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输注治疗一例纤维化期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分析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1986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输注,治疗不适宜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纤维化期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年龄为70岁的男性纤维化期高危PMF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例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合病史及外院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确定疾病分期及危险度.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口服达那唑、沙利度胺及泼尼松,深部肌肉注射去铁胺、皮下注射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同时,输注悬浮红细胞.2016年4月,患者接受G-PBMNC输注治疗,G-PBMNC供者为其女儿.治疗后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安全性,并且监测血常规检测结果、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及脾大小.回顾性分析本例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及疗效,并且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本研究经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文号:2015伦审第11号),并与受试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①入院后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示,白细胞计数为2.0×109/L,红细胞计数为1.5×1012/L,血红蛋白(Hb)值为39.0 g/L,血小板计数为23.0×109/L,外周血中原始细胞比例为2%;血清EPO值>774 mIU/mL,铁蛋白值>2 250 μg/L;骨髓穿刺干抽.骨X射线摄片结果示骨硬化;上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脾大,肝轻度增大.本例患者诊断符合PMF,并且处于纤维化期,危险分层为高危.②共分离供者G-PBMNC悬液140mL,将分离、计数后的G-PBMNC用于患者输注治疗.G-PBMNC悬液中单个核细胞(MNC)输注量为3.0×108/kg,CD34+细胞输注量为1.6×106/kg.患者接受G-PBMNC输注治疗后,未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相关临床表现.③患者主要血常规检查指标于G-PBMNC输注治疗后,均呈上升趋势.患者接受G-PBMNC输注后1与11个月时,中位白细胞计数分别为4.0×109/L (3.1×109/L~4.6×109/L)与3.6×109/L(2.7×109/L~4.0×109/L),均高于输注前的1.8×109/L (1.3×109/L~2.3×109/L);输注后8与13个月时,中位Hb值分别为69.7 g/L (59.2~82.5 g/L)与70.5 g/L(61.3~84.1 g/L),均高于输注前的46.8 g/L(33.5~60.3 g/L);输注后6、11与12个月时,中位血小板计数分别为36.5×109/L(22.6×109/L~43.6×109/L)、41.0×109/L(29.9×109/L~56.7×109/L)与39.0×109/L(25.7×109/L~50.3×109/L),亦均高于输注前的14.0×109/L(7.2×109/L~18.5×109/L).④患者接受G-PBMNC输注治疗前1个月内,共计输注悬浮红细胞12 U;患者接受G-PBMNC输注治疗后1个月时,悬浮红细胞输注量下降为6.5U;治疗后3~4个月时,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进一步降低至1.5U.患者于接受G-PBMNC输注治疗后11个月时,悬浮红细胞输血量仅为3.5U,并且患者接受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的最长时间间隔达1个月.⑤患者在接受G-PBMNC输注治疗后,脾无进行性增大.结论 G-PBMNC输注治疗可以安全地改善纤维化期高危PMF患者的外周血血常规检测指标,减低患者对输血治疗的依赖性.对于不适宜接受allo-HSCT的纤维化期高危PMF患者,G-PBMNC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但是该结论仅限于对单一病例的临床分析,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PEG)的加入对肝素化聚己内酯/聚乙二醇(PCL/PEG)人工血管膜材料中肝素体外释放的影响。方法通过共混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不同PEG质量分数(0、5%、10%、15%)的肝素化PCL/PEG膜材料,并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PEG的加入对肝素释放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热分析仪探究PEG的加入对基体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PEG的加入降低了肝素从基体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一种继发或者原发的内分泌疾病.近年来,国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逐步提高,临床表现趋于多系统损伤,给患者和临床医师带来挑战.同时,随着医学科技进步
骨髓纤维化(MF)是促纤维化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刺激骨髓间质成纤维细胞异常激活,导致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其有别于作为独立疾病的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部分表现为MF的患者外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位列我国第3大死因.近年来,女性COPD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对COPD性别差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
目的对某单位的3类工业射线装置(14台)建设项目进行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通过对工作场所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结合该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综合评价该建设项目的放射防护控制效果。结果该单位从事3类工业射线装置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Sv,既满足建设单位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 mSv的目标管理值,又满足国家规定的
目的 比较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抗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LG)联合环孢素A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2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心血管急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仍具有挑战.而生存率与及时诊断和精确管理直接相关,对其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然而该
认知障碍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较常见,认知损害涉及不同的认知领域,包括记忆、注意、执行功能、精神运动速度、语言和视空间等,进而影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治疗方案的配合程度
目的探讨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对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纳米磁珠法提取全血基因组DNA,PCR-焦磷酸测序法检测SLCO1B1与ApoE基因多态性。152名受试者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通过检测用药前以及用药8周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评价降脂疗效;通过随访用药期间肌痛的发生,评价肌病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结果152名受试者SLCO1B1 5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泛大西洋协作组织共识(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症由于病变复杂,既往首选治疗方法是主动脉旁路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