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高铁上班的头天晚上,乔秋莎一夜未眠。她几次从床上爬起,穿上崭新的红色套装制服,站在镜子前左看右看。镜子里的人是自己吗,简直和空姐一样。乔秋莎双手交叉于身前,又抬起右手做了个“请”的动作。她露出八颗牙齿,对自己满意地笑了。想起当年,父亲乔万年和母亲邓桂英的制服,夏白冬蓝,袖口横着两个绿杠,要多土有多土,还配发大盖帽,公安不公安,警察不警察,不伦不类。
高铁的干净与舒适远远超过从前的普快,也超过乔秋莎预先所有的想象。她取下中指上的戒指立于桌面,戒指纹丝未动。乔秋莎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响指,真是漂亮!
没有人知道乔秋莎有多喜欢火车。
乔秋莎至今记得四岁那年的一个黄昏,她跟着表哥钻过有漏洞的栏杆来到铁道边。被磨得锃光发亮的铁轨,在落日的余晖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两个少年并肩坐在铁路边,一会儿望向东,接着又望向西,视线随着铁道延伸开去,目光随着铁轨消失在一片低矮的楼房中——不知火车到底会从哪个方向来。
来了!来了!表哥兴奋地弹跃而起。先是从远方传来隐隐的汽笛声,铁轨开始微微震动,随后“咔—嚓—咔—嚓”富有节律的声响逼近耳鼓。火车呼啸而过,快得还没来得及数清它有几节车厢,又飞奔而去,只剩下生铁锈的味道在鼻翼间弥漫。两个少年试探着把手放在铁轨上感受火车驶过的余温。表哥眼里闪着光,乔秋莎的心里却是一片说不出的惆怅。
再大些,六七岁吧,乔万年去武汉出差,顺便带上还未上学的乔秋莎。彼时那座江城因连日降雨,江水持续上涨,正不断逼近警戒线。乔秋莎站在汉口一家招待所的二楼阳台上,远处的江面和自己脚面平齐。她仿佛置身于一只折了桅杆的小船,心里晃晃悠悠的。晚上,父亲的鼾声响起,乔秋莎却翻来滚去睡不着。她担心那片肥肥的江水会随时翻堤而过向自己席卷而来。
“呜——呜——”远处传来轮船的汽笛声,乔秋莎竖着耳朵听,这让她想起家乡火车的汽笛声,说来也怪,那颗皱巴巴的小心脏一下像被抚平了。黑暗里,她抿着嘴笑了下,翻转个身,进入了梦乡。
乔秋莎能到铁路上班不容易。她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两天两夜,乔万年和邓桂英吵了两天两夜。
“上班就上班吧,早上班早赚钱。”
“头发长见识短。”
“啪”地一声,抹布被摔到地上。“你还有脸说我,都是你那一屋子书害了莎莎。”
“多读书有什么错,无稽之谈。”
“你读得多也没见你多賺几个钱,莎莎跟你一样,中了文艺小说的毒。”
“说孩子的事儿呢,怎么又扯到我身上。”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整天在想着那个会唱《喀秋莎》的女同学!”
两个声音一高一低,像紧锣跟密鼓。高的来自车务段食堂管理员邓桂英,低的是铁路中学校长乔万年。
突然,那高的声音陡然拔高三个调门,变得又尖又细,“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乔秋莎“嚯”地一声打开门,“别唱了!你们有完没完,就是你们整天吵架,我才想上班。”
“想上班也不能当铁路工人。你要考大学考中文系。”
“那是你的梦想,不是我的梦想,考了也要工作,班我接定了,你们不答应,我就绝食到底!”“嘭”地一声,门又被关死了。
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乔秋莎如愿以偿接了乔万年的班,接班手续正式办下来那天,很少喝酒的乔万年把自己灌醉了。
上班第一天,坐在不足两平米的乘务室里,身体和火车一同轻微起伏地动荡,这种奇异微妙的感觉让乔秋莎激动地想哭。不仅如此,她遥远的回忆也被勾起。那回忆是个巨大的湖,湖底深处的往事又一次浮上水面。
初一暑假,乔秋莎刚过完十二岁生日,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去八十公里外的奶奶家。上趟厕所再回到座位,对面换了人,一个穿白T恤牛仔裤的大男孩脚搭着她座位,正翻看她的书。
见她回来,男孩笑了,说:“不好意思哈。”脚缩了回去,袜子白得亮眼。
“你这么小,就看老鬼的《血色黄昏》。”男孩的脸上露出一副刮目相看的表情。男孩很美。是的,乔秋莎想到的词是美,不是帅。男孩脸庞白净,有浅浅的痘痕,眉毛又黑又浓,直插双鬓,眼睛黑白分明,清澈无比。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疯狂的年代,但我喜欢这本书,真诚又残酷。”长期大量的阅读让乔秋莎的谈吐远超过她的同龄人。
两人从文学说开去,相谈甚欢。火车突然钻进隧道,乔秋莎一下掉进黑暗中,她的心陡地一紧。暗里男孩修长干燥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她一动未动,一会儿,又回到光明里——
“你真好看。”男孩说。
乔秋莎撮起下唇,吹了下刘海儿,起身假装又去上厕所。厕所旁的洗手池里淤满了水,水面上漂着几根弯弯扭扭的方便面丝。一面墙上积满尘土的玻璃框里嵌着列车时刻表,另一面墙上的镜子锈迹斑驳。镜子里的乔秋莎瞪着一双水盈盈的眼睛,浓密的短发蓬松而慌乱。长这么大,她第一次如此认真仔细地看自己。
男孩早她下车,去大学同学家玩。下车时,男孩说:“我家在哈尔滨,有机会我去看你。”男孩的背影消失在月台的人流里,乔秋莎抬手看看腕上的电子表,他们正好聊了一百分钟。生命里第一次收到年轻异性的赞美,第一次被男生索要地址,第一次像成年人一样去交谈。这么多的“第一次”自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一百分钟楔子般钉在心底。
乔秋莎再没见过男孩,但每晚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播出“哈尔滨”三个字时,她的心都会用力地跳一下。
很多年以后无数次回望青春,乔秋莎发现自己突然长大就是在火车上照到镜子的那一瞬间。
晚上九点二十七分,K783次列车准时停在红山站。
七号车厢列车员乔秋莎打开车门跳下来,如果马尾辫不是挽在头花里,说不定这时也会随着她身体的节奏一跃而起。乔秋莎像一株小白杨般挺拔地站在车门一侧。急着上车的乘客大包小裹地拥在一起,似乎只有把双脚都踏进车厢门,才叫上火车了。乔秋莎手里查验着车票,嘴上挂着笑,都别挤啊,赶趟啊,不急啊……那神态,像只刚抱过窝的小母鸡正面对着一群争先恐后抢食吃的鸡崽儿。一个背小孩的妇女手里拉着大行李箱,乔秋莎验过她的票后,顺手把箱子抬进车门。又来一位旅客,是个穿着铁路旧制服的老人。乔秋莎伸出右手,笑着说:“首长好!”老人当然没有去握她的手,只是看了看她,脸上浮现出掺杂了受宠若惊和不可思议的古怪表情。 这是乔秋莎上班的第十三天。
当个铁路小工人,至于乐成这样吗?八号车厢列车员贺敏远远看着。她想不通。
乔秋莎用抹布擦着乘务间里的玻璃窗,窗框里的尘土滚成了泥。贺敏说:“你这纯属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火车日夜不停地跑,你今天上班,明天歇班,擦它干嘛。”“擦干净了我开心。”“莎莎你为啥这么喜欢火车?”乔秋莎手里的抹布停了下,“感觉。”她无法告诉贺敏她的真实感受。她想在火车上看天是如何黑下来的,看夜色怎样落入不断向后奔跑的山水间。这个想法让她心动。但她不能说,说了她一定会笑话她。火车总是和远方联系在一起,踏上火车,就意味着去了远方。远方有什么,为什么会对远方充满渴望,她要去寻找什么?她说不清。真正的原因似乎又不只这些。
没事的时候,乔秋莎会在车厢里来回地走上几圈,仿若一个君王喜欢骄傲地视察自己的领地。
这天,她的领地里冒出个穿花衫留小胡子的男人。小胡子翘着二郎腿,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嗑着瓜子,瓜子壳吐得满地都是。乔秋莎定定地站在他面前,小胡子摘下耳机。乔秋莎说:“麻烦你把垃圾丢在托盘里。”小胡子白了她一眼,“噗”地一聲,又吐出一粒瓜子壳,“老子花钱了,爱吐哪儿吐哪儿。”乔秋莎气红了脸。邻座的男孩操起托盘丢在小胡子脚下。“来个多管闲事的,关你屁事啊。”男孩搡了下小胡子的肩头,“我就管了,不服啊,没让你道歉就不错了。”许是被男孩的个头和凌厉的眼神震住,小胡子气囊囊地把手里的瓜子一把扔进托盘。乔秋莎感激地看向男孩,男孩俏皮地朝她眨了下眼。乔秋莎发现,他的单眼皮里扣着小双眼皮,好看。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
认识后,乔秋莎才知道,他刚大学毕业,正是称“男孩或男人”都说得过去的年龄,常年出差,销售一种耳道式助听器。我们还是按着乔秋莎的心思叫他男孩吧。
乔秋莎第二次见到男孩,在车厢连接处。男孩嘴里叼着烟,摸了上衣口袋又掏裤子口袋。乔秋莎偷偷地笑,回乘务室找出一盒火柴递给他。男孩一怔,随即笑了。男孩欲将烧焦的火柴杆扔掉,被乔秋莎接了过去,她在手里的工作记录本上,划出了三横一竖。看似有意识的动作,其实是无意识的,乔秋莎被自己吓了一跳。“你知道我姓王?”“嗯,那天查票时看过你的身份证,有印象。”男孩吹了声口哨,调子正是《喀秋莎》的旋律,乔秋莎的眼里燃起两簇欢快的火苗。原来,他们竟是彼此留意过的。
男孩叫王嘉楠,再坐车都会尽量赶在乔秋莎的班,乔秋莎的车厢。赶上同一趟火车容易,赶上同一节车厢难,他于是千方百计地换票,再不行每隔一阵子跑到乔秋莎的车厢站一会儿。乔秋莎知道他是为了自己,有时会把他让进自己的乘务室坐。
两个人第一次挤在一起,都有些拘谨。
“为了能和你一起坐车,我调整了时间。”王嘉楠说。
“我知道,只可惜,经过红山总是晚上,让你辛苦了。”说这话时,乔秋莎的脸红了。
乔秋莎喜欢看窗外的风景,一动不动地,就那么看,看绿油油的庄稼,看悠闲的牛羊,看连绵起伏的远山。偶尔看到窗外的白云随着列车一起移动,她的心头会涌起一阵小小的忧伤,她会觉得自己在漂泊或者流浪。不过这些都是在王嘉楠出现之前。王嘉楠出现后,她的心被他塞得满满当当,再有白云飘过,思念便代替了从前所有莫名其妙的情绪。
他们在一起时,大多是王嘉楠在说,乔秋莎在听。他讲他读书时的梦想,讲他的两个姐姐,讲公司里复杂的人际关系,讲推销时有趣的事儿。她看着他静静地听,偶尔笑一下。平日里,他是员工,是儿子,是弟弟,可在她面前,他不只是乘客,还是个温暖可爱的男孩。她对他没有诉说的欲望,乔万年和邓桂英让她觉得乏善可陈,她生命里那些感动的人和事都在小说里。她想听他说,越多越好,她想更多地了解他。
她特意带了副能算命的吉普赛游戏扑克,不仅能算事业、财运,还能算爱情。他不屑一顾地瞟了眼,说:“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说完,抓起她的手,一根根手指研究起来。“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秋莎你正好四个,以后会发财。”“我才不会开什么当铺,不过兴许为了你,能把自己当掉。”乔秋莎想把手抽回,王嘉楠却攥得更紧了。乔秋莎便把另一只手也搭上去,四只手拢在一起,就那么久久地握着。火车正好停在一个小站,另一列火车缓缓经过,对面车厢里的旅客从紧闭的窗口向这边张望,脸上是一种傻乎乎的茫然。随即他们的火车也开动了,王嘉楠和乔秋莎相互看了一眼,笑了。她真希望火车就这样一直往前开,永远都不要停,没有终点,也不需要未来。
天气不知不觉地热起来,再上火车,王嘉楠特意给乔秋莎带了瓶花露水。这天夜里,他们的小乘务室里飞进一只蚊子,“嗡嗡”地叫个不停,应景一般。王嘉楠起身想把车窗开大一点;出其不意地,两人的脸异常地近。在极短的距离内,彼此的脸都变得不同于平常,局部的五官,放大的毛孔,一团火热的东西在他们心底同时升腾。王嘉楠捧起乔秋莎的脸不管不顾地亲了起来,乔秋莎一手箍着他的腰,一手在他浓密的黑发里摩挲。火车钻进山洞,“咣当,咣当”的响声变得更加繁密而富有节奏,被风一吹,似幻化成无数的小铃铛在乔秋莎身体的每一部分摇颤。“我要跟你坐到终点。”王嘉楠咬着乔秋莎的耳朵说,她的嗓子眼儿咕噜出一声含混不清的“嗯”。
乔秋莎在乘务员公寓洗了澡,短暂的休息过后,估摸同事们都已睡下,偷偷地溜了出去。王嘉楠早在不远的酒店开好了房间。
原本热情的王嘉楠像吹响号角的勇士,原本内敛的乔秋莎心甘情愿地臣服在他的身下。她是害羞的,也是渴望的;她是青涩的,也是聪慧的;她要毫不保留地给他,她是温顺的小麋鹿,也是发情的母狮子。
他用身体唤醒了她,她脱胎了,换骨了。她还是从前的她,她不再是从前的她。
认识王嘉楠以前,火车的走走停停没有太多意义,那些熟悉不过的站名,只能是个空间变换的参照物。认识他之后,特别是有过肌肤之亲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火车停在这里,乔秋莎会想,就是在这儿他第一次摸了她的脸,彼时她还侧过头把腮在他的掌心里蹭了蹭。火车停在那里,她又想起,就是在那儿他给她讲了一个段子,也不是那么好笑,她当时却笑出了眼泪。 她想他,可是在火车之外,他们的联系少之又少。起初她会给他发微信,他总是回得很晚,话也不多,他说他很忙,做销售的人没有多少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她便不再爱发信息,怕扰了他。她甚至动过给他写信的念头,可写什么呢,像王小波写给李银河那样,用“你好哇王嘉楠”开头吗?想到这些,她自己咯咯地笑了。她始终没有给他写一个字,她知道即使信写好了,也不知道寄到哪里。
火车每次停在红山站,乔秋莎都会把自己站成一株挺拔的白杨,会忍不住地张望。通常王嘉楠买好票后,会打电话告诉她。即使没接到他电话,她也会张望,万一他存心要给她制造惊喜呢?若接了他电话,她便张望得更加厉害。
在铁路上班的人,大脑里像放置了走时精准的钟,可以准确到分分秒秒。当发生了几次他该出现而没出现的情况,乔秋莎开始有些不安了,电话打过去,他只是说太忙,话语中依旧有笑。
有了王嘉楠之后,她再视察自己小小的领地,又多了个习惯——很容易地把看到的每一对恋人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她会站在远处,看着他们的表情,在心底为他们配音。配不上几句话,她又会放弃。在她眼里,王嘉楠比他们都好。
贺敏调离了岗位。去新岗位之前,她要去武汉培训一个月,武汉有个高铁职业技能训练段。乔秋莎为贺敏高兴,在小镇上有名的香满楼为她饯行。两人要了仨菜一汤,还要了啤酒——这是乔秋莎从小到大第一次喝酒,她格外地想喝酒。
酒至酣处,两个人的话越说越亲近。
贺敏说:“莎莎,咱们这儿很快就要通高铁了,我做梦都想跑高铁。”
“谁不想跑高铁,我也想啊,可我没你那么好的命。”
“切——”贺敏撇了撇嘴,“我能跟李铁处对象,还不是因为他爸是站长。没他爸,我这辈子都别想跑高铁。所以,别跟我说命,命是什么?它就是男人下面的玩意儿!你不拨弄它,它怎么能硬得起来!”
乔秋莎的脸“腾”地红了,“你好黄,这种话也讲得出来。”
“我才不黄,黄的是男人。男人都是芒果,外面黄,里面更黄。特别是你那个小王,你得多长几个心眼,真喜欢他就早点把婚结了,落袋为安。”
贺敏哪里知道,小王已经快一个月没露面了。借着酒劲儿,乔秋莎抱着贺敏哭了个稀里哗啦。
贺敏走后,乔秋莎也调了班,再路过红山,是下午四点三十八分。她本想打电话告诉王嘉楠,又想他这么久没主动联系自己,一赌气决定继续等下去。
这天火车停在红山站,小白杨乔秋莎又在向检票口的方向张望着,虽然明明知道不会见到王嘉楠,她还是会一次次地望——这已然成了习惯。
王嘉楠意外地出现了!他一手提着装床上用品的米色大套盒,一手牵着一个梳沙宣头的女孩。不知他讲了句什么,女孩笑得停住了脚步捂着嘴直仰下巴。乔秋莎想仔细看看女孩的脸,眼睛却像散了瞳什么都看不清。她的手机械地接过旅客的票,再机械地还回去。她不知道票上写的什么,她没了意识,只是不停地向他们打着简单的上车手势。王嘉楠经过她时,怔住了,拉着女孩的手一下子松开。
跑过这班,乔秋莎病倒了,发烧,盗汗,说胡话。只要做梦,就会梦到王嘉楠,还有火车,挥动着长长的蒸汽手帕。醒着的时候,她用手机单曲循环播放着马修·连恩的《布列瑟农》。每当歌曲结尾处火车轮子摩擦铁轨的声音响起,她都会泪如泉涌。
生病期间,她很感激乔万年和邓桂英,他们没有吵架,家里出奇的安静。邓桂英每天换着花样儿给她做吃的。乔万年说,没事儿多看看书吧。乔秋莎知道,还有半句话,父亲没说,“文学可以疗伤”。
一个星期后,乔秋莎上班了,再一次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她觉得自己又有些活了过来。火车又让她行走在苍茫的大地上,但现在只有她一个人面对曾经的山河。她看着窗外的风景出神,用右手的食指快速地绕着左手的食指,突然想起王嘉楠有这个习惯。也许只有离开火车,她才能同过去一刀两断。
可是她做不到,她太爱火车。
贺敏从武汉回来了,她们又一次聚在香满楼。贺敏穿了一身军绿色的羊毛裙,美得耀眼。乔秋莎不等贺敏劝,自顾地搂着啤酒瓶子,一杯连着一杯喝,似乎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灌醉。贺敏说:“莎莎,你不能这样消极,就算那小王八蛋把你整进泥坑里,你也要揪着头发把自己薅出来……”贺敏喋喋不休地说了很多,乔秋莎还是成功地把自己灌趴下了。
第二天清醒后的她再回味贺敏的话,居然一句没忘。贺敏说得对,命就是男人下面的玩意儿,她现在要好好拨弄拨弄它。
就在这样一个无风无雨平淡无奇的日子,乔秋莎为自己定下新的目标,练习普通话。除此以外,她想不出做什么能让自己在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得更加出彩。
为了让嗓音富有弹性,乔秋莎从控制气息开始,练习胸腹联合呼吸法。慢吸慢呼,或快吸慢呼,不管跑班还是休息,不管多忙多累,她每天坚持站立练习半小时以上。有时白天在火车上不方便,便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练。她每天听央视广播,随身携带着新华字典,还专门去书店买了本一年级的语文书,从字母发音开始,前鼻音后鼻音,卷舌翘舌,反反复复地练。
三个多月过去了,乔秋莎听到越来越多的旅客夸她的普通话说得好。他们夸她时,她的脸上会浮起一层笑,心里却想,还早着呢!
到了柳树吐新芽的时候,乔秋莎在河边捡了一枚大小适中的鹅卵石。再练习发音阅读,她便含着这枚石头练。
终于有一天,这枚石头变得圆润光滑;乔秋莎把它捏在指尖,举起,置于阳光下,它反射出冷艳高贵的光辉。从此,乔秋莎一路开挂。她先在K783次车上由列车员转为广播员,又在路局的技术表演赛中夺冠,继而被单位评为“岗位标兵”。
没过多久,乔秋莎期待的事情发生了。单位的组织部门征求她意见,问她愿不愿意到高铁上工作。當然愿意!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这正是她一直为之努力的梦想。
乔秋莎兴冲冲地给贺敏打电话,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电话里,贺敏的声音病恹恹的,嗓音沙哑,还带着浓重的鼻音。
贺敏说:“莎莎不是我给你泼冷水,我现在正申请往回调呢,管得严,跑起来也辛苦,我这是这个月第二次感冒了。”
“你以前不是说做梦都想跑吗?”乔秋莎被贺敏说得有点懵。
“那是以前我只看到了高铁列车员表面的光鲜。一列高铁十六节车厢,一长四的配置,我要看六节车厢,有时候甚至八节,外加广播员的工作,沿途十几个站我就一直没歇过,都是查完了票去广播,广播完去站门。”
“你是说高铁上没有广播员?”
“当然没有,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有播音软件,固定的播报还可以事先用手机录制好。莎莎,你跑高铁,就要重新做回列车员,你可千万想好了。”
“可是,你经历过了才这样说,而我还没有经历过。”
乔秋莎说完,抬头看向窗外。窗外正飘过一朵洁白丰腴的云彩。一瞬间,她仿佛坐到了高铁上,车速很快,云彩在翻滚。
高铁的干净与舒适远远超过从前的普快,也超过乔秋莎预先所有的想象。她取下中指上的戒指立于桌面,戒指纹丝未动。乔秋莎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响指,真是漂亮!
没有人知道乔秋莎有多喜欢火车。
乔秋莎至今记得四岁那年的一个黄昏,她跟着表哥钻过有漏洞的栏杆来到铁道边。被磨得锃光发亮的铁轨,在落日的余晖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两个少年并肩坐在铁路边,一会儿望向东,接着又望向西,视线随着铁道延伸开去,目光随着铁轨消失在一片低矮的楼房中——不知火车到底会从哪个方向来。
来了!来了!表哥兴奋地弹跃而起。先是从远方传来隐隐的汽笛声,铁轨开始微微震动,随后“咔—嚓—咔—嚓”富有节律的声响逼近耳鼓。火车呼啸而过,快得还没来得及数清它有几节车厢,又飞奔而去,只剩下生铁锈的味道在鼻翼间弥漫。两个少年试探着把手放在铁轨上感受火车驶过的余温。表哥眼里闪着光,乔秋莎的心里却是一片说不出的惆怅。
再大些,六七岁吧,乔万年去武汉出差,顺便带上还未上学的乔秋莎。彼时那座江城因连日降雨,江水持续上涨,正不断逼近警戒线。乔秋莎站在汉口一家招待所的二楼阳台上,远处的江面和自己脚面平齐。她仿佛置身于一只折了桅杆的小船,心里晃晃悠悠的。晚上,父亲的鼾声响起,乔秋莎却翻来滚去睡不着。她担心那片肥肥的江水会随时翻堤而过向自己席卷而来。
“呜——呜——”远处传来轮船的汽笛声,乔秋莎竖着耳朵听,这让她想起家乡火车的汽笛声,说来也怪,那颗皱巴巴的小心脏一下像被抚平了。黑暗里,她抿着嘴笑了下,翻转个身,进入了梦乡。
乔秋莎能到铁路上班不容易。她把自己反锁在卧室里两天两夜,乔万年和邓桂英吵了两天两夜。
“上班就上班吧,早上班早赚钱。”
“头发长见识短。”
“啪”地一声,抹布被摔到地上。“你还有脸说我,都是你那一屋子书害了莎莎。”
“多读书有什么错,无稽之谈。”
“你读得多也没见你多賺几个钱,莎莎跟你一样,中了文艺小说的毒。”
“说孩子的事儿呢,怎么又扯到我身上。”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整天在想着那个会唱《喀秋莎》的女同学!”
两个声音一高一低,像紧锣跟密鼓。高的来自车务段食堂管理员邓桂英,低的是铁路中学校长乔万年。
突然,那高的声音陡然拔高三个调门,变得又尖又细,“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乔秋莎“嚯”地一声打开门,“别唱了!你们有完没完,就是你们整天吵架,我才想上班。”
“想上班也不能当铁路工人。你要考大学考中文系。”
“那是你的梦想,不是我的梦想,考了也要工作,班我接定了,你们不答应,我就绝食到底!”“嘭”地一声,门又被关死了。
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乔秋莎如愿以偿接了乔万年的班,接班手续正式办下来那天,很少喝酒的乔万年把自己灌醉了。
上班第一天,坐在不足两平米的乘务室里,身体和火车一同轻微起伏地动荡,这种奇异微妙的感觉让乔秋莎激动地想哭。不仅如此,她遥远的回忆也被勾起。那回忆是个巨大的湖,湖底深处的往事又一次浮上水面。
初一暑假,乔秋莎刚过完十二岁生日,第一次独自坐火车去八十公里外的奶奶家。上趟厕所再回到座位,对面换了人,一个穿白T恤牛仔裤的大男孩脚搭着她座位,正翻看她的书。
见她回来,男孩笑了,说:“不好意思哈。”脚缩了回去,袜子白得亮眼。
“你这么小,就看老鬼的《血色黄昏》。”男孩的脸上露出一副刮目相看的表情。男孩很美。是的,乔秋莎想到的词是美,不是帅。男孩脸庞白净,有浅浅的痘痕,眉毛又黑又浓,直插双鬓,眼睛黑白分明,清澈无比。
“我没有经历过那个疯狂的年代,但我喜欢这本书,真诚又残酷。”长期大量的阅读让乔秋莎的谈吐远超过她的同龄人。
两人从文学说开去,相谈甚欢。火车突然钻进隧道,乔秋莎一下掉进黑暗中,她的心陡地一紧。暗里男孩修长干燥的手拍了拍她的手背,她一动未动,一会儿,又回到光明里——
“你真好看。”男孩说。
乔秋莎撮起下唇,吹了下刘海儿,起身假装又去上厕所。厕所旁的洗手池里淤满了水,水面上漂着几根弯弯扭扭的方便面丝。一面墙上积满尘土的玻璃框里嵌着列车时刻表,另一面墙上的镜子锈迹斑驳。镜子里的乔秋莎瞪着一双水盈盈的眼睛,浓密的短发蓬松而慌乱。长这么大,她第一次如此认真仔细地看自己。
男孩早她下车,去大学同学家玩。下车时,男孩说:“我家在哈尔滨,有机会我去看你。”男孩的背影消失在月台的人流里,乔秋莎抬手看看腕上的电子表,他们正好聊了一百分钟。生命里第一次收到年轻异性的赞美,第一次被男生索要地址,第一次像成年人一样去交谈。这么多的“第一次”自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一百分钟楔子般钉在心底。
乔秋莎再没见过男孩,但每晚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播出“哈尔滨”三个字时,她的心都会用力地跳一下。
很多年以后无数次回望青春,乔秋莎发现自己突然长大就是在火车上照到镜子的那一瞬间。
晚上九点二十七分,K783次列车准时停在红山站。
七号车厢列车员乔秋莎打开车门跳下来,如果马尾辫不是挽在头花里,说不定这时也会随着她身体的节奏一跃而起。乔秋莎像一株小白杨般挺拔地站在车门一侧。急着上车的乘客大包小裹地拥在一起,似乎只有把双脚都踏进车厢门,才叫上火车了。乔秋莎手里查验着车票,嘴上挂着笑,都别挤啊,赶趟啊,不急啊……那神态,像只刚抱过窝的小母鸡正面对着一群争先恐后抢食吃的鸡崽儿。一个背小孩的妇女手里拉着大行李箱,乔秋莎验过她的票后,顺手把箱子抬进车门。又来一位旅客,是个穿着铁路旧制服的老人。乔秋莎伸出右手,笑着说:“首长好!”老人当然没有去握她的手,只是看了看她,脸上浮现出掺杂了受宠若惊和不可思议的古怪表情。 这是乔秋莎上班的第十三天。
当个铁路小工人,至于乐成这样吗?八号车厢列车员贺敏远远看着。她想不通。
乔秋莎用抹布擦着乘务间里的玻璃窗,窗框里的尘土滚成了泥。贺敏说:“你这纯属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火车日夜不停地跑,你今天上班,明天歇班,擦它干嘛。”“擦干净了我开心。”“莎莎你为啥这么喜欢火车?”乔秋莎手里的抹布停了下,“感觉。”她无法告诉贺敏她的真实感受。她想在火车上看天是如何黑下来的,看夜色怎样落入不断向后奔跑的山水间。这个想法让她心动。但她不能说,说了她一定会笑话她。火车总是和远方联系在一起,踏上火车,就意味着去了远方。远方有什么,为什么会对远方充满渴望,她要去寻找什么?她说不清。真正的原因似乎又不只这些。
没事的时候,乔秋莎会在车厢里来回地走上几圈,仿若一个君王喜欢骄傲地视察自己的领地。
这天,她的领地里冒出个穿花衫留小胡子的男人。小胡子翘着二郎腿,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嗑着瓜子,瓜子壳吐得满地都是。乔秋莎定定地站在他面前,小胡子摘下耳机。乔秋莎说:“麻烦你把垃圾丢在托盘里。”小胡子白了她一眼,“噗”地一聲,又吐出一粒瓜子壳,“老子花钱了,爱吐哪儿吐哪儿。”乔秋莎气红了脸。邻座的男孩操起托盘丢在小胡子脚下。“来个多管闲事的,关你屁事啊。”男孩搡了下小胡子的肩头,“我就管了,不服啊,没让你道歉就不错了。”许是被男孩的个头和凌厉的眼神震住,小胡子气囊囊地把手里的瓜子一把扔进托盘。乔秋莎感激地看向男孩,男孩俏皮地朝她眨了下眼。乔秋莎发现,他的单眼皮里扣着小双眼皮,好看。
就这样,他们认识了。
认识后,乔秋莎才知道,他刚大学毕业,正是称“男孩或男人”都说得过去的年龄,常年出差,销售一种耳道式助听器。我们还是按着乔秋莎的心思叫他男孩吧。
乔秋莎第二次见到男孩,在车厢连接处。男孩嘴里叼着烟,摸了上衣口袋又掏裤子口袋。乔秋莎偷偷地笑,回乘务室找出一盒火柴递给他。男孩一怔,随即笑了。男孩欲将烧焦的火柴杆扔掉,被乔秋莎接了过去,她在手里的工作记录本上,划出了三横一竖。看似有意识的动作,其实是无意识的,乔秋莎被自己吓了一跳。“你知道我姓王?”“嗯,那天查票时看过你的身份证,有印象。”男孩吹了声口哨,调子正是《喀秋莎》的旋律,乔秋莎的眼里燃起两簇欢快的火苗。原来,他们竟是彼此留意过的。
男孩叫王嘉楠,再坐车都会尽量赶在乔秋莎的班,乔秋莎的车厢。赶上同一趟火车容易,赶上同一节车厢难,他于是千方百计地换票,再不行每隔一阵子跑到乔秋莎的车厢站一会儿。乔秋莎知道他是为了自己,有时会把他让进自己的乘务室坐。
两个人第一次挤在一起,都有些拘谨。
“为了能和你一起坐车,我调整了时间。”王嘉楠说。
“我知道,只可惜,经过红山总是晚上,让你辛苦了。”说这话时,乔秋莎的脸红了。
乔秋莎喜欢看窗外的风景,一动不动地,就那么看,看绿油油的庄稼,看悠闲的牛羊,看连绵起伏的远山。偶尔看到窗外的白云随着列车一起移动,她的心头会涌起一阵小小的忧伤,她会觉得自己在漂泊或者流浪。不过这些都是在王嘉楠出现之前。王嘉楠出现后,她的心被他塞得满满当当,再有白云飘过,思念便代替了从前所有莫名其妙的情绪。
他们在一起时,大多是王嘉楠在说,乔秋莎在听。他讲他读书时的梦想,讲他的两个姐姐,讲公司里复杂的人际关系,讲推销时有趣的事儿。她看着他静静地听,偶尔笑一下。平日里,他是员工,是儿子,是弟弟,可在她面前,他不只是乘客,还是个温暖可爱的男孩。她对他没有诉说的欲望,乔万年和邓桂英让她觉得乏善可陈,她生命里那些感动的人和事都在小说里。她想听他说,越多越好,她想更多地了解他。
她特意带了副能算命的吉普赛游戏扑克,不仅能算事业、财运,还能算爱情。他不屑一顾地瞟了眼,说:“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说完,抓起她的手,一根根手指研究起来。“一斗穷,二斗富,三斗四斗开当铺,秋莎你正好四个,以后会发财。”“我才不会开什么当铺,不过兴许为了你,能把自己当掉。”乔秋莎想把手抽回,王嘉楠却攥得更紧了。乔秋莎便把另一只手也搭上去,四只手拢在一起,就那么久久地握着。火车正好停在一个小站,另一列火车缓缓经过,对面车厢里的旅客从紧闭的窗口向这边张望,脸上是一种傻乎乎的茫然。随即他们的火车也开动了,王嘉楠和乔秋莎相互看了一眼,笑了。她真希望火车就这样一直往前开,永远都不要停,没有终点,也不需要未来。
天气不知不觉地热起来,再上火车,王嘉楠特意给乔秋莎带了瓶花露水。这天夜里,他们的小乘务室里飞进一只蚊子,“嗡嗡”地叫个不停,应景一般。王嘉楠起身想把车窗开大一点;出其不意地,两人的脸异常地近。在极短的距离内,彼此的脸都变得不同于平常,局部的五官,放大的毛孔,一团火热的东西在他们心底同时升腾。王嘉楠捧起乔秋莎的脸不管不顾地亲了起来,乔秋莎一手箍着他的腰,一手在他浓密的黑发里摩挲。火车钻进山洞,“咣当,咣当”的响声变得更加繁密而富有节奏,被风一吹,似幻化成无数的小铃铛在乔秋莎身体的每一部分摇颤。“我要跟你坐到终点。”王嘉楠咬着乔秋莎的耳朵说,她的嗓子眼儿咕噜出一声含混不清的“嗯”。
乔秋莎在乘务员公寓洗了澡,短暂的休息过后,估摸同事们都已睡下,偷偷地溜了出去。王嘉楠早在不远的酒店开好了房间。
原本热情的王嘉楠像吹响号角的勇士,原本内敛的乔秋莎心甘情愿地臣服在他的身下。她是害羞的,也是渴望的;她是青涩的,也是聪慧的;她要毫不保留地给他,她是温顺的小麋鹿,也是发情的母狮子。
他用身体唤醒了她,她脱胎了,换骨了。她还是从前的她,她不再是从前的她。
认识王嘉楠以前,火车的走走停停没有太多意义,那些熟悉不过的站名,只能是个空间变换的参照物。认识他之后,特别是有过肌肤之亲后,一切都变得不一样。火车停在这里,乔秋莎会想,就是在这儿他第一次摸了她的脸,彼时她还侧过头把腮在他的掌心里蹭了蹭。火车停在那里,她又想起,就是在那儿他给她讲了一个段子,也不是那么好笑,她当时却笑出了眼泪。 她想他,可是在火车之外,他们的联系少之又少。起初她会给他发微信,他总是回得很晚,话也不多,他说他很忙,做销售的人没有多少时间真正属于自己。她便不再爱发信息,怕扰了他。她甚至动过给他写信的念头,可写什么呢,像王小波写给李银河那样,用“你好哇王嘉楠”开头吗?想到这些,她自己咯咯地笑了。她始终没有给他写一个字,她知道即使信写好了,也不知道寄到哪里。
火车每次停在红山站,乔秋莎都会把自己站成一株挺拔的白杨,会忍不住地张望。通常王嘉楠买好票后,会打电话告诉她。即使没接到他电话,她也会张望,万一他存心要给她制造惊喜呢?若接了他电话,她便张望得更加厉害。
在铁路上班的人,大脑里像放置了走时精准的钟,可以准确到分分秒秒。当发生了几次他该出现而没出现的情况,乔秋莎开始有些不安了,电话打过去,他只是说太忙,话语中依旧有笑。
有了王嘉楠之后,她再视察自己小小的领地,又多了个习惯——很容易地把看到的每一对恋人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她会站在远处,看着他们的表情,在心底为他们配音。配不上几句话,她又会放弃。在她眼里,王嘉楠比他们都好。
贺敏调离了岗位。去新岗位之前,她要去武汉培训一个月,武汉有个高铁职业技能训练段。乔秋莎为贺敏高兴,在小镇上有名的香满楼为她饯行。两人要了仨菜一汤,还要了啤酒——这是乔秋莎从小到大第一次喝酒,她格外地想喝酒。
酒至酣处,两个人的话越说越亲近。
贺敏说:“莎莎,咱们这儿很快就要通高铁了,我做梦都想跑高铁。”
“谁不想跑高铁,我也想啊,可我没你那么好的命。”
“切——”贺敏撇了撇嘴,“我能跟李铁处对象,还不是因为他爸是站长。没他爸,我这辈子都别想跑高铁。所以,别跟我说命,命是什么?它就是男人下面的玩意儿!你不拨弄它,它怎么能硬得起来!”
乔秋莎的脸“腾”地红了,“你好黄,这种话也讲得出来。”
“我才不黄,黄的是男人。男人都是芒果,外面黄,里面更黄。特别是你那个小王,你得多长几个心眼,真喜欢他就早点把婚结了,落袋为安。”
贺敏哪里知道,小王已经快一个月没露面了。借着酒劲儿,乔秋莎抱着贺敏哭了个稀里哗啦。
贺敏走后,乔秋莎也调了班,再路过红山,是下午四点三十八分。她本想打电话告诉王嘉楠,又想他这么久没主动联系自己,一赌气决定继续等下去。
这天火车停在红山站,小白杨乔秋莎又在向检票口的方向张望着,虽然明明知道不会见到王嘉楠,她还是会一次次地望——这已然成了习惯。
王嘉楠意外地出现了!他一手提着装床上用品的米色大套盒,一手牵着一个梳沙宣头的女孩。不知他讲了句什么,女孩笑得停住了脚步捂着嘴直仰下巴。乔秋莎想仔细看看女孩的脸,眼睛却像散了瞳什么都看不清。她的手机械地接过旅客的票,再机械地还回去。她不知道票上写的什么,她没了意识,只是不停地向他们打着简单的上车手势。王嘉楠经过她时,怔住了,拉着女孩的手一下子松开。
跑过这班,乔秋莎病倒了,发烧,盗汗,说胡话。只要做梦,就会梦到王嘉楠,还有火车,挥动着长长的蒸汽手帕。醒着的时候,她用手机单曲循环播放着马修·连恩的《布列瑟农》。每当歌曲结尾处火车轮子摩擦铁轨的声音响起,她都会泪如泉涌。
生病期间,她很感激乔万年和邓桂英,他们没有吵架,家里出奇的安静。邓桂英每天换着花样儿给她做吃的。乔万年说,没事儿多看看书吧。乔秋莎知道,还有半句话,父亲没说,“文学可以疗伤”。
一个星期后,乔秋莎上班了,再一次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她觉得自己又有些活了过来。火车又让她行走在苍茫的大地上,但现在只有她一个人面对曾经的山河。她看着窗外的风景出神,用右手的食指快速地绕着左手的食指,突然想起王嘉楠有这个习惯。也许只有离开火车,她才能同过去一刀两断。
可是她做不到,她太爱火车。
贺敏从武汉回来了,她们又一次聚在香满楼。贺敏穿了一身军绿色的羊毛裙,美得耀眼。乔秋莎不等贺敏劝,自顾地搂着啤酒瓶子,一杯连着一杯喝,似乎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灌醉。贺敏说:“莎莎,你不能这样消极,就算那小王八蛋把你整进泥坑里,你也要揪着头发把自己薅出来……”贺敏喋喋不休地说了很多,乔秋莎还是成功地把自己灌趴下了。
第二天清醒后的她再回味贺敏的话,居然一句没忘。贺敏说得对,命就是男人下面的玩意儿,她现在要好好拨弄拨弄它。
就在这样一个无风无雨平淡无奇的日子,乔秋莎为自己定下新的目标,练习普通话。除此以外,她想不出做什么能让自己在那个平凡的岗位上干得更加出彩。
为了让嗓音富有弹性,乔秋莎从控制气息开始,练习胸腹联合呼吸法。慢吸慢呼,或快吸慢呼,不管跑班还是休息,不管多忙多累,她每天坚持站立练习半小时以上。有时白天在火车上不方便,便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练。她每天听央视广播,随身携带着新华字典,还专门去书店买了本一年级的语文书,从字母发音开始,前鼻音后鼻音,卷舌翘舌,反反复复地练。
三个多月过去了,乔秋莎听到越来越多的旅客夸她的普通话说得好。他们夸她时,她的脸上会浮起一层笑,心里却想,还早着呢!
到了柳树吐新芽的时候,乔秋莎在河边捡了一枚大小适中的鹅卵石。再练习发音阅读,她便含着这枚石头练。
终于有一天,这枚石头变得圆润光滑;乔秋莎把它捏在指尖,举起,置于阳光下,它反射出冷艳高贵的光辉。从此,乔秋莎一路开挂。她先在K783次车上由列车员转为广播员,又在路局的技术表演赛中夺冠,继而被单位评为“岗位标兵”。
没过多久,乔秋莎期待的事情发生了。单位的组织部门征求她意见,问她愿不愿意到高铁上工作。當然愿意!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这正是她一直为之努力的梦想。
乔秋莎兴冲冲地给贺敏打电话,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电话里,贺敏的声音病恹恹的,嗓音沙哑,还带着浓重的鼻音。
贺敏说:“莎莎不是我给你泼冷水,我现在正申请往回调呢,管得严,跑起来也辛苦,我这是这个月第二次感冒了。”
“你以前不是说做梦都想跑吗?”乔秋莎被贺敏说得有点懵。
“那是以前我只看到了高铁列车员表面的光鲜。一列高铁十六节车厢,一长四的配置,我要看六节车厢,有时候甚至八节,外加广播员的工作,沿途十几个站我就一直没歇过,都是查完了票去广播,广播完去站门。”
“你是说高铁上没有广播员?”
“当然没有,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有播音软件,固定的播报还可以事先用手机录制好。莎莎,你跑高铁,就要重新做回列车员,你可千万想好了。”
“可是,你经历过了才这样说,而我还没有经历过。”
乔秋莎说完,抬头看向窗外。窗外正飘过一朵洁白丰腴的云彩。一瞬间,她仿佛坐到了高铁上,车速很快,云彩在翻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