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打折扣”现象——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他们仅是“旁观者”,表现懈怠,没有责任感。还有的人在活动中不注意效率,不讲求效果,仅是敷衍了事。
还有的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追求汇报成果的“质量”,为了顾及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成果的“准备”阶段往往会“越俎代庖”。孩子家里没电脑,不好上网搜集资料,但又为了充分展现学生课前“进行了”资料的收集,老师就统一“下发”资料,以此“冒充”、“顶替”学生“自己的成果”……
面对上述现象,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势必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养成畏难、懈怠的不良品质,势必会让综合实践活动全员参与的宗旨不能得到很好地、有效地落实……
仔细分析上述两个现象,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真正的“动”起来。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活动性课程,它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它最强调学生在参与此课程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否能真正的“动”起来,直接影响这门课程实施目标的最终达成度。
『策略』
1.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卓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2.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学生一旦真正地“动”了起来,你想让他“不动”都不行。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只有真正地“动”了起来,才会有真体验、真收获,才能真正地在活动中进行充分地享受,得到充分地锻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组队,自己为小组命名,自己为自己鼓劲,自己设计方案,自己进行实地调查,自己进行录像,自己决定成果汇报的形式与内容,自己进行反思……,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参与中,一展身手(当然,教师的适时、适当地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决不能包办代替。)
3.打擂比武,各显其能
仅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还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所以,在充分“放手”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打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具体做法: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活动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的收集、保存和整理,然后安排专门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课,让学生(当然,竟可能是每位学生)用各自特有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活动经历或活动感受。然后,评出“最佳成果奖”、“最佳感言奖”、“积极参与奖”等,让学生在“比武”的过程中,各显其能。
4.在充分享受成功中,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作为指导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改变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见解和设想,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行为等应予以及时鼓励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们时刻处在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愉悦和成就感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就产生了实践的愿望而主动去做,最后致使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形成不断实践、主动活动的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情感,积累体验,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带着激情走进新课程,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领他们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尽情地享受,享受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享受自己在活动中面对的失败,享受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情谊,享受自己在活动中分享到的来自他人的力量……
收稿日期:2009-04-07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往往会出现“打折扣”现象——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他们仅是“旁观者”,表现懈怠,没有责任感。还有的人在活动中不注意效率,不讲求效果,仅是敷衍了事。
还有的教师在公开课上为了追求汇报成果的“质量”,为了顾及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成果的“准备”阶段往往会“越俎代庖”。孩子家里没电脑,不好上网搜集资料,但又为了充分展现学生课前“进行了”资料的收集,老师就统一“下发”资料,以此“冒充”、“顶替”学生“自己的成果”……
面对上述现象,任其发展,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势必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养成畏难、懈怠的不良品质,势必会让综合实践活动全员参与的宗旨不能得到很好地、有效地落实……
仔细分析上述两个现象,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学生在活动中没有真正的“动”起来。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活动性课程,它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它最强调学生在参与此课程的过程中要真正地“动”起来,因为学生是否能真正的“动”起来,直接影响这门课程实施目标的最终达成度。
『策略』
1.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 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学习的先导。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得进去,钻进去才会卓有成效。学习兴趣的存在,是一个人求知的起点,是创造精神的原动力。
2.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
心理学指出:“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学有所获。”学生一旦真正地“动”了起来,你想让他“不动”都不行。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只有真正地“动”了起来,才会有真体验、真收获,才能真正地在活动中进行充分地享受,得到充分地锻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组队,自己为小组命名,自己为自己鼓劲,自己设计方案,自己进行实地调查,自己进行录像,自己决定成果汇报的形式与内容,自己进行反思……,让学生在这一系列的参与中,一展身手(当然,教师的适时、适当地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决不能包办代替。)
3.打擂比武,各显其能
仅靠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还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所以,在充分“放手”的前提下,可以采用“打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具体做法:要求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活动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像等)的收集、保存和整理,然后安排专门的阶段性成果汇报课,让学生(当然,竟可能是每位学生)用各自特有的方式汇报自己的活动经历或活动感受。然后,评出“最佳成果奖”、“最佳感言奖”、“积极参与奖”等,让学生在“比武”的过程中,各显其能。
4.在充分享受成功中,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欲望。”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情感的升华、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作为指导教师,在平时的实践中,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改变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教师对学生思维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性见解和设想,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行为等应予以及时鼓励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们时刻处在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愉悦和成就感的良好状态下,自然就产生了实践的愿望而主动去做,最后致使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形成不断实践、主动活动的动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情感,积累体验,向更好的自己进发。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者,我们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信念,带着激情走进新课程,在漫长的课改路上,和学生一道,自主、合作、探究。让我们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引领他们在“动”中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尽情地享受,享受自己在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享受自己在活动中面对的失败,享受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情谊,享受自己在活动中分享到的来自他人的力量……
收稿日期: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