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的心为社会服务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德权先生是一位在平凡中演绎不平凡的奉献人士,他並非大富大贵,但卻拥有一颗体恤社会冷暖的爱心。自学生时代接触社会义务工作开始,近三十年来,从未间断一直积极参与,全心投入,不求回报,在多个社团里担任公职。他说,“一个公益的社会、慈善的社会、和谐和社会,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香港七百万人口,只要每个人肯用心付出一点时间和爱心,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青年时代,播下服务的种子
  春天里播下健康的种子,发芽,开花,迎来一个全新的生命;若在人生里播下健康的理念,将会影响这一个人的一生,使他向真、向善、向美。在李德权先生年轻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所感受到善意和温暖,一直伴随他成长的历程,直至今天。
  李德权先生出生在一个並不富裕的家庭,然而拮据的生活环境,並未使他走向歧途,一次善意的活动点亮了人生中的重要课题,那就是服务社会。二十多年前,由孙方中女士、丁毓珠女士、李家祥先生和胡定邦先生等热心人士所主持的香港东区青少年活动联会,在当时透过做社会服务工作等手段,专门培训青年领袖,非常幸运的是,李德权先生得以接纳,获得此次培训的机会。
  “那时我还是初出茅庐,但在通过亲身参与社会服务,拓展了视野,增长了能力,特别是改变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个人,身处社会,应该为社会出一点力。”活动结束後,李德权先生真正认识到服务的快乐与满足,“非常感谢他们当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让我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在往後的日子里,他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继续为市民大众服务,推动各项义务工作,努力凝聚社区力量,为居民谋福祉!
  做社会服务,对於一些人来说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无用功”,而对於李德权先生来说恰恰相反,“做义工,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也扩阔了社交的圈子。”或许,这就是服务所传达的力量,它穿越种族,没有阶级之分,连接你我,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互相扶持,共建美好家园!
  步入社会,热衷服务的角色
  有人说,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而人若心身投入,这个习惯便会影响其一生,最终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1987年,23岁的李德权先生被委任为民政事务处鲫鱼涌南分区委员会委员,开始真正参与社区工作,又着手许多大厦的管理工作,後转至为大厦管理秘书,在物业管理方面积累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1997年初,社会风起云湧,幸好正因为拥有丰富的举办社区活动和物业管理的经验,他在香港回归前夕,有机会应聘於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同时也印证了义务工作对个人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係的理念。(原来,一颗帮助别人的心最终是帮自己渡过一切的难关)。
  “真正因为上述的原因,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多为社会做一点事情,我从没有希望索求什麽回报,否则会很辛苦的。”李德权先生是健谊社副主席、东区青年活动统筹委员会副主席、公益金东区之友委员等任职众多,为的是传递一颗爱心,“以前,我的家境不好,许多人都有帮助过我,现在自己有时间和能力了,就应该将以前收到的爱心传递到另一些人手中。”虽说,他所做的工作並非惊天动地,或许只是为长者送去一份新年的祝福,为社区多谋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为孩子们带去一个节日的快乐,如此种种,卻是组成美好生活的因素,缺了他似乎又缺了许多东西……
  然而,做义工需花费大量的时间,李德权先生最初也未得到太太完全的认同,於是他便找机会将太太带到服务中去,让她亲自去体会服务的快乐,“当太太看到我们的工作之後,便深深地认同了我的做法,而且在她空閒的时候,她还会主动陪我一起去,为此我也感觉蛮开心的。”不单是李德权先生本人这麽做,其实他的大家庭从事社会工作的成员也不在少数,“我的大哥在其住的社区和他女儿的学校里做义工,二哥於香港民安队服务,四弟任随时支持的角色,父母看到我们兄弟几个做这些事都非常放心,即使他们已是高龄,有时也来帮助我们,一起做服务。”谈及此,他不免有些自豪,这正一步步地走向他内心里渴望的那个互帮互助的愿景:“一个公益的社会、慈善的社会、和谐和社会,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香港七百万人口,只要每个人肯用心付出一点时间和爱心,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
  提携青年,是践行者更是传承者
  从自身的经历中,李德权先生更注重培养青年人一种感恩的心,带领他们进入服务的行列。“作为青年人,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社会活动,以此来完善自我,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真正地改进,不断地向前。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我们的团队,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有鉴於平常的经验,他很高兴看到青年人的变化。
  “最近两年来,我被委任为东区青年活动统筹委员会副主席,接触了不少的年轻朋友,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其实也是很多,我认为只要社会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他们多参与,多感受,共同帮助这个社会大家庭,推动社会向前进,他们的成长路程便会更觉充实。”因此,每当看到青年人初次接触社会工作,李德权先生都热衷於去引领他们,协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社会工作中,我得到了很多,不但丰富了生活,还认识到许多不同层面、经验丰富的社会志愿人士,比如陈达文先生,与他们合作起来十分融洽,每每着手一个大型的活动,我们都同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处处得心应手,有时真的能改变社区的现状。”提及此,李德权先生带着喜悦的神情,眉飞色舞地述说着。他又举例道,“比如我们举办的康城艺墟文化活动,鼓励社区的学校们参与,又鼓励学生们参加,参加以後发挥什麽的作用呢?这是我们的目的所在,就是希望透过这个平台,给学生们多一个表演和表达的渠道,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常说,多举办此类型的活动,社会上便会多一个小朋友参与艺术的传承工作,也就能让社会多一份正气,少一个搞破坏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对构建一个和谐、和平的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立志从小事上影响社区,从小事上一点点地影响社会,李德权先生有理由相信:此时的付出,积淀到一定程度,将会发挥出强大的正面的社会力量。
  正因为他的这种信心,他工作起来十分卖力、投入,其服务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人,使工作在绝大多数时候完成都十分顺利,他笑着说,“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幸运,每当遇到困难,总会有许多的好朋友与我一同去解决,所以说这二十多年的服务之路和人生的路途,算是一路平坦的。当年为南亚水災所进行筹款活动的感人片段,至今仍历历在目,未曾忘记。”
  或许,这种力量来自於李德权先生自身的信仰,他认为“人若要跳高,就一定要先蹲下来”,在丰富了大量的经验以後,在处理各项工作时当然便会得心应手,处处逢源。2005年,他因对社会所做的傑出贡献,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於我而言,这是一个鼓励和鞭策。未来,我仍将抱着一颗平常心、感恩的心继续为社会服务!”
  【李德权先生,健谊社副主席、东区青年活动统筹委员会副主席、公益金东区之友委员、九龙联青社社员、国际龙形王国祥国术总会永远荣誉会长、香港台山同乡会(深水埗分会)荣誉会长、香港台山同乡会(港岛区分会)名誉会长、历任民政事务总署康城分区委员会主席、东青团执行委员会主席、东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委员、保安局—独立监察警方处理投诉委员会观察员等。现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助理零售市场经理,2005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
其他文献
康寿领先生是一名精通医术与武术的康寿长者,一生致力於传承中医国粹、弘扬武术瑰宝。他为人风趣、乐观、慈爱,出身於武术世家,早年是体育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後成为福建省第一批就业分配的本科大学生,定居香港三十年来,一方面医者仁心,以医技普济众生,开设有中医跌打医馆;一方面以精湛的武艺,广传有缘之人,桃李缤纷,更难可贵的是,其习武精神在儿孙身上得以传承、发扬!  武术精神 代代相传  已年近八旬的康寿领教授
期刊
颜木兰女士 鍾爱舞蹈,一生醉心於翩翩起舞的美妙时刻;她坚持艺术的真谛,早年,踏着轻盈愉悦的步伐,从印尼而来,经过华北、西北,跨过生活的坎坷,展现人生的美好,终於扎根香港,舞动东方之珠。挥挥彩绸,中国舞、民族舞艺术的种子在香江之畔生根发芽;手持团扇,古典与现代的演绎交相呼应、相互辉映。一路上精彩舞动,一路的芳华留踪。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接班人,於各舞蹈团做出了很大成绩。  坚强执著重追梦  从事舞蹈工作
期刊
【本刊讯】2012年11月28日,香港华商会2012-2013年度委员就职典礼暨十周年纪念会员联欢大会假旺角伦敦大酒楼召开,气氛热烈。  当晚,大会邀请到原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女士、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高宝龄太平绅士、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处长朱曦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台湾事务部副部长何建华先生、中华航空公司客运商务经理黄多多女士莅临主礼。  大会上,该会2012-2
期刊
施养善先生是社群服务的热心人士,身兼十多个社团职务,却始终尽心尽力。乐善好施的他,可谓人如其名,载德行善,情系桑梓,只言付出,不求回报。事业之道上,他白手立业,奋发图强,以勤力演绎了“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精神。他敬业奉献,曾获得晋江市恢齐中心小学关爱奖牌、石狮市施琅学术研究会的荣誉奖及贡献奖,为文化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生活中的他,待人友善,心胸澹泊,有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施养善先生,三和企业公
期刊
刘汉光先生是一名身居香港卻不忘家乡的思乡人,他闯荡香港,事业有成,返回家乡,扶贫助学,一份爱国爱乡之情,切切,一颗爱国爱乡之心,明明。六年前,在他的倡导与操办之下,成立了旨在服务乡梓、建设家乡的香港深圳市龙岗同乡会;半年前,为回乡的乡亲提供一处健康娱乐的好去处,他於2012年投资成立金峰文娱活动中心,既助推龙岗区经济发展,又丰富当地乡亲的文娱生活……乡音不忘,乡情常念。他的作为,皆因其心中那一份抹
期刊
谭兆晃(谭云龙)先生是渊远流长的蔡李佛拳第五代传人,师承陈汉雄先生,凭借习武之天赋,已拥有一身高强的武艺,所打过的擂台赛皆第一回合即赢得对手,成为其师之骄傲、武林界之新星;他武艺高强,武德高尚,从不以武术欺凌弱小,以坦荡之胸襟,弘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之武风,深得师兄同门及武术界之敬佩!  【谭兆晃(谭云龙)先生,陈汉雄授徒、雄胜蔡李佛拳第五代传人。蔡李佛拳享誉世界,起源于江门新会京梅村,已有近二百
期刊
伦林芳先生立体摄影作品选登
期刊
陈惠森先生是一位至诚用心的绘画导师,每堂课前,他会早早地将各种资料凖备齐全,只为了在学生们眼前还原一个他们未曾见过或极少见的美好世界;他常带着孩子们外出写生,是为了让大家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感觉。他追求的绘画风格是一种以真实为前提,辅以创新而合理的改变为风格。而他自己也正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说:“艺术,来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陈惠森先生,儿童启能教育中心绘画导师,教授中西书画,並
期刊
2012重庆大厦周年晚会精彩纷呈
期刊
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高利贷资本等方面。  明清晋商的成功之道  明清山西商人称雄国内商界五个多世纪,“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是他们的自我写照。他们的成功,令人注目。他们的成功,就在於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