状或放射状排列的类上皮细胞围绕大片纤维素样坏死,再外围为增生的毛细血管及纤维母细胞,伴上述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类风湿小结。具有一定特征性,最后则纤维化。类风湿小结主要发生于皮肤、其次为心、肺、脾和浆膜等处。
  3 风湿类风湿都可引起关节炎但病理表现不同
  约75%风湿热患者早期出现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常累及大关节,最常见于膝和踝关节,其次是肩、腕、肘等关节。各关节常先后受累,反复发作,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镜下,病变主要为浆液性炎,并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纤维素渗出,有时在关节周围结缔组织内可有少数Aschoff小体形成。愈复时,浆液性渗出物被完全吸收,一般不留后遗症。
  类风湿关节病变常表现为多发性及对称性,常累及手足小关节,尤其是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蹠趾关节,其次为膝、踝、腕、肘、髋及脊椎等关节。 镜下早期,主要病变在滑膜,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阶段,两者间没有明显界限。 急性滑膜炎时关节肿胀,滑膜充血、水肿,表面滑膜组织可见灶性坏死和纤维素被覆。此期虽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但以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关节腔内有混浊的乳状积液,或可见纤维蛋白凝块。过渡为慢性滑膜炎后,滑膜内有出现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并可形成淋巴小结,病程较久者可见生发中心。并且滑膜细胞活跃增生,可形成多层状,并可见多核巨细胞。滑膜内炎性肉芽组织向关节软骨边缘部扩展,形成血管翳(pannus),并逐渐覆盖和破坏关节软骨。急性滑膜炎可以消退而不累及关节软骨,但当炎症反复发作并转变为慢性时,关节软骨几乎必然受损。最早表现为基质的异染性减弱或消失,用甲苯胺蓝染色可以证实。关节软骨边缘形成的血管翳直接侵蚀破坏关节软骨,两者交界面可见软骨糜烂和小灶性坏死。随着血管翳逐渐向心性伸展和覆盖整个关节软骨表面,关节软骨严重破坏,最终被血管翳取代。 长期的慢性炎症和反复发作,滑膜不断增生,纤维组织日益堆积,关节腔内纤维素性渗出物又不断机化和瘢痕化,使关节腔变窄,同时关节软骨破坏和被血管翳取代,两关节面发生纤维性粘连,形成纤维性关节强直,最后可发展为骨性关节强直。由于关节周围肌肉痉挛及肌腱松弛,可造成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4 风湿类风湿临床表现常不同
  急性风湿病可有下列表现:①发热:可有高热、中等度发热或低热,常伴有多汗症状。②关节炎:典型的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常影响膝、踝、肩、肘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热、肿、痛。红肿消退后,不留永久病变,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不典型者仅有关节酸痛。③心脏炎:心脏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症状轻重不一,可出现心悸、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心脏扩大,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心包炎可有心前区疼痛,并在心前区可听到心包摩擦音。④皮肤损害:出现环形红斑,见于躯干或四肢近端,呈不规则圆圈状,周围红,中央淡,在1—2天内消失,可反复出现。皮下小结见于关节附近的长骨隆起处,分布对称,在皮下隆起,活动不粘连,数量不等。按之有痛感,常在几星期内消失。⑤舞蹈病:发作时肌肉出现不自主、不协调、无目的性的运动,常见于女孩,为风湿病的脑部症状。 此外,急性风湿病还可表现为血沉增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增高,血清粘蛋白增高,血白细胞轻度增高。
  类风湿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为
  一、关节症状: (一)晨僵: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早晨明显,午后减轻。(二)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二、关节外表现:(一)类风湿结节: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二)类风湿性血管炎: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均可发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睾丸等。(三)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形成,或者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四)类风湿性肺病: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五)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起角膜炎。(六)Felty综合征:常引起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七)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
  
其他文献
(湖南省长沙市三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关键词】醋酸奥曲肽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52-01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曲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口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出血量大时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
期刊
(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安徽 阜南 2363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指标的变化与其大血管病变做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NGT(糖耐量正常)组、IGT(糖耐量受损)组、T2DM(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组,每组患者100例。对全部患者连续监测3天动态血糖,对患者MBG(平均的血糖水平)、MAGE
期刊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白茆卫生院 江苏 苏州 215500)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相关因素,为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选择112例儿科住院腹痛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小儿腹痛因素复杂,儿内科疾病98例,占87.5%;儿外科疾病14例,占12.5%。结论:探讨引起小儿腹痛相关因素,对治疗小儿腹痛,减少其复发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儿 腹痛;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28
期刊
(解放军73502部队卫生队 东山 福建 363400)    【摘要】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咪唑斯汀、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探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最佳方案。方法: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咪唑斯汀、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8%,显效率84.85%;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显效率51.78
期刊
(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民族中医院 湖南 江华 瑶族 425500)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方法:临床统计了102例子宫内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行传统抗炎治疗子宫内膜炎,治疗组行对症抗炎治疗、人工周期治疗,同时配合阴道冲洗上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51例患者中,治愈47例,有效3例,无效
期刊
(东平县第一人民医院 271506)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致脑功能障碍病因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9.2-2011.4收治的4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临床表现分类并做头颅CT检查,所有患者一经确诊立即给予高渗糖静脉注射治疗。结果本组48例患者治愈47例,1例胰岛细胞瘤经治疗病状缓解,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结论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中,出现脑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
期刊
(中山市人民医院综合科 广东 中山 528403)    【摘要】目的:研究心肾综合征中因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尿酸(UA)水平与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其中Ⅰ级22例,Ⅱ级25例,Ⅲ级28例,Ⅳ级25例。心衰患者的血清进行测定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结果心功能ⅠⅡ、Ⅲ、Ⅳ级各组心衰患者之间的Cy
期刊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430016)    【摘要】目的:探讨缓解剖宫产术后产妇对按压子宫疼痛加剧的方法,减轻产妇恐惧心理。方法:剖宫产术后常规间隔30~60′按压子宫一次,在按压子宫前5~10分钟按下镇痛泵手控加药按纽。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镇痛泵手控加药,能有效提高产妇的痛阈值,产妇心情放松,积极配合,保证了按压宫底,帮助子宫收缩的效果,便于观察产后出
期刊
(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 543000)    【摘要】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院上世纪九十年代未至2003年底对325例70岁-101岁老年病人的麻醉处理。着重探讨高龄老年病人的麻醉方法和安全性。方法325例高龄老年病人,男性197例,女性128例,体重38公斤-75公斤,ASAⅡ-Ⅲ级,择期或急诊手术。在满足手术需要的前提下;按病人的生理、病理特点,随机采用了(一)强化复合局部麻醉或复合神经阻滞麻醉;局
期刊
(湖南省攸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攸县 412300)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研究血清骨钙素和血脂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在2009年2月~2010年10月期间接收的诊断或体检者,观察组为诊断为112例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为体检正常无骨质疏松症状的162例健康者。分析两组骨钙素及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骨钙素降低,TC、TG和LDL-L高于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