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画与江南收藏巨族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是一个小包裹——被胶带和包装纸缠得很严实,看起来和别的包裹没什么区别。
  55岁的庞戎小心地打开了包装,露出一个不大的木盒,“是红木的”。木盒里就是《观瀑图》。
  这是唐云艺术馆一幢小楼的二楼,窗口望出去,是微阴天空下的西湖和雷峰塔。当年在杭州南宋画院里任待诏的马远,画出的那些深远之景也是有西湖的影子吧。
  马家祖籍山西,靖康之变时迁到了杭州。马远没有见过北方的山水,画里自然都是南宋杭州精致的味道——慢慢的,这种精致也成了江南的味道。
  马远应该没有想到,这幅画会四处漂泊,直到近八个世纪之后,才能回到它的故乡——杭州。
  庞氏
  画卷慢慢展开。
  画的最左边是庞戎父亲庞美南题的鉴识词。庞戎的祖父和父亲都爱画和藏画,父亲是江南一代的鉴画专家。庞戎说家族中很多人都这样。
  最有名的自然是民国时期的名藏家庞元济。“江南这边书画鉴定的规则,都可以说从他而来。”
  庞戎家里藏着一封庞元济的信,信上说,抗战时,光“清朝四王”的藏画就被日本人抢走了154张。
  庞氏也是南宋初年从北方迁来。先杭州,后乌镇,后同里,再分散在江南的各个角落。清末到民国期间,庞氏成了江南望族。“电影《风月》就是以庞氏在苏州的一支做原型,拍摄地就在苏州的庞家院子里。”
  庞戎也画画,是“清朝四王”的风格。后来,庞戎说,现代的画虽然有很多创新,但是太急躁了。他还是喜欢看传统的画,“回到家,躺下,看床头挂的古画,慢慢就看出更多的东西来。”
  藏家
  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这幅画了,庞戎的目光还是不愿离开。
  庞戎不说《观瀑图》值多少钱。他倒是说起,很多人只看到藏画的经济价值,“但藏画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而且藏了一幅画就代表多了一份责任。”
  藏画是个辛苦活,既要鉴明真伪,又要妥善保管。在收藏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没有永久的收藏家,只有一个个“文物保管员”。“如果藏不好,会被后人说的。”
  庞戎并不知道多少祖辈藏画的故事,“老人们都不愿意多说”。寥寥知道的几个段子,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当他家从苏州搬离时,父亲挑了两袋藏品送给朋友。1979年,搬回苏州,那个朋友又把藏品送了回来,“老了,玩不动了。”
  画终归是要给别人看到的。在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博物馆里,都有庞家捐赠的藏画,数量不菲,而且不乏精品。
  归来
  指着画右上角的葫芦印,庞戎说他的父亲查了很多资料,考证这是元代著名画家、鉴赏家柯九思的印。
  《观瀑图》在元朝时被元内府收藏,从此离开了杭州。在不同的藏家手中流传,幸运地得以保存下来,成为马远不多的存世精品之一。这样的故事也许就像画上的鉴识词最后一句所说:“神物流传,洵非偶然。”
  《观瀑图》当天上午刚刚从海外运达杭州,晚上《观瀑图》就将在“相约西湖”开幕晚会上亮相,随后在唐云艺术馆展出两天。然后,它又将离开,继续它作为藏品的旅程。
  但它会唤醒一段南宋的记忆。也许有一天,它会再度回来。
其他文献
清晨,当和煦的春风透过阳光吹遍无锡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开始了又一天忙碌的生活。无锡公花园的东门外依旧聚集着一些手艺人。其中有一位老人在踩耳,老人衣着简陋,工具箱也很落伍。但是,他的很多客人的话让我们触动,“我在这儿掏了十年耳朵。”简单的言语中,我们感受到了老顾客对手艺人的肯定和赞许,这是普通的百姓生活。  但老人和继承他的技艺的儿子们都同样对生活有着梦想。他们想开个店,我们看到了老人和其儿子对真正融
期刊
“看到子女一天到晚这里聚会、那里应酬,我却只能呆在家里做做家务,我可不能这么‘out’下去了。”家住临港新城的谭凤英今年61岁,近日,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她刚刚和几个老姐妹聚完会回来,“我上午10点多就去参加聚会了,一直吃到下午2点多才各自回家。”谭凤英还带回来了半个蛋糕,“一个退休的老教师买了一个大蛋糕过来,我们吃不完,就打包带点回来给孙子吃吃。”  谭凤英说,年纪大了,接受新事物的水平比不上年轻
期刊
在天津南开区延生里有一个名为“路姐发屋”的社区理发室。这是一间13平方米的简陋小屋,其主人是现年54岁的理发师路俊英。10余年来,“路姐发屋”的主人美名远播。这美名来自她精湛的美发技艺,来自她一直保持同行业最低位的收费标准,来自她对那些孤老病残和新生婴儿不分远近、不计报酬地上门服务,更来自她近百次热心为临终者整理容貌的非凡之举。    为近百名临终者服务    有些饱受疾病折磨后的患者,临终时身体
期刊
青山区有一对普通夫妇,从1989年搬到友谊社区后,23年如一日照顾对门的一对老夫妇,不管是修炉子、晒被子,还是交水电费、退休年审……事无巨细,甚至谁敲婆婆家的门,都是他们先开门看看,“把个关”,他们认可了,婆婆才会开门。夫妇俩说,“我们一起住了二十几年,当一家人了。”  提起欧阳夫妇,街坊邻里无不竖起大拇指。    【故事】  1989年欧阳夫妇从工人村搬到冶金街友谊社区35街56门8号,与芦兰香
期刊
没有婚礼、没有喜宴、甚至都没有亲友的祝福,40年前,如花年龄的李世凤毅然放弃城市安逸舒适的工作和生活,随心爱的男人到贫穷艰苦的农村安家落户。  40年来,李世凤无怨无悔地付出。在艰难的岁月里,她用最纯真、最衷情的爱默默支持着丈夫,让他从一个山村的无名小伙成长为全国响当当的“故事大王”;她用最温暖的胸怀哺育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让她们长大成人,并双双拥有了幸福的家庭。  而这一切,她的丈夫与女儿们铭记于
期刊
华灯初上的街道,那疾驶的车辆闪着高高低低、若明若暗的灯,犹如故乡年迈者熟悉而慈祥的目光。其中,那一双最低、最暗的灯,仿佛是奶奶的眼睛。  忘不了,黎明时分,那一声声轻轻的呼唤。似童年上空日日与我为伴的云朵,伴着清晨暖暖的和风,飘入我少年甜甜的梦乡。当我和弟弟、妹妹开始穿衣起床时,喷香的葱油饼、浓浓的米粥和星月馋嘴的目光早已聚齐。饱餐过后,当我们打起饱嗝时,奶奶已经把每人的书包和成串的叮咛挂在我们稚
期刊
在汪清县烈士陵园附近,人们总会看到一位老人手拿铁锹,清理路上的垃圾。她叫金莲顺,今年已经78岁了。自从退休后,金莲顺一直义务扫街扫厕,至今已有23年,她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雷锋老人”。  背着家人打扫公厕  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在全国上下最早开展向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先进人物学习时,金莲顺老人就开始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到笔记本上,一学就是40多年,金莲顺老人的学习笔记足有14厘米厚。1989年,
期刊
26年前,她把一对老年夫妇接回家,至今仍把一位老人当亲娘一样照顾,乡亲们对她的善行赞叹不已。她就是菏泽市郓城县郭屯镇林集村农家妇女唐秀君。  捡两个“包袱”回家  4月30日上午,唐秀君家中,86岁的郭秀菊老人正躺在床上输液,唐秀君在旁边端茶倒水,寸步不离,就像亲娘俩。可谁曾想到,她们之间毫无血缘关系。郭秀菊老人有些耳背,但提起唐秀君,她的脸上就绽开了花:“这些年多亏秀君伺候我,要不是她,我早就入
期刊
平凡人能手工造出像模像样的小汽车已不是令人惊叹的新闻,但是,一个患高位截瘫、患类风湿病、生活难以自理的52岁老人也能造出一部小汽车,有人相信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难以相信,映入我们眼中的一辆模样有点古怪、设备简陋的小汽车竟是出自这位老人之手。居住在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街道的黄瑞山,仅上过两年半的小学,虽惨遭病痛的折磨,却坚持与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他通过自学学会电器维修,靠给邻居们维修各种家电来养活自
期刊
再好的小说家无论怎样费尽心思搭构故事,结果很难出乎意料。现实生活看似平淡无奇,却时刻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谁也无法预料未来。叶家从潮汕来到了香港,由富甲一方到被迫数次偷渡……叶家近半个世纪的经历足以构成一个曲折的电影脚本。  叶伟特向我讲述他的往事时,淡定从容,没有回避,不做躲闪,那份坦然与平静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  潮汕记忆  新中国成立前,潮汕地区的蔡家在当地是有名的大户,做的是钱庄生意。叶伟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