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擦,把想像转化成视觉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foo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4 印度北部的擦擦作品


  玄奘归国时,随身携带回来的佛教典籍和佛像等物品中,还有从印度购买的擦擦模具。他在《大唐西域记》中回忆:“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搴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积,建大搴堵波,总聚于内,常修供养。”
  按照描述来看,玄奘指的是塔型擦擦(图1、图2)。
  同时,玄奘还介绍了當时印度擦擦的制作仪轨和供养方式。
  我国敦煌、青海湖周边地区、宁夏以及阿里地区所出土的早期塔型擦擦,其制作和供养方式,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并无二致。
  后来,擦擦越来越本土化。如原本将擦擦置放塔内,后来出现粘贴在佛殿墙壁上做装饰;另外对擦擦的内部装藏渐渐不使用书写经文,简化成在擦擦背后嵌入青稞,等等。
  而在擦擦发祥地的印度,因为气候潮湿以及宗教更替等原因,保存至今的擦擦实物极其罕见。目前仅见比哈尔邦那烂陀等地出土的个别擦擦,被收藏于印度那烂陀考古博物馆和新德里国家博物馆(图3)。


  这是一件印度北部的擦擦作品(图4,见开篇图),站姿一佛二菩萨,彩绘,尊像各自在龛门内,站姿从容优雅,底部设有一行梵文缘起法颂文字:“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尊像的面相和身型极具印度人特征。这种熟悉的印度人体型,总能在古格早期的擦擦作品里找到对应。当初的古格早期僧人,将这种舶来品发展为一个艺术的奇迹,成为印度美学基因进入藏西地区的完美延续。
  此件作品年代大约在九至十世纪,1935年被意大利学者图齐教授发现于阿里地区。当时它正静静躺在古格城堡的一个佛殿废墟里。它可能已在古格存放了上千年,最初被印度或是藏西的僧团携带至此,后又被历代四方古格的僧人膜拜,经历1630年秋季的那场战争后,最终被丢弃于泥塑残块的废墟中间。
  直到整整四百年后,图齐教授俯身将它拾起。此后,古格地区再没有发现如此纯正的北印度意味擦擦作品。
  如今,此作品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图1 塔型 印度比哈尔邦达哈瓦特遗址出土 九~十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图2 塔型 印度比哈尔邦出土 九~十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图3 印度擦擦 比哈尔邦出土 十~十一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图5 塔型 宁夏贺兰县遗址出土 十三世纪 西夏博物馆藏
图6 释迦摩尼像 宁夏黑水城遗址出土 十三世纪 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藏
图7 释迦摩尼像 敦煌地区 十二世纪 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藏
图8 静息观音像 青海都兰吐蕃遗址出土 八世纪
图9 释迦摩尼像 敦煌地区出土 十三世纪 大英博物馆藏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西北地区擦擦的出土以敦煌和宁夏为多。宁夏所出擦擦主要集中在西夏时期(图5、图6),当时这一区域盛行藏传佛教文化。从遗留下来的数量较大的艺术作品看,当时受卫藏地区艺术样式影响深重;同时因为靠近中原地区的缘故,融合了汉人审美。
  敦煌地区出土擦擦一直以来少为人知。实际上,在民国时代就常有大批量出土(图7)。从文献资料来看,在吐蕃占领河西地区时期(781-848年),尤其在晚唐时期,已经盛行“印沙佛会”,即专门制作擦擦的活动。   敦煌出土有关“印沙佛会”的卷子有十四篇。从中可得知佛会时制作印沙、泥塔、泥造像的大致讯息,如:“共发精心,脱佛印沙……脱诸佛之真容,印如来之妙相”“脱塔印沙,……脱千圣之真容,印恒沙之遍迹”,等等。
  佛会一股安排在正月初一或秋季,主要目的是祈愿、祝福。参与信众从赞普、各级官员、僧尼到平民等各阶层都有。佛会过程除了某些宗教仪式外,还有燃灯绕塔,制作并安置塔型擦擦和浮雕佛像擦擦等,由此可见印沙佛会活动在当时的成熟程度。
  此外,当前的考古发掘表明,青海湖周边地区在吐蕃时代也曾盛行“印沙佛会”,所幸当时的擦擦实物得以保留至今,成为目前藏区所见最早的擦擦作品(图8)。


  敦煌所出的古代擦擦一直沒有很清晰的线索可循。
  清末王圆篆时代敦煌所出的擦擦,可见于目前西方重要博物馆馆藏,系当年斯坦因等人从敦煌带走的文物,其中擦擦分塔型和造像类,年代特征能到十二至十六世纪。
  这个擦擦出自敦煌(图9),现藏大英博物馆。馆内还藏有其他几种造像类擦擦,它们同样是尊像面目被磨损而漫漶,想必是当年漫漫长途载运颠簸所致。
  1949年后,敦煌地区的考古发掘,陆续有一些擦擦出土,在六七十年代的考古考察报告中,被简单提及。品种不多,年代特征从公元八世纪到十六世纪都有,并且某些单一品种数量庞大,其中的圆雕塔形擦擦(图10),与宁夏的西夏时代所出同类擦擦极为相似和接近。在莫高窟博物馆和西夏博物馆,都能见到部分出土于当地的古代擦擦藏品。
图10塔型 敦煌十一世纪 中国擦擦博物馆藏


  出土擦擦较多的地点除了中国、尼泊尔、印度以外,还有巴基斯坦、克什米尔、阿富汗等地。这些地区与西域在历史上都曾保持着各种密切的文化交流。2006年5月和田地区两个地点出土了一些早期擦擦,一处是策勒县达玛沟乡的托普鲁克墩佛寺的2号遗址,另一处是策勒县恰哈佛寺遗址,两处地点相距较近。
  托普鲁克墩佛寺的2号遗址出土了七件擦擦,此为其中之一(图11),具有浓郁藏传意味,外形特征如菩提叶形。
  恰哈佛寺遗址的佛塔出土的是一佛二弟子浮雕造像(图12),陶质,外形统一为上下捏制呈尖锥形,造像整体呈现出中亚早期佛造像意味。
  尽管恰哈遗址出土的脱模造像更接近于善业泥,但其特殊的上下锥形特征明显,可能有着与青海湖周边地区吐蕃擦擦相同的台座制作仪轨缘由。
  和田地区出现藏传意味的擦擦作品,跟历史上这一地区被吐蕃人占领较长一段时期有直接关系,所以还是跟卫藏和阿里地区有着一脉的传播渊源。
  公元641年,玄奘离开印度返程途中在和田停顿,给唐太宗致信后,就停留在这里等待回信。其间常往来于寺院与住所之间,当地日常制作擦擦活动一定常常令他驻足观望,甚至会参与其中。
  图13多塔 古格麦龙沟遗址出土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和田地区佛教文化发展较早,曾经大量的、经几十代人累计制作出来的擦擦,都慢慢湮灭在遥远的历史岁月中,这几件出土的擦擦,都是在玄奘离开后被制作出来,有幸存留至今。


  后弘早期的佛塔崇拜导致造塔盛行。擦擦的组合样式多得实在眼花缭乱,尤其是藏西地区。即便是这样,第一次见到这件塔形擦擦(下图13)时,还是生生地被它奇特的视觉效果吸引住了。是受怎样的启发,才能有这样组合样式的设计?所有塔尖对准中心位置,均匀紧凑排布,仿佛向前的滚轮,全然不顾常态下塔群的客观存在状态:群塔塔尖朝上,近大远小。
  曾经和西藏考古学家张建林老师对着这件擦擦,仔细地数了塔数,结果也意外,塔数跟佛教传统意义中的数字并无关联。古格人制作这件擦擦模具时,可能并没想凑一个具体塔数,只是要完成一个对精神世界的隐喻表述。
图13 多塔 古格麦龙沟遗址出土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图11 莲花手观音像 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乡的托普鲁克墩佛寺二号遗址出土 八世纪 新疆考古研究所藏
图12 一佛二弟子像 和田策勒县恰哈遗址出土( 正、背面)七~八世纪 新疆考古研究所藏
图14 桦树皮质装藏文字 古格托林寺遗址出土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图15 天降塔 古格卡孜遗址出土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圖16 天降塔俯视图
图17 天降塔 古格麦龙沟遗址出土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图18 静息观音像 古格玛囊寺遗址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图19 十一面观音像(残)古格托林寺遗址出土 十一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这是一件擦擦内部的装藏物,桦树皮质,墨书藏文(前页图14)。出土于托林寺周边,发现时是卷成小卷状,外裹羊毛细绳,从一个已经破开的塔型擦擦中露出来;展开如新,文字像刚写毕不久。文字内容前段为五方佛种字,后段是“聂俄比丘索南扎西皈依三宝”字样。“聂俄”两字在此出现,一下子成为一个亮点。
  “聂俄”(snyelor),应该是供养人出身地名或氏族名,这个名称屡屡出现在塔波寺主殿壁画和写经功德名单中,是当时极为重要的建寺出资人或供养部族。
  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托林寺、塔波寺以及阿基寺是仁钦桑布同期主持兴建,但一直没有直接证据显示彼此的关联,直到此件擦擦装藏文字的出现,给两寺以及“聂俄”提供了某种联系的直接证据,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圆雕塔型擦擦(图15、图16),高度超过15厘米,很沉重。上端塔基、塔瓶部分硕大而简洁,是纯正的早期印度塔式。下端捏制有高台座,使之整体更趋大美。
  如若从上往下俯视,还能神奇的见到最早期的坛城图形,外圆内方。佛教在高原传播过程中,这种塔式逐渐被改动,敦厚肥硕的塔体慢慢消瘦下去。
  如今,这种塔式已罕见于藏区。


  可以说,这是一个合二为一的组合式擦擦(图17)。由上部塔型和底部文字构成,制作时由两个模具同时完成。上端塔型脱模而出,下端浮雕文字按印完成。是早期一种少见的擦擦形式之一。
  擦擦上端粗大的覆钵塔瓶上,原本还装饰有塔刹、彩旗和飘帛,可惜已经丢失殆尽。塔基还分别有一圈梵文经咒文字和莲花瓣。底部圆形内是成排细密紧凑的梵文,内容是佛顶无垢大、小陀罗尼和缘起法颂,中央位置设一小塔。
  这种二合一的擦擦形式,仅见于后弘初期的藏西地区,它的两个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佛教身、语、意中的后两者。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造像类擦擦基本都会强调身、语、意的结合,即尊像代表了身,真言文字代表了语,佛塔代表了意(图18)。这种早期的擦擦三合一式设计模式,后来也逐渐不再被强调,淡出历史舞台。


  这是一件古格早期的坐姿十一面观音擦擦残件(图19),属于后弘初期古格地区克什米尔风格盛行期的作品。可惜,只剩四分之一的部分了,仅保留了上部的十一面。主面雍容祥静,作者是位唯美的艺术家,把想象转化成视觉泥质体雕塑。可以庆幸的是,背部三个钤印痕迹还在,这大约是最早的擦擦钤印例证了。
图20
图21

十一


  四臂佛母擦擦(图20),出土于托林寺。圆形,直径十厘米,空间处理上大面积的简洁,只在中部施以修饰。
  佛母长圆脸型,流露慈悲意味。上身穿紧身短衣,露出圆实双乳和四小块凸起腹肌,肩自颈部陡然而下是其最大特点,腰身显露娇美。
  作者无疑是兼修法者、艺术家两种身份,可以把宗教情怀和人性美高度融合并且传递下来,我们无法知晓他的姓氏。
  这种类型的造像图式,在古格地区只发现擦擦这一例。在拉达克的阿基寺,却是作为一种主要流派被贯穿在壁画等造像中(图21)。
  之前,学者认为,同在藏西地区的阿基寺和托林寺,尽管相距较近,艺术传统在相同中却存在各种区别。都同是脱胎于克什米尔样式,都更大程度上融入藏西本土化审美,相互之间总有被不同流派的因素所干扰的成分存在。地理位置的接近,并没有形成明显彼此雷同化的结果。
  托林寺此件擦擦的面世,改变了我们对以往这一看法的认知。当初,至少有某位或数位这种流派的艺术家,曾经奔波于两寺,他们信手拈来的图式,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坐标典范。此件作品,成了目前唯一能证实古格地区存在过这种流派的证据和痕迹,与阿基寺壁画相映成辉。
  上图20 度母像 古格托林寺遗址出土 十二世纪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 下图21四臂度母像阿基寺三层大殿壁画 十二世纪

十二


  这是一尊游戏坐金刚手菩萨像(图22)。脸部略残,克什米尔风格。但又分明与印象中的传统克什米尔造像有所区别。造像在视觉表达上,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干净态。从躯身、莲座、塔体、莲枝上冒出的金刚杵,到背景底面,无不简洁明朗。尤其这仰覆莲花瓣,透着洁硕无瑕感。此擦擦没有排布常设的真言文字,也没见穿上当时流行的长短薄裙,只仅仅穿了条素面三角裤衩,可以想见作者在刻意做减法。
  在精品迭出的那个时代,造像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起到的关键作用,藏西早期佛教对佛精神的理解,也体现在对造像视觉的宽容。在此之后的时代,造像创作趋于服从和依赖藏传仪轨的需要。
  而此像所传达出的造像精神,像个传奇,永远地停留在意希沃当年的理想里。

十三


  这件不动佛擦擦发现于纳塘寺(图23),尊像身型敦实,表面施以彩绘,背后两行藏文题记。题记文字经藏学家当增扎西翻译,内容是:纳塘巴·琛·洛桑扎巴。
圖22 金刚手菩萨像 古格托林寺遗址出土十一世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藏下图23释迦牟尼像(正面)西藏纳塘寺遗址出土 十四世纪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藏
图23 释迦摩尼像(背面)西藏纳塘寺遗址出土十四世纪 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藏
图23 释迦摩尼像(背面)西藏纳塘寺遗址出土十四世纪 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藏

  查询史料显示,琛·洛桑扎巴(1299-1375年)是纳塘寺第十二任寺主,在位三十八年,曾向顿珠仁钦预言了宗喀巴的诞生。显然,他是此件擦擦的制作人,或者可以说此件擦擦是琛·洛桑扎巴发心制作的众多擦擦之一,有幸遗留至今。
  因为背后题记的明确指向,使得此件擦擦成为可以明确到制作人的例证,在已知的古代擦擦里,目前这也是唯一的一例。
  有意思的是,后来琛·洛桑扎巴的弟子,也就是纳塘寺第十三任寺主巴·贡嘎坚赞(1338-1401年),在1381年迎来了一位年轻僧人人寺拜师学习,这位弟子就是日后名声大噪于高原的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
  在琛·洛桑扎巴离世的第六个年头,二十四岁的宗喀巴入纳塘寺开始他新的求学生涯。他一定常常听人提及这位未曾谋面的师爷,或许其中就有关于他发愿制作擦擦的日课行为。彼时,这件擦擦已然被制作出来多年,在纳塘寺的某处也开始静静迎来它的漫长岁月。

十四


  扎西恩协低头看着筷子插入心脏,说先不要拔出来,叫郡协和郡楚来,我有话要说。这是1090~-10月某日下午,在扎塘寺的一幕。七十九岁的扎西恩协嘱咐两个侄子继续完成扎塘寺的兴建工作,在竣工前务必将自己的骨灰和泥制成擦擦,供奉于扎塘寺周边佛塔。此时扎塘寺已持续修建了十年,还没有完工。
  三年后,扎塘寺全面落成。史书记载,这是恩协兴建的第一百零八座寺院,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据西方学者研究,恩协建造的第一座寺院,极有可能是大名鼎鼎的艾旺寺,那是一座藏传早期艺术巅峰的作品集结。
  扎塘寺是恩协兴建的最后一座寺院,庙堂内绘制了后弘早期卫藏地区艺术的旷世之作,风格样式呈现多因素交融,以波罗/中亚艺术为主,穿插有藏地本土及中原艺术审美痕迹。
  扎塘寺最初隶属于鲁梅派,1250年前后改为萨迦派,如今在大经堂殿内壁画上,可以看到一些萨迦上师画像,即缘于扎塘寺与萨迦派当年的文化相融。
  这件擦擦作品,也是1250年前后扎塘与萨迦的混搭结果(图24)。释迦像直接移植于萨迦推崇的阿尼哥式造像样式,背龛浮雕架构却来自扎塘寺,与扎塘寺佛堂正壁主尊的背龛近乎一致,是源自早期的六孥具形制。这两种因素的结合,存在了不长的一段时间。
  古代的扎塘寺一直有着制作擦擦的传统,尽管它的创建人扎西恩协在寺院建成前三年自疗时,被一根筷子送命,没有看到最后竣工的典礼。但在记载中,这位一生充满传奇的著名伏藏师,生前仅胜乐金刚擦擦和喜金刚擦擦就做了十万尊。
  扎塘寺最初规模较宏伟,有大型佛塔多座,兴建寺院的十三年,为佛塔填充而制作的擦擦,一定能达到几十万计。如今,这些擦擦已经难见踪影。
  尽管恩协早逝,没有见到这陌生的萨迦样式,但这件擦擦中有他熟悉的背龛形制,它几乎复制了当年扎塘寺绘画中的背龛,作为除壁画之外的另一种可移动的美术遗留物,它具有的图像学特征痕迹,将它指向它最初的归属,扎塘寺。
  扎西恩协在1069年制作的那批胜乐金刚和喜金刚擦擦,它们是恩协去古格参加火龙年大法会之前的作品,如今还遗留多少在这个世界上?处在那个佛法复兴的大时代,它们的样式风格因素又会是怎样?谜一股的诱人想象。

十五


  这是一页西藏考古工作现场、对出土擦擦进行的1:1比例线绘图(下页图25)。
  2005年7月,萨迦北寺考古发掘出土一批古代擦擦。考古人员每天要把出土的擦擦落实到编号、拍照、铭文翻译和实物现场绘图。绘图要求做1:1的比例。这项工作,仅由来自陕西考古研究院的张蕊侠一人完成。她绘制的速度和精准程度让人吃惊,这是考古工作中一项功夫过硬的本领,少为外人知。
图24 释迦摩尼像 扎塘寺 十三世纪 私人藏

  张蕊侠曾多次参与西藏高原的考古发掘工作,在雪域深山里完成过很多金铜造像、壁画等文物的绘制工作。这一年夏天,萨迦北寺出土了近一百六十种古代擦擦,年代主要集中在十三~十六世纪。尤其十三至十四世纪的萨迦寺擦擦,造像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超出了以往的认知。
图26 普巴金刚像 萨迦北寺遗址出土十三~十四世纪 西藏考古研究所藏
图27 胜乐金刚像 萨迦北寺遗址出土十三~十四世纪 西藏考古研究所藏
图25 擦擦线描图 作者张蕊侠 陕西考古研究院藏

十六


  公元1244年,八思巴随伯父班智达·贡嘎坚赞北上,去跟蒙古征军谈判。到达凉州差不多六年后,年迈的伯父因病离世,十七岁的八思巴以新萨迦派继承人的身份,继续与蒙古方面和谈,后来实现了历史性的扭转。
  直到今天,凉州故地,当年八思巴为他伯父修建的大塔里面,还封存着大量擦擦。这些擦擦是1252年由八思巴亲自主持制作出来,想必其中的擦擦制作仪轨,也来自遥远的萨迦寺。
  1260年的冬天,噶玛拔希失宠,流放到遥远的云南山区。第二年春天,八思巴被忽必烈封授为国师。八年后的春天,又赐帝师尊号。年轻的帝师在朝廷受万人敬仰,囤积的赏金陆续运往萨迦寺,在年楚河旁那座像极了一头卧象的北山上,兴建起新的富丽大殿、诵经殿、僧舍和塔群,一派欣欣向荣景象。除了壁画、铜佛像之外,小到火柴盒大小的擦擦模具制作亦有不计成本之嫌,力求精益求精,美轮美奂(图26、图27)。
  二十年后,八思巴称病返藏,回到萨迦寺主持日常工作。在诵经、阅读的间歇,没有间断制作擦擦日课。曾有法王南喀本问起制作擦擦事宜,八思巴答,遵照仪轨制作擦擦,加持后制作成神像小塔,益处极大,如生善地。
  八思巴故去后,他的形象和其他萨迦法王一样,也被陆续制成擦擦小像。他们头戴萨迦式俄尔帽,與众多的擦擦们一起,堆积于萨迦北寺故塔中。
  在这些擦擦中,哪些出自八思巴之手,哪些又是后世修行喇嘛制作的,不得而知。
  八思巴传奇的一生被后世仰慕,他的形象遍及藏区各地的壁画、唐卡等艺术形式,擦擦亦然(图28)。
图28 八思巴像 日喀则地区出土十四世纪 中国擦擦艺术博物馆藏
其他文献
一、齐聚博鳌共襄盛举,迈向命运共同体  3月26—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在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的演讲紧扣“命运共同体”,首度对其内涵进行了阐释,指出迈向命运共同体各国须“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此外,习近平还重点提到了“一带一路”构想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
2015年3月25日至4月3日,应斯洛文尼亚退休者民主党、捷克社会民主党和保加利亚公民党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率中共代表团对三国进行友好访问。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周力,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等随访。此访是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和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国发展道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全面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央
201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印度发表演讲时第一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此后,美国召集相关国家举行了多次会议,积极推动此计划。不过,在国务卿易人后,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出现了“模糊化”的态势,宣传调门也有所降低。近期,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和参与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由此,人们又开始关注美国的这个也打着“丝绸之路”旗号的计划。近年来,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立足国情,纵览天下,放眼世界,与时俱进,具有世界眼光,重视同外部世界联系,善于同世界交往的政党。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的开拓与创新,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卓有成效的外交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地位不仅依靠其卓越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而获得世界称赞,也通过党自身卓有成效的对外工作得到有力的提升。党的对外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是党极为宝贵的财富。中国共
尊敬的杰瓦讷议长先生,各位议员,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应贵国政府邀请,我和我的同事们很高兴在这生机盎然的阳春时节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一踏上贵国美丽的国土,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就如和煦春风,扑面而来,使我们倍感温暖,格外亲切。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友好的罗马尼亚人民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罗两国虽然远隔万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典出《庄子·齐物论》  自古以来,不管是梁祝化蝶双飞的传说故事,还是赞叹与向往之情,蝴蝶都一直被人们寄予了某些特殊的情感。在天空中追逐嬉戏,在花丛间翩翩起舞,蝴蝶的色彩斑澜、千姿百态,着实令人喜爱和向往。蝴蝶自古以来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众多文人雅士们也从不吝于对蝴蝶的诸多情怀,诗词歌赋、神话传说,蝴蝶无处不在。  人们已知的一万多
“世界著名华人美术家环球绘画和平之旅组委会”(简称“和平之旅”),自2003年成立以来频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2013年9月12日,“和平之旅”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文化信息部在古代“丝绸之路”名城比什凯克共同主办了“2013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国际和平艺术家绘画作品展”大型主题画展,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和来自世界多国的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人文交流的平台,对弘扬上合组织的宗旨、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应格林纳达民族民主大会党、多米尼克工党、哥斯达黎加民族解放党、阿根廷正义党等四国执政党的邀请,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率中共代表团于2009年3月2-11日对上述四国进行了友好访问。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副主席习近平先后成功访问拉美,提出了构筑并加强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方针。在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的大背景下,实地考察金融危
2016年7月22日,来自坦桑尼亚、南非、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非洲六国政党政要和智库学者代表参加了由中联部主办的“万寿论坛”,围绕“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展开对话,就治国理政、发展道路、双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家治理能力的  重要性日益凸显  埃塞俄比亚公务大学助理教授里加萨指出,经济发展是多维度的,并非仅仅是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幸福感的提升、教育程度的
9月1 5—1 6日,中联部副部长刘结一率中共青年干部代表团出席由英国英中协会①在英国牛津郡迪切利庄园②主办的第三届中英青年政治家论坛。  论坛的举办正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一周年,国际格局加速调整;中国即将迎来国庆60周年,国际热议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两国务实合作面临新机遇。两国青年政治家以“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英伙伴关系”为主题,围绕金融危机的应对及其影响、媒体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