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校本研究的有效载体,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界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荼,不但涌现了数以万计的爱上教育随笔写作的教师,还出现了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群。一时间,教育报刊纷纷开辟“变大而无当的宏观研究为细致入微的教育叙事”专栏。一批批优秀教师从教育叙事研究中脱颖而出。但毋庸回避的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教育叙事日趋“变味”了,似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一些病症。若不及时、认真地加以治疗,教育叙事研究很可能偏离良性发展的轨道,沦为“看上去很美”的作秀。
病症一:虚构化
有些教师写教育叙事的初衷就是盼望在报刊上发表。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报刊的用稿特点上,而不是通过教育叙事来研究教育教学。只要是报刊喜欢发表的内容,他的教育叙事统统都有。即使没有,他也能够虚构出来。不但虚构事例,而且虚构教育效果。某报刊开辟“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专栏征稿,一些教师不是回顾自己的课堂,而是先研究一下类似的作品,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虚构:人家的课堂来了一只蝴蝶,我的课堂上就进了一只麻雀;人家的课堂得益于突发事件而形成了精彩的生成,我的课堂也因“教育机智”而大放光芒……这样的作品看上去很美,有教育问题,有解决措施,有教育成效,主题积极向上、演绎水到渠成,文笔细腻流畅,颇能得到编辑的青睐。一旦文章发表了,名利就一起来了,岂不快哉!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到底是贴近教育,还是贴近小说?这些虚构出来的教育叙事,还是有意义的教育研究吗?还是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吗?
病症二:摄像化
有些教师坚决不虚构。他们的教育叙事俨然就是一部摄像机,把每天的工作很客观地“摄”了下来。由于强调记录“最真实的教育生活”,他们的教育叙事就变成了随便观察到的、零散、庸俗、偶然的教育表象。这些教育叙事有多少研究价值和反思意义?这样的教育叙事,哪怕教师每天写1000字,坚持写10年,能成为名师吗?
病症三:消极化
所谓消极化,就是在教育叙事作品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是错误的“反思”。曾见过这样一则教育叙事:小许是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有工作热情,与学生的关系也很融洽。可是,期末考试时,他所任教的两个班的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小许面对这样的成绩当然很着急,他反思自己短暂的教学生涯,想找出原因,改进工作。经过反思,原因找到了:没有能“熊”住学生,平时对他们太客气了!于是行动立马跟上:脸上的微笑少了,教室里的训斥多了……只要留心一下周围,像这样消极的教育叙事几乎俯拾皆是。这些教育叙事,有故事,有情节,有反思,也有策略,看起来像模像样。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越多,教师离教育教学的本质就越遥远,危害也就越大。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上述教育叙事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浮躁的科研心态下,片面机械地理解教育叙事研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画虎不成反类犬。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上述症状,让教育叙事研究硕果累累,需要教师、学校多方联动。
处方一:培植导向鲜明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问题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那些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好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问题意识的鲜明程度,往往与教师的知识和思路成正比。越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思路,就越能发现问题,并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与优秀理念碰撞了,就会有顿悟之感;在了解人家先进后,就能发现自己的落后;在追赶人家遇到困难时,就会更多地发现自己的差距;在总结别人教训时,也会发现自己的隐患。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经常采用听课评课、专家讲学、学术沙龙、典型示范、外出进修等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教师去思考、发现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纠正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认识和做法中的不合理成分,使自己从误区中解脱出来;对原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予以相对否定,从另外的思路、角度、结构等方面进行大的调整改进;从自己或者团队那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中提炼出新的理论、观点,推而广之,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地系统整理教育教学中涌现的零散的见解和主张,在系列化、条理化中形成新的组合、新的认识,以新颖的创造,发人所未发,从而填补空白。培植鲜明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努力做到:解剖自己不怕严,批评他人不怕怨,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
处方二: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
目前,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是好事。然而,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科研政绩,为了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一方面出台了各种诱人的科研奖励措施,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科研目标责任制。这些做法,对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性,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研本来就是一个宁静致远的东西。如果学校追求畸形的科研政绩,威逼利诱,一时二刻要成果,就会将教师逼上“造假的梁山”。所以,学校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彻底摒弃教育研究的浮躁心态,让教师的研究回归本真。
处方三:具备高瞻远瞩的理论视野
有调查表明,不少教师的案头,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之类东西堆积如山,却难觅教育理论著作的踪影。许多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分解为支离破碎的技术或规则,只是一味地追求行为模式的改进,只是一味地按照他人给予的操作规范和程序依葫芦画瓢,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教书的工匠。教育叙事,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视野,对任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或者现象,都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追问、去剖析。比如:我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发生的?我首先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何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印象特别深刻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最后我根据什么原理运用什么方式解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决才有效果?原因或原理在哪里?我尝试了哪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新方式形成了什么效果?新方式和旧方式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我从这样一个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感悟出什么?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论视野,他的教育教学实践才有可能由自发走向自觉,他的教育叙事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效果,从而远离匠气,接近人师。
处方四:掌握科学规范的表达技巧
教育叙事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它既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教育叙事必须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叙事时,要注意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每一步行动的理论根据(也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写下来。建议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对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思维过程、策略运用,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句子加以描述。这样,才能够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才能够透过众多具体的偶然现象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中和)
病症一:虚构化
有些教师写教育叙事的初衷就是盼望在报刊上发表。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报刊的用稿特点上,而不是通过教育叙事来研究教育教学。只要是报刊喜欢发表的内容,他的教育叙事统统都有。即使没有,他也能够虚构出来。不但虚构事例,而且虚构教育效果。某报刊开辟“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专栏征稿,一些教师不是回顾自己的课堂,而是先研究一下类似的作品,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虚构:人家的课堂来了一只蝴蝶,我的课堂上就进了一只麻雀;人家的课堂得益于突发事件而形成了精彩的生成,我的课堂也因“教育机智”而大放光芒……这样的作品看上去很美,有教育问题,有解决措施,有教育成效,主题积极向上、演绎水到渠成,文笔细腻流畅,颇能得到编辑的青睐。一旦文章发表了,名利就一起来了,岂不快哉!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到底是贴近教育,还是贴近小说?这些虚构出来的教育叙事,还是有意义的教育研究吗?还是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吗?
病症二:摄像化
有些教师坚决不虚构。他们的教育叙事俨然就是一部摄像机,把每天的工作很客观地“摄”了下来。由于强调记录“最真实的教育生活”,他们的教育叙事就变成了随便观察到的、零散、庸俗、偶然的教育表象。这些教育叙事有多少研究价值和反思意义?这样的教育叙事,哪怕教师每天写1000字,坚持写10年,能成为名师吗?
病症三:消极化
所谓消极化,就是在教育叙事作品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了自以为正确而实际上是错误的“反思”。曾见过这样一则教育叙事:小许是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有工作热情,与学生的关系也很融洽。可是,期末考试时,他所任教的两个班的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小许面对这样的成绩当然很着急,他反思自己短暂的教学生涯,想找出原因,改进工作。经过反思,原因找到了:没有能“熊”住学生,平时对他们太客气了!于是行动立马跟上:脸上的微笑少了,教室里的训斥多了……只要留心一下周围,像这样消极的教育叙事几乎俯拾皆是。这些教育叙事,有故事,有情节,有反思,也有策略,看起来像模像样。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研究成果越多,教师离教育教学的本质就越遥远,危害也就越大。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上述教育叙事症状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浮躁的科研心态下,片面机械地理解教育叙事研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至于画虎不成反类犬。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消除上述症状,让教育叙事研究硕果累累,需要教师、学校多方联动。
处方一:培植导向鲜明的问题意识
教师的问题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那些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好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问题意识的鲜明程度,往往与教师的知识和思路成正比。越是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敏锐的思路,就越能发现问题,并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与优秀理念碰撞了,就会有顿悟之感;在了解人家先进后,就能发现自己的落后;在追赶人家遇到困难时,就会更多地发现自己的差距;在总结别人教训时,也会发现自己的隐患。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经常采用听课评课、专家讲学、学术沙龙、典型示范、外出进修等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教师去思考、发现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纠正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认识和做法中的不合理成分,使自己从误区中解脱出来;对原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予以相对否定,从另外的思路、角度、结构等方面进行大的调整改进;从自己或者团队那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中提炼出新的理论、观点,推而广之,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地系统整理教育教学中涌现的零散的见解和主张,在系列化、条理化中形成新的组合、新的认识,以新颖的创造,发人所未发,从而填补空白。培植鲜明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努力做到:解剖自己不怕严,批评他人不怕怨,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
处方二: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
目前,科研兴校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办学理念。这是好事。然而,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科研政绩,为了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一方面出台了各种诱人的科研奖励措施,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科研目标责任制。这些做法,对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性,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科研本来就是一个宁静致远的东西。如果学校追求畸形的科研政绩,威逼利诱,一时二刻要成果,就会将教师逼上“造假的梁山”。所以,学校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彻底摒弃教育研究的浮躁心态,让教师的研究回归本真。
处方三:具备高瞻远瞩的理论视野
有调查表明,不少教师的案头,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之类东西堆积如山,却难觅教育理论著作的踪影。许多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分解为支离破碎的技术或规则,只是一味地追求行为模式的改进,只是一味地按照他人给予的操作规范和程序依葫芦画瓢,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教书的工匠。教育叙事,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视野,对任何一个教育教学问题或者现象,都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追问、去剖析。比如:我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发生的?我首先是根据什么原则选择何种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印象特别深刻或意想不到的事情?最后我根据什么原理运用什么方式解决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解决才有效果?原因或原理在哪里?我尝试了哪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新方式形成了什么效果?新方式和旧方式的本质区别在哪里?我从这样一个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感悟出什么?教师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教育理论视野,他的教育教学实践才有可能由自发走向自觉,他的教育叙事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实际效果,从而远离匠气,接近人师。
处方四:掌握科学规范的表达技巧
教育叙事是对具体的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它既不同于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方案,也不同于教学之后的教学实录。教育叙事必须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要揭示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育叙事时,要注意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每一步行动的理论根据(也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写下来。建议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对自己在教学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状态、思维过程、策略运用,用“我想……”“我当时想……”“事后想起来……”“我估计……”“我猜想……”“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事件,我会……”等句子加以描述。这样,才能够把真实的教育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才能够透过众多具体的偶然现象解析现象背后所隐蔽的真实,从而使教育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八中学)
(责任编辑: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