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千悟,心清笔静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寅盛夏,在琉璃厂抱璞斋,我有幸见到了国画大师何海霞的后人——画家何长春先生。拜读了他最近创作的以山水、荷花为主的画展。其大气恢弘,端庄宁静的画风,不但吸取了何海霞的绘画语言技巧,又开拓了自己对国画的表现力。其画风把观画者引向更清晰、更辽阔、仿佛有阵阵清风的境界里畅游。
  论其国画,和其它任何艺术门类一样,都非常讲究师承画派。这也是自然形成的文化现象和生活需要的风气。何长春正是何海霞的传承者。何海霞(1908~1998年),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书法家,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研究员;1934年拜张大千为师,又随其游历山川,是京城的名画家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何海霞和石鲁赵望云被称为“长安三杰”,开创了近现代绘画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长安画派”。其作品个性鲜明,笔力雄健,墨色浑厚,蔚为大观。何长春不但身上流着何海霞的血液,其国画“血统”更是纯正。何长春在少年时期就在祖父的指导下从临摹古人入手,在逐渐领悟和体味到国画奥秘的同时也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本功。何长春的绘画天赋渐露端倪祖父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欣慰,但他从来没有当面表扬过何长春,只是背后对家人说:“长春非常有灵气,学习绘画很有发展,很有前途。”
  1980年,何长春高中毕业,就去西安找到祖父何海霞,继续学习绘画。同年随祖父一同赴川、陕写生。这次壮游,祖国的奇山丽水,令他眼界大开。祖父不失时机的引导,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做一名真正的艺术家,一定要走进生活,到大自然中去。真正的艺术也正是来源于生活的。学习古人只是绘画的基础课。还要学会挖掘,升华大自然的情趣。学会把这种美用丰富的笔墨语言表达出来。他也深深理解了祖父的用心。自此,他一发不可收拾,二十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郊的山山水水。并扩展到黄山、太行、桂林、张家界……大自然给予了他丰富的营养,生活底蕴的不断积累又产生出旺盛的动力与创作激情。近年来,他的多幅感人之作都是从大自然中得到的。例如作品《桃花园》,色彩上巧妙地吸收了何海霞的“青绿”画法,从构图到用笔技法娴熟,整个画面安详静谧,仿佛感觉到了空气的透明度。描绘出了陶渊明笔下的那种世外桃源、宁静和谐的理想境界。除了山水,何长春在花卉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尤擅画荷,他曾在北京周边多个公园里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来写生荷花,所以他的荷花来自生活、源自自然,除了艺术处理有很写实的一面,在表现清新隽秀的个人面貌同时颇有张大千的韵致。
  在何长春心中一直梦想着继承祖父的事业。2006年他毅然辞掉了公职,专心画画。几年来不问俗世,埋头耕耘。直到这次画展,何长春被公认为是继承“大风堂”的又一年轻国画家。何长春把张大千、何海霞的精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相得益彰,形成和谐的统一。画展引起很大的反响,好评如云。面对成绩,沉静质朴的何长春说:“三十年来,我一直遵循祖父何海霞的教导走过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与自然为伍,苦学不辍。同时也深切认识到,艺术是一门科学,一定要以真诚之心对待之。在传播艺术真善美的同时,自己的心灵也随之得到净化、升华。”
  编后语:何长春先生在他的国画世界中,对于自然景观的迷恋依旧如初,孜孜以求的态度始终未改,仿佛他的生命注定就要和国画结下不解之缘。他凭着对艺术的执着与壮心不已,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使思想更趋成熟,画艺日臻进步,创作有所突破,为越来越多的读者熟悉并喜欢。灵感来源于自然,功力踊跃于纸上。人生有限,艺海无涯;国画情深,艺术之路长青。走富有个人特色的绘画艺术之路,这是何常春先生永远持之不懈的追求。
其他文献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一个学校有一批优秀老师就能使学校得到较好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当下,各地为了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新招教师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必须先在农村学校工作两年以上,才能调进县城学校。这样的规定看起来确实是为农村学校着想,为农村学校输入新鲜血液,使农村学校有一批年轻老师,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师结构,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  对这一规定细想一下,似乎另有
从罗澜潇往上数,家中连续三代人从教。父亲那一代最多,父亲母亲是,姑姑、姑父也是。每年教师节总是很热闹,许多曾经的学生,都会在那一天来到家里拜访。因为三代同住,学生扎堆涌入,一声声“罗老师”响起,常会一时分不清是叫哪位。罗澜潇喜欢这样的感觉,在小时候,这种感觉是源于哥哥姐姐们带来的糖果而激起的喜悦,长大些,这种感觉是对父辈们与学生的互动中流露出的成就感、幸福感的体会和向往。  一家人从事同一行业,交
我们的“港湾”邮箱:bighome@163.com。欢迎作客咨询港湾,这里将是您温暖的心灵家园!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每年的这一天,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来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  近来,许多读者来信都谈到了关于日常卫生与健康的种种问题,编辑用心挑选了一些和青少年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本期与大家一起探讨。    用完电脑要洗手    Q最近用完电脑之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人民代代相传、岁月积淀的劳动生活、文化轨迹的反映,凸显了地域文化独有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而现在,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很多传承人纷纷主动免费开展各项活动,推动“非遗”文化,给学生们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让“非遗”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山东·枣庄  “鲁南花馍”是鲁南人迎新年、婚庆、寿诞等场合使用的常备之物,造型别致、栩栩如生,具有观赏、食用于一体的特
脱下千篇一律的校服,当代的中学生都喜欢穿什么?这当中有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如何成为有品位的时尚“潮人”,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女 生 篇  在学校里,与女生谈论起衣着,你会发现连平日里不爱说话的同学,也能对此侃侃而谈,给你讲解许多当下衣饰中最流行的元素,鱼嘴形高跟鞋,圆点T恤,碎花裙……这些也许都是你的最爱,但这些真的都适合自己吗?你是否有时候也想“改造”你的校服?也许还有些别的问题在困扰你,你制定
爱是教育学生的起点,作为老师,首先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片爱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面对调皮捣蛋甚至惹是生非的学生,教师更应该给予宽容的爱,为孩子点亮一盏指航灯,在下一个渡口耐心地等待这心灵的归属。  ——耿邵华  老师,在我童年的心目中,是一个温暖的词语,因为我曾遇到过很多值得我铭记一生的老师,他们纯朴、善良、有爱心。能够走上三尺讲台,是我儿时的梦想,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已在三尺
男孩,更易网络成瘾  如果到网吧看看,我们会发现泡在网吧里的大多是男性,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的男生。作为一个群体,男孩更容易网络成瘾。  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网络成瘾,这有充分的证据:2008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同样指出: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沉溺于网络。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13.29%,女性为6.11%,男性约比女性高出7.18个百分点;
临行前,你朝我口袋里塞了一张蓝色便笺。你写道:有的人,就算是为他付出了全世界,他也不见得会在残忍的背后,为你留下一道温暖的疗伤之门。我忽然增添了几许内疚,可那又怎样?在那个年纪,很多时候,面子往往大过爱情。  风风火火的故事开头  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如此安静地坐在成都的锦里,用回忆的笔触描摹你那些浓墨重彩的过去。  那时,你是位梳着马尾的纯情少女。十七八岁,刚念大一,具体是哪个专业,我忘了。
听说一期一推荐不够看?智库悦读重磅升级了!每期,我们将邀请一位热爱阅读的智库会员为读者推荐个人当月最爱图书top3!其中,需至少包含一本教育类图书推荐。凡个人荐书在“好老师智库”官方微信平台获得超过52个赞的老师,还将额外获得“好老师智库荐书官”的荣誉证书!  作 者:(美)丹尼·斯蒂尔、(美)托德·威特克尔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如果你是一名学校管理者,
我是一只茧,在枝头上轻轻依偎,阳光透过丛林撒下斑驳的影,抚慰着我的心灵,无声无息,慢慢苏醒。我是一只蝶,在丝茧中呢喃轻叹,心中闪烁着青山秀水,挣扎不已。冲破障碍,撕烂的碎片在阳光下随风散去,无声的蜕变,化茧成蝶,实现了从懵懂校园到社会生活的实质转变。  ——编者按    我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大四学生,实习的一年时间里,我曾坐过“冷板凳”、受过不公平待遇,从天之骄子到任人使唤、端茶倒水的“丫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