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权:特征、意蕴及其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实现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影响。但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学习权是学生接受学习的基本权利,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权,并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通过建构具有“生本”倾向的,能够满足师生彼此需求的新型学习场所,实现课堂学习权。为此,本文主要从特征、意蕴、困境、策略等方面对学习权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权;特征;意蕴;实现策略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背景下,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倡导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较强的机械性和功利性,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如果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意味着要求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即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关系进行调整,对学习权和教育权的关系进行改变。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加强对学习权的重视和研究,深度解析课堂学习权的特征、意蕴和实现路径,以此来推动高中历史课堂的转型。由此可见,加强对学习权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学习权的意蕴和特征
  (一)学习权的意蕴
  学习权是学习型社会中每个公民都具备的基本人权。学习权的概念相对宽泛,目前学术界对于学习权的内涵的理解主要為以下几种:一是学习自由观。该观念认为公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策略及形成自己想法的自由权利;二是主被动学习权利观。改观念认为公民不仅拥有接受教育信息的被动权利,而却还拥有阅读和写作、思考和提出问题、想象和创造等方面的主动权利;三是学习转换观。改观念认为学习权是一个动态转换的权利,主要由个体发展权、学习自由权、学习协助权这三种权利构成[1]。
  (二)学习权的特征
  学习权充分体现了开放、民主、动态、社会化的教育理念,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过程性。只有当下学生主动的、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处于自觉、自愿和自主的学习状态时,才能真正体现学习权的价值;二是共生性。只有当学习权成为师生共需和共享时,学生在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来自施教者和同伴的支撑性回应,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成绩的提升、学习自信的发展才会成为可能;三是基础性。学习权是促使学生发展成为学习型社会下未来合格公民和终身学习者的起点,学习权的实现程度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对学生对民主生活的体验和公民权利的认识产生间接影响;四是整合性。学习权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优化。这就要求教育人员充分整合学校、国家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对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话语权进行充分分配,形成支撑学习活动的强大“教育合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权缺失困境
  (一)教育权遮蔽了学习权
  在传统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固守“师本”,在教学过程中极度追求教与学的同步,将教师的理解替代学生学习的过程,将课堂教学变成了一个完全有教师主导,不注重学生学习思维活动、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片面强调学生单向接收信息的知识灌输过程。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不合理,教育权遮蔽了学习权,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权,导致学生学习只能处于浅表学习层面,无法深度学习[2]。
  (二)教育权屈从于学习权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促使高中历史课堂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即很多学校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度、自由度和活跃度作为区分新旧课堂的重要依据。在其影响下,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开始奉行“学生多说多做,教师少做少错”的原则,主动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沦为学习的旁观者和放任者,教育权逐渐屈从于学习权。
  (三)学习主角遮蔽了学习主体
  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大多数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体验也是不一样的,这也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了被依靠着、检查者和衬托者三种学习参与角色。其中被依靠着是指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通过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获得积极体验;检查者是指被教师当作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人,他们深知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和角色,即便是回答出问题也不会感受到喜悦;衬托者则是教师当作显示教学好坏效果的对比参与者,他们往往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最低期望或负面反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消极参与者[3]。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让某一个学生回答全部的问题,其他学生充当观众的现象。显然课堂学习的主体成了少数学生,大多数学生游离与学习之外,使得学生之间的学习权处于不对等的状态。
  三、学习权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实现路径
  (一)师生共享课堂权利,共担学习责任
  对于大多数高中历史教师而言,与学生共享课堂权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们认为一旦将权力下放,自己就会逐渐失去对课堂和教学的控制,使得他们将课堂权利牢牢抓在手上,不愿与学生共享。实践上,师生共享课堂权利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领导权,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在与他人合作中做出决策。师生共享课堂权利时,意味着教师不能再完全插手学生的全部的学习决定,而应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决策中来。当学生在课堂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参与权后,这就意味着教师成了课堂权利的分享者,学习过程的焦点也逐渐动教师向学生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而且也可以有效避免不良师生关系的形成,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一个舒适、自由、安心的学习环境[4]。
  学生在与教师共享课堂权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责任也在不断增多。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不再依靠教师的领导和课堂规则,而是学习者必须要主动承担起自主学习的任务。因此,学生必须要主动承担起学习责任,并从学习的被动者、依赖者逐渐向自主学习、帮助他人学习的积极学习学习者转变。同时教师也需要与学生共担学习责任,更多地使用同伴辅导、小组合作等群体化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对自己和他人学习负责的机会,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处理好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高中历史课堂中,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因而在大多数时候不是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习者被学习内容牵着走。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现学习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学习内容的功能,建立具有“建立知识基础”“促进学习”双向功能的学习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和学习内容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时,学生还需要学习如何去学习。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将教学的中心从知识的复制向学习技能的传授转变,将更多地学习技巧传授给学生,如元认知理论、书面与语言沟通技巧、自我学习管理、合作学习中人员管理和任务分配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第一手学习中来,即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学生逐渐发展成自主学习者[5]。
  例如:在对《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第一手学习活动中来。根据学习内容,教师可以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对这些事件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影响和关系进行分析,最后绘制出一个思维导图。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完成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有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三)选择满足师生彼此需求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实现学习权,教师则需要将课堂教学活动中采取一些满足师生彼此需求的教学策略,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首先,教师可以采取自身策略,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用积极的教学态度消除学生对学习的不良情绪,用教学热情对课堂教学活动增添更多地活力和乐趣,创造一个充满快乐的课堂环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二是全班策略,即教师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收获。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一种全班性的教学策略[6]。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组织学生开展以课堂讨论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增进组内个体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三是少数策略,即针对班上少数学生開展的策略,如后进生。在面对后进生时,教师则需要加强对他们关注,并通过积极的话语对他们进行激励,同时给予他们更多表现得机会,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不足和原因,找到学习突破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帮助他们顺利转化。
  结束语
  学习权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对于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对学习权的特征、意蕴及实现路径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建构“师生共生”型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学习权,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潇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02):143-144.
  [2]郑小红.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A2):149-150.
  [3]程宝宝.有关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12):34-35.
  [4]高强.新高考·新变化·新思考——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20(A1):137-138.
  [5]钟键.时空观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J].名师在线,2020(35):25-26.
  [6]范从华.学习权:特征、意蕴及其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实现[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1):71-73.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沉淀出的文化瑰宝,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必须围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本文简单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结合笔者实际教育工作经验,提出了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改革  引言:语文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史料教学对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本文通过论述历史解释的内涵与价值,史料教学对培养历史解释的价值意义,针对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和史料运用的现状,提出几点利用历史史料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发展的
期刊
摘 要:江苏省高中课程基地是江苏省在国内率先启动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各高中学校积极投入创建,但从创建后的运行来看,各课程基地的发展参差不齐。构建课程基地共同体,以区域学科课程建设为抓手,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基地的良性运行,实现课程基地与学科课程的双优发展。  关键词:课程基地共同体;高中生物课程;区域发展  一、课程基地及区域发展状况  自2011年9月起,江苏省在全省中小学启动课程基地建设。南京师
期刊
摘 要:深入研究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籍生互融课堂教学存在的問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既立足本地学籍生实际,又能充分考虑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经历、学习基础和兴趣等,让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在当地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各个学校既要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敞开大门,欢迎他们入学,还要充分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消除各种偏见,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共享电子档案,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让流动人口子女和本地学籍生高
期刊
摘 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素材,丰富教学素材,探讨真实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型,落实核心素养,提高高三化学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主题引领;课程内容情境化;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精选教学内容,以学科主干知识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式学习使课程内容情境化,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高三复习课教学可以选取新闻热
期刊
摘 要: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作为考试的关键环节的阅卷工作,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公平公正的评价一个考生;而传统的手工阅卷耗时耗力,有时候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有待商榷,针对传统的阅卷模式的诸多弊端,當前信息技术不断变革,好分数阅卷平台便孕育而生了,这个平台是好分数官方提供给学校的教师的移动端线上阅卷的小助手,有着诸多的优势:体系结构科学完善、阅卷形式灵活多样,网络阅卷的保密性保障了阅卷的公平公正性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中教学概念和定理比较抽象,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数学知识框架,提高学生抽象素养。本文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逐一分析,首先通过教学中对基础概念的重视,逐渐形成学生的抽象思维,再利用数形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再将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抽
期刊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不断前行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精神之源。而古诗词作为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韵味。面对古诗词教学方法固态化、教学内容机械化、教学形式狭隘化的现状。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文化视角融媒设趣、吟诵识美、入境悟情、开展活动进行古诗词教学,让学生受诗词文化濡养,做个有民族精神情怀的中国人。  关键词:中学古诗词;渗透文化精神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提出:“语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点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许多文化知识、理性思维、想象能力相关的内容,这些都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融入高中数学的教学,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多地便利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在新的高中数学课改的推进过程中,将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和主要教学目标。教师需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应未来教学发展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目标,研究以培养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与方法,提高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的水平,创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效课堂;大数据  2014年,我国确定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