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是各级各类院校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本领的基础课程。但是不同类别学校的体育课又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其中,军校体育课就有着很大的差异。据此,从以下几方面对新时代军事体育科学训练进行探讨。
关键词:军校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084
引言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对体育的概念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体育即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社会文化活动。根据目的区分,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军事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军事体育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对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打赢信息化战争一具有基础作用。加强军事体育训练,既是实现强军目标的使命担当,也是打牢部队战斗力基础的现实要求,体能是打胜仗的基础,而基础体能就是军事体育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军队与高校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与功能发挥
在军民融合战略推行的背景下,高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技能优势等,积极主动和军队联系,进行相关调研,使得军民融合战略与高等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突破军事体育训练的难题,北京体育大学军民融合体能训练学院的成立可谓军队与高校融合模式的典范。
军队与高校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具体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实现。(1)联合培养人才。借鉴北京体育大学模式,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帮助部队培养军事体育科学化训练的指导性人才。(2)联合建立军事体育训练科研指导团队。军事体育训练的主体是部队,高校的作用是帮助部队提高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科研团队的建立应充分考虑职责分工,具体的数据采集和情况调查工作由部队军事体育训练教官进行,高校教师科研团队教师负责分析数据、诊断情况、制定措施,二者通过研讨确定训练方案的改进,制定训练计划和个性化的方案。(3)利用“互联网+”军事体育科学训练平台。通过充分利用平台,可以高效交流反馈,提高训练难题解决效率,官兵还可以在线进行自我评估,取得相关专家的指导帮助。(4)充分发挥部队传统培训方式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新大纲的编写与执行就是在原来训练标准的基础上发展与变革而来,对原有的训练成功经验还需保留与发展。
二、军事体育训练的体医融合模式
军事体育训练离不开医疗保障。训练损伤是困扰基层官兵军事体育训练的难题之一。新时代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既要通过军事体育训练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和锻炼官兵意志的要求,又要在大运动量或高强度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二者之间的冲突与调和是一个科学问题,又是一个两难命题。为此,2019年4月,课题组调查访问了部队的军事体育训练专家和医院的专家,主要机构包括西部战区某空军医院、武警某总队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机动总队、西部战区退役专家委员会委员。从调查访问的情况来看,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率也不同,其中夏季和冬季的发生率也高。
既要达到训练目标,又要降低训练损伤发病率,这一两难命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训练大纲与计划,需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军事体育训练的实效性。为此,了解軍事体育训练过程中伤病发生原因,根据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军事体育训练伤中以骨、软组织和器官这3类损伤最为多见,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直接影响着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对于个人而言可能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状况,严重的会导致伤残,产生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同时,专家提出建议,相关研究应针对军队400 m障碍等容易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项目展开调查研究,专家提出研究应遵循“预防教育-训练指导-伤病诊治-功能恢复”的模式或路径,这一建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这也是军民融合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示范载体,以期最终打造成军民融合的精品工程。
三、个性化功能训练模式
个性化功能训练是指以军事科学训练模式为基础,针对训练对象的不同、训练科目的不同,进行有效的功能训练与功能恢复训练。个性化功能训练主要包括2大类情况。
(1)正常身体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是降低损伤发生的有效手段,功能训练使得训练更为明确具体。《军事训练伤健康保护规定》有军事训练伤年发生率不得超过8%的要求[8]。据相关研究,我国海军某部队新兵训练损伤率高达59.3%,海陆空及武警部队训练损伤率在10%~20%[9]。5 km武装越野的科学化训练离不开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频次等,损伤部位分布以脊柱及下肢关节居多,分别达23.5%和32.8%[10]。身体功能训练对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至为重要,基层军事训练教导员需要掌握所进行的训练科目的评估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2)军事训练伤发生者身体功能恢复训练。
军事训练伤发生后,通过诊断治疗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更为重要,是保证军人战斗力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功能训练是军事体育训练的有效途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科学化训练要以功能动作筛查(FMS)为主要基础手段进行[11]。王向前等提出,科学安排训练是军事训练伤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5 km训练既能提高官兵体能、锤炼意志和精神,又能降低不必要损伤的发生,军事体育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显得尤为重要[12]。这说明基层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还需不断提高,也需要更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冷屹.实战化视域下军事体育MOOC课程建设[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7,31(04):310-312.
[2]韩枫.军事体育课程中开展实战化训练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95-196.
[3]赫中全. 公安现役院校军事体育课程与消防专业技能课程衔接的研究[C]: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7:175-180.
关键词:军校军事体育;课程思政;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084
引言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社会文化现象,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目前对体育的概念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体育即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计划的社会文化活动。根据目的区分,体育包括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军事体育课程的性质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高素质军事人才,军事体育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对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打赢信息化战争一具有基础作用。加强军事体育训练,既是实现强军目标的使命担当,也是打牢部队战斗力基础的现实要求,体能是打胜仗的基础,而基础体能就是军事体育课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一、军队与高校融合发展人才培养与功能发挥
在军民融合战略推行的背景下,高校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技能优势等,积极主动和军队联系,进行相关调研,使得军民融合战略与高等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突破军事体育训练的难题,北京体育大学军民融合体能训练学院的成立可谓军队与高校融合模式的典范。
军队与高校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具体实现路径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实现。(1)联合培养人才。借鉴北京体育大学模式,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帮助部队培养军事体育科学化训练的指导性人才。(2)联合建立军事体育训练科研指导团队。军事体育训练的主体是部队,高校的作用是帮助部队提高训练的水平和科学性。科研团队的建立应充分考虑职责分工,具体的数据采集和情况调查工作由部队军事体育训练教官进行,高校教师科研团队教师负责分析数据、诊断情况、制定措施,二者通过研讨确定训练方案的改进,制定训练计划和个性化的方案。(3)利用“互联网+”军事体育科学训练平台。通过充分利用平台,可以高效交流反馈,提高训练难题解决效率,官兵还可以在线进行自我评估,取得相关专家的指导帮助。(4)充分发挥部队传统培训方式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新大纲的编写与执行就是在原来训练标准的基础上发展与变革而来,对原有的训练成功经验还需保留与发展。
二、军事体育训练的体医融合模式
军事体育训练离不开医疗保障。训练损伤是困扰基层官兵军事体育训练的难题之一。新时代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既要通过军事体育训练达到提高身体机能和锻炼官兵意志的要求,又要在大运动量或高强度的情况下避免不必要的损伤,降低训练伤的发生率,二者之间的冲突与调和是一个科学问题,又是一个两难命题。为此,2019年4月,课题组调查访问了部队的军事体育训练专家和医院的专家,主要机构包括西部战区某空军医院、武警某总队医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某机动总队、西部战区退役专家委员会委员。从调查访问的情况来看,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率也不同,其中夏季和冬季的发生率也高。
既要达到训练目标,又要降低训练损伤发病率,这一两难命题的解决需要科学的训练大纲与计划,需要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高军事体育训练的实效性。为此,了解軍事体育训练过程中伤病发生原因,根据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军事体育训练伤中以骨、软组织和器官这3类损伤最为多见,军事体育训练伤的发生直接影响着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对于个人而言可能直接影响着身体的健康状况,严重的会导致伤残,产生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同时,专家提出建议,相关研究应针对军队400 m障碍等容易导致训练伤发生的项目展开调查研究,专家提出研究应遵循“预防教育-训练指导-伤病诊治-功能恢复”的模式或路径,这一建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思路,这也是军民融合培育先行、先试的创新示范载体,以期最终打造成军民融合的精品工程。
三、个性化功能训练模式
个性化功能训练是指以军事科学训练模式为基础,针对训练对象的不同、训练科目的不同,进行有效的功能训练与功能恢复训练。个性化功能训练主要包括2大类情况。
(1)正常身体功能训练。
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是降低损伤发生的有效手段,功能训练使得训练更为明确具体。《军事训练伤健康保护规定》有军事训练伤年发生率不得超过8%的要求[8]。据相关研究,我国海军某部队新兵训练损伤率高达59.3%,海陆空及武警部队训练损伤率在10%~20%[9]。5 km武装越野的科学化训练离不开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频次等,损伤部位分布以脊柱及下肢关节居多,分别达23.5%和32.8%[10]。身体功能训练对避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至为重要,基层军事训练教导员需要掌握所进行的训练科目的评估方法,并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训练。
(2)军事训练伤发生者身体功能恢复训练。
军事训练伤发生后,通过诊断治疗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更为重要,是保证军人战斗力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功能训练是军事体育训练的有效途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的科学化训练要以功能动作筛查(FMS)为主要基础手段进行[11]。王向前等提出,科学安排训练是军事训练伤是否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5 km训练既能提高官兵体能、锤炼意志和精神,又能降低不必要损伤的发生,军事体育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显得尤为重要[12]。这说明基层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还需不断提高,也需要更为科学有效地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1]冷屹.实战化视域下军事体育MOOC课程建设[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7,31(04):310-312.
[2]韩枫.军事体育课程中开展实战化训练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95-196.
[3]赫中全. 公安现役院校军事体育课程与消防专业技能课程衔接的研究[C]:智能信息技术应用学会,2017:17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