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DI技术预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糖变化的临床研究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问质谱(SELDI-TOF-MS)技术筛选与恶性肿瘤化疗后血糖变化情况、相关的血清蛋白质组指纹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应用SELDI-TOF-MS、CM10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18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经过2年随访按化疗后的血糖情况分为血糖正常组(136例)、糖耐量异常组(27例)和糖尿病组(19例),利用Biomarker Wizard 软件回顾性地分析比较各组间化疗前的血清蛋白质指纹图潜,Biomarker Pattern软件建市预测模型.结果 M/Z为5298和9608的两个蛋白质组成的诊断模型可将患者在化疗前准确分为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异常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481%(22/27)和100.00%(17/17),准确度为88.64%(39/44);M/Z为10324、2761和4084的3个蛋向质组成的诊断模型可将糖尿病组与血糖正常组准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35%(53/85)和88.24%(15/17),准确度为66.67%(68/102);M/Z为5895、6010、6099、3930、5430和2495的6个蛋白质组成的诊断模型可将糖耐最异常组与血糖正常组准确分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5%(66/85)和96.30%(26/27),准确度为82.14%(92/112).结论 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恶性肿瘤化疗后3组血糖情况的化疗前的蛋白质指纹,建立血糖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和糖尿病组的诊断模型,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后血糖变化的早期预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26例60岁以上老年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经内镜治疗24例,手术2例,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内镜治疗对提高老年ACST患者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影响.方法 150例行辅助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化疗,试验组行常规化疗+艾迪注射液.观察患者CID的发生率、菌群分布、Karnofsky评分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CID的发病率为29.8%,菌群失调发生率23.8%;试验组CID发生率为9.1%,菌群失调发生率13.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NP方案化疗;对照组32例单纯用NP方案化疗.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68.75%,对照组为40.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Karnofskv评分好转率治疗组为56.25%,对照组为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观察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对巨块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活检确诊为巨块型子宫颈癌的患者48例(栓塞组),临床分期ⅠB~ⅡA,术前行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术,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插管至双侧子宫螺旋动脉,顺铂(DDP)40~80 mg,环磷酰胺(CTX)400 mg,长春新碱(VCR)2 mg用于灌注.化疗2~3周后行子宫颈癌根治术,分析其手术切除率、术中出血量及疗效.对照组为55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WT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10例乳腺肿瘤及其邻近正常乳腺组织中的WT1基因及内参照GAPDH的表达水平,以WT1_N=(WT1拷贝数/GAPDH拷贝数)×10~4计算WT1表达水平,并计算同一患者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WT1_N比值,定义为T/N_(WT1)比值,分析WT1基因表达(T/N_(WT1))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
目的 比较单纯常规体外照射与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T1、T2期鼻咽癌原发灶的局部控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30例初治的T1期和部分T2期鼻咽癌病例进行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2年,鼻咽局部复发2例,2年局部控制率93.3%,远处转移4例,张口困难2例,无一例患者发生软腭穿孔.结论 体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后装治疗鼻咽癌,增加了鼻咽腔内照射剂量,提高了局部
鼠双微体基因(MDM2)通过抑制p53介导的转录活性和促进p53降解来控制p53的功能.MDM2过度表达引起p53失活,导致p53野生细胞恶性转化.人工合成抑制p53-MDM2蛋白复合体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可促使p53核内积聚、活化p53,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死亡.针对p53-MDM2相互作用的抑制剂可成为治疗p53野生型肿瘤系的新型抗癌药物。
患者患者,女,51岁,于2006年3月体检时胸部X线片示右肺肿物.当时无明显不适,其后肿物逐渐增大.5月底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中叶靠近右主支气管处占位,大小约1.0 cm×2.0 cm.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腺癌.2006年6月1日于该院行右肺全切术,术后病理为中分化腺癌.术后采用NC(长春瑞滨+卡铂)方案化疗4个周期,经查CT疗效评为病变稳定(SD).2007年6月患者自觉右目视物
目的 建立人类肾上腺皮质腺癌(ACC)细胞系ACC-LWL,研究其表型及肿瘤相关抗原表达,并以此模型初步探讨过继免疫细胞治疗ACC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获得的ACC的新鲜肿瘤组织经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至稳定生长,分析其生物学特征,包括癌细胞集落形成、染色体及成瘤性.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系细胞表型,RT-PCR检测MN/CA9和HLA-A2基因表达.体外用IL-2(200 U/ml)和ACC-LWL冻融
目的 探讨脐尿管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报告4例原发性脐尿管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脐尿管癌发病年龄较其他类型膀胱癌年轻,平均年龄52岁.临床表现以血尿多见,临床病理以黏液性腺癌多见.结论 脐尿管癌就诊时以血尿为主,肿瘤已侵及膀胱,治疗相对较晚,且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首次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和对复发转移患者采取积极的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