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i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把字典看作无声的教师,自学的益友,是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钥匙。教会学生查字典,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必须予以重视。以现有的状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查字典速度缓慢,没有查字典的习惯。有些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把查字典练习放在课外进行,缺少面对面的直接指导,这样不利于学生查字典能力的提高。
  查字典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查字典的要求分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三个层次。这是一个持续性的逐步掌握的过程,教师的指导也应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为了让学生切实掌握查字典的技能,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嘗试。
  一、教会方法,逐一过关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三种查字典方法,即音序查字法、部首检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从二年级起,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字母表后,练习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音序查字法就是按照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来查。因此,让学生熟记字母表,掌握字母的排列顺序,这对加快学生查字典速度很关键。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慢,因此,初教学生查字典,要特别耐心细致。查字典时,师生齐动手。如查“美”时,先确定字母“M”,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里找到mei,看清页码,再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顺序找到上声mei。这种查字典法适用于查能念出音节的字。在教部首检字法时,我告诉学生先要判断某字在什么部。查到了部首,再按字的笔画去查字,这里字的笔画指除部首外的笔画。如“瀑”,共十八画,除去部首外,还有十五画。学完一种查字法后,为了了解学生查字典的情况,我事先把要查的字写在小纸条上,把它们折好,然后让学生随便抽一张,打开后当场查给老师看,发现掌握不够的或不会查的,就手把手地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查字典。这样做对老师来说是费劲了点,但我相信磨刀是不负砍柴工的。
  二、教给规律,提高速度
  音序查字法是按音序排列,只要对音序排列熟悉,加以多查,便能提高查字速度,但部首查字法与之相比较为复杂些。为了使学生查得正确、迅速。在查字典过程中,我教给学生查找部首的一般规律。
  1.上下结构的字,从上到下取部首。上下都有部首的,取上不取下,如“字”,查“宀”,不查“子”。
  2.左右都有部首的,取左不取右,如“牧”查“牛”,不查“攵”。
  3.半包围结构或全包围结构的字,从外到内取部首。内外部都有部首,取外不取内,如“闻”,查“门”,不查“耳”部。
  4.中座和左上角都有部首的,取中座,不取左上角。如“坐”,查“土”部,不查“人”部。
  5.在同一部位有多笔和少笔几种部首互相迭合的,取多笔部首,不取少笔部首。如“究”,有“丶、冖、穴”三个部首,就要查“穴”。
  6.单笔部首和多笔部首都有的,宜取单笔部首,不取复笔部首,如“旧”,有“丨、日”两个部首,就查“丨”部。
  三、联系词语,据词定义
  查字典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弄清字(词)的音、形,重要的是弄清字(词)的义。由于汉字多音又多义,字(词)的意思随语境的不同而改变,学生查到这个字(词)时,面对多种解释,不知选哪种意思,这是学生查字典时遇到的拦路虎,也是老师最需要加以帮助指导的地方。例如《蛇与庄稼》一文中出现了两个“奇怪”,“……即使风调雨顺也不见起色,大家觉得很奇怪”。“后来,老农们想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预习课文时,我要学生查《新华字典》里的“奇”字,再联系上下文,确定两个“奇怪”的各自项义。第一句中的“奇怪”为(2)义项,“惊异”,引以为奇,第二句中的“奇怪”为(1)义项,“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
  学生在查字典时有时也会出现某些字词解释放在句中不确切,讲不通的现象。如《少年闰土》一文中,“他和我仿佛年纪。”“仿佛”在字典中的解释是“好像、类似”。很明显,这两种解释放在句中都不贴切。这时,教师启发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想出符合文章的解释。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这里的“仿佛”应理解为“差不多”。
  字典上的解释有时比较深奥,学生不易懂,如果只是抄一遍,虽是查对了,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例如《一夜的工作》中的“他不是普通地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句中的“浏览”字典上解释是“泛泛地阅读”,而“泛泛地”对学生来说又是个新词,所以这里虽查到了解释,但还是不理解“浏览”的意思。这时,我要求学生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字词。学生经过思考,解释成“粗略地看,大略地看”,这时学生才真懂这个词的意思了。
  总之,学生在查字典过程中做到既动手,又能够动脑,引导他们勤思考,善辨别,才能不断提高据词定义的能力。
  四、反复练习,养成习惯
  学生的能力是经过练习才逐步形成的,练习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是这个道理。语文课上,我经常把字典带进课堂,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就和学生一起查字典,创设一种查字典的氛围。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查字典,阅读课外读物时也要求学生查不懂的字词。写作时,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问我,我总是说“先请教一下字典老师吧!”为了提高练习效果,激发学生查字典的兴趣,还在班里开展了查字典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查得快,看谁查得准,对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学生的查字典能力就在这样的训练中扎实有效地提高了。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愿每一位孩子学会查字典,领得这把“金钥匙”,开启知识宝库的大门,去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吧!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松陵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在对科学的学习中,你学会通过试验和误差来处理问题,养成一种独创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这比科学本身的价值更巨大。——费恩曼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无疑没有思考就没有学生本体,因此,思考是学习的前提。科学课程中关于研究事物的过程、方法等内容,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科学课需要学生的实证意识、逻辑思维和质疑精神。  1、等待 给思考留一点时间  在我们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提问,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谈不上创新,现代研究表明: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被动地接受答案更有效果。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同时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能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可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尊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研究能力,就成为小学各
最近,我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我校举办教学研究周,学校对此很重视,因此对所授的课邀请了有关教师和专家进行了反复磨课。我有幸被邀为之磨课,虽有诸多感受,但有一点感受最深。  所磨的科学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纺织材料》一课,是由有一定课堂教学经验的李老师来执教。李老师首先通过视频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多种纺织材料,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分出哪些是天然材料,哪些是人造材料,然后教师决定选定天然材料和人
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孩子能说会唱,电视广告、流行歌曲模仿得惟妙惟肖,就是学数学不开窍,学什么,什么不会。”面对这种情况,其实作为家长更应该思考: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等知识的启蒙。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
本文讲的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亲人产生了依恋之后,又要与所依恋的人分离,因而表现出伤心、痛苦、拒绝分离的情绪。这些幼儿在入园后哭闹不休、情绪紧张、态度冷漠、任性专横、行为散漫等。换位思考,一个幼儿来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过渡到有一定规则的集体环境中,产生不确定感和不可控制感,自然加深他们入园的不适与焦虑感。进入幼儿园,对幼儿来说就像进入“第二次断奶期”,入园后出现焦虑情绪时,家人也会不同
五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简易方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完成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在积累了较多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突破算术思维方法中的局限性,由算术思维转换到代数思维,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性使得部分学生无法清楚明白了解一个可变的量的概念。因此,理解了方程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列等量关系式之后,逐步培养学习尝试用方程到喜欢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必要,进而培养学生方程意识,发展学
小学阶段是人生步入知识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当地民俗等方面的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当地闽南语音乐的特点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并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闽南语歌曲中蕴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对文化的表达形式,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更是反映了当地所属社会环境的各种存在状态,音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时代的脉搏。任何形式的音乐都是由其所属的文
姓氏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源远流长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觉得神秘,已不再满足于最初的认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安排了这样的一项实践活动,以“说名道姓”为话题展开学习、调查、研究。在活动中,队员们加深了对自己名字的理解,增强了自信,同时也认识到了别人存在的价值,学会了尊重他人。     一、介绍绘本故事,认识名字     曾经跟队员们讲过一个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菊花》。这
《点点爱上幼儿园》是江苏少儿版《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之中班上学期1的第1课,故事的内容是讲一个细心妈妈善于教化的故事:听到小鸟在歌唱,她告诉孩子:这里是小鸟的幼儿园;路过草地,告诉孩子,这是小兔的幼儿园;路过树林告诉孩子,这是小鹿的幼儿园;看到小朋友在做游戏,告诉孩子,这就是小朋友的幼儿园。她放飞孩子,又融入孩子。《点点爱上幼儿园》这里没有老师,却处处让你感受到教师的存在,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