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所关注的,教会学生选用数字化工具,迁移已有的知识,与时俱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下,多媒体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学生的学习环境已然不同,工具与资源越来越数字化。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环境充满着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学生对于数字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共同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掌握数字化工具。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应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选择更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学科课堂上的真实情境案例,谈谈笔者对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之中的几点探究。
一、 注重自主学习,夯实工具学习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信息技术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工具性、实践性并重的特征,使用数字化工具是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作为信息社会的原住民,学生是拥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这些基础使得数字化学习更容易开展。但是学生在使用数字化工具中选择中难免会更五花八门,优先考虑的不是哪个工具更合适、更专业化,而是哪个工具有使用过,更便捷更熟悉更能拿来即用。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很容易造成什么都略懂,也什么都不懂,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接触、学习、选用数字化工具呢?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字化工具?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营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数字化环境。
以“校运会”中的“技术支持”为例,结合学生学习生活需要,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的数字化工具学习,如下:
[任务]: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到来,学校班级都在积极筹备,请从信息技术的角度,为校运会提供技术支持。
[实践]: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讨论并分配任务,如班级入场稿撰写编辑、入场式音频下载剪辑、班级表演视频拍摄、校运会会标制作、后勤物资购买预算经费等;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制作作品。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如何选择专业的数字化工具?如何学习没接触过的数字化工具?
[分析]:从生活入手,例如音频编辑软件,平时听音乐的软件是否包含小程序,能够简单编辑音频;手机里是否自带了简单的音乐编辑软件。因生活学习的需要,小程序和简单的软件无法解决问题,当大家需要更专业化的音频编辑时候,学习产生了专业数字化软件的学习需求,自主研究音频编辑软件,再对比不同数字化工具,一步一步从简单到复杂。
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与数字化环境息息相关,数字化环境的营造,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凸显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打造一个数字化学习环境将为数字化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学生接触到的数字化资源的呈现方式大多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多媒体应用软件、网站等。而这些最基础的数字化工具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中,作为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简单的教学数字化工具,还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正确地评估和选用数字化工具,单纯地讲解这类专业的数字化工具太无趣、太复杂,而常用的工具入门都不会困难,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从实际出发,自主学习,再结合学习、生活有关的项目,由简入繁,学生很容易主动地来学习数字化工具了。
二、 进行知识迁移,更新课堂学习形式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学必须是适合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教师的教学必须符合自然发展的次序,最終能够更聪明地花费时间。中学生的知识摄取丰富,多元的课程设计,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给予了现代学生大量的知识,也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信息技术综合的不单单是知识与技能,更是思想与方法,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为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操作步骤,让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操作,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很容易造成上课会、下课忘的结果。再说如今网络上的数字化资源如微课、慕课等,都能够代替老师完成简单的数字化工具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该如何教学数字化工具呢?在教学中,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探讨、推论,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迁移应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中的“公式法”为例,课堂实录如下:
师:“以上是某班级一周的得分,平时大家如何计算该班级的得分?”
生:“3 5 1 4 0=”
师:“如何使用表格处理工具进行计算呢?”
生:“3 5 1 4 0=”
师:“通过输入不然看出没有得到大家想要的结果,因此在计算机中,需要与平时不同的计算方式,大家试着把等号打在前面,输入等式后再按回车,试看看结果?”
生:“老师,成功了。”
师:“请大家帮忙把所有班级的得分计算好。”
生:“没有想象中的方便啊,也没有大家平时算的快啊?”
师:“大家再试着用单元格地址代替数值呢?”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优先尝试了生活中解决计算问题的第一种方式——数学计算,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其中的思维方式进行迁移,运用到计算机当中,如此触类旁通,掌握表格中的计算方式。能让人想起顺着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进行迁移运用,让孩子能够学会理解表格信息处理中公式法的思维模式。同样,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机器语言”的教学,在纸带上打孔的形式像极了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应用迁移学习不仅更好理解而且还有实验经验。信息技术的课堂不仅仅是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问题,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在知识构建、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其他学科的领域,知识迁移,融会贯通。
三、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把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后,全剩下的才是教育。在信息社会中,数字化工具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工具,不会随着学生离开学校而停止使用。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但学生以后在社会上接触的数字化工具也不可能都是老师教过的。什么样的数字化工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呢?一方面开展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一方面也要学习数字化工具背后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工具也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更新换代,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数字化工具。而离开课堂之后,学生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是否具备数字化工具、学习能力,而且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成本也将成为未来学生接触数字化工具需要考量的一个指标。这也就要求,在课堂上大家要吸引学生的兴趣、热情和好奇心,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学会学习,能够在课本、导学案、微课程的帮助下学会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也能够与时俱进拓展学习。不论什么样的工具的是用来服务于人的,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学会数字化工具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也要有数字化工具的评估和选用能力。选择正确的数字化工具影响着大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从而也深刻影响着大家的思维能力。 以“体验人工智能”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体验任务。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这是本学期的二十篇优秀作文,文章很好,但是传统的纸质材料不利于分析,老师希望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请大家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实践]:学生分组尝试,打字输入快的同学打字,但一节课再快也打不完;尝试语音输入法输入,速度提高了,但是效率还是不够快,对环境有一定要求;尝试用OCR光学字符识别,较快地完成了任务。
[分析]:正确地选用数字化工具,会大大缩短一些任务的工作时间。在拿到任务时,大家会优先采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稍微用点时间学习新的工具,会省下更多的时间。
信息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让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产生了改变。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模式识别对学习生活的优化,思考了数字化工具带来的变革。在这个任务当中,遇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是逐一尝试不同的输入方法,二是使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有学习成本的,首先要了解未知的输入方式,然后进行学习,最后采用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输入。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力要求是最高的,学习成本也是最大的,但却是最便捷的。数字化工具的本质也是服务于人,更新的工具的产生只会越来越完善,课堂上除了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学习,也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具有时代性的数字化工具。
从学生学习上使用数字化工具的不同效率,潜移默化,也就很容易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在生活上的应用,能够学习日益更新的数字化工具,在教授操作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来适应信息社会。学生先为解决问题而使用数字化工具,再因為数字化工具的效率选用更适合的数字化工具,最后掌握最具时代性的数字化工具,这样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数字化工具的闭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数字化工具的更新换代不会停止,只有能够与时俱进,才能不被信息社会所淘汰。课堂上授之以渔,学生将受益终身。
四、 结语
就信息技术课堂而论,在所有的数字化工具当中,课堂上学习的只是沧海一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信息素养,一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一种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课堂上注重数字化环境的营造,巩固学生的数字化工具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管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综合生活学习经验,灵活运用与迁移。在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习惯,不论在将来的生活、学习,甚至是工作都大有益处。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字化工具与资源随处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字化工具,使其能够评估与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就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为未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郭一弓.“青少年学生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研究方法综述[J].科教导刊,2017.
[3](美)杜威(Dewey,J.).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卢欣.信息技术中技术方法的迁移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5(2):78-79.
作者简介:
吕盈恺,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禾山中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工具;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信息社会下,多媒体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学生的学习环境已然不同,工具与资源越来越数字化。新时代的学生学习环境充满着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学生对于数字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是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共同结果,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掌握数字化工具。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应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选择更具有时代性、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文章结合信息技术学科课堂上的真实情境案例,谈谈笔者对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之中的几点探究。
一、 注重自主学习,夯实工具学习基础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的经验。信息技术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工具性、实践性并重的特征,使用数字化工具是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作为信息社会的原住民,学生是拥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这些基础使得数字化学习更容易开展。但是学生在使用数字化工具中选择中难免会更五花八门,优先考虑的不是哪个工具更合适、更专业化,而是哪个工具有使用过,更便捷更熟悉更能拿来即用。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很容易造成什么都略懂,也什么都不懂,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接触、学习、选用数字化工具呢?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字化工具?教学应该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营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数字化环境。
以“校运会”中的“技术支持”为例,结合学生学习生活需要,营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的数字化工具学习,如下:
[任务]:一年一度的校运动会到来,学校班级都在积极筹备,请从信息技术的角度,为校运会提供技术支持。
[实践]:以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讨论并分配任务,如班级入场稿撰写编辑、入场式音频下载剪辑、班级表演视频拍摄、校运会会标制作、后勤物资购买预算经费等;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制作作品。
[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如何选择专业的数字化工具?如何学习没接触过的数字化工具?
[分析]:从生活入手,例如音频编辑软件,平时听音乐的软件是否包含小程序,能够简单编辑音频;手机里是否自带了简单的音乐编辑软件。因生活学习的需要,小程序和简单的软件无法解决问题,当大家需要更专业化的音频编辑时候,学习产生了专业数字化软件的学习需求,自主研究音频编辑软件,再对比不同数字化工具,一步一步从简单到复杂。
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与数字化环境息息相关,数字化环境的营造,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凸显学生以学习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打造一个数字化学习环境将为数字化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学生接触到的数字化资源的呈现方式大多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多媒体应用软件、网站等。而这些最基础的数字化工具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中,作为信息技术学科,不仅是简单的教学数字化工具,还要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正确地评估和选用数字化工具,单纯地讲解这类专业的数字化工具太无趣、太复杂,而常用的工具入门都不会困难,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从实际出发,自主学习,再结合学习、生活有关的项目,由简入繁,学生很容易主动地来学习数字化工具了。
二、 进行知识迁移,更新课堂学习形式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学必须是适合心智演化的自然过程。教师的教学必须符合自然发展的次序,最終能够更聪明地花费时间。中学生的知识摄取丰富,多元的课程设计,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给予了现代学生大量的知识,也耗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信息技术综合的不单单是知识与技能,更是思想与方法,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为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一些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操作步骤,让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操作,这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很容易造成上课会、下课忘的结果。再说如今网络上的数字化资源如微课、慕课等,都能够代替老师完成简单的数字化工具教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应该如何教学数字化工具呢?在教学中,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产生探讨、推论,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迁移应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中的“公式法”为例,课堂实录如下:
师:“以上是某班级一周的得分,平时大家如何计算该班级的得分?”
生:“3 5 1 4 0=”
师:“如何使用表格处理工具进行计算呢?”
生:“3 5 1 4 0=”
师:“通过输入不然看出没有得到大家想要的结果,因此在计算机中,需要与平时不同的计算方式,大家试着把等号打在前面,输入等式后再按回车,试看看结果?”
生:“老师,成功了。”
师:“请大家帮忙把所有班级的得分计算好。”
生:“没有想象中的方便啊,也没有大家平时算的快啊?”
师:“大家再试着用单元格地址代替数值呢?”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优先尝试了生活中解决计算问题的第一种方式——数学计算,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其中的思维方式进行迁移,运用到计算机当中,如此触类旁通,掌握表格中的计算方式。能让人想起顺着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进行迁移运用,让孩子能够学会理解表格信息处理中公式法的思维模式。同样,在程序设计语言中“机器语言”的教学,在纸带上打孔的形式像极了打点计时器计算加速度,应用迁移学习不仅更好理解而且还有实验经验。信息技术的课堂不仅仅是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的问题,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科,在知识构建、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其他学科的领域,知识迁移,融会贯通。
三、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终身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把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后,全剩下的才是教育。在信息社会中,数字化工具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工具,不会随着学生离开学校而停止使用。能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但学生以后在社会上接触的数字化工具也不可能都是老师教过的。什么样的数字化工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呢?一方面开展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一方面也要学习数字化工具背后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工具也会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更新换代,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数字化工具。而离开课堂之后,学生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是否具备数字化工具、学习能力,而且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成本也将成为未来学生接触数字化工具需要考量的一个指标。这也就要求,在课堂上大家要吸引学生的兴趣、热情和好奇心,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学会学习,能够在课本、导学案、微课程的帮助下学会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也能够与时俱进拓展学习。不论什么样的工具的是用来服务于人的,教学中不能只是简单地学会数字化工具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也要有数字化工具的评估和选用能力。选择正确的数字化工具影响着大家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从而也深刻影响着大家的思维能力。 以“体验人工智能”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人工智能带来的变化,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体验任务。任务要求如下:
[任务]:这是本学期的二十篇优秀作文,文章很好,但是传统的纸质材料不利于分析,老师希望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请大家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实践]:学生分组尝试,打字输入快的同学打字,但一节课再快也打不完;尝试语音输入法输入,速度提高了,但是效率还是不够快,对环境有一定要求;尝试用OCR光学字符识别,较快地完成了任务。
[分析]:正确地选用数字化工具,会大大缩短一些任务的工作时间。在拿到任务时,大家会优先采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如果稍微用点时间学习新的工具,会省下更多的时间。
信息社会的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让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产生了改变。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到模式识别对学习生活的优化,思考了数字化工具带来的变革。在这个任务当中,遇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一是逐一尝试不同的输入方法,二是使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有学习成本的,首先要了解未知的输入方式,然后进行学习,最后采用其中一种方式进行输入。这种方式的学习能力要求是最高的,学习成本也是最大的,但却是最便捷的。数字化工具的本质也是服务于人,更新的工具的产生只会越来越完善,课堂上除了基础性的数字化工具学习,也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具有时代性的数字化工具。
从学生学习上使用数字化工具的不同效率,潜移默化,也就很容易能感受到人工智能在生活上的应用,能够学习日益更新的数字化工具,在教授操作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来适应信息社会。学生先为解决问题而使用数字化工具,再因為数字化工具的效率选用更适合的数字化工具,最后掌握最具时代性的数字化工具,这样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数字化工具的闭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数字化工具的更新换代不会停止,只有能够与时俱进,才能不被信息社会所淘汰。课堂上授之以渔,学生将受益终身。
四、 结语
就信息技术课堂而论,在所有的数字化工具当中,课堂上学习的只是沧海一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信息素养,一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一种数字化工具的应用能力。课堂上注重数字化环境的营造,巩固学生的数字化工具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管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综合生活学习经验,灵活运用与迁移。在学习阶段,养成良好的数字化工具的学习习惯,不论在将来的生活、学习,甚至是工作都大有益处。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数字化工具与资源随处可见,培养学生学习数字化工具,使其能够评估与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就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为未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郭一弓.“青少年学生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研究方法综述[J].科教导刊,2017.
[3](美)杜威(Dewey,J.).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卢欣.信息技术中技术方法的迁移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2015(2):78-79.
作者简介:
吕盈恺,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禾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