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挈领,突出重点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uan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必须“简政放权”,抓住关键,抓住实质,精要讲解,提纲挈领。使教师从满堂灌中解脱出来,把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语文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载体。课文是语文知识的综合体,一篇课文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篇,从语言到结构,从修辞手法到表达方式,从文学知识到文化知识,综合着各种语言知识信息。教师小学讲,初中讲,高中也在讲。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它不像理科那样,把知识点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有序排列,环环相扣,前后紧密相连。而语文涉及古今中外,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很难排列其知识点的顺序。
  因此,语文课文根据编者的意图,而非知识点的顺序,把它编在高中,也可编在初中,甚至可以编在小学。
  所以,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传授知识时,由于一遍遍地重复,讲语音,讲词义,讲修辞,讲层次结构,讲主旨,讲课文特点,面面俱到,唯恐遗漏。一篇课文讲完,教师精疲力竭,学生一头雾水。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把語文课讲好,讲活,让学生学有兴趣,听有收获,教师就要大胆取舍,提纲挈领,以点带面,突出重点,而无须面面俱到。例如我讲《愚溪诗序》一文,就讲了两个字:“愚”和“智”。大致的过程是布置学生预习,对照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上课时,第一步让学生提出预习中不懂的字词或句子,教师予以点拨。第二步是指出几个重点的词语和句子,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第三步是分析课文。这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提出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把小溪改名为“愚溪”?
  2.文中写了愚溪哪些景物?
  3.愚溪的景物“愚”吗?“愚”从哪里看出?不“愚”又从哪里看出?
  4.作者写景怎么写到了宁武子和颜回这两个人?
  5.作者怎么说愚溪是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愚的呢?作者究竟“愚”还是不“愚”呢?作者称自己愚,你从哪里看出?称自己不愚又可以从哪里看出?
  第一问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土民辩论不休;二是自己以愚触罪;三是古有愚公谷的传说。
  第二问是对愚溪八景的了解:溪、丘、泉、沟、池、堂、亭、岛。木嘉石异,差参错落,优美至极。
  第三问是了解作者称溪“愚”的原因:不可灌溉,不可入舟,不能兴风雨,跟我类似。不愚的原因:善鉴万物,清莹秀澈,锵鸣金石。
  第四问是了解宁武子是聪明人装糊涂;颜回是明智人故意装愚蠢。其实他们都不愚。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古今对照。
  第五问是要学生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透过客观景物,深入到作者的心灵去体味他的思想感情。溪水本无辜,而作者所以要用愚来屈辱它,完全是因为“予家是溪”,“以愚触罪”。那么作者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凡为愚者,莫若我也。意思是说世上的愚人没有谁比得上我了。作者说自己“愚”,你认为作者“愚”还是不“愚”呢?
  最后自然归纳到一点,即文章的情和理:原来作者借愚溪风景来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愤激之情。名愚实智,借物抒情,实乃作者构思之妙处。作者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把矛头直指豪门贵族,藩镇、宦官,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但由于宦官勾结豪门贵族,共同反对这场革新运动,而导致失败。结果顺宗皇帝李诵被迫让位给太子宪宗李纯。李纯上台后杀了王叔文,逼死了王伾,贬谪了柳宗元。
  柳宗元面对人生的打击,仕途的失意,政治前途的黯淡,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激愤之情。正是由于激愤,而又无处发泄,所以只好借山水来寄托感情了。作者把愚溪之“愚”和自己的“愚”融为一体,正话反说,由溪水因己之愚而不得不强加一“愚”字,由愚溪八景受愚的屈辱,自然也就可以想到作者受到的屈辱。
  全文紧扣一个“愚”字,说明一个“智”字,表达一种“愤激”之情,归结为名愚实智。
  教学中,我就是抓住了“愚”和“智”两个字,提挈全文的纲领。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它展开。思路清楚,剖析深入,鉴赏景、情、理交融的精妙。
  讲授完后,学生非常清楚的懂得:写景是为了寄情,写古人是为了更好地对照今人,衬托今人,抒发自己的一腔“愤激”之情。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找准切入点,把握住全文的纲,重点讲什么,怎么去突出这个重点。既要考虑它在本单元中所处的位置,也要考虑它在本册课文中所处的位置,更要考虑它在整个高中阶段中所处的位置。
  作为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重在鉴赏课文中表现的情、景、理,理解作者如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我们理清了这个纲,就要突出这个点。其它的知识并非不讲,而是不作为重点来讲,凡是涉及到的可以略讲,或以练习的形式交给学生去完成。教师没有必要去重复一些学生有能力去完成,且能完成好的事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当然也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仅是一个引路人,引导学生去走路,而非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去走路。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必须“简政放权”,精要讲解,抓住问题的实质,抓住课文的关键,牵一而发万,提纲而挈领。就可以把教师从满堂灌中解脱出来,从“杂货铺”中清理出来,把学生从一头雾水中摆脱出来,变满堂灌为点拨式,变“杂货铺”为“精品店”,变千头万绪为一线贯穿,把教与学引入到一个崭新的天地,进入一个自由的境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必须既教文,又育人.其精髓就在一个“导”字.导,涉及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概而言之,就是:导向、导学、导行.
【摘 要】怎样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呢?古人告诉我们一条根本法则:模仿。不论思想水平还是写作技巧,课文都是典范,如果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同时进行充分而恰当的写作训练,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可望获得更快的提高。  【关键词】写作技巧 模仿经典 写作能力    向名家名篇学习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怎样学习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呢?古人告诉我们一条根本法则:模仿。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
【摘 要】大语文教学观提倡生活处处有语文的观念,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进行语文学习。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素材,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与能力。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资源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加课程资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更为关注。新课程改革提出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这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与整体发展的统一,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改的主要阵地,使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使学生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小学生接触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很多,但不够系统性、科学性,这就需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能力的形成并不单靠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不能仅停留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着眼于人的发展。语文教学有着特殊的功能,既
当前.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数学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老师的提问只有极少数学生积极发言.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勉强提问,学生会出现表述时语言啰嗦、词不达意、条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