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ingjie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江苏省现行高考方案形势下,语数英是重点,因为高考本科是否达线按这三门学科总分排名,而历史作为高考选测科目,处境、地位十分尴尬。那么,只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如何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早已是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此做出简要解析。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之处境、地位
  首先,人们常说历史是“副科”,所以,从上到下、从家长到学生都不重视学习历史。
  其次,江苏省近几年来的高考方案主要评价语数英三门总分,导致许多学校功利性太明显,平时评价体系弱化,课外给予历史学科的时间几乎为零。
  二、探究高中历史教学问题之原因
  很多教师都有感慨,现在学生难教、不开窍,历史知识平时几乎没有积累,但是我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少部分男生对历史还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不喜欢传统历史课,因为听起来感到无聊、乏味,他们也想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尤其实验班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
  三、解决高中历史教学问题之方法
  1.备课方式之改变
  传统备课只是备课本之内容,写教案应对上级检查,其实,这样对平时历史课堂教学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现在形势下,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主体,要备学生,了解学情,备好课堂生成性内容,备好课堂学生偶发问题,这才是“生本课题”之备课环节;当然,还要做到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二者有机结合,只有课备得好、备得充分,上课才有底气,才能如鱼得水。
  2.课堂教学方式之新探
  课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科学化,打破过去教师“一言堂”、一人包讲到底的老习惯。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变革,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只有让更多学生參与课堂交流、合作,才会提高课堂之生机与活力。正如“301515 5”课堂教学模式,平时教学中可以试之,当然,所谓“301515 5”课堂教学模式,指一堂课45分钟,教师讲解不超过3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15分钟,学生回答问题的人次不少于15人,学生去黑板板演不少于5人次。
  3.注重激发学生学习高中历史之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之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课堂教学上引智引趣之水平与能力,老师对高中历史知识体系构建、知识探索讲解与创新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新发现和新创造,最好能对历史知识做到数形、图文有机结合,经过教师加工,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达到引智引趣的目的。其次,历史教师平时积累的历史教学素材、史料、视频等要丰富,在适当的时机运用,常常让学生感觉津津有味,既能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又能应对江苏“小高考”和高考以“新情境”、“新材料”等为主体的创新性考题,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4.平时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之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考上大学,以便有更高的学习平台,更便于学习知识,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成为一个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平时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便让其终身受益。
  5.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之教学
  教无定法,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
  (1)材料学习法
  材料学习法是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和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说明观点;可以让学生整理归纳、思考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材料学习法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就有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实质的要求。
  (2)讨论法
  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更全面、清楚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形成小组综合意见,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学习激情,又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有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辩论法
  辩论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辨性较强,从不同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结论的问题,目前史学界存在有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如上选修四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小结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辩论秦始皇的功过问题。教授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创始人孔子》一课时,可以举办一个辩论会,辩一辩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还是“坏”,还是兼而有之?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从中感悟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结论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比较法
  比较法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比较一些相似的或相异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历史事件的复杂因素,学会灵活分析问题。教授《开辟新航路》一课时,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尤其是对中西方社会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教授日本明治维新时,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其异同。通过比较法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一定历史观点解决纷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5)讲授法
  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新课程教学中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尤其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难以达到的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此外,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能力和水平上的优势,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摘 要: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每位英语教师教学的目标。作者坚持“爱的教学”的原则,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结对帮困等措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结合具体案例,探讨转化英语学困生的途径。  关键词: 学困生 转化 兴趣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
摘 要: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时间锤炼与时代更迭,依旧显示出耀人的文化光芒。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汉字学在我国语文教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来说,汉字学的引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多可能性,拓宽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空间。本文立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对汉字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以参考启示,为小学语文教学
摘 要: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教师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全球视野,促进综合思维发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本文以活动课《跨越时空的文明——丝绸之路》为例,阐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历史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在坚持人文性的同时,更加
摘 要: 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从一点一滴的实践、体验中感悟而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于量的经验是建立量感必不可少的途径。而要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于量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准量的典型参照物是首要前提。  关键词: 量感 体验 积累 估量  “量感”就是视觉或是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
摘 要: “轻负增效”是落实新课改精神的一种体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学习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然而,受很多原因的影响,有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师缺乏推进轻负增效的有效方法,对此,教师就应当积极应对,用“简约”、“高质”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轻负增效
摘 要: 金沙中学是2013年8月18日金沙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普通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整合、优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式办学而建成的大型学校,本文以金沙中学3.1.5课程改革模式为契机,通过对近几年来金沙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经验的总结,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改下模块教学的概念与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了解到
一、教学现状  到了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内心充满紧迫感,恨不得上每一堂课,做每一次作业其效用都能落实到应试上。那么,如何进行语文议论文教学使其作用于应试呢?固然,老师可以像教数学公式一般教授议论文写作技巧的,例如两节课教开篇,两节课教结尾,两节课教结构,两节课教用事例来说理,等等。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试论两个问题:高三时间宝贵,选择什么材料可以最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如何运用材料,使之
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贯穿于语言、文化、思维和社会生活中。国内学者如张培基、束定芳、肖家燕等人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对文学作品中的概念隐喻的翻译模式思维等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并存在一些空白领域。  本文以国内作品《红高粱》和国外《费城》对比,探索概念认知翻译的异同。红高粱家族是中国作家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中存在大量的概念隐喻,这是外国读者难以理解其文本的关键。小说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实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进行教学评价。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评价 优化教学  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我们或空泛或深奥的评价,学生似乎并不在意。笔者曾因此而苦恼,但偶然的一次听课经历,让笔者茅塞顿开。  一、他山之石  这是一堂语文课,课文写的是一个小男孩勇于改错的事。老师请一个小男孩读一段话,大约是太紧张的缘故
摘 要: 教学效果的优化离不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动力,是促进学生长效发展的内驱力。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状,阐述了进一步培养学习兴趣的策略,旨在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当前,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小学生学习欲望不强烈,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