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为研究对象,建立在现开设的双语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密芝尔提出的教学模式的三个变量: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来探索双语教学的模式,从而推动双语教学更广泛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变量
一、双语教学及密芝尔教学模式理论
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既懂外语又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如今高校教育的目标。相应地,双语教学在全球得到了如火如荼的推崇。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后接触双语教学,在本世纪初逐渐得到了认可和推广。那么什么是双语教学?它指的是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或使用两种语言传授科学、数学、社会学科或人文学科内容。双语教学首先使用的语言是外语,教授的内容是学科知识,对象是非语言专业学生,目标是语言目标和学科目标。
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模式,对教学模式研究起步于60年代,最先有意识地采用变量来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是密芝尔(Harold E. Mitzel)。60年代初,密芝尔提出以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三大变量为框架研究教学效果,从而开创了教学模式研究之先河。在我国,自80年代始,教育界对教学模式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结构,是在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结构。这种观点告诉我们,作为教学模式应该揭示教学过程的主要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地呈现整个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研究和使用教学方法,是高于教学实践的稳定形式。
二、密芝尔教学模式理论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双语教学在国内各个学校,特别是高校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由于我国高校在学生、教师、课程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双语教学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论文以密芝尔提出的教学模式的三个变量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为理论依据,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为研究对象,建立在现有的双语课基础上,来探索双语教学的新模式,希望对双语教学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一)教师个人经历
教师个人经历是密芝尔教学模式的一个变量。作者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双语教学能否有效实施,首先以教师的素质为基础。目前,双语课无法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的教师,就是要从认知、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标准。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双语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颠覆传统的主导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遵循启发性、主体性、民主性以及发展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面向每一位学生,建立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来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生活的引导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投入程度经常取决于对上课教师的喜好程度。特别是对于难度比较大的双语课,教师应该在情感上关心学生,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即教师的专业素质。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具备深厚的外语功底,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既懂双语,又懂双文化。双语教学更高的要求是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这就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王莉霞教授提出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即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为(以下简称西外旅游学院)例。目前,旅游学院的专业分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旅游资源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现存的问题是大多数外语教师不懂专业,专业教师不懂外语,双语教师数量少,很多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这是全国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双语教学是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是重中之重。首先,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对于一门专业课,可以配备一名外语教师和一名专业教师,二者合作,共同来完成双语课的实施,但这一方法只适用于双语教学的初期推广阶段。其次,实行传帮带、建立教学团队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双语教师资源。通过听课、科研合作等方式来让资历深的老师带领年轻的老师向双语教学的方向过渡。再次,教师的深造。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进修、读学位等方式来达到双语目标,管理层在这方面应该做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才是双语教学实施的根本保障。最后,加大教师的实习活动。教师把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西外旅游学院正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学院要求专业课教师走进外语课堂,一个学期听一定数量的外语课,提高外语能力;并鼓励外语教师在国内外进修专业课,为外语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和科研的机会。
师资培养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双语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双语人才。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使密芝尔教学模式的第二个变量。双语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一样,也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并且以学生的“学”为前提和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设置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把外语和专业知识真正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那么,首先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对于大部分高校,非英语专业只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一周四个课时。三、四年级基本没有英语课。学生从思想上并不重视,上课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连CET4和CET6都无法通过。而且这些英语课也只是对基础语言的学习,很少涉及专业知识,而专业课也很少加入外语。
作者认为,各高校可以考虑改变培养方案和大纲,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低年级学生基础语言课的学习,采用合适的教材,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例如词汇、专业术语、背景等。西外旅游学院给非语言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大量的英语课,包括精读、泛读、听力、语音、口语、写作等,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英的应用能力,同时加入少量的专业课,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从2011级,三年级只开设翻译课,加大专业课的数量,并开设若干门双语课。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精读课使用自编教材《旅游管理英语》,它从旅游交通、酒店、旅游中间商、旅游目的地营销、文化遗产保护、娱乐、客户关系、导游业务、旅游文化等方面对旅游业作了基础的介绍,并列出旅游词汇、旅游翻译、案例分析、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旅游知识并和英语结合起来,使双语课的开设更加顺利。
现在所开设的双语课旅游学概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消费者行为、模拟导游、国际旅游文化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原因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解决了学生的语言问题。但是旅游学院也存在共性的问题:由于缺乏广泛的双语教材和师资,双语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如何在基础阶段让学生把英语和学科结合起来,为双语课的开设和普及打好基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院也在积极地探索。
另外,学校应该给非语言专业学生开设实践课,并计学分,让学生多参加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的兴趣,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2.教学方法
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要求教师采用适当地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前,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提出疑问。课堂上,教师采用提问、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既练习语言,又练习专业知识,既锻炼思考,又锻炼动手能力。课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总结、查阅资料的方式把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既复习学过的知识,又拓展前沿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书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以旅游学院的国际旅游文化这门课为例,教师把某个知识点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PPT,并在课堂上演示。结果显示,学生增强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双语能力,并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做出调整。双语教学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目标,相应地,教师也要调整教学内容。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纯语言学习,还要在练习语言的同时加入专业知识。回答问题、选择题、讨论题、阅读、翻译、写作等都可以选择以专业知识的形式出现。
3.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好处在于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一目了然,其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已经在高校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每年一度的多媒体课件大赛旨在更好地推广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了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多媒体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把知识背景、教学目标、专业词汇、教学重点、难点、文章框架、作业等方面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配以相关的图片、音频,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三)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密芝尔教学模式的第三个变量。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成功,对教学成果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包括三个要素:评价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判断。对于一种教学模式,评价者是学生及教师,评价对象是教学模式,评价的结果就是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在实行双语课的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师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这种评价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建立在双语教学理论、目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问卷、问答、讨论、写字条、谈话、考试等方式,对教师使用外语的质和量、学科知识的难度、教案设计、教学所使用的手段、课堂氛围、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双语课的效率。
教师完成教学的同时,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把教学效果以论文的形式反映出来,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既提高了教学水平,又增强了科研能力。
2. 学校督导对教师、学生及教学效果的评价
每个学校都有教学督导来监督和指导教师的教学,这些督导往往由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和在教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的学者组成,他们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更具有权威性。督导可以通过和教师、学生谈话、听课、检查教案等方式来评价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为双语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结论
双语教学在一些国家已经形成成功的模式,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员张谦总结了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 加拿大的沉浸式,美国的导入式、荷兰的互动式、德国的双向式、英国的三明治式,意大利的模块式,丹麦的项目式,摩洛哥的分层式、全授式,日本的双师型。而我国国内文献提到的模式主要是沉浸式(学校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及过渡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以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的三个变量: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以及我国双语教学在师资、学生英语水平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采用渗透+过渡式教学模式。
首先指出的是开设双语课时,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应区别对待。通过对西外旅游学院现有双语课的调研,低年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都较为薄弱,所以,低年级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习。给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以外语课和用母语开设的专业课为主,并加大外语课的量,同时加入一到两门的双语课。双语课用汉语教材,教师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较易懂的外语进行讲授,可以用适量的汉语辅助,同时,适当地加入专业词汇的外语表达、难度适宜的外语版的专业阅读材料,也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相关的外文材料。专业教师在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外语的内容:如词汇、问答、案例、讨论等。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合作来共同完成学生初级阶段的双语学习。西外旅游学院正使用这种模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外语水平,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到了三、四年级,逐步减少外语课,但是要保留一到两门,加大专业课及其英语授课的量,逐渐过渡到双语教学,双语课使用外语原版教材,教师使用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同时要对这种模式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大趋势。如何让双语教学更好地在全国推广,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在中国的双语教学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作者认为双语教学适合在高校开展,不适合在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由于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学科知识都很有限,如果过早地开设双语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双语教学步履维艰。
课题: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秀春.双语教学的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2]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
[3]龚一婷.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上海市南模中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李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5]潘惠霞,邓文.双语教学探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
[6]王莉霞.关于双语教学中“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13).
(作者简介:李 婷(1982.10-),山西省交城人,硕士,讲师,西安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模式;变量
一、双语教学及密芝尔教学模式理论
全球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既懂外语又精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如今高校教育的目标。相应地,双语教学在全球得到了如火如荼的推崇。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后接触双语教学,在本世纪初逐渐得到了认可和推广。那么什么是双语教学?它指的是在学校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内容的教学,或使用两种语言传授科学、数学、社会学科或人文学科内容。双语教学首先使用的语言是外语,教授的内容是学科知识,对象是非语言专业学生,目标是语言目标和学科目标。
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模式,对教学模式研究起步于60年代,最先有意识地采用变量来研究课堂教学效果的是密芝尔(Harold E. Mitzel)。60年代初,密芝尔提出以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三大变量为框架研究教学效果,从而开创了教学模式研究之先河。在我国,自80年代始,教育界对教学模式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结构,是在某种活动方案经过多次实践的检验和提炼,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结构。这种观点告诉我们,作为教学模式应该揭示教学过程的主要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从而地呈现整个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是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研究和使用教学方法,是高于教学实践的稳定形式。
二、密芝尔教学模式理论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双语教学在国内各个学校,特别是高校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由于我国高校在学生、教师、课程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双语教学实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本论文以密芝尔提出的教学模式的三个变量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为理论依据,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为研究对象,建立在现有的双语课基础上,来探索双语教学的新模式,希望对双语教学的推广起到促进作用。
(一)教师个人经历
教师个人经历是密芝尔教学模式的一个变量。作者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双语教学能否有效实施,首先以教师的素质为基础。目前,双语课无法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的教师,就是要从认知、知识储备、教学方法等方面达到标准。
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双语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颠覆传统的主导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遵循启发性、主体性、民主性以及发展性原则,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双语教学还要求教师面向每一位学生,建立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关系,来完成双语教学任务。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生活的引导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投入程度经常取决于对上课教师的喜好程度。特别是对于难度比较大的双语课,教师应该在情感上关心学生,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和兴趣。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即教师的专业素质。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具备深厚的外语功底,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既懂双语,又懂双文化。双语教学更高的要求是教师具备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这就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王莉霞教授提出的“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即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为(以下简称西外旅游学院)例。目前,旅游学院的专业分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旅游资源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由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现存的问题是大多数外语教师不懂专业,专业教师不懂外语,双语教师数量少,很多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这是全国高校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双语教学是教育的发展趋势,所以培养合格的双语教师是重中之重。首先,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合作。对于一门专业课,可以配备一名外语教师和一名专业教师,二者合作,共同来完成双语课的实施,但这一方法只适用于双语教学的初期推广阶段。其次,实行传帮带、建立教学团队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的双语教师资源。通过听课、科研合作等方式来让资历深的老师带领年轻的老师向双语教学的方向过渡。再次,教师的深造。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研讨会、进修、读学位等方式来达到双语目标,管理层在这方面应该做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才是双语教学实施的根本保障。最后,加大教师的实习活动。教师把外语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西外旅游学院正努力向这个方向发展。学院要求专业课教师走进外语课堂,一个学期听一定数量的外语课,提高外语能力;并鼓励外语教师在国内外进修专业课,为外语教师提供更多教学和科研的机会。
师资培养是双语教学的重要方面。只有培养出合格的双语教师,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双语人才。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使密芝尔教学模式的第二个变量。双语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一样,也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并且以学生的“学”为前提和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设置
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把外语和专业知识真正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是各大高校的重要任务,那么,首先要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对于大部分高校,非英语专业只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一周四个课时。三、四年级基本没有英语课。学生从思想上并不重视,上课效果不理想,很多学生连CET4和CET6都无法通过。而且这些英语课也只是对基础语言的学习,很少涉及专业知识,而专业课也很少加入外语。
作者认为,各高校可以考虑改变培养方案和大纲,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大低年级学生基础语言课的学习,采用合适的教材,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例如词汇、专业术语、背景等。西外旅游学院给非语言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大量的英语课,包括精读、泛读、听力、语音、口语、写作等,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英的应用能力,同时加入少量的专业课,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从2011级,三年级只开设翻译课,加大专业课的数量,并开设若干门双语课。旅游管理专业二年级的精读课使用自编教材《旅游管理英语》,它从旅游交通、酒店、旅游中间商、旅游目的地营销、文化遗产保护、娱乐、客户关系、导游业务、旅游文化等方面对旅游业作了基础的介绍,并列出旅游词汇、旅游翻译、案例分析、旅游应用文写作等,让学生了解到基本的旅游知识并和英语结合起来,使双语课的开设更加顺利。
现在所开设的双语课旅游学概论、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消费者行为、模拟导游、国际旅游文化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原因就是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解决了学生的语言问题。但是旅游学院也存在共性的问题:由于缺乏广泛的双语教材和师资,双语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操作有一定难度。如何在基础阶段让学生把英语和学科结合起来,为双语课的开设和普及打好基础,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和学院也在积极地探索。
另外,学校应该给非语言专业学生开设实践课,并计学分,让学生多参加野外实习,培养学生对双语课的兴趣,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
2.教学方法
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双语教学要求教师采用适当地教学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前,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提出疑问。课堂上,教师采用提问、讨论、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既练习语言,又练习专业知识,既锻炼思考,又锻炼动手能力。课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总结、查阅资料的方式把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既复习学过的知识,又拓展前沿的专业知识。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书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以旅游学院的国际旅游文化这门课为例,教师把某个知识点交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PPT,并在课堂上演示。结果显示,学生增强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双语能力,并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做出调整。双语教学的目标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的目标,相应地,教师也要调整教学内容。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再仅仅局限于纯语言学习,还要在练习语言的同时加入专业知识。回答问题、选择题、讨论题、阅读、翻译、写作等都可以选择以专业知识的形式出现。
3.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好处在于节约课堂时间的同时,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一目了然,其图片与文字的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已经在高校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例如,西安外国语大学每年一度的多媒体课件大赛旨在更好地推广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了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多媒体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把知识背景、教学目标、专业词汇、教学重点、难点、文章框架、作业等方面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配以相关的图片、音频,让教学内容活起来。
(三)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密芝尔教学模式的第三个变量。一种教学模式是否成功,对教学成果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评价包括三个要素:评价者、评价对象及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做出的判断。对于一种教学模式,评价者是学生及教师,评价对象是教学模式,评价的结果就是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满足教与学的需求。在实行双语课的过程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效率,作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师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这种评价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建立在双语教学理论、目标、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问卷、问答、讨论、写字条、谈话、考试等方式,对教师使用外语的质和量、学科知识的难度、教案设计、教学所使用的手段、课堂氛围、学生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双语课的效率。
教师完成教学的同时,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把教学效果以论文的形式反映出来,和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既提高了教学水平,又增强了科研能力。
2. 学校督导对教师、学生及教学效果的评价
每个学校都有教学督导来监督和指导教师的教学,这些督导往往由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和在教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的学者组成,他们对双语教学的评价更具有权威性。督导可以通过和教师、学生谈话、听课、检查教案等方式来评价双语教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指导,为双语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结论
双语教学在一些国家已经形成成功的模式,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员张谦总结了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 加拿大的沉浸式,美国的导入式、荷兰的互动式、德国的双向式、英国的三明治式,意大利的模块式,丹麦的项目式,摩洛哥的分层式、全授式,日本的双师型。而我国国内文献提到的模式主要是沉浸式(学校完全使用一种非学生母语的第二语言进行教学),保持式(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教学,然后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有的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及过渡式(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以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
基于以上分析的三个变量:教师个人经历、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以及我国双语教学在师资、学生英语水平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采用渗透+过渡式教学模式。
首先指出的是开设双语课时,对低年级和高年级应区别对待。通过对西外旅游学院现有双语课的调研,低年级学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都较为薄弱,所以,低年级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外语和专业课的学习。给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以外语课和用母语开设的专业课为主,并加大外语课的量,同时加入一到两门的双语课。双语课用汉语教材,教师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较易懂的外语进行讲授,可以用适量的汉语辅助,同时,适当地加入专业词汇的外语表达、难度适宜的外语版的专业阅读材料,也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相关的外文材料。专业教师在系统地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外语的内容:如词汇、问答、案例、讨论等。外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合作来共同完成学生初级阶段的双语学习。西外旅游学院正使用这种模式,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提高了外语水平,具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到了三、四年级,逐步减少外语课,但是要保留一到两门,加大专业课及其英语授课的量,逐渐过渡到双语教学,双语课使用外语原版教材,教师使用外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
同时要对这种模式进行定期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双语教学的目标。
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大趋势。如何让双语教学更好地在全国推广,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现在中国的双语教学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作者认为双语教学适合在高校开展,不适合在初中、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由于学生的外语能力和学科知识都很有限,如果过早地开设双语课,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双语教学步履维艰。
课题: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旅游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秀春.双语教学的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
[2]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
[3]龚一婷.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上海市南模中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4]李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5]潘惠霞,邓文.双语教学探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
[6]王莉霞.关于双语教学中“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13).
(作者简介:李 婷(1982.10-),山西省交城人,硕士,讲师,西安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化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