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欠缺真情实感的表达,本文试从“写作指导中的情感效应”“评改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在总结评价中的情感效应”三个方面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用情感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
【关键词】作文评价;情感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常言道:以情动情,以心交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是“有情”“有心”之人,学生才乐于表达真情、真心。这就要求我们用情感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
一、写作指导中的情感效应
写作指导的确是令人头疼的事,用心良苦地传授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学生却不得要领,进步缓慢。
在2013年新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都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这个单元的作文要求“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我要求学生们围绕“家庭和亲情”这个主题,回忆自己的生活,先在小组内和班级里交流自己印象深刻、打动自己心扉的故事。“家庭和亲情”本来应该是学生熟悉,并且有话可说的话题,然而,出人意料地,许多学生竟然抓耳挠腮,无话可说。反复地讲解作文提示收效甚微,这迫使我另外寻找打开学生情感大门的钥匙。于是,我决定自己充当这把钥匙,用自己的亲情故事打开他们的思路。我首先充满感情地和学生讲述了自己和他们差不多年龄时的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和他们分享自己年少时曾有的喜怒哀乐。因为我的故事和情感都是真实的,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因为回忆的是和学生年龄相仿时的经历和情感,学生一下子觉得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豁然开朗:“家庭和亲情”的故事就在自己身边。真情就是自己自然而然的流露,不需要矫揉造作,不需要遮遮掩掩。同时,我的分享也激发了他们发言的勇气和欲望。最后,作文完成上交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其实有许多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们有酸甜苦辣各种情感体验。学生并非“无情”,关键要寻得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指导过于艰涩,而且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更易于接受直接、亲切、生活化的示范。通过教师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真情叙述,学生可以更实在地体会到“情真意切”的含义;通过教师讲述过程中或幽默风趣或婉转深情的语言,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动活泼”的语言魅力。用情感来抛砖引玉,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是超出意料之外的。
二、评改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要在作文的批改中产生“情感效应”,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摒弃一个分数定高低或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评语的简单做法。这就需要教师带着感情去阅读学生的文章,发现不同的学生文章里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并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独有的回应。能够产生“情感”效应的批改决不仅仅是对文章的修改,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传递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表达对学生的鼓励、期望。从而使学生从教师的作文评价中获得认同感,更愿意积极写作,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作文的进步。这实际上,也正与目前所提倡的“从外部评价走向内部评价”相吻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包办,学生自改、互改使学生的评价能力、判断能力得以提高,自然没有废弃自改互改的理由。但是,纵使学生自改、互改的文章,也不应省略了教师再评点这一环。毕竟,学生的自改互改还需要一点指导。而且,少了这一环就少了一次了解学生的机会,错过了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失去了一次让教师的情感发挥效应的机会。
三、在总结评价中的情感效应
作文总结评价是整个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也是一种师生分享和互动。
首先,如何让优秀的作文更好地被分享呢?我们惯常的做法是在全班朗读,或者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停留的时间较为短暂,朗读过后,大多数学生未必能留下很清晰的印象。相形之下,有形的文字、可视的图像能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印象,并且保持较长久的回忆。但是,单纯的张贴,时间长了,学生也容易意兴阑珊,视而不见。
其次,如何让不十分出色,但一直在努力进步的学生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呢?口头的表扬当然是可以的,但力度和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够的。这些在一点点进步着的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也应该以一种有效的形式被记录,被肯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整理了学生有代表性的作文,这其中包括了优秀的作文、进步较大的学生作文、有自己特色的作文。每篇文末附上一小段读后感,再为他们设计一个别致的封面,写一篇饱含感情,鼓励学生进步,中肯总结得失的前言,装订成册,制作成一本简易的作文选。这原本只是我一时兴起之作,但却意外地发现:这本简易的作文选受到了班上学生空前的关注和喜爱。大家都仔细地翻阅它,互相评论,甚至还在我的读后感后面续写了自己的看法,写得头头是道。
我从学生的周记中读到了学生的心声:其一,这是一本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们非常有成就感和亲切感。其二,从这本作文选中,他们感到老师是真的读了,而且读懂了他们的文章,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其三,前言里的指正、鼓励与期望让他们觉得亲切而实在,让他们更愿意写作文。
学生的周记,使我一时的兴起之作猛然神圣起来。而我也从中领悟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生硬冷漠的说教,于他们而言可能也就是一阵耳边吹过的微风,而真情的文字却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于是,我开始带着感情来做这件事。把指正和鼓励诚恳地写在前言里,把理解和建议细心地留在作文后。而学生们也渐渐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用他们的方式回应这份付出,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劳动
成果。
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美的形象,这是镜子的效应;一根火柴可以燃起熊熊的烈火,这是火柴的效应;同样的道理,一个教师对学生付出的情感可以叩开学生作文中真情的大门,这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效应。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作文评价;情感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常言道:以情动情,以心交心。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师是“有情”“有心”之人,学生才乐于表达真情、真心。这就要求我们用情感叩开学生情感的大门,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情感效应。
一、写作指导中的情感效应
写作指导的确是令人头疼的事,用心良苦地传授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学生却不得要领,进步缓慢。
在2013年新版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都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展开,这个单元的作文要求“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我要求学生们围绕“家庭和亲情”这个主题,回忆自己的生活,先在小组内和班级里交流自己印象深刻、打动自己心扉的故事。“家庭和亲情”本来应该是学生熟悉,并且有话可说的话题,然而,出人意料地,许多学生竟然抓耳挠腮,无话可说。反复地讲解作文提示收效甚微,这迫使我另外寻找打开学生情感大门的钥匙。于是,我决定自己充当这把钥匙,用自己的亲情故事打开他们的思路。我首先充满感情地和学生讲述了自己和他们差不多年龄时的成长过程中的小故事,和他们分享自己年少时曾有的喜怒哀乐。因为我的故事和情感都是真实的,一下子吸引了学生。因为回忆的是和学生年龄相仿时的经历和情感,学生一下子觉得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豁然开朗:“家庭和亲情”的故事就在自己身边。真情就是自己自然而然的流露,不需要矫揉造作,不需要遮遮掩掩。同时,我的分享也激发了他们发言的勇气和欲望。最后,作文完成上交的时候,我发现,学生其实有许多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他们有酸甜苦辣各种情感体验。学生并非“无情”,关键要寻得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指导过于艰涩,而且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他们更易于接受直接、亲切、生活化的示范。通过教师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真情叙述,学生可以更实在地体会到“情真意切”的含义;通过教师讲述过程中或幽默风趣或婉转深情的语言,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生动活泼”的语言魅力。用情感来抛砖引玉,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是超出意料之外的。
二、评改过程中的情感投入
要在作文的批改中产生“情感效应”,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摒弃一个分数定高低或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评语的简单做法。这就需要教师带着感情去阅读学生的文章,发现不同的学生文章里传达出的不同情感,并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独有的回应。能够产生“情感”效应的批改决不仅仅是对文章的修改,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传递对学生的尊重、理解,表达对学生的鼓励、期望。从而使学生从教师的作文评价中获得认同感,更愿意积极写作,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作文的进步。这实际上,也正与目前所提倡的“从外部评价走向内部评价”相吻合。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包办,学生自改、互改使学生的评价能力、判断能力得以提高,自然没有废弃自改互改的理由。但是,纵使学生自改、互改的文章,也不应省略了教师再评点这一环。毕竟,学生的自改互改还需要一点指导。而且,少了这一环就少了一次了解学生的机会,错过了一次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失去了一次让教师的情感发挥效应的机会。
三、在总结评价中的情感效应
作文总结评价是整个作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也是一种师生分享和互动。
首先,如何让优秀的作文更好地被分享呢?我们惯常的做法是在全班朗读,或者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停留的时间较为短暂,朗读过后,大多数学生未必能留下很清晰的印象。相形之下,有形的文字、可视的图像能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印象,并且保持较长久的回忆。但是,单纯的张贴,时间长了,学生也容易意兴阑珊,视而不见。
其次,如何让不十分出色,但一直在努力进步的学生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呢?口头的表扬当然是可以的,但力度和产生的影响还是不够的。这些在一点点进步着的学生所付出的努力也应该以一种有效的形式被记录,被肯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整理了学生有代表性的作文,这其中包括了优秀的作文、进步较大的学生作文、有自己特色的作文。每篇文末附上一小段读后感,再为他们设计一个别致的封面,写一篇饱含感情,鼓励学生进步,中肯总结得失的前言,装订成册,制作成一本简易的作文选。这原本只是我一时兴起之作,但却意外地发现:这本简易的作文选受到了班上学生空前的关注和喜爱。大家都仔细地翻阅它,互相评论,甚至还在我的读后感后面续写了自己的看法,写得头头是道。
我从学生的周记中读到了学生的心声:其一,这是一本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们非常有成就感和亲切感。其二,从这本作文选中,他们感到老师是真的读了,而且读懂了他们的文章,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其三,前言里的指正、鼓励与期望让他们觉得亲切而实在,让他们更愿意写作文。
学生的周记,使我一时的兴起之作猛然神圣起来。而我也从中领悟到学生需要的是什么。生硬冷漠的说教,于他们而言可能也就是一阵耳边吹过的微风,而真情的文字却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于是,我开始带着感情来做这件事。把指正和鼓励诚恳地写在前言里,把理解和建议细心地留在作文后。而学生们也渐渐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用他们的方式回应这份付出,我们分享着彼此的劳动
成果。
一面镜子可以映照出美的形象,这是镜子的效应;一根火柴可以燃起熊熊的烈火,这是火柴的效应;同样的道理,一个教师对学生付出的情感可以叩开学生作文中真情的大门,这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效应。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