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师中文专业与中学语文的对接机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pas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构建高师中文专业与中学语文的对接机制,就要做到:在高校、中学、地方教育局教研室“三位一体”模式的具体实施及操作中,充分发挥跨校协同创新机制作用,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客关系,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着眼于教学内容改革确立课程教学的本体地位,改革以往更多关注教学法而忽视教学内容的偏失,强化高师中文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对接;着手于高校与中学双向交流互动,针对中学教材篇目、类型、文体、风格、方法、背景、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进行点面结合分析与指导,形成高师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对接机制.
其他文献
肯尼亚是一个移动电话大国.肯尼亚拥有近5000万公民,约有4300万人使用移动电话,也就是图片说,这个东非国家的移动电话使用率高居世界第33位.相比之下,肯尼亚只有不到7万条固
期刊
建立并完善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发展的评价机制,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也是创新教学流程管理的精髓所在。  1.“反思之反思性评价”让评价互动、客观。具体做法为:教师每天坚持写备课反思、批改作业反思等教学反思日记;学生每天坚持写预习反思、课堂学习反思等学习反思日记;家长每周坚持写成功心得、矛盾剖析等家教反思日记。教师、学生、家长写完反思日记后在三天内自由抽空请其他教师、学生或家长对反思日记进行反思性
为了实现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们对集体备课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更具灵活性、创新性、实效性的小团体备课形式——“三人行”合作备课。要求各备课组中每三四位教师组合成一个教科研小团体,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和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1.确定内容,开展研讨。由每个单元的主备课教师从该单元中选出一篇课文(语文)或一个小节(数学),作为“三人行”备
顾名思义,“同题研课”就是针对同一主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探讨。其操作流程如下图:    具体说来,“同题研课”是以同年级同学科的备课组为单位,通过“集体选课备课——独自设计上课、观摩——集体说课评课”,进行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探讨与交流。  1.集体选课备课。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备课组教师共同商议确定同一主题(课题)的教学内容。在集体备课时,通过各抒己见、讨论交流,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剖析教学的重点难点
传统的学生作业普遍存在着单调重复,只追求知识体系,淡化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弊端。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科知识的综合化,强调学生作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尝试了一种新的作业模式——“综合作业”。即从学科内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的多学科知识、能力和情感得到整体提高。  以数学课为例,学完“长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议为自己的书桌设计一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为强化学生的心理辅导,学校在创新教学常规辅导的基础上,通过开设心理导向课、增设《好姐姐心语》校本课程及开办“心心语小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们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打开学生的“心锁”。  1.开设心理导向课,为学生健康心理导航。心理导向课是针对学生心理健康而设计的课程。主要为下列几种学生进行辅导:一是单亲家庭子女;二是农民工子女;三是生活优越
学术逻辑是发明、发现及其应用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中华传统文化高校课堂教学的学术逻辑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回到一种文化的初始状态并再现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让学生经历文化问题
目的:建立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以及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 OGD)模型,研究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 hydrochloride,FH)(5μM、10μM)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新生1~3天SD大鼠进行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待原代细胞长满培养瓶底85%~90%时,即可进行细胞传代。取传一代后生长至第五
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对倡导国家新课程推进具有不可忽视的效能.从教育学术史的微观研究视角,透视20世纪90年代至新课程改革伊始以来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成就与不足,对目前
当前,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已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所接受。如何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对话教学的质量,我们觉得,教师与文本对话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应从以下四个纬度进行。    一、回归阅读    所谓回归阅读,即尽可能地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读出作品的本来面目,设身处地读懂文本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情感脉络、思维轨迹等。与文本对话的途径有三:一是从文本中捕捉作者的情感、思维、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