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复杂度差分空间调制检测算法的研究

来源 :装备维修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差分空间调制(DSM, Differential Space Modulation)作为一种全新的多天线传输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无线通信传输速率,针对现有的DSM系统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较高问题。提出了一种性能较优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分时合并(TDC, Time-Division Combinatin)检测算法。通过理论分析与MATLAB 2017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分时合并算法不仅具有最优检测性能,还极大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差分空间调制;TDC;检测算法;ML
  一、引 言
  单输入单输出(SISO,  Single  In  Single  Out)技术没有信道间干扰(ICI,  Inter Channel  Interference),但是频谱效率低。传统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解决了频谱效率低的问题,但是信道间干扰严重,接收端译码复杂度高,且部分技术不适用于非对称天线系统。一种新型的 MIMO 技术——空间调制(SM,  Spatial Modulation)技术破局而出,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尽管SM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的SM系统将一部分比特信息隐藏在激活天线序号中,所以其要求发射天线 为2的幂次;其次为了避免信道间干扰,SM系统发射端到不同接收端的调制信道需要满足两两不相关;最后由于SM系统的接收端假设已知信道状态信息,即在检测之前必须进行信道估计,而信道估计过程复杂度很高,并且估计还会存在相应误差会对SM系统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为了解决SM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在2015年,由Bian Y等人提出DSM技术,DSM每个时隙同样只激活一根天线,不需要天线间同步,避免了信道间干扰。DSM技术在SM的基础上,额外引入时间域做差分算法,以空时块的形式传输数据,每个空时块包含多个符号的信息。DSM天线序号携带的信息将比特信息映射为发射天线激活顺序序列。DSM在时域上做差分,完美的避开了信道估计这个难题。DSM技术主要有最大似然检测和分时合并(TDC)检测两种算法
  二、最大似然检测算法
  最大似然检测算法ML (Maximum Likehood)是目前DSM系统中误比特率性能较好的经典检测算法。
  2.1 ML检测算法过程
  DSM系统的最大似然检测算法ML检测算法,ML检测过程如下:
  (1)第一步穷尽检索 个时隙内所有可能的天线激活顺序序列/符号序列对 ,得到所有候选解信息块矩阵 组成的集合 ,根据公式(1),可依次计算出接收端的接收信号矩阵和所有候选解信息块矩阵 的后处理矩阵之间的欧氏距离 ;
  三、分时合并(TDC)检测算法
  3.1 TDC检测算法过程
  式(5)描述了DSM系统中的ML检测算法在一次检测的复杂度 为 ,为了使DSM系统能在实际运用中更有优势,其检测复杂度需要大幅度降低。提出了TDC检测算法直接对候选解信息块 进行检测,而是对候选解信息块的 个时隙的候选解向量分别进行计算,再综合检测 个时隙,最终得到最优信息块。其检测过程如表3.1所示:
  四、仿真分析
  通过MATLAB 2017对ML和TDC检测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以及计算复杂度进行仿真验证。
  4.1误比特率性能仿真分析
  仿真的信噪比取值为 ,在同一信噪比下,对TDC检测算法进行仿真,每次仿真包含的数据块长度为10,给出了ML和TDC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
   图4.1给出了当系统频谱效率相同时,采用不同的 、调制方式组合,在不同 下, TDC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采用的 、 和调制方式如图中标注,在不同的条件下,TDC检测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和ML算法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始终完全重合。当 和调制方式都相同时,随着 的增加,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逐渐变好。如图所示当 相同时, 、调制方式为8816与 、调制方式为8888Q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都表现为,在信噪比低的情况下,前者比后者的误比特率性能更好,随着信噪比的上升,两者的误比特率性能会逐渐接近直至重合,而后随着信噪比的进一步上升,后者的误比特率性能更好,且性能差逐渐增大,且随着接收天线数的上升两条曲线交叉点对应的信噪比逐渐变小。左下方的小图能清晰的看出在 时的趋势,两条曲线在信噪比为8前交叉重合。当频谱效率相同时,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曲线主要受 影响,信噪比高的情况下,误比特率性能曲线主要受调制方式影响,且接收天线数越小受发射天线数影响越大。
  由以上仿真可知,在任意情况下,系统提出的TDC检测算法始终保持着与ML检测算法完全相同的性能,和理论分析相符。总体来说,在 相同的情况下,DSM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随着频谱效率的增大而下降;在 与频谱效率都相同的情况下,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由 和调制方式共同决定;在 和调制方式都相同的情况下,DSM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随着 的增大而变好。
  4.2 复杂度仿真分析
  图4.2给出了TDC算法的复杂度曲线。图4.2、图4.3分别给出了当 及调制方式发生变化时,TDC算法的相对复杂度减少曲线以及其相对复杂度曲线。由两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在调制方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 的增大,TDC算法的相對复杂度不断减少,且减少得越来越快。同样,在 相同时,当调制阶数不断上升,TDC算法的相对复杂度也不断减少,且当 越大,减少得越快。如图,在 、调制方式为QPSK时,TDC算法的相对复杂度已经降低到了 ,而在 、调制方式为16PSK时,TDC算法的相对复杂度已经降低到了 ,由此可知,当 较大、调制阶数较高的情况下,TDC算法的复杂度降低非常显著、优势明显,与理论分析相符。   图4.4给出了当接收天线数 不同时,随着 、调制方式的变化,改进检测算法TDC算法的相对复杂度曲线。如图所示,随着 、调制方式的变化,在 不同时,曲线是完全重合的,说明TDC检测算法的相对复杂度与 的大小无关,验证了其理论推导。
  通过对复杂度的实验仿真,提出的TDC检测算法显著降低DSM系统的检测复杂度,且随着 和调制阶数的上升,相对复杂度呈指数倍的下降趋势,与理论分析相符。TDC算法使得DSM系统能在 更高、调制阶数更大的场景下得以应用,扩宽了DSM系统的应用场景。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了DSM系統信号检测算法的思想及其检测过程,针对DSM系统的ML检测算法复杂度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性能最优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TDC算法。对TDC算法的复杂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得到了TDC检测算法复杂度相对减少量的公式。而后通过对TDC算法和ML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发现在任何情况下, TDC算法都能在保证与ML算法相同误比特率性能的同时,达到降低计算复杂度的目的。并且算法的相对复杂度随着 的上升和调制阶数的增大呈指数倍的下降趋势,因此在 和调制阶数较大的情况下,TDC算法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 彭木根等著. 无线通信导论[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1-27.
  [2] 张勇. 有关3G无线通信技术的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1).
  [3] 谢显中.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长期演进计划及比较[J]. 电信科学, 2006, 22(2):1-4.
  [4] 胡德清等著. 4G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 电子制作, 2016(1):30-30.
  [5] 朱海涛. 第四代移动通信发展前景[J].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7):111-112.
  [6] 姚引娣.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07, 12(5):25-29.
  [7] 胡海明, 董绍经, 姜有田等.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浅析[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1, 32(5):1563-1567.
  [8] 尤肖虎, 潘志文, 高西奇等.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5):551-563.
  [9] Bian Y, Cheng X, Wen M, et al. 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5, 64(7):3262-3268.
  [10] Afif Osseiran. 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2020 and beyond (5G) [Z]. 2014.
  [11] Osseiran A, Braun V, Hidekazu T, et al. The Foundation of the 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2020 and Beyond:Challenges, Enablers and Technology Solutions[C].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4 , 14 (2382) :1-5.
  [12] 王瑾, 多用户与多载波空间调制技术研究与仿真[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13] Mesleh R, Ikki S S, Aggoune H M. Quadrature spatial modulation-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impact of imperfect channel knowledge[J].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2017 , 28.
  [14] Jun L, Wen M, et al. 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 With Gray Coded Antenna Activation Order[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16, 20(6):1100-1103.
  [15] 王远路. 基于球形译码的空间调制系统信号检测算法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 2016.
  [16] Bian Y, Cheng X, Wen M, et al. Differential spatial modulation[J].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2015, 64(7):3262-3268.
  [17] 罗梦娜. 增强型差分空间调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6.
  作者简历:熊水平(1974-)女,江西丰城人,工作单位:河池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
  基金项目:校级科研项目, 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2019XJZD004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介绍环保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的特点,并且进一步阐述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強化机械基础技术、标准化技术应用、智能化与网络化相结合、提升节能环保利用效率、借助虚拟技术建立模型以及模块化和系统化发展模式。  关键词:环保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  引言: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机械制造业做出的贡献,而在信息化时代,环保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发展趋势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它包含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
摘要:改革后,在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带动了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自动化技术在许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电气的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对促进电气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电气工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运用  引言  为了保证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在电气工程中平稳运行,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电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火力发电容量稳步增长,但火电厂污染物治理却面临更高的要求。本文围绕火电厂烟气治理和脱硫脱硝技术进行了探讨,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脱硫、脱硝、节能环保  1引言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经大道20.1亿千瓦,其中火电11.9亿千瓦,火力发电仍旧占据发电市场一半以上的容量,是我国电力市场的主力军。近年来,环保政策日益收紧,加强火电厂
本报讯(记者 张斯炜)7月28日,我市举行岷江大渡河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会。省林业厅副厅长宾军宜出席评审会。$$乐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
报纸
摘要:   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教学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的重要阵地,为社会培养了优秀的专业性人才。6S管理模式十分有利于高職实验实训室教学,能够促进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效率提升。本文将对6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教学的成熟化运用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6s管理模式;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实验教学;实训室教学;  前言:   6s管理模式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
摘要:本文根据建筑行业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为例,对BIM技术在国内建筑行业各阶段应用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各阶段的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通过本文对BIM技术发展前景和应用现状的分析研究,可以为建筑行业未来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应用;前景  1 BIM的定义及其来源  BIM技术起源于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学者最早提出。在
摘要:高压电气试验设备在检测高压电气设备性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在高压电气试验设备的检测技术上多样,能够为高压电气设备的检测提供更多的方案,检测结果科学性也在不断提高,这也推动着高压电气试验设备技术的优化与升级,将多种技术手段融合其中,并有效提高高压电气试验设备技术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高压电气设备;电气试验设备;检测技术   高压电气设备是企业主要的设备构成部分,也是保障变电站正常运转的重要性
铁科技〔2011〕40号(2011年4月2日)铁道部批准发布以下17项铁道行业标准、4项铁道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规范,废止16项铁道部门计量检定规程,现予以公布。1标准的编号、名称、实
摘要:针对人工上料水泵叶片存在的效率低、质量差、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设计一种水泵叶片自动化上料系统,详细介绍了设备的结构、操作方式和优点。经试验证明,水泵叶片自动化上料系统具备水泵叶片上料自动、快速、高效的功能,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提高了经济效益,消除了人工上料时的危险因素,实现了安全生产,且柔性好、兼容性高,操作维护方便。  关键词:水泵叶片;自动化;上料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