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抓手,有的放矢

来源 :教育大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打折扣”现象——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他们仅是“旁观者”,表现懈怠,没有责任感。还有的人在活动中不注意效率,不讲求效果,仅是敷衍了事。
  还有的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追求汇报成果的“质量”,为了顾及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成果的“准备”阶段往往会“越俎代庖”。孩子家里没电脑,不好上网搜集资料,但又为了充分展现学生课前“进行了”资料的收集,老师就统一“下发”资料,以此“冒充”、“顶替”学生“自己的成果”……
  面对上述现象,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势必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养成畏难、懈怠的不良品质,势必会让综合实践活动全员参与的宗旨不能得到很好地、有效地落实……
  仔细分析上述两个现象,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真正的“动”起来。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活动性课程,它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它最强调学生在参与此课程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否能真正的“动”起来,直接影响这门课程实施目标的最终达成度。
  『策略』
  1.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卓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2.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学生一旦真正地“动”了起来,你想让他“不动”都不行。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只有真正地“动”了起来,才会有真体验、真收获,才能真正地在活动中进行充分地享受,得到充分地锻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组队,自己为小组命名,自己为自己鼓劲,自己设计方案,自己进行实地调查,自己进行录像,自己决定成果汇报的形式与内容,自己进行反思……,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参与中,一展身手(当然,教师的适时、适当地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决不能包办代替。)
  3.打擂比武,各显其能
  仅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还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所以,在充分“放手”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打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具体做法: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活动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的收集、保存和整理,然后安排专门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课,让学生(当然,竟可能是每位学生)用各自特有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活动经历或活动感受。然后,评出“最佳成果奖”、“最佳感言奖”、“积极参与奖”等,让学生在“比武”的过程中,各显其能。
  4.在充分享受成功中,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作为指导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改变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见解和设想,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行为等应予以及时鼓励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们时刻处在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愉悦和成就感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就产生了实践的愿望而主动去做,最后致使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形成不断实践、主动活动的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情感,积累体验,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带着激情走进新课程,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领他们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尽情地享受,享受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享受自己在活动中面对的失败,享受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情谊,享受自己在活动中分享到的来自他人的力量……
  
  收稿日期:2009-04-07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方案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自主探究将成为学生探究的主旋律,只要教师能合理安排和组织,课外的探究也定可较为顺利的进行。作为课外探究活动应从较为简单的探究开始逐步过渡到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或者是课堂的延伸探究,进而向较深层的自主探究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真正的自主探究意识。  【关键词】生活;课外探究;素材;探究意识    Let investigation acti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观察感知的习惯、多阅读、勤积累的习惯、说真话诉真情的习惯、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真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达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境界。作文自然能够学得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关键词】培养;良好;习惯;境界    The student of the development good composition habit  De
期刊
【摘要】笔者对学生识字写字的现状、教师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学校写字课开设的现状有着极强的洞察力,并作出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让人感觉实在。笔者对错别字形成的原出了详尽的分析,其中“识字教学不科学与矫错无方对学生写错别字的影响”,这一观点具有独到的见解。只有对错别字的形成追根溯源,才会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年级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解决对策    Middle age class
期刊
【摘要】我国高校审计模式同高校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高校内部审计建设和审计工作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审计管理及审计监督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因而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内部审计工作,如强化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拓宽高校审计领域,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最终真正让高校审计工作能全方位地有效地监督学校的经济运行。   【关键词】高校审计;管理;监督;创新;职能    Gao Xiao4 audit shou
期刊
【摘要】数学是从普通的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促进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各种实际需要。《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所以在儿童数学教育中,应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操作材料,使儿童在生活和游戏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亲历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真实地与物体打交道,从而获得真实的认识和体验,形成可贵的科学精神,这也正是“测量”活动设计的意
期刊
【摘要】吃苦是人生的一种历练,“苦能励志”,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吃苦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重视的还不够,分析这些案例产生原因,指出社会因素,针对现状,研究我们该如何做呢?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苦能励志”;分析;如何做    The value "bear suffering" education concern kid growth  Qu Y
期刊
【摘要】“国际联盟”的建立是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倡议下于1922年成立,而英、法从中作更使美国企图通过“国际联盟”称霸世界的不能得逞,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关键词】国际联盟;威尔逊;称霸世界  The construction democracy, the equal, competition class and grade culture  Chen De-ming  【Ab
期刊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学习兴趣很少是来源于学习目标,更多的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在课堂上通过营造学习氛围、借助声像手段、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来激趣,实际上,我们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教学顺序、教学重点、学习方式、语文作业、考试内容和方式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变    The
期刊
【摘要】构思独特,选材新颖,文辞优美的范文,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丰富了写作素材,激活了学生情趣。体验了生活的真谛,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教师要经常选一些优秀的范文,给学生范读,让学生学习范文的章法、构思、立意与语言,让范文真正起到了模范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范文;模范作用    Make"Fan4 Wen2" real to have model funct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是近年来物理教学思想的根本变革。但对如何培养能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章法可循。本文从物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来探求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对培养能力这一老课题作出新探讨。  1.已有的认识和问题的提出    在多年来的探索中,人们在下面三个问题上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看法,为寻找培养能力的途径打下了基础:  1.1能力是什么?物理教学要培养哪些能力?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比较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