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和“与”间隔座山

来源 :网络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ax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山隔出两个世界,两个世界天壤之别。君不见山东和山西,不就是一座太行所隔?君不见中国与印度,不就是一座喜马拉雅所为?
  自然界有山,人文界也有山;经济界有山,教育界同样有山。不同的是,这人文界的山啊,平常人看不见。
  同行间彼此观摩教学,是司空见惯的。传统的观摩是参观式,新课程推进,却催生了参与式。这“参观”与“参与”,虽说只有一字之差,可是观念之间的距离却是相隔万里。“观”和“与”之间有座山,一座高耸入云的山,需要我们负重前行,需要我们不断攀登,需要我们反复实践,才能越过这道山峰,跨入一个新境。
  武汉市五里界中学的“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就是这样一个翻越了山脊,实现了由“观”到“与”跨越的实践。
  早春二月,一个明媚的上午,我走向了这所中学。
  “什么叫‘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啊?”还没有走进学校,我就听见一位外来的教师在打听。
  “上课时,一个老师主讲,全组老师都到场参与辅导,与所有的学生互动,我们叫它‘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恰好走来一位本校教师,他热情地介绍说。
  “你们老师忙得过来吗?”
  “在办公室我们再没有作业批改了,有的是时间。”
  “你们学生没作业?”外校老师吃惊地问。
  ……
  我没有听完他们的对话就快步超了过去,因为我更想看到这种新式课堂,更想亲身感受一下这师生情感交叠的和谐气氛(师生情感交叠是该校坚持研究了近十年的一个课题)。
  当走进不同的教室,连续观摩了几节课后我发现,这确实是一个特殊的课堂,特殊就特殊在参与教学的教师不再是一位而是一个群体。当其中一位主讲时,另外的则散布在学生中,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充当若干小组的辅导教师。而当教学在另一个班进行时,刚才的主讲教师就变成了辅导员,却从辅导教师中走出了另一位主讲。特殊就特殊在,不仅学生在这里自主合作,就是一个备课组的教师们也在这里磨合,集体备课、授课,完成一次专业提升型研究。我发现,在这个特殊的课堂上,真正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促成了教学相长。而这个特殊的课堂,就诞生在武汉市近郊的五里界中学。
  
  我看到了一节这样的数学课
  
  下午3时,在八年级三班的教室里,61位学生正围坐在九簇课桌旁学习《反比例函数》。我看见每位学生拿着一张《学案》,上面有这样几个栏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问题讨论”、“迁移与反思”。主讲教师黄开泳用3分钟时间点清本节课的内容与目标后,周桂萍、魏新华、余春红、徐少斌、夏燕兰等五位辅导教师各就各位,在不同的辅导小组边坐了下来,仔细观察和记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况。黄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巡视。
  第12分钟后,有3位辅导教师分别开始与学生对话,讨论他们在自学中发现的问题,另2位老师正看学生的演算稿。第18分钟,第一个学生受黄老师邀请,走上讲台开始板演;随后,又有5位学生,带着各小组的委托,分别走近设在教室四面的黑板,演算不同的习题。
  第23分钟,第一位学生开始谈自己的演算思路,接着另外5位学生也发表了自己对另外一些题目的看法,全班学生则认真聆听,整个过程历时8分钟,其中有2位同学对同伴进行了质疑。我看到,有两位辅导老师此间主动与黄老师碰头,交换了自己的意见。
  第30分钟,黄老师从板演学生的过程性表现、演算程序、结果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开始集中评点,课堂气氛活跃。而这是下午的第二节课,我竟然没有发现一个学生走神或疲倦。
  第35分钟,学生依据黄老师的要求,完成剩下的填空题,进行迁移性学习,并撰写学习反思,小组长受命收集大家的反映。
  第42分钟,有6个小组反映,学习第9小题“已知y与x之间成反比例,且当x=-2时,y=3,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当x=-3时,y= ”时有些困难,五位辅导教师同时点头赞成。黄老师做了解答提示,获得了全班同学的认可,然后,他又要求大家重新学习这一小题,检讨自己的思路。
  第45分钟,下课,没有留下任何作业。
  我看见,6位教师走到一起,讨论上课时发现的问题,商量下一次课需要采用哪些针对性办法,解决第9小题这样的难点问题。大家特别提出了怎样将这一知识内容生活化,让“反比例函数”尽量走近学生的经验近区。
  我走近黄老师,借阅了他的教案。我看见,他教案中的目标与《学案》中的目标有明显差异,多出了“师本研究目标”,在课堂准备里多出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诸项,而且我还看见了刚才几位辅导教师撰写的论文复印件。
  
  主任说,教育科研是他们的第一引领力
  
  我开始明白什么叫“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也开始欣赏它的特点。可是,这样的课堂为什么会诞生在这里?
  五里界中学是一所老校,在追求升学率的岁月里也有过自己的骄傲,可是随着骨干教师的不断老化,他们看到了一种潜在危机;随着近年许多中青年教师相继被调走,学校也确实风光不再了。当新课程改革还在小学启动时,学校领导班子就感到了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隐约压力。怎样释放这种压力,寻回原来的自信、重塑辉煌?辗转反侧之后,他们将目光盯住了教育科研,他们相信,只有教育科研才能引导他们走出困境。可是,到底选择什么做校本研究的核心问题?在决定教学质量的多种因素里,哪一个又是最主要的?领导班子的头脑风暴会议一开就是一天,反复权衡,再三斟酌,又经过湖北省校本研究总课题组成员、区教研室主任艾启海等专家的指点,才终于将研究“师生情感怎样交叠”作为学校突出重围的缺口,并且向省教研室申报了课题进行立项研究。
  为了将这一战略决策稳稳当当地落实,学校任命最好的干部为教科室主任,选拔最好的教师参与研究,在最佳的时间里坚持研学,给予研究成绩突出的教师评先晋级……他们重点关注: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大面积渗透情感教育,从“心”做起;怎样利用自己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怎样在师生互动中,使两者的情感发生有效交叠,从而产生心理共鸣,促进教学相长。
  应该说,十年前的这一选择是明智的。明智就明智在他们觉得学校的质量首先要体现在学生的质量上,而决定学生质量高低的关键,在于全体学生是否乐学;而学生乐学的基础,情感投入又是核心。明智就明智在他们的情感教育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的情感向学习层面迁移,直至在课堂上与教师发生积极互动。明智就明智在他们从一个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发现了频率的不足与深度的不够,从而引出了今天的“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推动了各科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有效地提高了全校课堂教学的质量,实现了全体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终于,辉煌再现了,而重塑辉煌的人们却说,引导学校发展,促进自己进步的第一引导力是教育科研。
  
  老师们讲,他们实现了高质量的集体备课
  
  五里界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60位教师中由32位来自当地的小学教师跨岗顶缺。在师资极不整齐的背景下要保证教学质量,显然首先要解决集体备课的效率问题。可是,怎样提高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怎样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呢?大家坐在一起议一议?规定一个具体内容,大家谈一谈?尽管在什么时候进行集体备课、怎样备课,学校以前也有各种硬性规定,但是要真正提高质量,实现师生情感的有效交叠,一直是令学校领导头疼的问题。明白人也都知道,要在集体备课中糊弄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主体发言后,大家随声附和就行了;有时连主体发言也是抄袭他人、抄袭过去的自己,而被糊弄的却又常常是领导。
  不是老师有意要糊弄领导,实在是集体备课时很少有大家同时都看中的生成性问题,尤其是大批小学教师跨岗进入中学后更是这样,老师们对一个内容研究的价值取向不一样,关心度不一样,自然智慧就不能聚集到一起,集体备课也就有名无实了。
  怎样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不仅学校领导在思考,有良知的教师也在思考。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学生的不佳反应,面对着良莠不齐的教师队伍,面对着很难及时统一的时间,面对着没有生成性具体问题的现实,即使有形式上的集体备课,那也是“猪肠子煨藕——空对空”啊。
  要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让同一学科所有的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必须使他们同时进入同一场境,让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来凝聚大家的心思,积聚大家的智慧。而要获得这一“场境”与“焦点”,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备课组全体教师同时走进同一个课堂,营造同一个氛围,参与同一次教学,感受同一种气氛,面对同一群学生。只有这样,老师们才有真情流露,才有真智产生,才有真话要说,才有真事要做,才有真招要学。
  “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解决了上述获得“场境”与“焦点”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们与学生零距离互动了。他们看到了发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发现了自己平时教学中没有及时的预设,大家都获得了最准确、最有权威的发言权。而且由于不同教师分布在不同的学生小群体里互动,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本身的素质不一样,发现的问题林林总总,这就为再集中备课准备了源源不断的活水。此时开展集体备课,开展校本研究,那就是脚踏实地的真干了。在实践中他们还发现,获得真知灼见后的教师们,有时等不到集体备课的时间到,在课下就已经及时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决议。集体备课就是在这样的教学动态中达成了目标,凝聚了智慧。
  我的确没有看见办公桌上如山的作业本
  无论走进哪一所学校的办公室,你都会看见如山的作业本堆积在教师的桌上,为了迅速反馈,教师们就得不停地拼命批改,才能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作业本还给学生。即使这样,数学练习本也需要在教师手里积压一天;而科学、外语这些学科的作业本起码需要两天,作文本积压的时间就更长了。等到作业本回到学生手里,头脑里存积的问题早就时过境迁了。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巩固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所学知识有效迁移,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生成性问题,及时反馈作业批改的信息,加快师生因作业互动的频率,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可是怎样从理念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呢?又怎样从技术上解决这一问题呢?五里界中学的领导和教师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教育科研。在专家的引领下,他们完成了一个省级科研课题“师生情感交叠”的研究。通过课题研究,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师生之间最重要的互动是情感互动,如果能将情感互动渗透进教学互动,而且加速加深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可是,怎样有效扩大师生互动的面积,怎样提高师生互动的速度呢?唯一可以调控的因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教师的数量。就这样,“一主多辅互动式”跨进了教室。而就是这种“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教学,让教师们精选了作业,让所有的学生当堂完成了作业,也消灭了教师办公桌上的题海本山。
  当教师们都轮空没有课上时,大家就开始备课,开始反思,开始小结,开始读书。“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教师”开始纳入教师们职业成就的目标,他们参与校本研究的时间多了,开展师本研究的自觉性增强了。一个显性指标就是,他们阅读的书越来越多,他们在“校本研究网”上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好了。
  
  校长给我算了三笔账
  
  这里曾经是周恩来总理视察过的地方。我坐在他老人家“祝你们成功”的题词下问校长:“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你就不怕承担质量下滑的风险吗?”
  “有什么可怕的,在此之前我们的教学质量的确不怎么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是逼出来的改革。”隔着办公桌,年轻的校长田军浅笑着对我讲。
  “我们学校有18个教学班,60位教师,可是近五年来,相继调走了42位教学骨干去充实了城里的高中。现在的教师中,54%来自本地的小学,要让这些跨岗教师胜任初中教学,引领学生顺利走进新课程,是不现实的,别说还要保证升学率,就是稳住学生就读,巩固‘普九’成果也难啦。在这三项任务面前,不寻找快速培训老师的方法,不采取适宜的途径,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怎么能行?”
  “用这种办法就解决了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
  “目前来看,这个方法还是有效的,毕竟有不少教师参加了市区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我们再通过这种校本方法消化培训时的所学,在同行互助与碰撞中研究所教,老师们业务水平的确提升很快,更重要的是师生互动的节奏加快了,互动的层次也变深了,互动的实效显现了。”
  “听说你们的学生在课下没有作业?”
  “是的。”
  “这能保证学生的知识迁移,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吗?”
  “实践证明可以。我们替学生算了一笔时间账:他们从早上6点起床,接着朝读、上课,到晚上10点下自习就寝,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大约只有4小时,而这4小时还要吃饭、上厕所……真正可以周转的时间不足2小时,可是要完成当天的作业最少需要6个钟头!伢们力不能及,哪里有精力自主学习,哪里有时间进行知识迁移?为了应付老师,唯一的办法就是‘团体抄’。而‘团体抄’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没学到。现在让学生在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将作业完成,不仅保证了作业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他们与老师互动了,切实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没有了课后作业,学生在课余干什么呢?”
  “他们自学呀,锻炼呀,参与课外活动小组啊。”
  “学校里有这样相应的组织与机构吗?”
  “有哩,我们学校先后成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经常开展活动,颇受学生欢迎。”
  “用这种办法得到的教学效果到底怎么样?”
  “以数学为例,没有使用这种办法时,我们的成绩在全区的几次调研考试中都为倒数第二第三,而现在每次都是第一,就是整体成绩也名列榜首,考取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为全区第一。”
  “上面对学校有升学率任务吗?”
  “有,学校也需要生存与发展,老百姓也需要这种升学率啊。”
  我揣摩着田校长给我算的账,这“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不仅有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把课外活动的时空还给了学生,而且还解决了升学问题;不仅实现了教师的有效培训,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也为学校找到了继续发展的动力,准备了充足的后劲。这是一个多赢的措施,是一次高收益的改革,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动态呈现。
  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三笔账真的很划算。
  
  这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一主多辅互动式课堂”可以说是一种课堂教学文化的重建,而重建这种教学文化的智慧起点来源于哪里?
  “来源于学习。”这几乎是全校领导教师的一致回答。我走进教师们的办公室,看见了学校统一配发和教师们读了又读的《教育心理学》、《静悄悄的革命》等理论书籍,开始明白了他们的智慧源泉到底在哪里。是的,一个不学习、不思考的群体,是不可能获得最佳智慧的,也是不可能在队伍的前面领跑的。
  教科室主任告诉我,还有一本对他们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刊物《网络科技时代》。记得当初接触这一刊物时,它还叫《研究性学习》。就是在这本杂志上,他们发现了重构课堂教学文化的火花,涌起了要改革课堂教学的第一次冲动。也是在这一杂志的指引下,他们到了外地相应的学校参观,接受了不少教育理论家的启蒙;还是在这一杂志上,他们的教师第一次发表了自己的探究成果……也许是出于情感的共通共融,学校将这一杂志定为教师学习会的必读,定为引导他们走进新课程的指导,而且学习会一直坚持了5年多。
  我再一次被感动了,因为在此之前,我已经看到了全校教师依托《校本研究网》,将每年的教学总结改革为“教育叙事报告”;将教学反思上升为教学论文;将教师听课笔记整理为“课堂观察报告”……我已经知道他们的边教边学经验、优学优教经验多次在全省大会,在全国大会上的交流。这的确是一所学习型、探究型学校,因为在这里有一群学习型、探究型的人们,他们不仅有学习的需要,有学习任务,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地诞生着学习成果。
  我准备离开了,一位老师对我说,“我们校长说,写十年教案,可能只是一个教书匠,在理论的指引下写三年反思,可能会出教育家”。
  “你们校长?”我扭头看过去,年轻的校长正站在一棵郁郁葱葱的樟树下,向我挥手。
  我看到,那里有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我在想,那树下温馨的学习型土壤里,会不会生长出更多更壮的参天巨木?
其他文献
数学活动课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它可以弥补数学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思维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地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
期刊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初中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速初中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现对“Z+Z”智能教育平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利用好“Z+Z”智能教育平台的优势,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1.“Z+Z”智能教育平台变“学数学”为“做数学”。现代数学教育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
期刊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遇到一些特别不听话、叛逆的学生,他们有时对学校的正面宣传教育嗤之以鼻,对群体的榜样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对不良倾向与行为给予认同乃至参与,抵制班规校纪等等。所有这些由逆反心理产生的行为常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可能激化矛盾。为此,本人研读了有关心理学著作,并在实践中持续观察,掌握了高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防治的一些方法。    一、高中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生理心
期刊
■ 教材简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四单元“数的整除”。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复习四年级学过的“整除”和五年级学过的“约数和倍数”的基础上,对“数的整除”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中进一步明确和理解有关概念,弄清一些极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学生学习约分、通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 设计理念  改变过去教师设问、学
期刊
在八年级的新课程培训中,一位年近50岁、在武汉市颇有影响的陈老师,为我们示范了一节文言文《选段》。一上课她就娓娓道来,师生互动十分和谐,体现了其深厚的文言文教学功底。要不是遇到一个特殊问题,这堂课在我看来近乎完美。  那是带领学生疏通文意后进行角色体验时,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陈老师问大家:“是什么原因使李将军在受伤的情况下能一跃跳上胡儿的骏马逃离?”学生纷纷举手作答。  “因为李将军力大无比。” 
期刊
视频案例的设计与制作,类似于设计制作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电视栏目。首先,编写剧本,构建基本框架;然后,根据剧本选择课堂教学或活动过程拍摄视频;最后,剪辑加工视频,声像图文编辑合成。因此,脚本设计是视频案例设计与制作的前期工作,拍摄视频、收集整理图文资料是视频案例设计与制作的主要任务,编辑合成是后期制作。需要视频案例设计人员遵循视频案例设计原则,明确视频案例基本内容、基本框架,掌握视频案例制作基本要
期刊
■ 主题确定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由一次偶然事件引起的。一个星期五,我们班的方萌同学去武汉医院看病,没来上学。我叫吴凡把周末作业带给方萌,可与她同学六年、同住一个社区的吴凡竟不知道她家在哪儿,我觉得非常奇怪。后来,很多学生告诉我,他们连住在对门的人都不认识,在所居住的社区里没有多少熟人,更没有多少朋友。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相互有个照应,确实胜过远亲,可是“钢筋水泥森林
期刊
金秋十月,一年级学生进入识字阶段。孩子们拼读不熟练、认识的汉字太少,尚未形成阅读技能。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读完的课文对他们来说原都是浅显易懂的。一个拼读很慢的学生用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读了二十多遍才把《北风与小鱼》读顺。向他提问题:“鸟儿为什么躲进了窝?小鱼为什么不怕北风?”他会回答得很正确。如果再重复学习,全班没有一个人会坐得住,因为了解了内容之后,这篇课文只有识字的价值,而没有认知的价值了
期刊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但是高中数学学习的课时量并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却相应地减少了,这使一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受到打击。有学生问:“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去做习题,做了那么多习题,进步还是不明显呢?”又有学生问:“老师,我上课听懂了,课后作业也基本上能完成,可为什么一遇到一些课外题目,知识点相同,题型稍作变化,就一筹莫展
期刊
今天,教育改革的春风早已吹遍了城市和乡村,在新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课程标准中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鼓励想象和幻想,鼓  励自主写作,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从多年中考的作文出题走向来看,已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的表达。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