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杰:让生活在喜剧舞台上流淌起来

来源 :上海采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滑稽戏《弄堂里向》的结局设计,灵感是在苦苦探寻了许久之后,突然找上导演虞杰的。
   “听说住了大半辈子的那条弄堂要拆,已是垂垂老人的‘芋艿头’‘贱骨头’(外号)两兄弟决定最后去看上一眼。于是,一人骑一人坐,当28寸‘老坦克’的车轮开始滚动,舞台也在缓缓旋转,记忆里那些美好场景和人渐次浮现于眼前……随着《我只在乎你》旋律响起,化身为当年小姑娘模样的女主角爬上阁楼,嘻嘻笑着冲他们挥手,两老头也情不自禁仰头,微笑,摆手。这个过程里没有一句台词,取而代之以一种情绪的涌动。渐渐地,舞台灯光变暗,大幕悄然落下。”
   不闹腾、缺“蓬头”,却有大片情感留白,这并不符合滑稽戏传统套路的收尾处理。而由这个细节投射出来,整部作品对于“噱头”和“情感”等关键元素的配比创新可见一斑——难怪给演员做首次阐释时,多多少少,他能看到有犹疑眼神闪过。
   但过往经验告诉大家,“相信导演不会错的”。
   果然,那个下午两小时联排过后,或许有过的“不甚确定”尽数散尽,取而代之以“一种说不出来的适意”。用主演钱程的话来描述,“很久没有在滑稽戏舞台上享受过如此多的舞台停顿”。
   尽管已过去一年多,但当时情形种种依然深深印在虞杰记忆里。“台前幕后,几乎人人眼里有亮亮的光。”
   观众反应则更为直接——记录首演情形的官微推文里,评论长度极少见超过了正文部分。密密匝匝的留言里,有人写道,“随剧情年代流逝,仿佛带领着穿越。笑的当中更多是思考,是有内涵的笑,是自然的笑,恰到好处的笑,高级!”还有人写道,“讲了上海里弄的前世今生,讲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情感,看得是开怀大笑,笑完后又感流泪……”
  
  “做法很高级”
   “讲述”引发“思考”,“笑声”叠加“情怀”。这些关键词正是虞杰预先埋设在叙事主线里的要素。
   把它们联结起来,是他所在的上海滑稽剧团又一次探寻城市文化之“根”的创作谋划:“故事讲述了一条老上海弄堂里向几户百姓人家经历的时代变迁、人情冷暖及恩爱情愫。岁月蹉跎,当高考热、出国热、下海热、拆迁热纷纷接踵而至,一连串错综复杂又出人意料的命运变故在‘永安里’主人公们身上发生……”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部“满载着历史回忆”的大戏,灵感却是从一个“聚焦即时最新”的小品中触发——2018年10月,滑稽小品《共享单车的一天》(表演者:曹毅、张晓冬、沈远、陈思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中一气拿下了“优秀作品奖”(总分第二)和“最佳导演奖”。
   能以南方小品在全国平台最好成绩之一,打破长期以来“喜剧不过江”之尴尬,这绝对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创作经历。其中感悟种种,后来被虞杰提取为两个字——“舍”与“得”。
   一方面,“海派曲艺要走出南方,走向全国,必须得用大家都听得明白的语言。”这也意味着,颇多只在沪语环境中才能“掼响”的“噱头”,必须忍痛摒弃。
   但密码本换了,并不意味着锁就打不开了。“只不过,你得跳出传统思维,去尝试换种解码方式。”
   结构、人物、场景,每一个元素都被放大后进行反复考量,直至取得最优效果。比如语言表达,几经演练才选定为以上海普通话为主,兼及各地口音普通话的“混搭”方案。
   持续打磨的最终成果,是一段被评委马少骅、廖向红赞许为“做法很高级”“通过艺术加工给共享单车赋予了生命和情感”的13分钟表演。与此同时,总决赛现场620名观众评委中的414张赞成票投了过来,支持理由和弹幕评论不谋而合,“真的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太真实了!”
  
  一花一世界
   200%的努力付出后,受到肯定,拿到大奖。虞杰一开始以为,这就是由这次创作收获的所有幸福了。他没想到,递送惊喜的叩门声还在咚咚响起,就因为一次“捎带手”完成的创意。
   比赛过后没多久,剧团开始着手筹备讲述城市变迁的新剧。虞杰需要破解的命题是——用滑稽戏形式记录下“当巨变来临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变化”。
   探寻切入点的进展并不顺利,直到灵光在某个瞬间闪现:那是当一辆共享单车来到一条弄堂的线索,本来是用于参赛作品之外的关联小品《弄堂的早晨》,到后来因为规则有变,也就被搁下了。
   “就那么嗖一下,那条弄堂的影子重新跃入视线”。身体就好像被定住似的,脑子却在高速旋转,片刻之后他兴奋莫名,“期待许久的故事,找到了”。
   “回到记忆里那个年代,捕捉其间上海人生活轨迹”,做这样一部剧的念头在虞杰脑海里萦绕已久。而里弄,“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琢磨,都是极为完美的联结点”。
   这种感觉,用作家程乃珊笔下一段极具画面感的文字来描摹再恰当不过了:“上海人就这样,世世代代在弄堂口穿进穿出,生生息息,一枯一荣,如化为泥土的落叶,默默滋养着城市堅硬的柏油马路。”
   “既世俗琐碎,又充满温情和爱”。令虞杰为之着迷正是海派文化里独有的市井风情。在他眼里,滑稽的魅力或者价值就在于能记录并呈现这种美感,“与上海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一代代新老上海人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渊源,决定了这个剧种是最能戳到痛处、搔到痒处、按摩和抚慰到观众心灵深处的”。
   这也构成了其作品的显著标签——透过一段段聚焦“家长里短”+“嬉笑怒骂”的情景构建,观众得以窥见的是一个个近在咫尺的普遍社会现实,即所谓“一花一世界”。
   《爱情样板房》里,都市男女从爱情到婚姻的过程里,可谓尝尽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而这些波折最终都要归结于“在大上海想要买套婚房却实现不了”的缘由;《好孕三十六计》里,焦点中心对准了“80后”身上发生的群体角色转换,当“独生子女生养孩子”的人生角色转换开启,“从被人照顾到照顾别人,年轻爸妈们都准备好了吗”之反思接踵而至;《皇帝勿急急太监》中在老矛盾里装入新冲突,原本是为了各自子女婚姻着急上火,阿爸姆妈病急乱投医去了人民公园相亲角,却不料阴差阳错间自己找到属意的晚年另一半。那么,他们最终能否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呢?与之相比,《哎哟爸爸》所追求的“创作企图”同样可观——“会不会有更多子女看完之后,暗下决心多多回家看看父母,而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之时留下永久遗憾?”……    某种程度上,2017年举行的一场“滑稽戏新作品研讨会”成了业界集中审视这些剧目的关键节点——由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舞台艺术推进小组、新民晚报社、滑稽剧团共同组织,以“现状和未来”为议题的这次会议中,二十多位京沪两地文艺和戏剧领域专家有备而来,深入探讨滑稽艺术新坐标的设定及其抵达路径。
   作为主创团队一分子,虞杰也在那间会议室里坐着,并不时在笔记本里摘录下精要观点。到后来他发现“笔完全停不下来,而且有一种心跳加剧的感觉袭来”,因为“在那些热气腾腾的发言里,由自己导演的一系列作品名字居然会成为高频词”。
   让其觉得无比受用的还在于——为营造“生活质感”和“都市情怀”而花费的心思努力,被老法师们一条条找了出来,“掰开揉碎细致解析,再给出优化建议”。
   那个场合里,上戏教授、著名导演熊源伟特别提到了虞杰创作中追求的与众不同:“今天我们演滑稽戏,就是要让观众从戏剧里获取一些人生的感受”。
   对于传统舞台艺术的新方向探索,有人从广度着手,嫁接引入多元表演形式,而虞杰却选择了挖掘深度——在继续追求“噱头力度”与“故事厚度”同时,还在想方设法注入相匹配的“情感浓度”,由此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
  
  接近了山腰
   《弄堂里向》创排也就二十多天,但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跑完了“全马”的感觉,“过程极其漫长,结果却又无比舒爽”。
   这次创作中的好多个瞬间,都写入了导演手记里:
   “小翁双杰几乎天天激动得夜不能寐,向沈远许诺贡献一个点子就奖励一个荷包蛋至今一个没兑现,张晓冬陪我打了近两个小时电话推敲戏的走向,每场尾声徐祥都会笑着笑着就哭了,何政庭候场时就已入戏变成‘智力障碍者’。还有,唐琦首演场说过一句话,‘总算为滑稽戏做了点事’……”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时刻,个个写满了相互支撑的力量——往大了说,“必须快点跑起来让更多人看到”,早已成为滑稽剧团上上下下的集体认知。而往小了说,这与虞杰坚持给予演员足够表演空间的创作路径也不无关系。
   “时刻注意发挥每位演员自身优势和特点,同时结合人物形象塑造,通过情节铺排和情境设置,让演员表演在适度夸张同时,自然而然地引发观众笑声。这也是滑稽戏创作中所推崇和追求的‘肉里噱’”。2020年12月,也就是入行整整第15个年头之际,他首次归纳了方法论。
   这种深层认知自然是来自分阶段完成的舞台实践——比如从上戏导演专业毕业进入剧团,起步期里的作品多属“好玩又热闹”一类。现在回想,“还是因为对于滑稽本体概念一知半解,才会在创作路径上有意识避开主道,有意识去放大了戏剧的表现手段”。
   “观众爱看,也能卖得出票,但仅仅放大了单个属性的1.0版本作品,显然距离剧团的重点剧目标准还差了口气”。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个习惯了和自己较劲的人,一边“学习创新”,一边“汲取打磨”,心无旁骛投入2.0升级版的打造之中。
   “要让生活在舞台上流淌起来”的“小目标”差不多就在此时有了轮廓。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在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喜剧作品往往充满了巧合、误会,夸张的人物语言、行为及性格。但这些,往往都距离真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关键跨越是从《哎哟爸爸》开始——在把滑稽独角戏的形式大胆地融入演剧后,该剧因其“情节夸张戏谑”“深击人心反转”等元素收獲火热票房外加超高口碑。更为重要,伴随作品中“情感提纯”力度上涨的,是“含泪的笑”在剧场角落的不间断释放。
   但这还不是虞杰心目中最看重的作品。他希望到达的那个山顶是——突破戏剧和喜剧之间的圈层壁垒,“虽然看起来有点高”。
   最新完成的《弄堂里向》似乎接近了山腰,不仅在于其中有些戏的设计成功设置了一个横切面,“从中高度浓缩了弄堂生活的各种滋味,让人感到温暖”。而且,剧中每一处配乐、场景、灯光等元素也都在细致考量后,巧妙纳入了相关的隐喻和留白。
   按照创作计划,“下一路口”会是一部抗疫主题作品。至于会以何种方式抵达,虞杰悉数写入了最新发表的创作体会里,“希望我的每一部滑稽戏都能在落幕的那一刻停泊在不同的心灵港湾。这一路上我们会使出浑身解数,奋力划桨,以激荡起观众心灵的浪花。”
   几乎没加犹豫,他把这篇文章定名为——《以笑为桨》。
其他文献
2021年3月18日,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2021年度工作会议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在安徽省宣城市举办.安徽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何颖,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
期刊
  技术影响教育的过程与规律问题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关注的核心,本研究将教育视为一个活动系统,采用历史研究法,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技术对教育活动系统
会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多媒体辅助教学逐步走进课堂成为主要方式。但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把多媒体网络更好的应用到我们教学中来,这已成为每位英语教师关
庚子岁末寒冬,翻检出珍藏的手卷,展卷之际,苏石风老师谆谆教导、温言叮嘱的情形恍在眼前,春风如沐.2021年是苏师诞辰百年,怀念恩师,不尽于言.rn此幅手卷《刘三姐》是苏石风师
期刊
  超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完善,提高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在教方面,其应用主要表现为储存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的模拟及进行操练与练习等;在学方面则主要
  混合学习和教育游戏作为教育界的新生事物,为教育理念注入新的元素,有着较大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混合学习理论拓展了教育游戏的研究视角,教育游戏和混合学习二者有机结合
2021年2月26日下午,市文联一年一度的文艺界元宵茶话会在亚振海派艺术馆举办。96岁高龄的本命牛曹鹏老师、84岁高龄的本命牛陈家泠老师与市文联第八届主席团、沪上知名艺术家等欢聚一堂,共庆元宵,共度“良宵”。作为市文联新文化品牌活动“‘海·尚’艺术沙龙”的首次亮相,本次茶话会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广大网友一起同欢共乐,庆贺佳节。   沙龙现场,二胡与弦乐四重奏《万马奔腾·良宵》、配乐朗诵《春之遇见》
期刊
文章对基于博客的学习者情感挖掘的研究动态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内容分析,以窥探当前学习者情感挖掘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整体面貌,并从理论基础、实践开发等方面对基于博客的学习者
一、前言电站用钢的高温氧化乃是指高温下钢与氧化性气体介质(或与气体介质的组元)进行的化学作用。它是金属化学腐蚀的一种形式。金属抵抗高温氧化的能力,通常称为抗氧化性
  多媒体编辑工具可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进行整合,可创作出内涵丰富、生动形象的学习软件和材料,若将其运用于汉语教学,可解决当下汉语学习中存在的诸多困难。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