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史文化街区海滨邹鲁 唐宋遗风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漳州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漳州古城文化产业园作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漳州人宝贵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
  漳州城历史悠久,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热土上生息繁衍。唐垂拱二年(686年)建置漳州,自此向为州、郡、路、府之治所。现存老城区约0.86平方公里,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以河代城、以桥代门”的筑城形制和“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1986年漳州市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光荣称号是漳州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漳州市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历史街区也是塑造城市个性最有效的物质基础。
  漳州城的历史街区
  在2002年4月29日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实施的《漳州市名城保护规划及三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中,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布局结构为“一区三线两片和散点”,其中围绕历史街区而展开的是“一区”和“三线”:
  一区:唐宋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北起塔口庵、中经香港路、南至中山桥的“1300”轴线(古城南北向轴线)上,北以中山公园为界,南至博爱道,东以延安南路为界,西至钟法路外古城濠。区内包括香港路、台湾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始兴北路(府埕)、始兴南路、青年路、振成巷、修文西路和龙眼营路等历史街区。保护区面积26.03公顷,占唐宋古城总面积的50.34%。
  三线:位于由东门经新华东路、新行街至浦头港的古城东西向轴线及其延伸线上。新华东路(岳口段)历史街区,面积2.27公顷;新行街历史街区,面积3.74公顷;浦头街历史街区,面积1.97公顷。
  千年沧桑 代代沿革
  因为“大江南旋而东注,诸峰北环而西顾,山川形胜极佳”,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从漳浦李澳川徙至龙溪县登高山(今芝山)下桂林村(今芗城区)。历史上漳州城是闽西南汀漳龙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中心,粤广往来京畿必经漳州,因而城市发展较为迅速,府衙、庙宇、祠堂、楼阁、府学和书院等建筑井然有序。
  据史料记载,漳州城的规模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已达“三隅廿一街一巷”,至清乾隆二年(1683年)增加为城内廿七条街道、城外一条五里长的东门街(今新华东路),这其中九龙江西溪和北溪带来的舟楫之利居功至伟。至明代,沿九龙江西溪边自西往东形成了洋老洲、新桥、浦头、草寮尾等码头,水路航运发达便利。
  明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正式取消“海禁”,在月港(今龙海海澄)开设“洋市”,月港崛起为15世纪后期至17世纪中期我国东南地区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中心,盛况空前。在月港的辐射带动之下,漳州城经济繁荣,成为“百工鳞集”“机杼炉锤”交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浦头港古码头以九龙江西溪河道航运枢纽的身份,成为海澄、石码、厦门等四方商舶渔船停泊地和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货物中转站。
  明代嘉靖年间的东门街(今新华东路)南傍“后港”、北怀“东湖”,可谓交通、景色俱佳,在月港的带动下,东门街和浦头街一样成为商品集散地,纺织业、药材业、金箔业相继兴起,形成民居聚集、店坊罗列的街区。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漳州“五虎将”之一的蓝理时任福建陆路提督,发迹后为答谢供奉于浦头大庙的关帝及乡亲故土,召募工匠、筹集款项以改建浦头街。他从城外东直街的巷口段(今新华东路中段)辟新道称新路巷,而后建新街称新行街直通浦头港码头。新行街从此犹如老树新枝,郁郁葱葱,街区内形成了锡箔、棉纱、烟草、绳缆和木屐、木桶等行业。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西溪发洪水,河道改为从诗浦之前直流田里港经碧湖汇入西溪下游,诗浦至浦头的河段丧失了通航能力,但浦头港改由碧湖为进出口,依然热闹繁华。上世纪30年代末,碧湖港道被当地豪霸策动乡民填沙设障造港闸,迫使进港的商船木排在碧湖停泊起卸,再由驳船转运于浦头港。不久,为节省成本,往来于漳州与厦门、月港等地的商船木排便直航到新桥与洋老洲一带停靠装卸。从此澄观道的鱼市、米市和木材行逐渐取代了浦头港的货运和集市。澄观道以北的南门头、南市街(今香港路)本是古城四大市场之一,土产杂货、民俗丧喜用品、风味小吃等行业十分兴盛,如此一来唐宋古城的南区更是锦上添花。
  清康熙八年(1669年)时漳州城有四门,南曰“时阜”,北曰“太初”,东曰“文昌”,西曰“太平”(南门在香港路与南市场街相交处,北门在今永亨世家范围内,东门即今新华西路新建的文昌门,西门在原漳州卫校门前)。古民谚云“东门金、南门银、西门马屎、北门胡蝇”,生动地说明了古城四厢的产业布局:东门最为繁荣,南门次之,西门的政府机构和驻军较多,而北门的糖业较为发达。这也充分证明漳州城历史街区的两个特点:历史街区在明清时期已经形成并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历史街区的发展和兴盛与九龙江西溪的航运休戚相关。
  民国七年(1918年)五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兴师援闽,主政漳州并建立“闽南护法区”。1919年4月起历时一年半,由周醒南主持进行了拆城墙、拓街道、辟公园、筑堤岸、建码头、修新桥、开公路等市政建设,使漳州城迈入了现代城市的门槛。当时共有35条街道进行了拓宽取直、铺设路面,其中位于历史街区内的有延安南路、台湾路、始兴南路、始兴北路、香港路、修文路、青年路、芳华横路、芳华北路、新华东路等。在改造道路的同时,沿街两侧建筑同步改造成二至三层的楼房,整齐中富有变化,并且延安南路、香港路、青年路、新华东路等还建成了“五脚距”(骑楼)式“竹篙厝”,赋漳州城市面貌以强烈的地域特征。虽然陈炯明于1920年离开漳州,但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漳州的城市建设仍在其奠定的基础上和规划影响下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
  自1919年始的“旧城改造”中,街道是在原先狭窄坎坷的老街基础上进行扩宽的,并且采用拆城墙的石条铺砌路面,因而改造前后城市街道的布局并没有大的变动,原先街上的许多石牌坊也没有被拆毁或搬迁。优美端庄的石牌坊以及美观耐用的青石板路面成为漳州历史街区的重要景观,在所有名城的历史街区中是独一无二的。
  漳州城历史街区的价值
  通过对历史街区沿革和特点的梳理分析,可以看出历史街区是漳州城所拥有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
  历史街区内居住与商业功能的完美结合,民居与周边各类建筑的和谐共存,以及街道、巷道、院落所形成的结构组合体系等,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是名城的精华所在和闽南传统街区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风貌。
  历史街区内的文保单位和街巷以及民居别墅、园林宅第、商号作坊等历史遗存,尤其是蕴含其中的原生态的生活、经商方式,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是研究闽南建筑史、闽台文化交流史、漳州城市发展史、漳州商业发展史、闽南护法运动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街区内的闽南传统民居以“大厝”“五脚距(骑楼)”“竹篙厝”“南洋风”“油标砖”“燕尾脊”等为典型代表,并且涵盖了衙门官署、寺观教堂、宗祠家庙、牌坊亭幢、书院戏台、码头坝渠、桥梁水井、商号作坊、园林宅第等几乎所有历史建筑的类型,具有独特的建筑学价值。通过对漳州传统建筑中的河洛渊源和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关系、以及与台湾传统建筑之间传承关系的研究,可以在建筑学上充分体现漳州的侨乡、台胞祖籍地的性质。
  优美端庄的石牌坊是漳州历史街区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其重要的景观元素,这个特点即使在同属闽南地区、同属“红砖文化区”的泉州也不具备,具有独特的比较学价值。漳泉两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漳州重文,泉州重商。
  历史街区内繁荣的商业氛围、浓厚的文化底蕴、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是漳州古城“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体现。
其他文献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购物车有8.23米长,4.57米高,2.43米宽,是美国人弗雷德里克·雷弗斯泰克(Frederick Reifsteck)制造的。
期刊
黄德宽教授新近出版发行的《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汉字的释读与探索》一书,囊括了他30多年文字学研究中各个阶段的重要成果。全书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地阐释了中华文明进程的另一面——汉字的文化意义及其价值所在,这就是汉字不仅折射出民族凝聚向心强盛之象,也展示了民族性格中“刚性”元素的文字情结,并依据充分地交代了象形文字的起源和形声结构的演进,尤其对于汉字的文化考辨与阐释,更加彰显了民族灵魂及文化内蕴。黄德
期刊
日本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近日在距离地球3.58万千米处拍下地球影像,这是第一张未经任何颜色修饰的地球最原始样貌照片。
期刊
美国明尼苏达州污染物控制处理部门制成了一个废纸球,该纸球直径约2.87米,圆周长约9.81米,重约193.2公斤,警示人们珍惜可再生资源。
期刊
日前,在德国阿本斯贝格,奥利弗·施特吕姆普端起了27个1升啤酒杯,并成功打破了“手端最多数量1升啤酒杯行走40米”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期刊
“异读”和“又音”是语音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概念,各位学者对其界定不一。参照1985年国家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异读现象的处理情况可以看出,“异读”是书写形式相同,读音不同的字以及由这些字构成的词。在现代汉语这一共时平面上,这些异读字在意义和用法方面的情况又可分为三类:
期刊
走过三坊七巷,  途经一卷丹青。  灰白的墙,弯弯的屋檐,冷冷的月光。  想象着冰心或是林徽茵在小巷的尽头。  想象着以竹简的形式与你相对,  是否就能绵延无尽的诗韵墨香。  古老的青石板无语,  不远处现代文明嘈杂,  往日的亭台楼阁能否安然入梦乡。  走过三坊七巷,  看一城千古繁华,  踏着石板路上前朝留下的履痕,  嗅着古房檐角里时间的芬芳。  天空忽然有雨丝轻扬。  时空的对话终结于今晚
期刊
部首这个术语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陌生,其实对于很多部首我们的认知是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如,“彳”,俗称“双立人”,根据我们的思维习惯,如果“亻”表示的是“一个人”,“彳”则表示“两个人”,所以“双立人”这个名称是由“单立人”(亻)得来的。《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中也是将“彳”命名为“双立人”。这个名称很容易让非汉语专业的人产生误解。
期刊
“东西双古塔,南北一长街。”这是1960年10月,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福建泉州视察时留下的一句诗,其中“一长街”指的就是泉州近百年来最繁华的中山路。 中山路骑楼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泉州有识之士提议“旧城改造”,以打破明、清时期以来泉州古城长期闭塞的落后局面。1924年,由南洋华侨投资改造成骑楼街道的南北大街全线贯通,其建筑形式明显受到南洋的影响。为了永久纪念孙中山先生,当时
期刊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厦门中山路始建于1925年,连接着“海上花园”鼓浪屿和万石植物园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享有“中华十大名街”、“中国闽台风情第一街”、“南洋风情商业街”等美誉,是厦门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现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有“厦门商业活化石”之称。  中山路街区的历史浓缩了厦门的城市建设史,明洪武年间,厦门城以如今的公安局为中心建立,“厦门城”自此列入史册。清初,清政府在今文安小学附近设“闽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