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是新中国最老的国有外贸企业,六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一直是国家粮、油、糖等大宗贸易的主渠道,一直是参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骨干企业,始终把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长期的经营和发展中,不仅为国家作出了贡献,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忠良博物馆是中粮创办的一家企业博物馆。她于2011年7月建党九十周年前夕建成,坐落在風景优美的北京门头沟区忠良书院内,建筑面积2 100平方米。
忠良博物馆作为一家企业博物馆,无论是在宣传中粮发展历程、传播忠良文化,还是在弘扬建党伟业、呈现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特有的积极的作用。忠良博物馆开馆3年多来,接待了省部级领导以及党和国家领导30余人,接待参观者2万多人,成为中粮员工和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消费者了解中粮产品的重要平台,成为中粮的立体名片。
忠良博物馆分为三层、四个展区:一层为革命文物收藏展,二层为中粮发展历史展,三层为打造“新中粮、新国企”展以及中粮产品陈列展。当您从一楼迈向三楼,您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旅行,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走向新中国,从百废待兴的共和国走向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全面改革开放。您仿佛阅读了一本新中国外贸发展史,您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反动统治,结束了旧中国100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对外贸易的屈辱史,揭开了新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篇章;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外贸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是如何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粮是怎样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计划执行者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经营者转变,由单纯的商品经营者向综合经营者转变;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粮是怎样从一个纯粹的“皮包”公司(中间商)一步步成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全产业链粮油食品的”新国企。
一层革命文物收藏展区共陈列文物500余份、800余件,主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领导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苦难辉煌。
二层中粮集团发展历史展区,主要反映了中粮从诞生到2004年55年的发展历程。中粮是一家以外贸起家的国有企业,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2月在天津成立的“华北对外贸易公司”所属的一些专业贸易公司,例如:华北粮食、油脂、蛋品、猪鬃等子公司,这些公司最后殊途同归到了今天的中粮。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些专业外贸公司陆续从天津迁到了北京,并且冠名为“中国”字头的贸易公司,隶属于中央贸易部,在北京的胡同里办公,完成了自己的初创阶段。随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粮也在不断壮大。10年后,中粮走出胡同,搬进了外贸部新盖的出口大楼,承担起国家粮油食品进出口和行业协调的重任,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42年后,随着国家外经贸体制改革和中粮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粮走出了出口大楼,搬进了新的办公场所——京信大厦,开始实施一系列变革,将贸易与实业紧密结合,使中粮由传统外贸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中粮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实业投资结出了累累硕果,甩掉了几十年“皮包”公司的老帽子,成为世界500强企业。47年后,中粮告别京信大厦,搬入位于长安街的中粮广场。中粮不仅继续保持和巩固了在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领域的领导地位,而且通过系列化投资和系统性管理,建立了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为主体、向相关领域辐射的实业投资格局,使中粮发展壮大为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横跨食品、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层前半部分“新中粮、新国企”展区,主要反映了中粮近十年来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足迹。从2005年开始,中粮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将中粮从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国企打造成如今的“新中粮、新国企”。58年后,中粮告别中粮广场,迁入新办公大楼——福临门大厦。在这里,中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在全面分析全球粮油食品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新目标。
三层后半部分“中粮产品”展区 ,主要陈列了中粮旗下10余个品牌、100余种产品。不仅可以让参观者和消费者集中了解中粮产品,还可以与众多中粮产品亲密接触。
当您走出忠良博物馆,您就会明白中粮能够成为一家从胡同里走出来的世界500强企业,不是凭空和偶然产生的,比中粮有钱、有实力、特别是有资源的企业多得很,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里中粮能够凤凰涅槃;您就会明白中粮产品受到众多老百姓的喜爱,不是凭空和偶然产生的,与中粮相近、相同、特别是粮油肉奶类的产品多得很,为什么许多消费者要首选中粮产品;您就会明白中粮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不是凭空和偶然产生的,因为中粮始终坚持忠于国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李 直)
忠良博物馆是中粮创办的一家企业博物馆。她于2011年7月建党九十周年前夕建成,坐落在風景优美的北京门头沟区忠良书院内,建筑面积2 100平方米。
忠良博物馆作为一家企业博物馆,无论是在宣传中粮发展历程、传播忠良文化,还是在弘扬建党伟业、呈现新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特有的积极的作用。忠良博物馆开馆3年多来,接待了省部级领导以及党和国家领导30余人,接待参观者2万多人,成为中粮员工和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消费者了解中粮产品的重要平台,成为中粮的立体名片。
忠良博物馆分为三层、四个展区:一层为革命文物收藏展,二层为中粮发展历史展,三层为打造“新中粮、新国企”展以及中粮产品陈列展。当您从一楼迈向三楼,您仿佛进行了一次“穿越”旅行,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走向新中国,从百废待兴的共和国走向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全面改革开放。您仿佛阅读了一本新中国外贸发展史,您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反动统治,结束了旧中国100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对外贸易的屈辱史,揭开了新中国对外贸易的新篇章;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外贸企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计划经济时期、在改革开放时期是如何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粮是怎样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计划执行者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经营者转变,由单纯的商品经营者向综合经营者转变;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中粮是怎样从一个纯粹的“皮包”公司(中间商)一步步成为“打造具有国际水准全产业链粮油食品的”新国企。
一层革命文物收藏展区共陈列文物500余份、800余件,主要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前赴后继,领导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苦难辉煌。
二层中粮集团发展历史展区,主要反映了中粮从诞生到2004年55年的发展历程。中粮是一家以外贸起家的国有企业,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9年2月在天津成立的“华北对外贸易公司”所属的一些专业贸易公司,例如:华北粮食、油脂、蛋品、猪鬃等子公司,这些公司最后殊途同归到了今天的中粮。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些专业外贸公司陆续从天津迁到了北京,并且冠名为“中国”字头的贸易公司,隶属于中央贸易部,在北京的胡同里办公,完成了自己的初创阶段。随着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粮也在不断壮大。10年后,中粮走出胡同,搬进了外贸部新盖的出口大楼,承担起国家粮油食品进出口和行业协调的重任,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42年后,随着国家外经贸体制改革和中粮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粮走出了出口大楼,搬进了新的办公场所——京信大厦,开始实施一系列变革,将贸易与实业紧密结合,使中粮由传统外贸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中粮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实业投资结出了累累硕果,甩掉了几十年“皮包”公司的老帽子,成为世界500强企业。47年后,中粮告别京信大厦,搬入位于长安街的中粮广场。中粮不仅继续保持和巩固了在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领域的领导地位,而且通过系列化投资和系统性管理,建立了以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为主体、向相关领域辐射的实业投资格局,使中粮发展壮大为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横跨食品、地产、酒店等众多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层前半部分“新中粮、新国企”展区,主要反映了中粮近十年来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足迹。从2005年开始,中粮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将中粮从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国企打造成如今的“新中粮、新国企”。58年后,中粮告别中粮广场,迁入新办公大楼——福临门大厦。在这里,中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在全面分析全球粮油食品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战略新目标。
三层后半部分“中粮产品”展区 ,主要陈列了中粮旗下10余个品牌、100余种产品。不仅可以让参观者和消费者集中了解中粮产品,还可以与众多中粮产品亲密接触。
当您走出忠良博物馆,您就会明白中粮能够成为一家从胡同里走出来的世界500强企业,不是凭空和偶然产生的,比中粮有钱、有实力、特别是有资源的企业多得很,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改革大潮里中粮能够凤凰涅槃;您就会明白中粮产品受到众多老百姓的喜爱,不是凭空和偶然产生的,与中粮相近、相同、特别是粮油肉奶类的产品多得很,为什么许多消费者要首选中粮产品;您就会明白中粮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不是凭空和偶然产生的,因为中粮始终坚持忠于国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李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