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分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学生阅读量不足、阅读质量不高等方面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内容,制定计划和提高阅读的深度,做好记录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分析研究
  课外阅读是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延伸与拓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模式对高中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有些学生阅读意识不浓,阅读量和质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
  据2014年至2016年某地连续三年的问卷调查显示,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读书数量较少。有百分之五十七的高中生表示,自己每学期阅读量低于六十万字,平时忙于上课做习题,没有更多的时间开展阅读。而且许多学生反映自身藏书少,学校图书馆借阅效率低下,导致自己在阅读量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是阅读深度不足。许多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常常囫囵吞枣,通过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对文章或书籍缺乏深入的研究,一本书阅读之后往往只能在脑海中留下一些初步的印象,而细细思考则比较茫然,阅读中的收获不够明显,没有能够从广泛的阅读中提炼出更多的信息与技巧为己所用。
  三是读物良莠不齐。因为缺乏对学生阅读内容范围上的规范要求,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接触的读物良莠不齐,既有名著、优秀的期刊、党报党刊,也有一些纯粹娱乐性的质量低下、粗制滥造刊物,这就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提高阅读数量与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
  1.圈定范围保证学生阅读视野干净。要求学生高质量的开展阅读,并且从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体会,前提是要保证学生阅读的书目积极向上,保持学生阅读视野的干净整洁。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明确提出了阅读的范围,向学生列举了六大类356种书目,涵盖了中外名著、人文地理等经典期刊著作,要求学生尽可能选择这些书目刊物进行阅读。同时也对学生画出了阅读的红线,哪些书籍属于劣质的刊物,要坚决抵制,通过这样的方式确保学生阅读的内容高质量。
  2.制定计划保证学生阅读有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防止大呼隆和突击阅读的现象,一定要保证阅读活动均衡分布到学生学习的每学期、每个月乃至每一周,这就要体现计划的规划性。笔者在每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中都专门制定了读书计划,要求学生对照计划要求制定本学期的阅读规划,每学期要必读哪些书目,选读哪些书目,阅读总量是多少,然后将这些书目分布到每个月、每一周,和语文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为了完成数量而在某一段时间内突击阅读、囫囵吞枣。每一位学生制定了阅读计划之后,只要坚持实施下去,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他们语文学习活动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阅读活动经常性开展和有序推进。
  3.明确数量保证学生阅读总量充足。课外阅读活动既需要有明确的方向范围,也需要一定的数量作为保证。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经过认真的比对,和学生座谈了解,对高一到高三年级的阅读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高一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高二学生每学期阅读量不少于八十万字,进入高三以后因为学习压力大时间紧,每学期阅读量控制在六十万字。无论学习多么紧张,课外阅读都要坚持下去,这既是拓展语文知识面、提高分析理解能力和作文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一次放松。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4.精读勤记保证学生阅读深入有效。在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抓住精和勤两个要点。精是精读,选择的书目尽可能进行深入的研读,对阅读文章的内容、写作背景、写作特色、框架结构等进行深入的分析,既做到深入理解,又要抓住重点。同时,每人准备一本读书笔记,将阅读中遇到的好词汇、好语段摘录下来,将自己认为好的框架提炼出来,将一些好的开头技巧、结尾技巧总结出来,还可以针对某一部作品、某一篇文章撰写读后感,将读书笔记作为课外阅读积累深化吸收的重要载体。一学期的阅读活动开展下来,学生都会积累厚厚的一大本读书笔记,平时闲暇时间翻开了看一看,既是一次温习巩固的过程,又是一次学习休闲的过程。通过精读勤记,学生的课外阅读目标明确,阅读的深度广度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5.内外融合保证学生阅读效率提升。课外阅读活动立足课外,但是也要和课内阅读教学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教师在阅读分析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技巧,将课堂分析获得的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的阅读活动之中,帮助学生针对性提高阅读效果,这也是课内外阅读相融合互动共进的重要手段。广大高中生一定要坚持课内细心研读、扎实分析,课外博览群书、有所收获。许多理解能力较强、作文写作较好的学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经验体会时,将大量有深度、有质量的阅读作为非常重要的成功经验。在课内有了精心的指导,在课外有了阅读的空间,长期积累下去,自己脑海中的词汇、语句、框架、技巧将会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对整个语文能力素养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结束语
  强化高中生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研究,特别是针对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要进行积极研究,通过强化学生阅读范围、阅读方法技巧指导,提高阅读活动的规范性有序性,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右婷.读经典名著,品别味人生[J].优秀作文选评(初中版),2011(Z1)
  [2]王伟.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是初中思想品德《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的教学案例,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形成认知,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地、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案例描述;课后反思  一、案例描述  环节一 走进挫折 认识挫折  挫折的含义(板书)  今天我想通过我的博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挫折”这个话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顺应国际教育趋势,体现新课改精神。运用地图培养学生从读图、绘图到图形整合、图文转化、无图思考的地图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空间想象及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关键词】地图;地图学习;地图技能  地图基本技能是地图学习,甚至地理学习的关键。在教学中首先应加强读图、析图、记图、绘图等地图基本技能的学习。  1.读图技能的练习  学生在地图学习中遇到
内容作为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我国商贸流通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受限于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供求结构特征表现为:需求结构以服务业为主,供给结构以
【摘 要】故事是学生的最爱,即使是初中学生,他们也对故事情有独钟。初中地理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巧妙植入地理故事,可以丰富地理课堂,更可使地理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故事;优化  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创造性地理解与使用地理教材,而且要善于用好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如果能用地理故事,对教材知识
【摘 要】在地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新课改中众多改革措施的一项,本文就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方法,希望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地理学习中提高各种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地理学科;学生主体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灵活多变、观念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探究教学中,更加容易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各项能力。在如今新课改的影响下,这种教学
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通过强化政治意识,突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苏维埃精神”“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等办报原则,及时报道党团员模范先锋、党组织发挥战斗
【摘 要】高中生听力素质不容乐观,语文教师要深入分析现状,充分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在教学环节穿插训练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让学生抓住听的重点,同步强化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训练。  【关键词】高中生;听力训练;分析研究  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听说读写能力是其中最为基本的能力素养。听排在在四种能力之首,要求学生能够专注于听的理解思考以及根据听的内容进行表达表述。教师既要引
【摘 要】提问是地理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它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提问需要艺术,提出问题要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合理明确、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巧妙灵活地把握好运用好提问的艺术,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提问艺术;启发性;趣味性  一、提问要由浅入深  善于提问的人,好比砍伐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下手,然后再砍伐那最坚硬的部分。例如,教师在讲授“大气的垂直
本文通过与WTO的反倾销协议及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的反倾销法相比较来分析我国反倾销的立法现状,包括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反倾销调查及反倾销措施等方面,并就完善我国法
商贸流通业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研究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差异,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阐述了商贸流通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