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方满族建筑特点的成因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作为历史传承的主要载体起着关键作用,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形成不同的建筑理念,在满足实用主义的同时更多的证明了其民族文化特征。满族最早可追溯到肃慎新开流文化时期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年,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数第二大族,历史文化丰富,可考证据多,源于女真,并随着其不断的繁荣发展,满族人民主要发展成为草原满族、高原满族和北方满族。本文以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为例,浅析北方满族建筑特点的成因。
  关键词:北方满族;建筑特点;成因
  0 引言
  北方满族建筑,因众多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满族建筑,形成了“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窗户纸,糊在外,养个孩子吊起来”“影壁墙,索伦杆,苞米楼子哈什房”等民俗建筑特点。本文从地形、气候、土壤、动植物资源、水利资源等自然因素,民族政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人文因素,探究北方满族建筑特点的成因。
  1 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北方满族建筑
  1.1 地形条件
  中国北方地域主要地形是平原、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东北自然系统的天然屏障,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土层深厚,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都发源于此,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代表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适宜人类居住。
  1.2 气候条件
  中国北方的气候大致为温带季风气候,但因纬度较高,与温带季风性气候特征略有不同,呈现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漫长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冬季降雪,低地多沼泽。大部分位于中温带,少部分位于寒温带和暖温带,气候条件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要求,适宜人类居住。
  1.3 土壤条件
  中国北方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土壤的形成与气候有分不开的关系。北方的温带季风性气候使自然植被分解速度减缓,冬季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土壤中积累大量腐殖质,便形成黑土和黑钙土,土壤颜色呈黑色湿润颗粒状,俗称“黑土地”,富含微量元素,适宜种植大量农作物。例如,玉米、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农业经济实力雄厚,发展条件优越,但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适宜人类居住。
  1.4 水利资源
  中国北方水利资源丰富,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都发源于这里,同时,秋冬季节受太平洋温湿气流和西伯利亚蒙古寒流的影响,形成大量降雪,并到次年春夏形成春汛。夏季降水集中,雨带北移,形成夏汛。在以水为贵的基本生存条件的要求下,水利资源的丰富有利于当地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态圈的良性循环,适宜人类居住。
  1.5 动植物资源
  中国北方由于地形、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也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并孕育了东北虎、紫貂、丹顶鹤、梅花鹿、黑熊、大马哈鱼、飞龙、猴头、人参、黄芪、松耳等具有北方特点的生物种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动植物,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与人类生活水平发展成正比。它们为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满足人类长期居住的客观条件。
  2 人文因素影响下的北方满族建筑
  2.1 民族政策
  在民族政策方面,从清政权开始统治以来,受到中原地区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在建筑方面,無论是宫殿建筑、宗祠建筑、园林建筑还是民居建筑,一直秉承学习和研究汉族的先进知识和经验的理念。在对待与蒙古族的关系上,坚持提倡“蒙满一家亲”的民族政策。在对待自身文化时,坚持“和而不同、平等相待”的民族文化,无一不体现满族人民博大的胸怀和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并构建了强大的少数民族王朝。
  在北方满族建筑方面,随着清王朝的统治和中原文化的融会贯通,其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宫殿到民居,都体现了对中原文明的尊敬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创新。盛京皇宫就是其民族文化习俗和汉族文化结合的成功设计,其中清宁宫窗纸外糊、南西北环炕,西炕设置神龛等设计元素都符合满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同时,学习和研究了汉族的榫卯结构,加大了建筑体量,增强了皇家气势。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袭承满族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宇宙观,以巧夺天工之势直接影响了东方园林景观设计的造物精神,其次还有齐齐哈尔和宁古塔等地的重要建筑,也都有北方满族建筑文化的身影。
  2.2 宗教信仰
  在宗教信仰方面,北方满族普遍信仰萨满文化,南宋徐梦章撰《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珊蛮者女真语女妪也,其通变如神。”萨满一词源自西伯利亚满洲-通古斯语的saman,经由俄语而成英语为shaman,意指从事萨满事宜的萨满师。通古斯语的saman一词中,sa意指“知道”(to know),从文字表面含义意为“知者”(he who knows),是萨满教获得知识的一种方式。中国萨满教源自东夷-九黎-蚩尤部落,阪泉之战后,南下民族称为“蛮”,北上民族称为“胡”,至今南北少数民族风俗都有萨满文化的遗存。佛教在14世纪后,在相信萨满教的族群如藏族、蒙古族、满族中普遍流行开来。萨满教仪式与藏传佛教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形式被中国元朝、清朝奉为国教。现今仍然可在北京故宫中找到当年皇族供奉萨满教及举行仪式的神殿。
  萨满教是起源于远古自然的宗教,所以常赋予山川、树木、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和某些动物以人格化的寓意,视其为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灵,形成“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对太阳的崇拜寓意生命“永恒”及“灵魂不死”,太阳的方位——西方,便成为“永恒”的象征,并产生了“以西为贵”的观念,同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也相应产生了“近水为吉、依山为富”的习俗习惯。
  2.3 风俗习惯
  (1)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口袋房”指满族传统住宅,三间房多在最东面一间南侧的开门样式,五间房多在东面第二间的开门样式,整座房屋形似口袋,故称为“口袋房”。开门的第一间称“堂屋”“外屋”“外屋地”;西面屋称“上屋”。东北地区天气寒冷,昼夜温差较大,“口袋房”的住宅形式起到了基本的御寒作用。
其他文献
<正>国土资源部2012年12月24日发布《四川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制定了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相关指标
摘 要:壮族采茶舞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有着很强的传承性。在地方高校中进行壮族采茶舞的教学,确实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度的创新更有利于壮族采茶舞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注入新鲜的时代元素才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本文对壮族采茶舞在表演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研究,并且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创新,以期促进壮族采茶舞教学的继承与创新,实现不断发展。  关键词:壮族采茶舞;地方高校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本文采用MPV-Ⅲ型显微分光光度计(microspectrophotometry,MSPM)探讨了33例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其胞核DNA含量总体均值及标准差为26.29&#177;12.
拉丁舞和中国的阴阳八卦,两者看上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但两者中蕴含的哲学意义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他们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一个词,即平衡,在中国古语里称之为“和”,而西
摘 要:高等院校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普通话学习是非常关键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开始大力推广普通话,如今,普通话不仅是社会生活的通用语言,对于音乐艺术学生来说也是进行音乐艺术创作的基本语言形式。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域居民形成了不同的方言,这些方言土语在一定程度上对音乐艺术的创作造成了影响,使一些语言艺术无法更好地推广。本文简要阐述了几点高校音乐教育中普通话教学的具体应用,供相关教师参考借鉴。  
生活要与时俱进,珠宝首饰也是如此。女性作为珠宝首饰的主要消费群体,在选择时往往将珠宝首饰的造型是否与日常服装搭配相结合更加符合当下时尚潮流作为重要标准,也有少部分
总结了4例CT引导下骶管囊肿抽液减压术的护理体会。在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患者的体位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4例患者出现便秘4例,压疮一例,通过积极治
郭虚中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国学术界即有影响力的闽东籍学者,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探讨其早期文艺著译及其社会影响,有助于加深对闽东文化名人的认识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