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多角度看待历史的空间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人类的祖先在蛇的诱惑下吃了智慧的苹果后,她注定要被逐出伊甸园,因为她有了自己看问题的标准与尺度,人的智慧的认知形成人认知的多样性,人认知的多样性使上帝看到了人类的未来,发出人必受苦难的预言。人类正是在一个又一个的苦难中艰难前行,造就了五彩的世界和多元的文化。而文化多样性的属性也要求我们以更广阔的眼界去面对历史,以更宽阔的胸怀去接纳历史,以更加多元的视角去看待历史,我们的历史教学也应当符合这样的要求。那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历史的思维呢?
  
  一、教师引导
  教师应先用合适的言语和行为来启发学生,告诉他们分析历史现象不应该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而应该是多角度、多视角的。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然后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例如:在谈到如何对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进行评价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人们对武则天的评价会有如此大的差异”的问题。历史教师应该同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的认知意向的不同,即人看待历史问题时的出发点不同。这样多角度地去看待历史问题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现象和更多的历史发展规律,可以对历史的进程做出更准确的预测。
  
  二、自己总结
  自己总结就是让学生对某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例如:在讲到“区分中国历史阶段的因素除了按年代划分以外,还可以按什么条件划分”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提出按阶级发展规律划分、按重要历史人物来划分,或者从各个不同阶段的历史任务出发来划分等等。学生的思路虽然并不一定严密,但至少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给予其他同学更多的思索。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它的适用范围,都有它所不能解释的地方,都不应该主导我们的思想,我们至少应承认对于历史有多种多样的看法,它们只有角度的不同,而没有正误的区别。
  
  三、反向发问
  反向发问就是启迪学生不定向思维,教育学生多角度看待历史问题,主要是从问题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如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教师提出:“美国政府宣称: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决定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说法正确吗?请用史实加以评说。”通过这种曲折反向提问、从矛盾对立面发问,能启迪学生不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维思考能力。
  总之,历史是多元的文化载体,多元化、公开化、透明化地认知历史有利于学生了解复杂的历史事件对今天人们的影响,有利于他们打开历史的大门、走入历史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所以,要给学生留一些多角度看待历史的空间。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在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要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   我主要从新教材具有的几个突出的优点着手,进行教学:  1、新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确实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让学生产生对知识
期刊
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如何使学生正确地树立自我,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适应时代的需求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过,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  青少年正处于对一切好奇、求知欲强的阶段,而在当今的应试教育中,统一的参考、统一
期刊
我在历史教学中,经常结合乡土知识、传统节日、民俗等对学生进行课外辐射教学,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史料、研究历史的能力。下面仅以教学实践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讲三闾大夫屈原时,因为我的家乡就在紧邻秭归的奉节县,于是我适时地穿插起家乡流传的故事。  师:(话锋一转)说到这里,我们的县名还与屈原有关呢!(一下就调动起大家的兴趣。)  生:(瞪着眼睛等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化学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不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目标,具有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角度提出了化学新课程的目标体系;倡导“以科
期刊
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创新人才是社会的财富。面对21世纪的挑战,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模式、鼓励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纲要》指出: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应视幼儿为创造的主体,给幼儿创造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技巧。那么,如何在平时的
期刊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和历史时间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是我们研究、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工具。历史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它使抽象、枯燥的文字显得更形象而生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教师利用历史地图这种直观、形象的表现工具阐明问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中,很多都是以历史地图的形式进行命题的。这说明历史地图在文科综合试题中具有明显
期刊
化学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再学习,是巩固知识、防止遗忘的基本方法。化学复习包括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学期复习、结业总复习等类型。    一、经常性复习  经常性复习是基本的,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复习。一般分以下几种情况:  1、讲授新课前的检查复习。这种复习是在一节课的开始几分钟内进行的,它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为学习新知识准备好了条件。  2、讲授新课时,有机地结合原有知识进行复习。例如:平时进行
期刊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定位。根据这一观念性的思想,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就得以这一理论作为指导。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知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心的主角,学生就是课堂里专门聆听的配角。如果是这样的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是不能活跃起来的,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交往,学生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这不得不引起从教者的深思。  作为教师,在职业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常常反映物理难学,尤其是解题难,特别是涉及生活、生产的实际材料题更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会把题目中的过程和物体简化成物理模型,或把复杂的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理想化的简单过程,把经验、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通过教学的手段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解答。一句话,就是没有掌握、不会运用物理思想方法。  有人定义,物理思想方法就是人们对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方法,是源于物理世界又指导人
期刊
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的角色。本人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经验,就《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概念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