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是卓然矗立的一座文学丰碑.它的艺术手法精妙绝伦,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文化内涵丰盈厚重.它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正所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以其诗意的语言,绘人绘事,绘声绘色;以其悲剧的情怀,描红写翠,记荣写败.又以冷静的笔墨写历历往事,依依深情;以卓越的才华,写凡尘仙境,众生百态.或写诗书簪缨钟鸣鼎食门庭若市的高门巨族;或写贩夫走卒引车卖浆忙于生计的草根细民.写意传神,惨淡经营!往事如烟,佳人如花,簪它于纸上,它便永不凋谢了!它是一首刻骨铭心痛彻心扉的爱情诗,是一幅繁华落幕烟火依旧的风俗画,是一首凄婉哀恸无可奈何的别离歌.总之,《红楼梦》是一部经典的诗化小说,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百科全书.
其他文献
余光中在散文创作中特别强调以意象营造丰富立体的语言感觉,突出文字的形式美感,使得其散文具备了诗的气质,呈现出诗歌的意境与唯美.《听听那冷雨》以“雨”为审美对象,将诸多雨的意象交融在对时空地域的自由联想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沉依恋中,营造出凄迷渺远的意境,较为鲜明地体现了余光中散文的美学特征.结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困惑,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为目标,笔者运用多种方法深层次品味文本的审美意蕴,通过执教《听听那冷雨》这篇美文,探寻散文审美教学的常规路径.
期刊
一、导入新课rn一纸一世,一念一生,掌中岁月,指间永恒,让我们一起走进瑞典第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斯特林堡,学习他的代表作《半张纸》.rn二、初读文本,概括内容rn1.半张纸的特征rn师:请同学们在文本中找出能够概括出“半张纸”特征的句子.rn生:第1段,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
期刊
[学情介绍]rn从2019年9月到12月,笔者所带的初一年级学生已自主完成《小王子》《我亲爱的甜橙树》《史铁生散文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老人与海》《朝花夕拾》共6本书的阅读与分享.学生已初步养成圈画重点语句、有针对性批注的阅读习惯,但对外国小说了解甚少.此外,学生读小说还停留在关注小说情节这个层面上,在他们看来好的小说至少要有一个光鲜的人物和一个完美的结局.阅读经验的缺乏、小说情节的简单,都加大了《老人与海》一书的阅读指导难度.《老人与海》整本书的阅读目标,旨在让学生初步感知外国小说与中国小说的不同,
期刊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rn任务一:随文释义析结构,疏通诗意初探究rn[预习要求]rn1.查阅李白及唐代的相关资料,借助注释疏通《梦游天姥吟留别》.rn2.画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行文结构导图.rn3.写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文本提出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期刊
[教学设想]rn《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两篇写景抒情散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学习任务群分属“文学阅读与写作”.选择从审美的角度切入,契合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也是落实“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在要义.
期刊
倒逼式阅读,就是在初读文章时,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用原文中的字词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字,然后以此为细读文本的源头或线索,倒逼学生向文字表达的细微处探幽、向文本意蕴的深广处漫溯.
期刊
2021年的语文高考,四套全国卷,无论是相互间横向的比对,还是与之前的命题做纵向的比较,宏观地看,皆都具有“三大三小”的特点.一是大不同,小相似:试卷所涉及到的命题材料,文字内容完全不同;配置的题型、题问,基本相似;二是大稳定,小变化:试卷的模样、模块大致不动,其中,某个部分的题型、题量、题问会有小的改变;三是大延续,小微调:延续着对学科本义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设题的样式和提问的层次会随机而调并趋于精细.
期刊
初读,“激昂慷慨”贯穿下阕,占据全词主流《沁园春·长沙》,容易被上阕流露出的激昂慷慨吸引.“激昂慷慨”既是由直接抒情的词句“怅寥廓”表现出来,也是由上阕描写的秋景格调体现出来.
期刊
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通过涵盖小说、诗歌、散文、话剧等体裁的现当代文学中部分优秀作品,以体现现当代文学的伟大成就.而所选择的现当代文学,由于其所处于的年代以及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备一定的文学特色.在鲜明的文学特色之下,现当代的文学不仅反映出各个作者在其时代浪潮下所表现出的不一样的个性色彩,以及在这样的个性色彩之下闪耀的人性之光,同时也反映出现当代文学对于历史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影响以及能够深刻撼动人类内心的巨大能量,简单文字之下的连锁效应是许多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它是作者基于时代背景下的觉悟
期刊
《木兰诗》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里的课文,最后一段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下称“末段”)文下对“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注解是:据说,把兔子提起来,使它悬在半空中,雄兔不时地动弹着两只前脚,雌兔常常眯着两只眼睛,因此便于辨认.并且不少资料的注解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古诗荟萃》认为雄兔与雌兔在外形上有此差别.《成书研究》译此句为:雄兔习惯搔乱扑腾双脚,雌兔总是眯着双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