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便是分级诊疗的一个突破口。宁波市自2015年5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其间,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居民可以从家庭医生那里享受到哪些服务?医保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有哪些支持政策?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相关人士。
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王仁元
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章国平
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 张鹏飞
记者: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王仁元: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从2011年起,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社区医生与市民的契约服务关系。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意见》。随后,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人社、财政、物价、民政等部门,分别针对家庭医生服务运行、管理、服务、考核的各个环节,陆续制定出台了9个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基本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为2015年和2016年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加以大力推进。自2015年5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1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了签约服务工作,机构实施率达100%,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341个,签约家庭医生共3292名。全市签约居民累计已达58.49万人,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了33.87%,家庭医生共为签约居民提供诊疗服务461.33万人次,减免一般诊疗费2800多万元。
记者: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作为一项制度性设计,目前从实施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仁元:经过几年的试点探索到推广实施,我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累了实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且被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在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播出的“中国梦”四周年专题节目中,对宁波的家庭医生工作进行了正面报道。概括来说,我市家庭医生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医疗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对城乡居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选择在基层就医。2011—2015年,基层医疗机构的门急诊总量从3319万人次增加到了4490萬人次,基层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比例已提升到6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是群众就医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说,签约居民可优先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和大型仪器设备检查、在签约年度内免收基层门诊一般诊疗费、可优先享受133种常见慢性病药品的配药优惠政策等等。特别是依托宁波云医院平台,通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健康管理,居民可以“足不出户看家医”,使居民的就医体验有了明显改善。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三是服务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签约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基层卫生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了相对固定和谐的“亲情式服务关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了居民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在今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宁波市医院服务满意度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位居首位。
记者:家庭医生制度的核心是签约服务,居民一旦签约,可以从家庭医生处享受到哪些优惠优先的医疗卫生服务?
章国平:现阶段,签约居民可在家庭医生处享受十大类优惠服务内容。一是签约居民在签约的家庭医生处就诊签约年度内免收一般诊疗费。二是优先为签约居民免费提供上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预约及根据病情需要的转诊服务。三是优先为符合建立家庭病床条件的签约居民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对需要住院康复人员优先安排住院康复病床服务。四是优先为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安排慢性病联合门诊,提供诊疗服务。病情稳定、依从性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可享受《宁波市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慢性病门诊常用药品范围》规定药品种类、数量、报销等优待政策。五是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的老年居民和非从业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经家庭医生转诊,该次住院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六是在确保医疗安全及相互理解信任条件下,签约年度内免费为签约居民中行动不便且确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1次出诊服务。七是免费为签约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八是免费为签约居民每年出具健康诊断报告1次,为签约居民提供医保免费健康体检的预约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方案。九是利用公众信息网络平台,为签约居民免费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十是免费为签约居民提供16类52项的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除了上述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外,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亦可以根据签约对象的需求和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相应费用。
记者:家庭医生要体现居民健康维护、医疗资源调配、医药费用管理的“守门人”职责,医保政策是关键性要素。现阶段,医保对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有哪些支持政策?
章国平:2015年3月,人社部门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和开展区域医联体试点有关医保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一是80周岁以上、瘫痪、恶性肿瘤晚期、肺心病、严重肺气肿及下肢骨折恢复期内行动不便参保人员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估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建立家庭病床,每周不超过3次(含)的家庭病床巡诊费按医保规定支付。二是调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三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调整后三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住院起付标准分别为1200元、300元、600元,住院起付线标准实行累计起付。三是老年居民和非从业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的,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比在三级及其他医院住院提高10个百分点。四是老年居民和非从业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经家庭医生首诊,需转往本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本次住院结算的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记者: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人群?
章国平:实施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是面向全体人群的,只要是居住在宁波有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就都可以通过签约确定自己的家庭医生。但是,考虑到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数量和工作量,现阶段签约人群的重点主要是辖区所在地的慢性病人、60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其他人群可以结合家庭医生基本服务包的内容,根据辖区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特点和服务能力,提出服务需求。
记者:实施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以后,居民如何同家庭医生进行签约?
章国平:有需求的居民可以根据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情况,按需到辖区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凭有效证件,自主选择1个家庭医生及其团队,与之签订为期1年的合约。根据合约内容,确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要根据全市统一的家庭医生基本服务规范和基本服务包内容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务。居民则根据合约内容主动配合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自觉遵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的合理的医疗保健指导。期满后需续约或另选服务团队的应在社區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规定时间内重新办理手续。
记者:对需要签约服务的困难群体,在家庭医生服务费付费方面是否设置了优惠政策?
章国平:对困难群体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同民政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对困难群体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实施有关补助的通知》明确: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三无”人员、“五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持《宁波市城区社会扶助证》家庭成员和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的贫困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到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时免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个人付费部分。
记者:基层医疗机构由哪些人员来担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张鹏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由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具有良好专业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及一定年限临床诊疗工作经验的注册全科医生为签约第一责任人。组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为骨干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选择配备若干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医学营养师、社(义)工等共同参与。团队组建采取双向选择、竞争组合方式,鼓励将多点执业的医生编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记者:在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方面有何举措?
王仁元:“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是“十三五”期间我市基层卫生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任务,下阶段在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好基层医疗机构新招聘医学生“5+3”“3+2”的规范化全科医生培养工作。
二是切实实施好家庭医生“1+X”培训计划。“1”是指所有的基层医生都要经过省级以上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X”是指担任家庭医生的全科医生还应取得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相应资格证书,培养一批“一专多能型”家庭医生。
三是实施家庭医生常见慢性病诊治能力提升项目。以市级综合医院慢性病防治临床指导培训基地为依托,重点加强家庭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处置能力的培训。
记者:下一步在深化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王仁元: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这里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突破口。要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让群众患病后第一时间问诊自己的家庭医生,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下一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家庭医生制度,近期推出的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拓展签约服务内容。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特点,面向不同人群,推出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远程健康监测等个性化增值服务包,为签约居民提供精准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完善签约服务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以上医院建立“1+X”组合式签约服务,加强专家专科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
三是加强设施设备的配备。在有条件的地方为家庭医生配备统一的服装、出诊装备和交通工具等。
四是强化签约服务质量管理。严格履行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各项服务承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签约居民的就医获得感。
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王仁元
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章国平
宁波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基层卫生与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 张鹏飞
记者: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王仁元: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从2011年起,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社区医生与市民的契约服务关系。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行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实施意见》。随后,市卫生计生委会同市人社、财政、物价、民政等部门,分别针对家庭医生服务运行、管理、服务、考核的各个环节,陆续制定出台了9个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基本形成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家庭医生制度。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为2015年和2016年的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加以大力推进。自2015年5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1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面开展了签约服务工作,机构实施率达100%,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341个,签约家庭医生共3292名。全市签约居民累计已达58.49万人,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到了33.87%,家庭医生共为签约居民提供诊疗服务461.33万人次,减免一般诊疗费2800多万元。
记者: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作为一项制度性设计,目前从实施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仁元:经过几年的试点探索到推广实施,我市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累了实践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并且被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在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播出的“中国梦”四周年专题节目中,对宁波的家庭医生工作进行了正面报道。概括来说,我市家庭医生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基层医疗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显现。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对城乡居民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增加,越来越多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选择在基层就医。2011—2015年,基层医疗机构的门急诊总量从3319万人次增加到了4490萬人次,基层门急诊总量占全市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比例已提升到60%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是群众就医获得感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说,签约居民可优先预约上级医院专家门诊和大型仪器设备检查、在签约年度内免收基层门诊一般诊疗费、可优先享受133种常见慢性病药品的配药优惠政策等等。特别是依托宁波云医院平台,通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远程健康管理,居民可以“足不出户看家医”,使居民的就医体验有了明显改善。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通过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三是服务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签约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基层卫生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建立了相对固定和谐的“亲情式服务关系”,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了居民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在今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宁波市医院服务满意度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位居首位。
记者:家庭医生制度的核心是签约服务,居民一旦签约,可以从家庭医生处享受到哪些优惠优先的医疗卫生服务?
章国平:现阶段,签约居民可在家庭医生处享受十大类优惠服务内容。一是签约居民在签约的家庭医生处就诊签约年度内免收一般诊疗费。二是优先为签约居民免费提供上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预约及根据病情需要的转诊服务。三是优先为符合建立家庭病床条件的签约居民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对需要住院康复人员优先安排住院康复病床服务。四是优先为签约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安排慢性病联合门诊,提供诊疗服务。病情稳定、依从性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可享受《宁波市基层医疗机构部分慢性病门诊常用药品范围》规定药品种类、数量、报销等优待政策。五是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中的老年居民和非从业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经家庭医生转诊,该次住院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六是在确保医疗安全及相互理解信任条件下,签约年度内免费为签约居民中行动不便且确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1次出诊服务。七是免费为签约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八是免费为签约居民每年出具健康诊断报告1次,为签约居民提供医保免费健康体检的预约服务,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方案。九是利用公众信息网络平台,为签约居民免费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十是免费为签约居民提供16类52项的宁波市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除了上述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外,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亦可以根据签约对象的需求和申请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并按规定收取相应费用。
记者:家庭医生要体现居民健康维护、医疗资源调配、医药费用管理的“守门人”职责,医保政策是关键性要素。现阶段,医保对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有哪些支持政策?
章国平:2015年3月,人社部门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和开展区域医联体试点有关医保政策的实施意见》明确:一是80周岁以上、瘫痪、恶性肿瘤晚期、肺心病、严重肺气肿及下肢骨折恢复期内行动不便参保人员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估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建立家庭病床,每周不超过3次(含)的家庭病床巡诊费按医保规定支付。二是调整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三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调整后三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及其他医疗机构的住院起付标准分别为1200元、300元、600元,住院起付线标准实行累计起付。三是老年居民和非从业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的,医保基金支付比例比在三级及其他医院住院提高10个百分点。四是老年居民和非从业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经家庭医生首诊,需转往本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住院的,本次住院结算的费用医保基金支付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 记者: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人群?
章国平:实施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是面向全体人群的,只要是居住在宁波有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就都可以通过签约确定自己的家庭医生。但是,考虑到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数量和工作量,现阶段签约人群的重点主要是辖区所在地的慢性病人、60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其他人群可以结合家庭医生基本服务包的内容,根据辖区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服务特点和服务能力,提出服务需求。
记者:实施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以后,居民如何同家庭医生进行签约?
章国平:有需求的居民可以根据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情况,按需到辖区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凭有效证件,自主选择1个家庭医生及其团队,与之签订为期1年的合约。根据合约内容,确定双方应承担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要根据全市统一的家庭医生基本服务规范和基本服务包内容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个性化健康管理等服务。居民则根据合约内容主动配合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自觉遵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的合理的医疗保健指导。期满后需续约或另选服务团队的应在社區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规定时间内重新办理手续。
记者:对需要签约服务的困难群体,在家庭医生服务费付费方面是否设置了优惠政策?
章国平:对困难群体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宁波市卫生计生委同民政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对困难群体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实施有关补助的通知》明确:经民政部门确认的“三无”人员、“五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持《宁波市城区社会扶助证》家庭成员和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的贫困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到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时免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个人付费部分。
记者:基层医疗机构由哪些人员来担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张鹏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由在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具有良好专业素质、人际沟通能力及一定年限临床诊疗工作经验的注册全科医生为签约第一责任人。组建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士为骨干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选择配备若干健康管理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医学营养师、社(义)工等共同参与。团队组建采取双向选择、竞争组合方式,鼓励将多点执业的医生编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记者:在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方面有何举措?
王仁元:“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是“十三五”期间我市基层卫生工作的一个主要目标任务,下阶段在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和能力培养方面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好基层医疗机构新招聘医学生“5+3”“3+2”的规范化全科医生培养工作。
二是切实实施好家庭医生“1+X”培训计划。“1”是指所有的基层医生都要经过省级以上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或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X”是指担任家庭医生的全科医生还应取得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等相应资格证书,培养一批“一专多能型”家庭医生。
三是实施家庭医生常见慢性病诊治能力提升项目。以市级综合医院慢性病防治临床指导培训基地为依托,重点加强家庭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处置能力的培训。
记者:下一步在深化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方面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王仁元: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这里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突破口。要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让群众患病后第一时间问诊自己的家庭医生,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下一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我市的家庭医生制度,近期推出的新举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拓展签约服务内容。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特点,面向不同人群,推出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远程健康监测等个性化增值服务包,为签约居民提供精准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完善签约服务模式。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与县级以上医院建立“1+X”组合式签约服务,加强专家专科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
三是加强设施设备的配备。在有条件的地方为家庭医生配备统一的服装、出诊装备和交通工具等。
四是强化签约服务质量管理。严格履行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各项服务承诺,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控制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签约居民的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