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班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从中学到幼专这一学段有关数学学习方式与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在教学内容的衔接、学习心态的调整、学习方式的调适等问题上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习方式 学习心理 自我评价
一、问题提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中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是中、高考中的“主科”之一,因此给以高度重视。进入师范专科学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数学学科不再“受宠”。常常听到师范专科学校的数学教师埋怨:中学时做那么多的数学练习册都不厌其烦,怎么现在连书本上的题都不愿做、不会做?叫我们怎么教?而家长也是一头雾水:孩子在中学时数学成绩还不错,上了师专怎么就不行了呢?
每一位学生从中学到师专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学习心态如何调整、学习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为此,应选择从中学到幼儿师专这一学段有关数学学习方式与学习心理的变化来开展研究。
二、调查研究
在理论学习、个别访谈、同行探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拟订调查表,并在各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我省四所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设计思路
以质的研究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成绩、自我感受、调适时间、中学与师专教学方式对比入手,通过无记名方式做问卷调查,并按性别来分类。目的是希望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与评价,另一方面也希望了解性别差异有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另外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增加学生发表感受的开放性与透明性,特设置了两个主观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在一年中数学学习的感受。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辅以个别访谈与小型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与修正,以对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的解释,并期望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表中第1个到第4个问题是有关中学、师范过渡的问题
第1个问题是关于中学、师范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有76.8%的学生选择答案B:节奏快、容量大,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答案A:教师讲得多或答案D:重复的次数太少。一方面,说明师范数学教学更注重课堂效率,同时随着学生生理发育的成熟与接受能力的提高,教师讲授的容量与反复次数可逐渐调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师专数学教学“应试化”的现状,学校课程的设置都是针对师范教育的科目,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从事幼儿、小学教学,而数学课本却选用的是高中和本科教材,从知识内容的设置到习题的编排覆盖面都很广、难度都偏大。其结果造成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师范教学。
(2)调查表中第5到第10个问题是有关每个进入师专学校的学生自身现状的
有63.2%的学生把学习的动力归属于考试的压力。反映学生学习数学仍然是被动的、外加的,不过仍有22.2%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数学在各学科中喜爱程度的排位有62.8%的学生排在前两位,这对数学老师无疑是一个鼓舞。
58.3%的学生认为老师选择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运用。这个比例要比预想的高,说明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生内在的要求。一年级的师范专科生就已经从心理上做好了当一名幼儿教师的准备,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10.7%的学生适应师范数学的时间要超过半学期,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可想而知。可见,学生的心态及学习方式的快速调适是很重要的。
(3)调查表中第11题到第13题是有关课堂教学与学生解题的问题
41.6%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只讲书本知识不培养能力,说明我们师范教育的课堂改革不够深入。必须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渗透于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38.7%的学生只能满足于听懂教师的例题,仅有18.5%的学生去努力寻找解题规律,因此大部分学生解题就只能靠套用教师讲过的类似例题、凭自己的感觉与不断盲目尝试,这说明高校教学也没有摆脱题海战术的阴影,同时说明教师劳动是低效的。
(4)调查表中第14到第16个问题是有关学生感受的调查
第14题的回答有两点出人意料:一是把学习数学的关键较多归结为外在因素,而不是自身付出的努力,这意味着学生把教师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二是对中学数学基础的认同率较低,中学做了大量数学题、介绍了大量解题技巧,最后对师范学校的数学学习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由此推想教师现在所做的一切,对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所起的作用,或许只是让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三、思考与建议
1.强化师专与初、高中乃至各学段之间的链接,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应未来的学习方式
有 10.7%的学生要近一学期(时间甚至更长)才能适应师范数学的学习,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关注得不够,仍陶醉在自己教学设计的巧妙之中,而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及情感变化视而不见。相反地,学生把学习方法的改进放在首要位置,直接灌输的知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没有多大价值,因此消除中学阶段养成的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以利于他们终生的发展。
2.重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消除数学中的“阴盛阳衰”现象
在师范院校中,女生在各类考试中已独占鳌头,男生逐渐成了“弱势群体”。数学中的“阴盛阳衰”现象除了由于师范学校男、女生人数比例失调的客观原因外,从调查中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解题中,男生更多依靠自己的感觉,显得比较自信,女生更多依靠教师讲过的例题,显得比较严谨。二是在作业与试卷错误没有订正的原因中,男生有相当部分是懒于订正,显得比较随便;女生更多的还是不会,显得比较无奈,但也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投入。三是在预、复习的习惯养成及学习方式的调适方面,男生普遍不如女生,男生逐渐成为“弱势群体“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性别特点,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式,对男生要注意多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情感及合作精神,对女生要多注意培养她们对数学的理性认识及独立意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所谓”弱势群体“应是暂时的。
3.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建立一套适合幼专学生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在调查表中描述他(她)一学期学习数学的感受时,说法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数学太难。只不过有人是悲观的,有人是积极的,持悲观态度的学生多是在各种考试中多次受挫的。很难想象,一个很少有成功体验的师范生会喜欢数学。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适合幼专学生的丰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以便学生发现自我,更好地完善自我,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张红扬.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模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1).
关键词:学习方式 学习心理 自我评价
一、问题提出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中学阶段的数学学科是中、高考中的“主科”之一,因此给以高度重视。进入师范专科学校后,没有了升学压力,数学学科不再“受宠”。常常听到师范专科学校的数学教师埋怨:中学时做那么多的数学练习册都不厌其烦,怎么现在连书本上的题都不愿做、不会做?叫我们怎么教?而家长也是一头雾水:孩子在中学时数学成绩还不错,上了师专怎么就不行了呢?
每一位学生从中学到师专不仅有一个教学内容衔接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学习心态如何调整、学习方式如何调适的问题。为此,应选择从中学到幼儿师专这一学段有关数学学习方式与学习心理的变化来开展研究。
二、调查研究
在理论学习、个别访谈、同行探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拟订调查表,并在各学校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对我省四所高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设计思路
以质的研究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成绩、自我感受、调适时间、中学与师专教学方式对比入手,通过无记名方式做问卷调查,并按性别来分类。目的是希望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与评价,另一方面也希望了解性别差异有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另外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增加学生发表感受的开放性与透明性,特设置了两个主观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在一年中数学学习的感受。在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归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同时辅以个别访谈与小型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与修正,以对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的解释,并期望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表中第1个到第4个问题是有关中学、师范过渡的问题
第1个问题是关于中学、师范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有76.8%的学生选择答案B:节奏快、容量大,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答案A:教师讲得多或答案D:重复的次数太少。一方面,说明师范数学教学更注重课堂效率,同时随着学生生理发育的成熟与接受能力的提高,教师讲授的容量与反复次数可逐渐调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师专数学教学“应试化”的现状,学校课程的设置都是针对师范教育的科目,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从事幼儿、小学教学,而数学课本却选用的是高中和本科教材,从知识内容的设置到习题的编排覆盖面都很广、难度都偏大。其结果造成教师不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不能适应师范教学。
(2)调查表中第5到第10个问题是有关每个进入师专学校的学生自身现状的
有63.2%的学生把学习的动力归属于考试的压力。反映学生学习数学仍然是被动的、外加的,不过仍有22.2%的学生选择兴趣爱好。数学在各学科中喜爱程度的排位有62.8%的学生排在前两位,这对数学老师无疑是一个鼓舞。
58.3%的学生认为老师选择补充内容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运用。这个比例要比预想的高,说明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学生内在的要求。一年级的师范专科生就已经从心理上做好了当一名幼儿教师的准备,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10.7%的学生适应师范数学的时间要超过半学期,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可想而知。可见,学生的心态及学习方式的快速调适是很重要的。
(3)调查表中第11题到第13题是有关课堂教学与学生解题的问题
41.6%的学生最不喜欢老师只讲书本知识不培养能力,说明我们师范教育的课堂改革不够深入。必须将对未来教师的培养渗透于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
38.7%的学生只能满足于听懂教师的例题,仅有18.5%的学生去努力寻找解题规律,因此大部分学生解题就只能靠套用教师讲过的类似例题、凭自己的感觉与不断盲目尝试,这说明高校教学也没有摆脱题海战术的阴影,同时说明教师劳动是低效的。
(4)调查表中第14到第16个问题是有关学生感受的调查
第14题的回答有两点出人意料:一是把学习数学的关键较多归结为外在因素,而不是自身付出的努力,这意味着学生把教师看得比自己更重要;二是对中学数学基础的认同率较低,中学做了大量数学题、介绍了大量解题技巧,最后对师范学校的数学学习并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由此推想教师现在所做的一切,对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学所起的作用,或许只是让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书。
三、思考与建议
1.强化师专与初、高中乃至各学段之间的链接,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应未来的学习方式
有 10.7%的学生要近一学期(时间甚至更长)才能适应师范数学的学习,说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关注得不够,仍陶醉在自己教学设计的巧妙之中,而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及情感变化视而不见。相反地,学生把学习方法的改进放在首要位置,直接灌输的知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没有多大价值,因此消除中学阶段养成的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以利于他们终生的发展。
2.重视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消除数学中的“阴盛阳衰”现象
在师范院校中,女生在各类考试中已独占鳌头,男生逐渐成了“弱势群体”。数学中的“阴盛阳衰”现象除了由于师范学校男、女生人数比例失调的客观原因外,从调查中发现男、女生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解题中,男生更多依靠自己的感觉,显得比较自信,女生更多依靠教师讲过的例题,显得比较严谨。二是在作业与试卷错误没有订正的原因中,男生有相当部分是懒于订正,显得比较随便;女生更多的还是不会,显得比较无奈,但也说明女生比男生更投入。三是在预、复习的习惯养成及学习方式的调适方面,男生普遍不如女生,男生逐渐成为“弱势群体“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性别特点,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方式,对男生要注意多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情感及合作精神,对女生要多注意培养她们对数学的理性认识及独立意识,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所谓”弱势群体“应是暂时的。
3.让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建立一套适合幼专学生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在调查表中描述他(她)一学期学习数学的感受时,说法大相径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数学太难。只不过有人是悲观的,有人是积极的,持悲观态度的学生多是在各种考试中多次受挫的。很难想象,一个很少有成功体验的师范生会喜欢数学。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适合幼专学生的丰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以便学生发现自我,更好地完善自我,表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魏超群.数学教育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张红扬.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模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