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adeon RX6800XT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图形计算市场唯一能和NVIDIA正面抗衡的厂商,AMD在放弃了使用多年的GCN架构之后,在2019年推出全新的RDNA架构。初代的RDNIA架构在底层计算模块、缓存体系等方面做出了重大改进,相当于重置了AMD GPU架构的基础,但考虑到产品定位等问题,并没有太多高级功能,Radeon RX 5700XT等产品也没表现出足够的市场竞争力。鉴于此,我们不禁猜测AMD将何时带来支持光线追踪技术和定位更高端的大核心、高性能GPU产品。2020年10月底,AMD终于发布了长期以来隐藏在幕后、被众人关注的NAVI 21,凭借全新的RDNA 2架构和众多新技术,AMD这一次能否带给玩家足够的惊喜?
  改写图形计算的基因,AMD RONA2架构解析
  AMD近年来似乎正在不断地创造“传奇”。在Zen 3架构和锐龙5000系列处理器大获全胜之后,AMD再接再厉,在10月底发布了全新的RDNA 2架构,并且带来了包括Infinity Cache(无限缓存)、硬件光线追踪支持、VRS技术等一系列全新的技术和三款采用RDNA 2架构的显卡,再次给市场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RNDA2:两步走战略和三大优势
  在2019年采用RDNA架构的产品出现之前,AMD在GPU市场上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竞争对手在技术实现、产品布局等多个方面都要比AMD做得更好,更受市场和用户的青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扭转不利的态势,AMD需要推出全新的架构、技术和产品来向市场证明自己。但是,对GPU这样的超大规模芯片来说,一蹴而就显然是困难的。因此,AMD实际上采用了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2019年发布的RDNA架构,AMD从计算模块、缓存体系、系统架构开始,彻底重铸了整个GPU架构的基础,并充分考虑了面向不同计算场合的架构可伸缩性等问题,同时利用这个新的架构,推出了面向中高端用户的产品进行试水,在占领市场、维持热度和用户粘性的前提下,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第一步完成后,AMD的第二步来临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RDNA2,这是一个基于RDNIA改进、扩张和加入了大量全新功能的架构,它的规模更大、性能更强,同时拥有时下流行的光线追踪、VRS等高级功能,还提供了对DirectX 12终极版本的全面支持。凭借RDNIA 2,AMD在图形计算市场上基本能够和竞争对手站在同一高度,同时也有了能力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根据AMD的描述,RDNA2是一个面向游戏设计的架构,它带来了三个方面的技术优势:一是更出色的功率效率和更高的频率,二是全新设计的无限缓存带来的GPU技术突破,三是大量高级技术包括硬件光线追踪技术的支持。不仅如此,AMD还大幅度提升了RDNA 2架构的性能功耗比。根据AMD的数据,在相同的频率下,RDNA 2消耗的功耗只有RDNA的0.5倍,在相同的功耗下,RDNIA 2架构能达到的频率是RDNA架构的1.3倍。需要注意的是,RDNA和RDNA 2的所有产品采用的是台积电的7nm工艺,虽然工艺在不断发展中,台积电会对后期工艺进行优化,但是仅凭优化一般很难达到功耗降低一半、频率提升30%这样的效果的,因此RDNA 2拥有现在的优势主要还是来自于其架构的设计。
  另外,AMD还特别提到,RDNA 2的高频率和AMD目前在GPU中的设计经验的引入相关,AMD宣称在新的GPU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在CPU设计中曾使用到的技术或者经验,再加上优化过的微架构,最终实现了本代GPU超过2GHz的运行频率以及较低的功耗。
  进一步具体到产品来看。RDNA 2架构具体的产品是之前盛传的“Big NIAVI”或者“NIAVI 21核心”。在本次发布会上,AMD新发布的3款新品显卡全部采用了NAVI 21核心,分别是Radeon RX 6900XT、Radeon RX 6800XT和Radeon RX 6800,其规格差异主要是通过屏蔽核心的部分单元而来。其中完整版本的NAVI 21也就是Radeon RX 6900XT包含了40组双CU单元(即80组CU),总计5120个流处理单元,还额外加入了80个RA光线追踪加速单元,拥有128个ROP单元。缓存体系方面,NAVI 21在GPU中配备了128MB的Infinity Cache,这也是GPU设计中目前最大的缓存单元。显存方面,NAVI 21的显存位宽为256bit,显存容量为16GB,显存频率为16Gbps GDDR6。GPU核心频率为2015MHz-2250MHz,TDP功耗为300W。
  再来看其余的两款产品。Radeon RX 6800XT只包含72组CU,Radeon RX 6800只包含了60组CU,同时后者的ROP单元也缩减至96组。按照计算能力来看的话,完整版本NAVI 21也就是Radeon RX 6900XT理论FP32计算能力为20.6TFLOPS。Radeon RX 6800XT擁有侣.6TFLOPS计算能力,相当于完整版本的90.2%,Radeon RX 6800拥有13.9TFLOPS计算能力,相当于完整版本的67.5%。
  编者注:AMD在本次发布会和之后的参考资料中,都没有进一步详细阐述RDNA 2在架构设计和GPU7现方面的更详细内容,因此本文的内容是针对现有情况和RDNA架构的谨慎分析,部分内容可能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CU单元:重新平衡,能耗比提升
  首先,RDNA 2的基本计算架构维持了RDNA的设计,但是在电源方面做出了重大优化。RDNA 2架构的NAVI 21核心在宏观上可以看做NIAVI 10核心的扩大版本。从宏观来看,NAVI 10核心拥有2个渲染引擎(Shader Enigne),每个渲染引擎包含了10个双CU单元,因此总计拥有2560个流处理器单元。相比之下,NAVI 21核心拥有4个渲染引擎,因此内部计算资源均相对NIAVI 10翻倍,包括前文提到的80个CU单元和5120个流处理单元。   继续深入到CU层级的话,考虑到RDNA架构也是201 9年才发布的新架构,因此短期内AMD也不太可能对包括CU单元在内的底层作出巨大调整。在CU端,AMD保留了之前的双CU架构,也就是一个双CU单元包含了2个CU,每组CU分别可以执行2个SIMD 32指令。同时对应这种变化,CU单元的分发前端也改成了Wave 32,1个双CU单元就有2个Wave 32指令分发单元,在遇到SIMD 64指令的情况下还可以合并为Wave 64进行分发,这一点和之前的KIAVI 10完全相同。不过,AMD宣称在RDNIA 2上对CU单元内2个SIMD 32计算负荷平衡方面进行了优化,以提高计算效能,但是AMD没有给出更多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计算端RDNA 2的CU单元在设计上和RDNA基本相同,但是AMD还是为RDNA2架构的GU单元加入了大量电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尽可能提升GPU的性能功耗比。AMD宣称其加入了更多细粒度的门控时钟设计,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CU单元的电压和频率。并且AMD还重新设计了CU的数据路径(配合无限缓存),减少在数据传输存取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一般来说,考虑到现代处理器计算能力越來越强大,移动数据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昂,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指相关晶体管消耗和能源负担,比如将大量数据移入或者移出显存,整体能源消耗会非常可观,甚至将这些数据发送到芯片中的其他位置也是芯片重要的能耗来源。AMD重新设计了CU内数据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存取移动所带来的能源消耗,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AMD在RDNA 2架构上正式支持了硬件光线追踪加速,并且为每个CU单元配备了1个光线追踪单元RA( Ray Accelerator)。后文我们还将进一步解释这个功能。
  缓存体系:无限缓存登场
  除了基本计算架构外,RDNA 2在缓存体系上相比RDNA做出了重大改进。之前的RDNIA GPU上,AMD为每个CU添加了LO缓存、为每个渲染引擎添加了L1私有缓存和L2共享缓存,总计4MB的L2共享缓存可以为渲染引擎和指令单元(Command Processor)提供数据传输、数据共享等功能,最末一级是4个总计256bit、14Gb/s的GDDR6显存控制器,提供了高达448G B/s的显存带宽。可以看出,RD卜\IA的缓存体系包含了4个级别,分别是L0、L1和L2,以及显存控制器单元。
  RDNA 2的缓存体系添加了额外的层级。现在,RDNA 2拥有L0、L1、L2以及无限缓存(lnfinity Cache)、显存控制单元5个层级。其中无限缓存是全新加入的大容量缓存,其容量高达128MB,根据AMD的架构图来看,无限缓存被分为4个区块,每个区块为32MB,这个数量和4个渲染引擎、4个显存控制器是相互对应的。在缓存连接方面,AMD使用运行在1.94GHz的、16x64Bit(1024Bit/时钟周期)的Infinity Fabric总线连接缓存和RDNA 2的引擎(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渲染引擎),AMD宣称这个总线的带宽的峰值是256bit GDDR6显存的4倍。
  从GPU发展历史来看,AMD并非首个在GPU中使用大容量缓存体系的厂商,之前微软或者英特尔使用过类似的设计,比如XBOX One使用过32MB eSRAM缓存,但这些设计主要是考虑到GPU显存的带宽或容量问题。作为独立大型GPU产品,NAVI21是首个片上拥有相对巨大缓存体系的产品。实际上,作为GPU产品来说,对缓存的要求远没有CPU敏感,这是因为GPU的处理方式和CPU不同,较短的流水线级数、SIMD或MIMD类型的多指令运行方式,都意味着GPU需要将大量的资源放在计算端而不是逻辑端。
  AMD在Zen 2和Zen 3架构的CPU上使用了超过64MB的缓存,甚至在64核心的EYPC处理器或者TR处理器中拥有高达256MB缓存。本次AMD在RDNA 2架构的NAVI 21上则带来了-128MB的无限缓存。很难说AMD在GPU上的超大缓存设计是不是来源于CPU,AMD在发布会中也提到,新的无限缓存在功能上和CPU的L3缓存类似,可以将其视为GPU的本地缓存,速度比VRAM快得多,用于缓冲对主显存的读写操作,并且为数据需求较大的大型操作提供后备支持。
  大缓存的另一面是对晶体管资源的消耗。对CPU或者GPU来说,缓存是宝贵的资源,设计人员会非常谨慎并平衡的考虑缓存在体系中的位置、容量和性能。在RDNA 2上,AMD将巨大的晶体管资源用于缓存,假设AMD使用标准的6T SRAM库的话,那么IYIAVI 21的-128MB无限缓存将占据月60亿晶体管,相比整个NAVI 21的268亿晶体管而言,这大约占去了整个GPU的22.3%-接近1/4。即使是台积电和AMD联合起来对缓存占用晶体管数量进行优化的话,这依旧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晶体管占用比例,尤其是考虑到如此巨大的晶体管数量几乎都等同于一个中低端GPU的时候。
  在这里,AMD使用如此巨量缓存获得的收益是什么呢?性能功耗比方面,高速缓存往往会大幅度降低VRAM读取的频次,毕竟大量的数据能够存放在本地缓存中,这里也涉及数据命中率的概念,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GPU整体的能效比。此外,较大的缓存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允许厂商使用较小的DRAM芯片或者较少的内存控制器模块来配置一个相对较小的存储系统。比如AMD在NAVI 21上就配备了256bit的GDDR6显存系统,而不是像RTX3090那样使用384bit的显存系统那样。相比之下,256bit的显存系统在晶体管占用和能耗上要明显小于384bit的系统-AMD给出的数据显示,具有无限缓存的256bit显存系统相比传统的384bit显存系统,在能够提供2.17倍于后者峰值带宽的情况下,仅消耗后者90%的功耗,有着惊人的效果。
  性能方面,AMD宣称无限缓存能够改善GPU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完成的实际工作量或性能,这里AMD所指的应该是提高GPU的数据命中率,而不是像传统GPU那样等待数据从VRAM中取出,这和前文在性能功耗比方面的描述是一致的,而AMD数据显示无限缓存带来了34%的延迟降低。另外,AMD还宣称在光线追踪计算中,BVH相关的遍历数据会存放在无限缓存中,这也是AMD设计的硬件光线追踪加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本文叙述的这些内容外,AMD没有给出太多无限缓存的进一步消息了。比如无限缓存的运作方式是驱动程序控制还是可以交由程序员自行控制、无限缓存在实际应用中究竟能发挥怎样的效果,尤其是在当前的PG游戏中,无限缓存是如何带来相当于竞争对手384bit显存位宽的性能(甚至更好)。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还需要AMD给出更多的资料和信息,毕竟在GPU上配置如此巨大的缓存,实属罕见。   全面支持DirectX 12 Ultimate:硬件光线追踪上线
  AMD在之前的RDNA发布时,虽然对硬件底层做出了大量的修改,但是并没有加入全新的功能,尤其是目前火热的光线追踪、VRS等功能。但是在RDNA 2上,AMD宣布带来了硬件光线追踪、2级VRS可变速率阴影、Mesh渲染(Mesh Shaders)以及采样器反馈(Sample Feedback)四大DirectX12高级功能。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光线追踪,VRS和Mesh渲染带来了性能上的提升,但是对最终用户来说可能没那么有吸引力。采样器反馈则能够让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正在使用的纹理和相关元素块,这样能够更好地管理显存的使用和需要预加载的数据等。
  在万众瞩目的光线追踪部分,AMD目前的消息只是提到为每个GU单元配备1个RA单元,性能方面只是宣称RA单元的光线追踪交叉性能是传统软件执行的10倍,更具体的数据显示RDNA 2架构的GPU在微软DXR SDK的Procedural Geometry的测试中带來了471fps的成绩,在软件模拟下只有34fps,因此性能达到了软件的13.8倍。实际上Procedural Geometry只是整个DXRSDK中的一部分,用于测试地面以上所有对象在光线追踪上的性能,其图元信息包括解析几何、体积几何和带符号的距离几何等多重内容。因此,AMD在此处给出的性能只是光线追踪计算的一部分内容,更多的信息还有赖于更多的测试和实际游戏内容。
  另外,RDNIA 2目前还可以支持DirecStorage API,这项功能之前在NVIDIA的RTX 30系列GPU上也出现过,其主要用途是使用GPU直接解压缩游戏数据,从而绕开了效率较低的CPU,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和更少的等待时间,对游戏玩家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其他特色:Rage Mode、AMD Smart Access Memoryl及FidelityFX
  在本代产品上,AMD还致力于带来更多的特色功能。首先则是Rage Mode,简单可以理解为“自动超频”或者“狂暴模式”,这个功能目前仅仅支持Radeon RX 6900XT和Radeon RX 6800XT两款产品。在这个模式下,驱动和配套软件会寻找GPU是否还有性能提升的空间,并通过不断地提升GPU频率来获得更高的性能。考虑到这种测试的强度和可靠性是远远比不上工厂中对GPU芯片的测试,因此目前尚不清楚AMD如何衡量稳定性性能,并且还有质保的考虑,虽然AMD官方提供的超频功能应该在质保之内。根据AMD数据,这个模式会带来一小部分性能提升。
  AMD Smart Access Memory是AMD在RDNIA 2上提出的创新功能。根据AMD目前的资料,在启用了这个功能后,GPU端(锐龙5000系列)可以直接通过PCle 4.0总线访问GPU的全部本地显存,这样一来,CPU就可以直接调用GPU的数据而不需要等待GPU转发。根据AMD的描述,这项功能在不同的4K游戏中可以带来大约5%-11%的性能提升,平均带来了6%的性能提升。这项功能可以在BIOS中开启并自动运作,不需要用户操作。在AMD的数据对比中,通过Rage Mode和Smart Access Memory的联合应用,能够为显卡带来少则4%,最多则13%的性能提升,尤其是AMD的数据显示,在启用了这两个功能后,Radeon RX6900XT能略微胜出英伟达的RTX 3090。
  除了两个和性能相关的功能外,AMD还带来了名为FidelityFX的图形质量工具包。FidelityFX中包含了不少有关图形画质和功能的内容,包括FidelityFX环境光遮蔽、FidelityFX屏幕空间反射、FidelityFX贴图、FidelityFX MIP图像缩减等。在RDNA 2的发布中,AMD展示了FidelityFX中的一个新功能,那就是超级分辨率(Super Resolution)。超级分辨率是这样一个技术:它可以通过AMD的GPU,将较低分辨率的原始图像进行插值、锐化或者引入Al技术等,升格为较高分辨率的图像。和这个功能比较类似的就是英伟达的DLSS技术。超级分辨率技术能够在性能和图形画质之间提供一个平衡,尤其是在支持光线追求、高分辨率的游戏运行时,超分辨率技术能够带来更高的帧数和近似全尺寸分辨率的画质,大幅度提高游戏的可玩性。
  目前FidelityFX超级分辨率功能还没有上线,因此RX 6000系列用户短期内还无法使用这个技术。但是一旦这个技术开发完成,AMD就会将其像其他所有的FidelityFX内技术一样,在GPUOpen平台上开源发布,并且AMD还明确指出超级分辨率技术是跨平台的,其实现难度较DLSS更低,并且更容易访问和控制,也更容易在更多游戏中实现。
  另外,在游戏体验优化方面,AMD在本次发布会上也提到了2个技术,其中一个是延迟降低技术,被称作Anti-Lag,另一个技术被简单粗暴地称为Boost。先来看延迟降低技术。这个技术能够降低游戏中的输入延迟。AMD解释道,在GPU受限的情况下,通过控制CPU的工作速度和减少排队的CPU工作的数量,可以有效地降低游戏延迟,这带来了电子竞技游戏、3A级别游戏更好的游戏体验,并且这项技术能够支持DirectX 9和DirectX 11,可以在游戏中全局激活。另一个技术Boost是一个动态分辨率技术,它可以通过降低用户眼睛注意不到或者不重视的场景的分辨率,来提高性能。AMD宣称这个技术能够带来更加流畅和更快响应速度的游戏体验,尤其是在游戏画面快速移动时能够带来最高66%的性能增幅,同时不会显著降低游戏画质等。AMD的数据显示在延迟降低和Boost两个技术都开启的时候,游戏延迟能够大幅度降低,在对比中甚至比英伟达Reflex技术更为显著降低游戏延迟。
  54%能耗比提升:AMDai一大步   在架构介绍的最后,AMD总结了整个RDNA 2架构相对RNDA提升54%性能功耗比的數据来源,其中16%来自于设计频率的提升,包括利用GPU的高频经验、制造中利用高速高性能库文件、微架构方面进行精简、重构计算流水线逻辑等;另外17%的提升来自于CAC和电源优化,包括前文提到的更细粒度的时钟门控、对数据移动的重新调整以及管道计算平衡等;最后21%增加来自于每周期性能提升,包括无限缓存的使用、TLB的延迟降低、重新设计了32bit的像素管道以及增加了对新HDR格式支持、优化的几何和曲面细分处理能力等。
  总的来看,AMD在RDNA 2上的创新是比较令人激动且全面的,新的架构带来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深入的优化,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功耗比并带来了强大的计算能力、极高的频率和强悍的3D性能,使得AMD在图形计算领域重新回到了高端显卡的市场竞争序列,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么基于RDNA 2架构的AMD Radeon RX 6800XT和RX 6800显卡到底采用怎样的设计和用料,它们的实际性能表现又如何呢?让我们在实际测试中去寻找答案吧!AMD Radeon RX6800XT显卡鉴赏
  我们可以看到,AMD Radeon RX 6800XT(下文简称RX 6800XT)显卡采用了比较硬派且传统的设计风格,黑色、银色和红色的色彩搭配也是比较经典的游戏显卡配色,并且造型上也没有太多能让人眼前一亮之处。对于一款高端显卡来说,灯效肯定是标配,所以RX6800XT显卡顶部的Logo下设计了LED灯组,从而满足玩家们对灯效的需求。细节方面,RX 6800XT显卡配备3个散热风扇,以及可以有效降低显卡弯曲和PCB板受损概率的一体式金属背板,同时还采用双8Pin供电设计,视频输出面板上则采用的2个DP接口、1个HDMI接口和1个USB-C接口的组合。
  拆开RX 6800XT之后我们看到,这款显卡采用的是15相供电设计。在显存容量的配置上,AMD一向非常慷慨,RX 6800XT也不例外。这款显卡搭载8颗来自三星的GDDR6显存颗粒,该显存的单颗容量为2GB,故这款显卡的总显存容量达到-16GB。此外在GPU核心方面,RX 6800XT拥有72个CU计算单元,同时拥有72个光线加速器,流处理器数量为4608个,核心游戏频率为20-15MHz,核心Boost频率最高可达2250MHz。散热器设计方面,在RX 6800XT的散热器内部,GPU和显存芯片部分采用纯铜散热底座,同时其供电电路和显存芯片均设计了导热贴片进行降温处理,所以综合来看RX6800XT的散热设计是合格的。AMD Radeon RX6800显卡鉴赏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AMD RadeonRX 6800(下文简称RX 6800)显卡,那你也许很难将它和RX 6800XT区分开。不过这也没啥,毕竟我们这两张显卡从包装内取出的时候也很难区分。难道它们长得一模一样?当然不是。最准确的区分方法自然是查看它们背板上的型号,但其型号字体并不大,需要凑近之后才能看清。将这两款显卡同时摆在面前后,我们还发现它们顶部Logo的色彩(RX 6800XT为白色,RX 6800为红色),中间散热风扇周围的4个小饰块(RX 6800XT的饰块面积更大,并且呈“X”造型),以及显卡的厚度(RX 6800XT更厚)均有不同。记住以上几个不同之处,你就能轻松区分RX 6800XT和RX 6800。
  将RX 6800进行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显卡采用的是15相供电设计,其GPU搭载3840个流处理器和60个为光线追踪提供加速的光线加速器,GPU的游戏频率为1815MHz,最高Boost频率可达2105MHz。显存方面,RX 6800同样搭载8颗来自三星的GDDR6显存,其显存容量也达到16GB。散热方面,RX6800的GPU和显存芯片部位同样配备的是纯铜散热底座,同时这款显卡的显存芯片和供电电路部分也均使用导热贴片进行降温处理。再加上大量散热鳍片和三风扇设计,RX 6800的散热设计还是比较扎实的。鉴于AMD Radeon系列近几年推出的不少显卡产品在温度控制方面的表现都不算出色,所以我们在测试环节中也将重点考察RX 6800散热性能。
  性能测试
  经过Radeon Vll显卡在7nm生产工艺上的“试水”,以及RX 5000系列显卡在7nm RDNA架构打下的坚实基础,基于7nm生产工艺和RDNA 2架构的RX 6800XT和RX 6800拥有足够扎实的技术基础。不仅如此,从AMD在发布会上公布的内容来看,RX 6800XT的游戏性能可以媲美RTX 3080,并且RX 6800也有比较亮眼的表现。因此,相信大家和我们一样,对RX 6800XT和RX 6800的实际性能表现也非常好奇。于是在测试环节中,我们为这两款显卡准备了足够多的测试项目,争取通过我们的测试结果想大家充分了解它们的实际性能。此外,我们还将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E和NIVIDIA GeForce RTX 3070 FE(下文简称RTX 3080 FE和RTX 3070 FE)分别作为RX 6800XT和RX 6800的对比显卡,从而让大家对它们的性能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正如我们在技术解析部分提到的那样,得益于在GPU中加入光线加速器,RX 6800XT和RX 6800得以支持硬件光线追踪加速技术,所以在性能测试环节中,我们会特别测试RX 6800XT和RX 6800在运行“光追游戏”时的性能表现。此外,RX 6800XT和RX 6800还支持AMD最新推出的Smart Access Memory(下文简称SAM)技术,该技术可有效提高部分游戏帧率。那么SAM技术到底能给RX 6800XT和RX 6800的游戏性能增长多少呢?我们也将在后文中单独针对SAM技术进行测试。
  测试平台一览   显卡:AMD Radeon RX 6800XT
  AMD Radeon RX 6800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FE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FE
  处理器:AMD锐龙9 5950X
  内存:DDR4 3200 32GB双通道
  主板:ROG CROSSHAIR V…DARK HERO
  电源:ROG THOR1200W
  显示器:DELL UP3218K(原生8K分辨率)
  首先来看看RX 6800XT对比RTX 3080 FE的结果。在这部分测试中,我们使用了3DMark的6个场景进行测试,在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这3个测试场景中,RX 6800XT的测试成绩领先RTX 3080 FE。同时在Time Spy中,RX 6800XT和RTX 3080 FE的显卡总分基本保持同—水平,而在Time Spy Extreme场景中,RTX 3080 FE的显卡分数则实现反超。值得注意的是,虽然RX 6800XT在硬件层面也实现了对实时光线追踪的支持,但这款显卡在Port Royal的显卡总分仅为9002分,RTX 3080 FE的显卡总分则高达11299,后者领先约20%之多。这样看来,布局已久的NIVIDIA RT Core在光追性生能上相顷AMD的Ray Accelerator要强一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RX 6800和RTX 3070 FE之间的较量。从我们的测试成绩来看,RTX3070 FE搭载的第二代RT Core实力不容小觑-Port Royal的测试成绩显示,RTX 3070 FE的显卡总分同样领先RX 6800约8%。而在其他几个测试场景中,RTX 3070 FE的显卡总分则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RX 6800。整体综合来看,RX 6800在理论性能测试部分,要稍强于RTX 3070。我们知道,3DMark的测试成绩通常被看作显卡性能的参考值,但显卡的实际游戏性能还是需要通过运行游戏来考察,所以下面我们就进入游戏性能实测环节,看看参测显卡的表现如何。
  游戏性能实测
  在游戏性能测试部分,我们一共选择了《尘埃5》《地平线:零之曙光
其他文献
移动硬盘,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方便携带且帮助用户扩充容量的硬盘。那么,它的便携性也就成为了用户所关注的。HGST推出的这款Touro S1TB移动硬盘,其小小的体积承载着如此大的容量,不仅方便用户携带,更能大幅度增加电脑的存储空间。  TouroS的外观采用了非常简约的流线型设计,正反两面使用了银色铝合金材料,且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手感舒适。其四周套上了一圈塑料材质的边框,以防止跌落损伤。正面除了TO
5月19日,经过了三天的激战,《英雄联盟》季中冠军赛(后文简称“MSI”)终于圆满落下帷幕。相信这三天无论对于玩家还是选手来说都是跌宕起伏、五味杂陈的三天,首先是最具夺冠希望的iG被TL斩于马下,紧接着传统豪强SKT不敌G2无缘决赛,最后被观众们戏称为“文艺复兴”的欧美大战正式打响。就在观众们纠结于欧洲和北美孰强孰弱时,欧洲战队G2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3:0击败北美战队TL强势登顶,并且一举打破世界
今年五月份,Redmi发布了旗下首款笔记本电脑RedmiBook 14,并且宣称“把极致性价比带入笔记本行业”。之后,随着英特尔最新的第10代移动处理器发布,Redmibook 14也乘胜追击推出了搭载最新处理器的增强版。近日,Redmi再度出击,联合了同样以“高性价比”著称的AMD为大家带来了今年极具性价比的新品——RedmiBook 14锐龙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性价比重重叠加的新品
换汤不换?GeForce GTX 500系列显卡遭质疑    Fermi的中文是恩里科,费米,他是著名的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有“中子物理学之父”的美誉。NVIDIA用Fermi来代指GeForce GTX 400系列,足以看出NVIDIA对GeForce GTX 400系列的信心。事实上,GeForce GTX400系列也没有让大家失望,GeForce GTX 480是全能的DirectX 11王
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马克·扎克伯格所说的对未来的设想完全可以变为现实。VR的全称为“Virtual Reality”,中文含义则是“虚拟现实”。它指的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指的是虚拟环境,“虚拟现实”概念中的“现实”指的则是在物理意义或者功能实现层次的现实世界中可以达到
作为国内第三家从手机跨界到PC行业的厂商,荣耀为PC行业带来了不一样的想法和理解,其首款轻薄本荣耀MagicBook更是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肯定,销量一路上涨。而就在7月23日,荣耀再次发布新品——荣耀MagicBook Pr0。这款笔记本电脑最大的特色是在15.6英寸的机身上置入了一块16-1英寸的全面屏,16.1英寸的屏幕新尺寸对于笔记本电脑行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物种。  一体化全金属机身  在外观
双敏的狙击手系列主板在玩家中拥有不错的口碑,该系列的主板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接口规格也比较齐全。我们收到的这块最新的DEG53-RA玩家限量版主板就采用了CPU 5相供电,全主板固态电容的设计,作为整合主板在后面板上提供了完整的D-Sub.DVI以及HDMI输出,音频方面还配备了S/PDIF接口和光纤输出接口,与此同时在Micro-ATX板型上这块主板仍不忘给玩家提供双PCI-E x16显卡插槽的设
令业界期待已久的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处理器(Tiger Lake)终于来了!每一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更新的时候,各大OEM厂商都会在第一时间推出相应的新品,PC巨头华硕也不例外。今年,华硕全新的灵耀X系列笔记本新品将首发英特尔十一代酷睿处理器,它们不仅性能大幅提升,同时在屏幕、散热等方面也有不小升级,力求带来更惊艳的使用体验。  赶在新品正式发布之前,华硕邀请《微型计算机》参加了一场灵耀X系列新品沟通会
从高攀不起到不可或缺,再到生产力工具和电竞终端,过去30多年里PC在大家生活中的地位经历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如今,手机已经全面占领了用户的碎片时间,PC品牌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未来如何转型的  从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PC市场的整体容量一直是在下滑的。如果不考虑商用市场只看消费市场,可能只有游戏和电竞PC领域的成长势头喜人。在DIY领域,华硕是PC时代的王者,在整机领域,华硕也是领军者之一。面对市场的
今年5月份,本刊曾经第一时间为大家介绍了三星推出的首款无线激光打印机ML-1865W,这款产品的易用性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随后三星(中国)数码打印产品事业部总监李红兵先生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作为办公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印设备的无线化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下半年我们会陆续有更多的无线打印产品推出。”现在,这句话已经成为事实。在明份,三星先是推出了“W系”(三星无线激光打印机的产品型号后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