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学路看教育背后的社会事实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shwy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央视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讲述了山区孩子们的上学經历,来自肯尼亚、尼泊尔、西伯利亚、秘鲁等地区的孩子们以特殊的上学路走进人们的视线。给人们带来震惊之余,也给人们留下了对教育的反思。教育不是个人事件,而是社会事件。教育目的的实现,究竟如何受其背后的社会事实所影响。教育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教育与它所在的时间与地点紧密相关,除了家庭、个人对教育的影响外,地理环境、学校、社会等都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
  [关    键   词]  地理环境;学校;社会;社会事实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07-0146-02
   迪尔凯姆在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如此定义“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作社会事实”[1]。社会事实既是个人的东西,更是社会的东西。社会事实,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一种社会事实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另一种社会事实。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事实,而在其背后,还存在着影响教育目的实现的另一些社会事实。如同教育本身,教育背后的社会事实同样能支配一个人的命运。
   我们都上过学,也曾走在上学的路上。上学路对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然而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每天徒步穿越大草原、穿过零下40、50摄氏度的雪地,划两个小时的船去上学,一路上与大自然作斗争,一切只为了上学。从这些边缘地区孩子们坎坷的上学路中,我们反思教育,反思影响教育目的实现的复杂的社会事实。本文从这些孩子的上学路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地理环境、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分析,探寻教育现象背后的因果,从分析社会事实的角度探究究竟是哪些社会事实因素影响着孩子的教育,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实现。
   一、地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地理环境作为教育外部的大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间接的,也是不可忽视的。特殊的气候和地形不仅影响孩子们的上学路,还进一步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此外,地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着道德教育,影响他们道德品质的塑造。
   (一)气候
   气候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条件、人们的生产生活,还影响着孩子的教育。西伯利亚的奥伊米亚康,是世界上最寒冷的永久定居地,每年有长达7个月的冬天。在这里,气温决定孩子是否要早起去上学,低于零下54摄氏度时就可以不用上学,气温成了他们接受教育的最大影响因素。除了学校外,孩子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家里。尽管寒冷的天气一定程度上能使人保持头脑清醒,但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课余活动少了,和伙伴们的玩乐机会也很少,身上过多的衣物也不利于他们写作业,他们很少有适宜的温度进行学习。
   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降水量逐渐递减,这也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西部干旱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气候影响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基础的不同,我国中西部的学校教育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教育有很大的制约作用。尼泊尔有将近一半的国土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尼泊尔的文盲率超过百分之五十。家住尼泊尔昆普村的几个孩子每天需要徒步翻越大山,用摇摇欲坠的钢索穿越危险的河流,再冒险搭乘顺风车去学校,从家到学校有五六公里的距离,需要消耗他们大量的体力。家住肯尼亚的几个马赛族孩子每天需要穿过非洲大草原去上学,非洲大草原上有种类丰富的动物,大象、非洲水牛等对孩子们来说都极其危险,他们的父母最担心的是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许多野兽隐藏在灌木丛中,为了上学,他们甚至有搭上自己生命的危险。位于安第斯山脉的高原上的秘鲁的喀喀湖居住着乌鲁人,孩子们的上学路是一段水路,他们需要用木棍自己划着用芦苇做的船,穿过整个湖泊才能到达学校,在广阔的湖面上划行两个小时对他们来说再平常不过。在这里,天气总是变幻莫测,突然的狂风暴雨对孩子们准时到校和平安回家是个很大的挑战。
   如此特殊的家庭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使原本平常的上学路三个字变得异常艰难和危险,在这些交通不便、经济也不够发达的地区,孩子们的学业成绩受到很大影响。他们在课上不能专心听讲,总想着回家的路。他们每天都要在上学路上耗费很多的力气和时间,因此在学校上课或者下课回家后不再有多余的精力温习知识,这也导致了他们中的大部分成绩都不如班上其他同学。
   从我国的地形来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交通不便,道路艰险,信息落后。地形使教育呈现出地域性不平衡的状态,与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东部相比,西部山区的学生上学更困难,有些孩子每天要很早起床,翻越几座大山才能到学校,还有一部分孩子因路途遥远而辍学,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
   (三)地域文化
   地理环境对于文明的形成及文化的传承都有关键性的作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我国有句俗语“齐鲁多鸿儒,燕赵多壮士,江南多才子,巴蜀多高士”,这反映了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基础教育因此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2],地域文化塑造了孩子们的思想、品格、价值观,也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教育和成长。    乌鲁人是秘鲁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住在用芦苇编织铺成的浮岛上,沿袭着从印第安祖先那里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习俗。女孩們每天早上上学前都要先梳好辫子,这是乌鲁人的传统,头发象征着力量、美丽和生命,尽管上学路途遥远且费时费力,但孩子们仍早早起床,对每一天都充满力量。乌鲁人喜欢互相帮助,村子里年纪大的孩子经常会邀请年纪小的孩子一起坐船去上学,由年纪大的孩子负责划船。在学校里,孩子们自带午餐,并一起分享那并不丰盛的食物。当年逃避迫害和追杀的历史给乌鲁人的基因里留下了对团结、和谐的强烈渴望,这里的孩子从小就很团结。尼泊尔昆普村的孩子们也很团结,他们相互结伴过河,大孩子负责坐在上面推铁筐,到了能推铁筐的年纪说明他们长大了,这也是孩子们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迪尔凯姆认为,经过社会化后的人比天生自然的人更优越,是社会使得个体能够超越自身,控制自己的激情和本能,学会奉献与牺牲[3]。每一个地域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乌鲁人、昆普村人等,他们有自己的社会团体。在这一社会团体中,人的道德、智力、体力在社会中得到发展,人们的集体意识增强,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也逐渐形成。
   二、学校对教育的影响
   (一)学校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孩子在他周围、在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有重大意义。这里的任何东西,都不应是随便安排的,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应有所诱导,有所启示。”[4]
   整洁、宽敞、设施齐全的校园物质环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更能使学生积极向上。马赛族的孩子所在的学校,物质环境十分简陋。学校面积小,教室是用木板搭建的,铃声是老师手动打的,教室里的水泥地十分脏乱,很多孩子直接坐在地上听课。在这样脏乱、拥挤、设施破旧的环境下,学生往往难以投入学习状态中。
   除了物质环境,人文精神环境也是一个学校发展所不可忽视的。尼泊尔的学校里,孩子们每天早上需要排队做早操,尽管没有音乐,但孩子们在老师的口令下做得十分整齐,然后齐唱尼泊尔国歌,每天如此。学校的物质环境虽然简陋,但是可以看出,学校在努力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二)同学间的关系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每个班级似乎都会存在一些边缘人群,他们处于班级社会组织的边缘,是班级组织的局外人。他们或许是因为家境贫困,或许是因为性格古怪,或许是因为成绩落后,又或许是因为长相丑陋。家住昆普村的阿吉特在班级中就是这样边缘的存在,他的同学们觉得他住得远,没有必要和他保持联系,阿吉特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这导致他无法完全投入班级活动中,缺乏对班级的融入感。紧张的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情,也不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班级中边缘人群的存在影响着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府政策
   一个地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的政策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昆普村的孩子每天利用钢索过河去上学,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座桥,然而当地政府并不愿意花钱修建桥,除非有人因此丧命。政府的漠视给昆普村的村民,包括每天需要到山对面上学的孩子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险,政府显然没有意识到,修建桥梁实际上也是对教育的投资,修建一座桥能使孩子们上学更方便、更安全,很可能提升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能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
   (二)社会关注度
   教育不是个人事件,而是社会事件。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上升,社会各界学者也对教育领域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没有《翻山涉水上学路》这一纪录片的拍摄,我们也不会知道,原来在地球的其他地方,有这么一群孩子每天经过如此坎坷危险的道路去上学。社会关注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使教育资源分配更合理,给孩子们营造更健康的学习氛围。但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关注度要保持合理性,社会对学校的过度关注和参与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环境的维护。
   参考文献:
   [1][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詹培民,王文波.地理环境对基础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1):112-115.
   [3]陆韵.评析迪尔凯姆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定义[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3):1-3.
   [4]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赵玮,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编辑 张 俐
其他文献
[摘 要] 技工院校作为与社会经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技能人才的主要源头,在职业教育构建多层次、适用范围广的专业技术与技能人才供给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械自动化职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机械制造业对专业技术、核心素养、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深度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技工院校对产业创新技能人才的培養,产业与教学相融合,理论指导实践,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与制造业的
期刊
[摘 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终结性”“断头化”的现象,采用质性研究与实证研究,在分析国内外中高职衔接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基础上,以象山电大与技工学校合作项目为例,尝试开放教育高职与中职教育的衔接,通过注册入学、构建一体化课程
期刊
[摘 要] 回顾中职生生源下降的时代背景,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分析了开展普及型教育模式的原因,并以广西银行学校为例,选取培养目标、基本能力、配套实训、就业岗位、教材选择、师资培养和证书推荐七个关键点深刻剖析了普及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心理特点;普及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法律与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两种手段,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法治与德治建设相结合提出的背景入手,探讨分析法治临沂建设状况、德治临沂建设的深厚文化底蕴,并试图找到促进二者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法治;德治;依法行政;榜样教育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从学生主体这一角度出发,探索改变传统教学设计的途径,将雨课堂引入课堂,实现学生和教师的“教”与“学”的角色转变,突出应用型发展定位,探寻属于体育类专业课的雨课堂平台混合式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达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关 键 词] 转型发展;雨课堂;体育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为了加快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步伐,应将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即丰富农村小学生课外素质教育实践模式。通过分析课外素质教育,阐述了农村小学课外素质教育的现状,并以新宁县枧杆山村小学生为例提出了一些加强农村小学课外素质教育的策略。  [关 键 词] 农村;小学生;课外素质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多校区管理已成为众多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普遍而又亟须解决的课题。通过对台州学院多校区管理中面临的困境,如空间运行成本高、校区发展不平衡、师生归属感缺位严重等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科学定位校区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数字校园;搭建高校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水平等建议。以台州学院为例,在探索与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适合台州学院多校区发展的道路,从而促
期刊
[摘 要] 跨学科创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我国多次发文要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施跨学科创业教育。然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探索实践跨学科创业教育,既缺乏理论层面的引导,也缺少实践运行层面的经验。因此,学习、借鉴、本土化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先进经验,是推动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的一条捷径。专著《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
期刊
[摘 要] 社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其建设发展与城市生产、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低碳社区建设在低碳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居民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低碳社区建设的进程,也是低碳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通过分析居民参与低碳社区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转变居民行为模式的策略。  [关 键 词] 低碳社区;居民行为;模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行业从业人员数量也急剧增长。统计表明,到2020年,我国保险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1200万人。而以目前发展速度而言,至2015年,我国高等院校保险专业人才供给将不到1.3万名。可见,保险人才供需缺口非常明显。作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就业需求较强的一环——保险,在长时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以及发展。立足于洛阳理工学院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