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豆1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常规人工杂交育种选育的新品种,母本为中黄13,父本为中3126。2017和2018年分别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9.21%;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苏豆19粗蛋白质(干基)含量为41.20%,粗脂肪(干基)含量为20.07%;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豆20200007)。平均生育期109 d,属中熟、高产淮北夏播粒用大豆。
其他文献
本文对保山市雷电灾害预警建设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保山市的地理环境,围绕保山市的气候特点、保山近40年的气候变化及影响、保山市近几年的雷击灾害情况统计、保山市平均雷暴日数、雷电监测定位仪(闪电定位仪)预警建设规划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通过一次雷击灾害的调查,成功地利用大气电场探测仪的记录资料参与雷击灾害成因分析,说明利用大气电场探测仪的记录资料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对城市地区大面积避雷方案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从城市避雷的重要性来讲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等级。用-1,0,1,2四个等级表示:2级区域是有较重要的微电子设备,绝对不准遭雷击的对象区域;1级区域是没有多少重要微电子设备,但对象本身还是要避雷保护;0级区域是用不到考虑避雷;-1区域是专门泄放雷电流的区域。
本文对农村的因地制宜防雷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一种根据农村经济条件,因地制宜设计安装的防览雷装置并能达到较好防雷效果的方法。
本文从个案调查、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三方面对雷电防护工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调查、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综合防护失败的原因分析、电位均衡理论在防雷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计算机机房是典型的IT场所,由于其电磁脆弱性,深受雷电危害之苦。本文对传导干扰防护措施的检测及仪器和辐射干扰防护措施的检测及仪器进行了阐述。
本文对壶公山微波发射台接地网改造进行了降阻分析。文章围绕地网优化设计方案、降阻剂降阻机理与选用、接地网接地设计等进行了论述。
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网的设计,关系到企业、人员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本文对三峡地形地质复杂地带纵横多层异质土壤中三维复杂地网电气参数的模拟试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
本文对微电子智能大厦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防护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建筑物防雷、计算机设备及网络设备防感应雷、防雷基本原理、智能大楼防雷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电磁屏蔽理论在防雷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电磁屏蔽基础理论及屏蔽效能测试、雷击灾害及防雷工程、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等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