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设低碳产业园对促进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碳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因此,对低碳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也是一个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过程。可以运用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软计算方法进行低碳产业园建设方案的定量化优选。
关键词 低碳产业园 评价体系 系统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美国波特教授主持的CMP(cluster mapping project)项目,利用现代数理统计和分析技术来构建产业集群的动力作用模型和指标体系,以反映和评价美国40多个产业集群的表现。然而,低碳产业的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因此,对低碳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也是一个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过程,由于我国低碳园区发展时间比较短,大多园区仅仅依靠低碳的理念而建设,对园区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在实践中非常缺乏,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缺乏统一的评价低指标体系也成为我国低碳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碳产业的分类研究
从低碳产业园的建设模式出发来分析产业园的特征,是从产业园自身的开发来谈产业园的开发和应用。这样的产业园建设模式,是任何类型的低碳产业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达到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低碳产业园的最基础要素。但是,低碳产业园所承载的功能,或者说,低碳产业园最终的归宿,乃是以其低碳化操作的标准,要求和促进进驻低碳产业园的某类型产业或者企业以低碳化标准组织生产和运营,在达到减少污染促进环境改善,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同时,使企业的效率,效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并不是任何产业,或者说任何企业,都是符合进驻低碳产业园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如何甄别具备低碳生产和经营条件的产业或者企业,或者说,如何判断未来哪些行业可能成为低碳产业或者从中产生低碳企业,不仅是一个关系到此产业或企业未来发展前途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低碳产业园这一命题本身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问题。
在对典型行业或企业进行系统研究后,将会发现,低碳行业或者低碳企业一定具备其典型特征。不同的低碳行业或企业,依据其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对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同要求,对低碳产业园在建设和开发模式上,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可以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低碳行业产业园或者低碳企业产业园进行分类研究,构筑低碳产业园的类型学理论框架。
二、低碳产业园的评价体系研究
建立一个低碳产业园,并成功的运营一个低碳产业园,其成功与否,仰赖于一套完善的评价系统。对低碳产业园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需要构建其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形成标准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架构,以便于指导低碳产业园的评估标准的形成。
对于低碳产业园在建设和运营中的各个过程的创新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察:低碳产业园创新经济绩效,地产产业园创新技术水平,低碳产业园创新制度支撑,低碳产业园创新组织方法等,并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评价工具,在评价指标方面进行模型化研究,将各大子系统形成清晰的层次结构,并对各大子系统建立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平台,综合各评价体系,最后形成一体化的低碳产业园评价系统。
三、基于系统科学的软计算模型运用于低碳产业园的研究
由于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产业园的国内、外案例和相关数据十分稀少,若原始指标数列波动幅度较大,即使采用残差模型修正仍达不到精度要求,那么从经济学角度,可以采用适合于“贫”数据建模运用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来构造包络生长曲线,运用软计算技术来模拟低碳产业园孕育、论证、发生、发展的过程,并预测其生长趋势。
具体来说,将建设模式的每个步骤,如定位、开发模式、选址、投资融资路径、功能布局,规划设计、低碳技术等部分,分别建立子评价体系进行测评,以效益指标为参数,建立灰色包络生长曲线,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供相关决策过程参考。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编号:2011jyte093)、湖北省教育厅项目(B20114503)、湖北省建设厅项目(2011-35)、武汉市科技项目(201250499145-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陈玥,江汉大学图书馆,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 吴秀君,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博士,教授)
参考文献:
[1]SO Park, Ann Markusen. 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a 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5.
[2]吴晓波,赵广华. 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 (08).
[3]王亚柯,娄伟. 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邓聚龙. 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关键词 低碳产业园 评价体系 系统科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美国波特教授主持的CMP(cluster mapping project)项目,利用现代数理统计和分析技术来构建产业集群的动力作用模型和指标体系,以反映和评价美国40多个产业集群的表现。然而,低碳产业的发展的是一个动态的、综合的过程,因此,对低碳产业园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也是一个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过程,由于我国低碳园区发展时间比较短,大多园区仅仅依靠低碳的理念而建设,对园区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仅在实践中非常缺乏,相关的研究也比较少,缺乏统一的评价低指标体系也成为我国低碳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低碳产业的分类研究
从低碳产业园的建设模式出发来分析产业园的特征,是从产业园自身的开发来谈产业园的开发和应用。这样的产业园建设模式,是任何类型的低碳产业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达到了这些条件,才具备成为低碳产业园的最基础要素。但是,低碳产业园所承载的功能,或者说,低碳产业园最终的归宿,乃是以其低碳化操作的标准,要求和促进进驻低碳产业园的某类型产业或者企业以低碳化标准组织生产和运营,在达到减少污染促进环境改善,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的同时,使企业的效率,效能和效益的最大化。
从以上意义上来看,并不是任何产业,或者说任何企业,都是符合进驻低碳产业园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如何甄别具备低碳生产和经营条件的产业或者企业,或者说,如何判断未来哪些行业可能成为低碳产业或者从中产生低碳企业,不仅是一个关系到此产业或企业未来发展前途的问题,更是关系到低碳产业园这一命题本身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问题。
在对典型行业或企业进行系统研究后,将会发现,低碳行业或者低碳企业一定具备其典型特征。不同的低碳行业或企业,依据其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对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同要求,对低碳产业园在建设和开发模式上,也提出了不同要求。可以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低碳行业产业园或者低碳企业产业园进行分类研究,构筑低碳产业园的类型学理论框架。
二、低碳产业园的评价体系研究
建立一个低碳产业园,并成功的运营一个低碳产业园,其成功与否,仰赖于一套完善的评价系统。对低碳产业园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需要构建其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形成标准化、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论架构,以便于指导低碳产业园的评估标准的形成。
对于低碳产业园在建设和运营中的各个过程的创新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察:低碳产业园创新经济绩效,地产产业园创新技术水平,低碳产业园创新制度支撑,低碳产业园创新组织方法等,并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评价工具,在评价指标方面进行模型化研究,将各大子系统形成清晰的层次结构,并对各大子系统建立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平台,综合各评价体系,最后形成一体化的低碳产业园评价系统。
三、基于系统科学的软计算模型运用于低碳产业园的研究
由于真正意义上的低碳产业园的国内、外案例和相关数据十分稀少,若原始指标数列波动幅度较大,即使采用残差模型修正仍达不到精度要求,那么从经济学角度,可以采用适合于“贫”数据建模运用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来构造包络生长曲线,运用软计算技术来模拟低碳产业园孕育、论证、发生、发展的过程,并预测其生长趋势。
具体来说,将建设模式的每个步骤,如定位、开发模式、选址、投资融资路径、功能布局,规划设计、低碳技术等部分,分别建立子评价体系进行测评,以效益指标为参数,建立灰色包络生长曲线,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供相关决策过程参考。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指导性项目(编号:2011jyte093)、湖北省教育厅项目(B20114503)、湖北省建设厅项目(2011-35)、武汉市科技项目(201250499145-20)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陈玥,江汉大学图书馆,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博士; 吴秀君,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博士,教授)
参考文献:
[1]SO Park, Ann Markusen. 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a 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5.
[2]吴晓波,赵广华. 论低碳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 (08).
[3]王亚柯,娄伟. 低碳产业支撑体系构建路径浅议——以武汉市发展低碳产业为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邓聚龙. 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