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破釜沉舟”
其实,铁了心要与国际制裁“博一把”的朝鲜已在导弹发射领域“破釜沉舟”了,毕竟它刚刚在2012年4月进行过一次“银河”3号火箭发射,结果以失败告终。如今,韩国“罗老”号火箭试验也遇到瓶颈,朝鲜显然希望“后来居上”,一雪前耻。据韩国《时事周刊》援引美国海军中心国际关系局长柯恩·高斯的话称,朝鲜“坚持以航天名义遂行远程导弹开发的总方针不会动摇”。他透露,朝鲜已掌握生产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原因是朝鲜在2009年成功发射了可飞行6700千米以上的“银河”2号火箭。由于航天火箭涉及多级火箭安装、箭体分离、制导控制等高技术,因此朝鲜可能借助“和平利用太空”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洲际导弹开发能力,高斯将其称之为“航天先军路线”。
韩国《中央日报》称,朝鲜“银河”3号火箭的一级发动机很可能是将四枚“劳动”1号中程导弹的发动机捆绑在一起。熟悉朝鲜火箭技术的“脱北者”宣称:“朝鲜约在10年前就由第二自然科学院进行中近程导弹发动机的捆绑试验,这项试验需要多个导弹发动机的喷嘴各自发出相同的推力以及相同的燃料消耗量,因此需要相关高技术。”韩国国家情报院指出,朝鲜在1998年发射“大浦洞”1号导弹时就初步掌握了多级火箭分离技术,但在火箭(导弹)导航操纵、控制软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朝鲜火箭发射后,外界都未得到它所搭载的卫星入轨的后续新闻,韩国官员表示:“朝鲜最近邀请了伊朗专家来协助。”
韩国《新东亚》月刊声称,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和副委员长张成泽、劳动党负责军需工作的书记朴道春、劳动党机械工业部长朱圭昌是决定朝鲜火箭发射的关键人物。柯恩透露,对外发布“银河”3号发射信息的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并非该项目的主导者,“真正的灵魂”应是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和第二自然科学院,它们都直接向劳动党中央委员会负责。据悉,第二经济委员会是朝鲜负责枪炮、舰艇、飞机等军需品生产的机构,受劳动党机械工业部的指导和管理,第二自然科学院则是各类武器研究开发的机构,相当于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
有意思的是,12月3日,朝鲜国家科学院迎来建院60周年,《劳动新闻》发表题为“没有科学就没有未来”的报道,援引已故领袖金正目的话称“在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中,科学人员、技术人员的作用十分巨大”,“全社会都应当优待这些国家建设的宝贝”。《劳动新闻》还称:“随着‘将我国发展成为核拥有国,人工卫星制造和发射国’口号的提出,以宇航技术为首的尖端技术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
新崛起的“导弹三杰”
韩国国防部情报本部指出,朝鲜有多达数十家导弹研究及生产单位,它们都隶属于第二经济委员会第四机械工业局。绝大部分设施实现地下化,很难被侦察到,只能靠“脱北者”的证词或特殊渠道刺探才有所了解。
据悉,位于慈江道江界市的第26工厂是朝鲜最大的导弹工业基地,仅在地下设施内就有数以千计的工人上班。与之配合工作的还有位于熙川市的UID喷管制造厂和第38工厂,其中第38工厂对外称“熙川青年电器联合企业所”,主要制造导弹控制仪器和机械元件等,现有员工1.5万人,下面还设有第601、609分厂。为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世纪90年代以后,朝鲜加快了导弹科研生产体系的“备份工作”,像平安北道的德岘区火箭推进剂生产厂、第301工厂(位于大官郡水原里,早年从事地空导弹生产)、龟城机械厂等。此外,平安南道的顺天机械厂、胜利汽车厂、“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金城拖拉机厂、大平火箭制造厂等,平壤的“1月25日”机械厂、山阴洞兵器研究所等都加入其中。
早年“脱北”的朝鲜军官崔周华透露,“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和“1月25日”机械厂是新崛起的“导弹三杰”,其技术实力堪与第26工厂媲美,不仅增强了朝鲜战略打击力量,还使朝鲜导弹工业布局更为均衡,避免被美韩“先发制人”的打击所瘫痪。据韩国《中央日报》透露,崔周华是韩美极为器重的高级“脱北者”,其情报价值不亚于黄长烨,还被邀请到美国众议院证实朝鲜军工实力。按照崔周华的说法,“1月18日”机械厂位于价川市角岩洞和龙岩洞一带,占地约1.1平方千米,主要生产大口径火箭炮、导弹(含固体火箭发动机)、鱼雷和坦克发动机等,部分生产设施位于地下。在导弹领域,它以生产“华城”系列近程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为主。2011年1月,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正日曾来此视察。有意思的是,“1月18日”机械厂附近还有方岘航空发动机生产厂、“1月6日”工厂、秀德坦克制造厂等10余家军工单位,形成蔚为壮观的“军工产业带”。
蚕进里工厂则位于平安南道南浦市江西郡的千里马地区,是朝鲜最现代化的兵工厂。该厂拥有导弹组装生产线,甚至有工业机器人协助进行“质量控制”。它具有年产120枚“华城”5号、“华城”6号近程导弹(均系俄制“飞毛腿”导弹的改进版)的能力,理论射程达1.2万千米的“大浦号”2号洲际导弹(其衍生品就是“银河”系列火箭)也是在该厂完成组装的。韩军情报官员称,通过卫星监视,蚕进里工厂的生产规模有日渐扩大的趋势,近期四栋有蓝色屋顶的大型导弹组装厂房出现在侦察照片上,同时在距厂区约500米远处还出现了25米高的导弹发动机垂直试车台等附属设施。韩国特工还掌握到蚕进里工厂在白杨山、大宝山等地修建了导弹仓库,以防空袭。消息人士称,外传朝鲜每次“银河”火箭发射都是先从平壤山阴洞兵工厂运出火箭动力段,然后通过铁路运往发射基地,但真实情况应是蚕进里工厂生产的火箭箭体先送至平壤力浦区阳阴里的山阴洞兵器研究所(对外掩护名称为“人民军第7工厂”)实施“静态质量检测”,过关后再由覆盖伪装网的大型拖车运往发射现场。像2009年的朝鲜“银河”2号火箭发射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流程。
位于平壤龙城区(一说位于兄弟山)的“1月25日”机械厂也是不容忽视的朝鲜“导弹圣殿”,对外的掩护称呼有“平壤养猪厂”和“第125工厂”。它始建于1972年2月29日,1977年全厂实现地下化,现有5000名员工,之前以生产组装地空导弹、岸舰导弹为主,如今也加入弹道导弹生产,产品以“劳动”1号、“舞水端”系列中远程导弹为主。据“脱北者”介绍,埃及、伊朗和缅甸的军事代表团都曾参观过该厂,对其导弹性能十分赞赏。据称,外国客户现在更愿意向“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和“1月25日”机械厂下订单,原因是这三家的工艺水平更高,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像“1月25日”机械厂可以就近得到平壤半导体工厂(对外称“平壤IC工厂”)、万景台宝石加工厂、万景台电器机械厂等配套企业的协助,导弹上至关重要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可及时供货并得到快速升级。韩国国情院称,“大浦洞”2号导弹上搭载的电子元件都是平壤半导体工厂的杰作,而该厂的生产线有日本技术背景。 崔周华透露,位于平壤以北14千米的射弩洞工厂(负责导弹预备组装)、黄海北道松林市黄海制铁联合企业、成镜南道端川市荣誉军人半导体工厂、成镜北道东海照明电器工厂以及金策制铁联合企业也都是保障导弹工业的重要单位。其中,金策制铁联合企业是朝鲜最大的钢铁厂,占地面积430万平方米,前身是1942年日本殖民当局兴建的清津制铁所,上世纪50年代后期恢复产能,具备年产240万吨钢铁的能力,占朝鲜钢铁产量的40%。
“韩国导弹渴望症”的背后
2012年10月5日,韩美史无前例地重新修订了《导弹框架协议》,韩国总统府首席外交安保官千英宇兴奋地表示:“这是韩国拥有‘进攻性防御’能力的初始时刻。”按照新协议,未来韩国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发射程达800千米的弹道导弹(此前韩国只能研制300千米以下的弹道导弹),届时可对“主敌”朝鲜所有目标形成威慑,“如果发现北韩有注入导弹燃料等‘明显敌意行为’,我们就能先发制人实施攻击,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郑承兆说,韩国若拥有800千米的远程导弹,可确保“有事时”对朝鲜实施“三阶段立体打击”。即一旦韩国决心对朝实施“惩戒”,可先用远程弹道导弹实施为时6~8分钟的“首轮瞬间打击”,使朝军抵抗陷入瘫痪,第二阶段则由精度更高的巡航导弹开打,进一步“软化”朝鲜的抵抗,第三阶段由挂载钻地弹的战斗机进行扫尾攻击,获致全胜。有着“大韩导弹之父”美赞的鞠尚汇博士认为,韩国现有纵深打击手段无非F-15K战机、陆基和舰载攻陆巡航导弹,但战斗机有被击落的危险,而巡航导弹比战斗机还慢,容易给朝鲜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只有用七倍音速飞行的弹道导弹实施‘闯关攻击’,才能对目标进行绝杀”。
正因为弹道导弹的“致命性”,才让韩国人追求得十分辛苦。一名参与谈判的韩方官员形容自己如同小商贩,“本着‘要一块,找五毛’的心态去工作”。实为“被保护国”地位的韩国必须接受美国主子的“指导”,1979年美国强迫韩国缔结《导弹框架协议》,使其弹道导弹开发套上“射程不超过180千米、弹头重不超过500千克”的“嚼子”,尽管这一安排在2001年放宽到300千米。
知情者说,美方坚持300千米射程导弹对韩国“够用”,理由是若从韩朝“军事分界线”南方一侧发射,可覆盖包括平壤在内的几乎所有朝鲜重镇。但韩方强调没有哪个国家会把战略反击武器摆在前线,提出以本国中部的忠清北道、庆尚北道为开火阵地,由此划出导弹射程覆盖的“同心圆”,指出对韩国“构成威胁”的朝鲜导弹阵地有19处(已暴露),4处距离韩方开火阵地约300千米,6处为400千米,9处为550千米,所以韩方的谈判方针是“导弹射程底限550千米,上限1000千米”。如果美方执意在射程上不让步,韩方还有一个“交换方案”,即导弹射程提高越少,导弹弹头重量就提升越多,如导弹射程提高到550千米,那么只要求将弹头从500千克提高到1吨,如果美方坚持将射程维持在300千米,则弹头要达到1.5~2吨,确保摧毁朝鲜地下军事设施。
出人意料的是,美方在谈判最后一刻突然“放水”,答应让韩国弹道导弹射程提高到800千米,只是弹头重量仍限制在500千克。
而香港《亚太防务》杂志认为,美国故意不让韩国导弹的弹头载荷加大,“这好比让你买豪车,却不让你开”。结构复杂、突防能力强大的远程弹道导弹,若只有500千克载荷,根本无法兼容核弹头,其打击效费比和震慑力就很糟糕。
“技术事大主义”
很显然,陷入“导弹狂热”的朝鲜半岛已对东北亚总体安全格局构成重大影响。虽然韩方憧憬韩国国家威慑力能像跳着“骑马舞”前进的“江南Style”那样势不可挡,但韩国国会民主统合党籍议员安圭伯担心,美韩新导弹交易将成为东北亚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的信号弹,刺激周边大国采取反制行动,令韩国反受其害。韩国“自主国防网”负责人申仁均指出,韩国远程弹道导弹开发解禁只是解决了法律问题,更严峻的技术问题却要麻烦得多,当韩国要从头学起时,那些已在导弹领域取得先机的邻国势必会全力拉开技术差距。
多年来,韩国只是研究300千米以下的弹道导弹和1500千米左右的巡航导弹,都是在大气层内飞行,技术相对简单。可是射程一旦在600千米以上的弹道导弹上马,就必须考虑导弹“再入大气层”问题,即确保弹头在弹道中段飞出大气层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这就需要著名的“弹头用重返大气层载具”(RV)。事实上,RV的技术核心是耐热罩开发,因为RV在高速穿透大气层时会产生高温摩擦,而韩国恰恰在该领域毫无建树。由于《美韩导弹框架协议》长年不作修改,韩国没有储备与研制远程弹道导弹有关的人才,使得今天韩国大兴导弹研究却面临人才梯队断档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无论韩国还是朝鲜,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它们都需要外援的帮助,韩国著名军事杂志《防卫21 》将其形容为“技术事大主义”(“事大”就是依赖更强大国家)。据该刊介绍,韩国不惜代价地邀请俄罗斯帮助自己发展“罗老”号火箭,目的就是想掌握远程导弹所必需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因为韩国无力开发每秒100万磅以上推力的火箭发动机。2004年9月,韩俄签署《航天技术合作协定》,俄方一度承诺向韩方交付“罗老”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发射架系统的详细设计图,可没想到中途变卦。韩国政府几经辗转,才弄清事情的真相,原来是美国国务院致函俄罗斯外交部,称“‘罗老’号项目将大大提高韩国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可能性,韩国绝不能拥有火箭发射的核心技术”,就是这封信函让俄罗斯态度大变,也给了韩国人当头一棒。
至于朝鲜,德国专家施姆克及其同事马库斯·席勒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没有苏联/俄罗斯的技术支持,以及伊朗资金赞助和后勤支援,“朝鲜国产导弹”也不过是个神话。在这篇近平完整介绍朝鲜导弹发展历程的报告里,施姆克和席勒多次将“引进专家”、“逆向仿制”等词眼穿插在朝鲜导弹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他们肯定外部帮助对于朝鲜导弹工业发展壮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施姆克说,除了发明导弹的纳粹德国,没有哪个国家能跑得开“技术模仿与引进”的阶段。现在唯一的例外只有朝鲜,它的官方口径始终强调本国科研力量解决了导弹开发的所有难题,然而朝鲜所有外销导弹都带有苏联/俄罗斯导弹的典型特征,这显然不是巧合。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施姆克和席勒从三个方面解析了“朝鲜导弹奇迹”的背后。首先,他们评估了朝鲜的现实国力。作为一个经济表现介于哥斯达黎加与缅甸之间的贫穷国家,其粮食产量只够满足国内民众80%的需求,电力供应也极为萧条。虽然朝鲜奉行“先军政治”,但有限的军费开支仍不足以确保导弹、核武器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源头开发”,除非引进外部技术和智力资源。
其次,作为一种易受内外部复杂因素影响的精密武器,弹道导弹系统必须经过较多次数的实弹测试才能实现“技术冻结”和“工业化生产”,而这一过程相当耗时费力。由于导弹试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保证一定的试射次数是必须的,例如东德人民军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在苏联卡普斯京娅尔靶场试射了约90枚“飞毛腿”B导弹(这还是苏联早就设计定型的产品)。反观1984~2006年朝鲜新投产的导弹,算在一起也只有大约10次零星试射。如果得不到外部的相关配合,那只能是朝鲜导弹科研团队实在“太聪明”了。
第三,朝鲜几乎每种导弹身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苏联导弹技术,而且无论外形还是部件细节都极为相似。朝鲜拥有一套高效的军事技术逆向体系,同时还得到苏联,俄罗斯原厂技术人员的协助。施姆克特别提到俄罗斯马卡耶夫设计局,该局在苏联时期设计了R-17“飞毛腿”系列近程弹道导弹、R-27中程潜射导弹等产品,是俄罗斯液体燃料导弹的技术先驱。苏联解体后,该局在俄军工业紧缩运动被无情地淘汰,而朝鲜却试图招募整个马卡耶夫设计局的员工,协助其发展一种代号为“Zyb”的航天运载火箭。1993年,该局20名导弹专家及其家属在前往朝鲜工作时被俄安全部门阻止。据其中一位名叫尤里·别萨拉博夫的专家称,朝鲜方面向他们许诺下每人每月1200美元的待遇,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实际上,俄政府能拦截的总是少数,大批俄罗斯专家和苏联时代的导弹技术资料仍源源不断地流入朝鲜,为该国导弹事业提供了发展捷径。
从上述历史回顾来看,“朝鲜导弹奇迹”绝非“闭门造车”,而是不断与外界合作交流所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导弹往往优先供应海外市场(特别是伊朗),在得到客户使用反馈和技术改进后,朝鲜国内才开始导弹实战部署,这种“由外而内”的导弹发展脉络不同寻常。
其实,铁了心要与国际制裁“博一把”的朝鲜已在导弹发射领域“破釜沉舟”了,毕竟它刚刚在2012年4月进行过一次“银河”3号火箭发射,结果以失败告终。如今,韩国“罗老”号火箭试验也遇到瓶颈,朝鲜显然希望“后来居上”,一雪前耻。据韩国《时事周刊》援引美国海军中心国际关系局长柯恩·高斯的话称,朝鲜“坚持以航天名义遂行远程导弹开发的总方针不会动摇”。他透露,朝鲜已掌握生产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技术,原因是朝鲜在2009年成功发射了可飞行6700千米以上的“银河”2号火箭。由于航天火箭涉及多级火箭安装、箭体分离、制导控制等高技术,因此朝鲜可能借助“和平利用太空”的机会,提升自己的洲际导弹开发能力,高斯将其称之为“航天先军路线”。
韩国《中央日报》称,朝鲜“银河”3号火箭的一级发动机很可能是将四枚“劳动”1号中程导弹的发动机捆绑在一起。熟悉朝鲜火箭技术的“脱北者”宣称:“朝鲜约在10年前就由第二自然科学院进行中近程导弹发动机的捆绑试验,这项试验需要多个导弹发动机的喷嘴各自发出相同的推力以及相同的燃料消耗量,因此需要相关高技术。”韩国国家情报院指出,朝鲜在1998年发射“大浦洞”1号导弹时就初步掌握了多级火箭分离技术,但在火箭(导弹)导航操纵、控制软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朝鲜火箭发射后,外界都未得到它所搭载的卫星入轨的后续新闻,韩国官员表示:“朝鲜最近邀请了伊朗专家来协助。”
韩国《新东亚》月刊声称,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和副委员长张成泽、劳动党负责军需工作的书记朴道春、劳动党机械工业部长朱圭昌是决定朝鲜火箭发射的关键人物。柯恩透露,对外发布“银河”3号发射信息的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并非该项目的主导者,“真正的灵魂”应是朝鲜第二经济委员会和第二自然科学院,它们都直接向劳动党中央委员会负责。据悉,第二经济委员会是朝鲜负责枪炮、舰艇、飞机等军需品生产的机构,受劳动党机械工业部的指导和管理,第二自然科学院则是各类武器研究开发的机构,相当于韩国国防科学研究所(ADD)。
有意思的是,12月3日,朝鲜国家科学院迎来建院60周年,《劳动新闻》发表题为“没有科学就没有未来”的报道,援引已故领袖金正目的话称“在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中,科学人员、技术人员的作用十分巨大”,“全社会都应当优待这些国家建设的宝贝”。《劳动新闻》还称:“随着‘将我国发展成为核拥有国,人工卫星制造和发射国’口号的提出,以宇航技术为首的尖端技术开发取得了快速发展。”
新崛起的“导弹三杰”
韩国国防部情报本部指出,朝鲜有多达数十家导弹研究及生产单位,它们都隶属于第二经济委员会第四机械工业局。绝大部分设施实现地下化,很难被侦察到,只能靠“脱北者”的证词或特殊渠道刺探才有所了解。
据悉,位于慈江道江界市的第26工厂是朝鲜最大的导弹工业基地,仅在地下设施内就有数以千计的工人上班。与之配合工作的还有位于熙川市的UID喷管制造厂和第38工厂,其中第38工厂对外称“熙川青年电器联合企业所”,主要制造导弹控制仪器和机械元件等,现有员工1.5万人,下面还设有第601、609分厂。为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世纪90年代以后,朝鲜加快了导弹科研生产体系的“备份工作”,像平安北道的德岘区火箭推进剂生产厂、第301工厂(位于大官郡水原里,早年从事地空导弹生产)、龟城机械厂等。此外,平安南道的顺天机械厂、胜利汽车厂、“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金城拖拉机厂、大平火箭制造厂等,平壤的“1月25日”机械厂、山阴洞兵器研究所等都加入其中。
早年“脱北”的朝鲜军官崔周华透露,“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和“1月25日”机械厂是新崛起的“导弹三杰”,其技术实力堪与第26工厂媲美,不仅增强了朝鲜战略打击力量,还使朝鲜导弹工业布局更为均衡,避免被美韩“先发制人”的打击所瘫痪。据韩国《中央日报》透露,崔周华是韩美极为器重的高级“脱北者”,其情报价值不亚于黄长烨,还被邀请到美国众议院证实朝鲜军工实力。按照崔周华的说法,“1月18日”机械厂位于价川市角岩洞和龙岩洞一带,占地约1.1平方千米,主要生产大口径火箭炮、导弹(含固体火箭发动机)、鱼雷和坦克发动机等,部分生产设施位于地下。在导弹领域,它以生产“华城”系列近程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为主。2011年1月,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正日曾来此视察。有意思的是,“1月18日”机械厂附近还有方岘航空发动机生产厂、“1月6日”工厂、秀德坦克制造厂等10余家军工单位,形成蔚为壮观的“军工产业带”。
蚕进里工厂则位于平安南道南浦市江西郡的千里马地区,是朝鲜最现代化的兵工厂。该厂拥有导弹组装生产线,甚至有工业机器人协助进行“质量控制”。它具有年产120枚“华城”5号、“华城”6号近程导弹(均系俄制“飞毛腿”导弹的改进版)的能力,理论射程达1.2万千米的“大浦号”2号洲际导弹(其衍生品就是“银河”系列火箭)也是在该厂完成组装的。韩军情报官员称,通过卫星监视,蚕进里工厂的生产规模有日渐扩大的趋势,近期四栋有蓝色屋顶的大型导弹组装厂房出现在侦察照片上,同时在距厂区约500米远处还出现了25米高的导弹发动机垂直试车台等附属设施。韩国特工还掌握到蚕进里工厂在白杨山、大宝山等地修建了导弹仓库,以防空袭。消息人士称,外传朝鲜每次“银河”火箭发射都是先从平壤山阴洞兵工厂运出火箭动力段,然后通过铁路运往发射基地,但真实情况应是蚕进里工厂生产的火箭箭体先送至平壤力浦区阳阴里的山阴洞兵器研究所(对外掩护名称为“人民军第7工厂”)实施“静态质量检测”,过关后再由覆盖伪装网的大型拖车运往发射现场。像2009年的朝鲜“银河”2号火箭发射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流程。
位于平壤龙城区(一说位于兄弟山)的“1月25日”机械厂也是不容忽视的朝鲜“导弹圣殿”,对外的掩护称呼有“平壤养猪厂”和“第125工厂”。它始建于1972年2月29日,1977年全厂实现地下化,现有5000名员工,之前以生产组装地空导弹、岸舰导弹为主,如今也加入弹道导弹生产,产品以“劳动”1号、“舞水端”系列中远程导弹为主。据“脱北者”介绍,埃及、伊朗和缅甸的军事代表团都曾参观过该厂,对其导弹性能十分赞赏。据称,外国客户现在更愿意向“1月18日”机械厂、南浦蚕进里工厂和“1月25日”机械厂下订单,原因是这三家的工艺水平更高,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像“1月25日”机械厂可以就近得到平壤半导体工厂(对外称“平壤IC工厂”)、万景台宝石加工厂、万景台电器机械厂等配套企业的协助,导弹上至关重要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可及时供货并得到快速升级。韩国国情院称,“大浦洞”2号导弹上搭载的电子元件都是平壤半导体工厂的杰作,而该厂的生产线有日本技术背景。 崔周华透露,位于平壤以北14千米的射弩洞工厂(负责导弹预备组装)、黄海北道松林市黄海制铁联合企业、成镜南道端川市荣誉军人半导体工厂、成镜北道东海照明电器工厂以及金策制铁联合企业也都是保障导弹工业的重要单位。其中,金策制铁联合企业是朝鲜最大的钢铁厂,占地面积430万平方米,前身是1942年日本殖民当局兴建的清津制铁所,上世纪50年代后期恢复产能,具备年产240万吨钢铁的能力,占朝鲜钢铁产量的40%。
“韩国导弹渴望症”的背后
2012年10月5日,韩美史无前例地重新修订了《导弹框架协议》,韩国总统府首席外交安保官千英宇兴奋地表示:“这是韩国拥有‘进攻性防御’能力的初始时刻。”按照新协议,未来韩国可以“名正言顺”地开发射程达800千米的弹道导弹(此前韩国只能研制300千米以下的弹道导弹),届时可对“主敌”朝鲜所有目标形成威慑,“如果发现北韩有注入导弹燃料等‘明显敌意行为’,我们就能先发制人实施攻击,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郑承兆说,韩国若拥有800千米的远程导弹,可确保“有事时”对朝鲜实施“三阶段立体打击”。即一旦韩国决心对朝实施“惩戒”,可先用远程弹道导弹实施为时6~8分钟的“首轮瞬间打击”,使朝军抵抗陷入瘫痪,第二阶段则由精度更高的巡航导弹开打,进一步“软化”朝鲜的抵抗,第三阶段由挂载钻地弹的战斗机进行扫尾攻击,获致全胜。有着“大韩导弹之父”美赞的鞠尚汇博士认为,韩国现有纵深打击手段无非F-15K战机、陆基和舰载攻陆巡航导弹,但战斗机有被击落的危险,而巡航导弹比战斗机还慢,容易给朝鲜留出足够的反应时间,“只有用七倍音速飞行的弹道导弹实施‘闯关攻击’,才能对目标进行绝杀”。
正因为弹道导弹的“致命性”,才让韩国人追求得十分辛苦。一名参与谈判的韩方官员形容自己如同小商贩,“本着‘要一块,找五毛’的心态去工作”。实为“被保护国”地位的韩国必须接受美国主子的“指导”,1979年美国强迫韩国缔结《导弹框架协议》,使其弹道导弹开发套上“射程不超过180千米、弹头重不超过500千克”的“嚼子”,尽管这一安排在2001年放宽到300千米。
知情者说,美方坚持300千米射程导弹对韩国“够用”,理由是若从韩朝“军事分界线”南方一侧发射,可覆盖包括平壤在内的几乎所有朝鲜重镇。但韩方强调没有哪个国家会把战略反击武器摆在前线,提出以本国中部的忠清北道、庆尚北道为开火阵地,由此划出导弹射程覆盖的“同心圆”,指出对韩国“构成威胁”的朝鲜导弹阵地有19处(已暴露),4处距离韩方开火阵地约300千米,6处为400千米,9处为550千米,所以韩方的谈判方针是“导弹射程底限550千米,上限1000千米”。如果美方执意在射程上不让步,韩方还有一个“交换方案”,即导弹射程提高越少,导弹弹头重量就提升越多,如导弹射程提高到550千米,那么只要求将弹头从500千克提高到1吨,如果美方坚持将射程维持在300千米,则弹头要达到1.5~2吨,确保摧毁朝鲜地下军事设施。
出人意料的是,美方在谈判最后一刻突然“放水”,答应让韩国弹道导弹射程提高到800千米,只是弹头重量仍限制在500千克。
而香港《亚太防务》杂志认为,美国故意不让韩国导弹的弹头载荷加大,“这好比让你买豪车,却不让你开”。结构复杂、突防能力强大的远程弹道导弹,若只有500千克载荷,根本无法兼容核弹头,其打击效费比和震慑力就很糟糕。
“技术事大主义”
很显然,陷入“导弹狂热”的朝鲜半岛已对东北亚总体安全格局构成重大影响。虽然韩方憧憬韩国国家威慑力能像跳着“骑马舞”前进的“江南Style”那样势不可挡,但韩国国会民主统合党籍议员安圭伯担心,美韩新导弹交易将成为东北亚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的信号弹,刺激周边大国采取反制行动,令韩国反受其害。韩国“自主国防网”负责人申仁均指出,韩国远程弹道导弹开发解禁只是解决了法律问题,更严峻的技术问题却要麻烦得多,当韩国要从头学起时,那些已在导弹领域取得先机的邻国势必会全力拉开技术差距。
多年来,韩国只是研究300千米以下的弹道导弹和1500千米左右的巡航导弹,都是在大气层内飞行,技术相对简单。可是射程一旦在600千米以上的弹道导弹上马,就必须考虑导弹“再入大气层”问题,即确保弹头在弹道中段飞出大气层后再重新进入大气层,这就需要著名的“弹头用重返大气层载具”(RV)。事实上,RV的技术核心是耐热罩开发,因为RV在高速穿透大气层时会产生高温摩擦,而韩国恰恰在该领域毫无建树。由于《美韩导弹框架协议》长年不作修改,韩国没有储备与研制远程弹道导弹有关的人才,使得今天韩国大兴导弹研究却面临人才梯队断档的问题。
更关键的是,无论韩国还是朝鲜,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它们都需要外援的帮助,韩国著名军事杂志《防卫21 》将其形容为“技术事大主义”(“事大”就是依赖更强大国家)。据该刊介绍,韩国不惜代价地邀请俄罗斯帮助自己发展“罗老”号火箭,目的就是想掌握远程导弹所必需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技术,因为韩国无力开发每秒100万磅以上推力的火箭发动机。2004年9月,韩俄签署《航天技术合作协定》,俄方一度承诺向韩方交付“罗老”号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及发射架系统的详细设计图,可没想到中途变卦。韩国政府几经辗转,才弄清事情的真相,原来是美国国务院致函俄罗斯外交部,称“‘罗老’号项目将大大提高韩国开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WMD)的可能性,韩国绝不能拥有火箭发射的核心技术”,就是这封信函让俄罗斯态度大变,也给了韩国人当头一棒。
至于朝鲜,德国专家施姆克及其同事马库斯·席勒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没有苏联/俄罗斯的技术支持,以及伊朗资金赞助和后勤支援,“朝鲜国产导弹”也不过是个神话。在这篇近平完整介绍朝鲜导弹发展历程的报告里,施姆克和席勒多次将“引进专家”、“逆向仿制”等词眼穿插在朝鲜导弹发展的关键阶段,这意味着他们肯定外部帮助对于朝鲜导弹工业发展壮大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施姆克说,除了发明导弹的纳粹德国,没有哪个国家能跑得开“技术模仿与引进”的阶段。现在唯一的例外只有朝鲜,它的官方口径始终强调本国科研力量解决了导弹开发的所有难题,然而朝鲜所有外销导弹都带有苏联/俄罗斯导弹的典型特征,这显然不是巧合。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施姆克和席勒从三个方面解析了“朝鲜导弹奇迹”的背后。首先,他们评估了朝鲜的现实国力。作为一个经济表现介于哥斯达黎加与缅甸之间的贫穷国家,其粮食产量只够满足国内民众80%的需求,电力供应也极为萧条。虽然朝鲜奉行“先军政治”,但有限的军费开支仍不足以确保导弹、核武器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源头开发”,除非引进外部技术和智力资源。
其次,作为一种易受内外部复杂因素影响的精密武器,弹道导弹系统必须经过较多次数的实弹测试才能实现“技术冻结”和“工业化生产”,而这一过程相当耗时费力。由于导弹试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保证一定的试射次数是必须的,例如东德人民军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在苏联卡普斯京娅尔靶场试射了约90枚“飞毛腿”B导弹(这还是苏联早就设计定型的产品)。反观1984~2006年朝鲜新投产的导弹,算在一起也只有大约10次零星试射。如果得不到外部的相关配合,那只能是朝鲜导弹科研团队实在“太聪明”了。
第三,朝鲜几乎每种导弹身上都能找到相对应的苏联导弹技术,而且无论外形还是部件细节都极为相似。朝鲜拥有一套高效的军事技术逆向体系,同时还得到苏联,俄罗斯原厂技术人员的协助。施姆克特别提到俄罗斯马卡耶夫设计局,该局在苏联时期设计了R-17“飞毛腿”系列近程弹道导弹、R-27中程潜射导弹等产品,是俄罗斯液体燃料导弹的技术先驱。苏联解体后,该局在俄军工业紧缩运动被无情地淘汰,而朝鲜却试图招募整个马卡耶夫设计局的员工,协助其发展一种代号为“Zyb”的航天运载火箭。1993年,该局20名导弹专家及其家属在前往朝鲜工作时被俄安全部门阻止。据其中一位名叫尤里·别萨拉博夫的专家称,朝鲜方面向他们许诺下每人每月1200美元的待遇,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实际上,俄政府能拦截的总是少数,大批俄罗斯专家和苏联时代的导弹技术资料仍源源不断地流入朝鲜,为该国导弹事业提供了发展捷径。
从上述历史回顾来看,“朝鲜导弹奇迹”绝非“闭门造车”,而是不断与外界合作交流所产生的。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导弹往往优先供应海外市场(特别是伊朗),在得到客户使用反馈和技术改进后,朝鲜国内才开始导弹实战部署,这种“由外而内”的导弹发展脉络不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