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在研学旅行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ly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知行合一、创新发展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物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初中生物与研学旅行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现象和生命特征,进而加强学生对生命观念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其主体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研学旅行;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11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57
   研学旅行,主要是以教育为目的户外学习活动,有效继承和弘扬了我国传统游学的教育思想,并使学生在实践探索、游历体验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升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将初中生物学科渗透于研学旅行当中,通过对自然生物、生命现象进行实地走访和动手实践等行为,不仅使学生对学科特点和生命世界产生直观的体系认知,还使学生在实践观察、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品质、培养责任,进而保证学生的德育发展。因此,本文从研学旅行的概念及特点、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初中生物在研学旅行中的具体应用、研学旅行实施的原则四个方面出发,对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在研学旅行中的有效渗透进行探究。
   一、研学旅行的概念及特点
   研学旅行是学校根据区域特色,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科特点,通过集体旅行、户外实践的方式而展开的一种教学活动。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发展思路,研学旅行更加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运用效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一,研学旅行具有集体性。研学旅行强调对学生主体的认知培养和实践发展,有学校组织牵头,教师带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展开户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一起住宿、一起实践、一起研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独立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的共同发展。第二,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研学旅行的一大特点就是寓教于游、寓教于行,使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和调查中,验证学科知识、强化理论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意识,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第三,研学旅行具有体验性。研学旅行立足于户外教学,依托自然环境,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学习情境,实现其生活、自然、知识的有机融合。
   二、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
   开展研学旅行,有助于实现其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研学旅行是一项集体式的教学活动,将学生与教师进行教育整合,合理构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同时,开展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方面,研学旅行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服务和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更为真实地了解知识、发现知识。此外,研学旅行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探究活动,保持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思维活力,从而实现其主体发展的目标。另外,开展研学旅行,有助于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要求,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认知与发展。研学旅行并不是单纯对一门学科知识进行延伸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根据实际情况,将所遇到、所发生、所感知的文化现象,以真实情境、开放教学的方式,引发学生综合性的讨论和探析,有助于消除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壁垒和学科局限,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初中生物在研学旅行中的具体应用
   (一)注重目标效果,把握“游”字精髓
   研学旅行是一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认知自然,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同时,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有效利用学科特点、合理设置活动目标,才能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启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现象的能动心理,进而使学生达到寓教于游的教育目的。因此,在研学旅行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应注重其活动目标的设定,并利用旅行的地域性和娱乐性,科学制定旅行计划,合理选择研学目的,帮助学生更为直观、高效地理解生物现象,感受生命的意义。首先,教师应树立行知合一、生本发展的理念,加强对学生主体的培养与渗透,满足不同学生对游历学习的主体需求,进而实现其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其次,结合教材特点和认知基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展开生物教学的自然环境或游览地点,如植物园、采摘园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进一步感受大自然与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物、感知生物的生命观念,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概念和基础知识。第三,紧密贴合教情发展,细化目标,提升能力。研学旅行是一个不断游历、自我生成的发展过程,教师应将主题与目标相结合,线路与教学相结合,学情与教法相结合,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细化研学活动的认知目标,合理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掌握学科知识,优化自身的发展体系,从而使学生达到多元发展、主体渗透的效果。
   (二)创新思维发展,落实“研”字教育
   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活动,主张反馈互动式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在环境观察中发散思维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环境和学情发展,采取多样性、适时性的培养策略,引导学生对课堂知识与自然环境展开互动探究的活动,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情动态和发展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建立体系化的学习思路。此外,教师还应在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让学生发现自然环境中的问题,并通过自主學习、合作探究的实践形式,解决问题,夯实基础,进而达到“研学、研教、研思”的教育目的。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探究的方式展开展研学活动,集思广益,发展创新,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辩证的过程中,拓展自身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小组探究式的合作开展,不仅使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还使学生的主体基础得到巩固与提升。如在研学旅行的途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两边的植物生态和生存条件进行观察,组织学生研讨自然环境对当地植物生长的差异化形态,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生态因素与植物分布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    (三)提倡引导催化,加强“学”字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组织活动的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催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发展意识,加强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研学效果,从而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学习。同时,在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对知识架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自然生物的探索能力,并使学生在直面生物的同时,发挥想象,分析问题、分享思路,从而使学生整体在研学活动中达到见有所闻、思有所获的目的。此外,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如独立收集、小组探究、集体讨论等,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深其抽象知识的理解效果,提升学生的实验性和学习性。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展开话题辩论活动,让学生根据实际环境,创设不同的辩论主题,如“如何在生活中长时间储藏种子?”“早晨公园晨练是否有益?”等,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深度,还使学生保持理性的思维意识,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四)深入实施细节,提升“行”字能力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把握实施细节,深化设计内容,保证学生的实践效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发展效果。因此,在研学旅行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区域文化,合理、合情、恰当地与学科知识产生互动创新的实践效果,探索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研学项目,筑牢学生的发展根基。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心理特点的主题类研学实践课程,如“争做生态小卫士”“我为植物治病痛”等,深入自然生态之中,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研学过程中,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的主体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加强。此外,教师除了做好学生的文化培养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实践安全性。针对研学旅行的路线和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了解探究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或危害,并预设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组织计划,保证学生在实践研学活动的有效性,安全性。
   四、研学旅行实施的原则
   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要点:第一,组织性。研学旅行是一个校外综合性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在多部门、多人员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研学活动,由此看来,加强其活动的组织性,对研学旅行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主体性。学生是研学活动的主体,加强其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研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研學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从学生的主体学情入手,及时掌握和了解学情问题,进而保证其主体发展的效果。第三,实效性。研学活动作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一种教学新模式,有许多地方和细节还需要教师和管理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去完善和优化,进而保证研学活动的实效开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生物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并从“游”“研”“学”“行”等方面展开有效渗透,不仅能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认知发展、道德培养等方面得到加强,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实践创新的发展观念。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学生本质,不断创新教育策略,优化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宇.生物第二课堂中的研学旅行[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7(14).
  [2]陶轶敏.研学旅行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孕育[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7(23).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是学生建立各项思维能力的主要时期,也是学生锻炼各种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意识到肩上承载的重大责任,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创造更加精彩纷呈的语文知识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优质的教育氛围中领悟到语文知识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语文知识学习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育;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要注重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抓住初中教育阶段的黄金期,让学生通过生物学习不仅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也能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实现科学思维的拓展。文章就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相关探究,旨在为推动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激发小学生体能锻炼的主动性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项重点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不能只注重小学生的智力培养,还需加强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养。因小学体育锻炼有利于小学生提升体能和加强身心发展,所以务必要重视体育教学。但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都存在抗拒心理。故分析小学生缺乏锻炼兴趣的重要因素,提出进行体能锻炼的有效方法,希望能给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
摘 要:在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及落实,高中教师要加强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的改革。自主互动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自主互动学习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基于此,文章针对自主互动学习模式下的高中政治教学进行探究,意在全面有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为学生政治高考取得
摘 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与推进,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大多是以教师讲课为主,而课外阅读则是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近年来,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被广泛采用,而课外读物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十分适合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因此,文章对群文阅读的概念以及价值进行阐述,对课外读物在小学语文群文
摘 要:教师有创意地解决教学问题,学生有创意地解决学习难题,都是创客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创客理念的有效运用,不仅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主要围绕“让创意变成现实、让合作变成习惯以及让实验变成常态”三个方面,详细论述创客理念下发展初中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创客理念;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初中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所以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学生都无法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先丰富学生的教学体验,强化学生的直觀感受,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自主探索和分析。为此,教师可以分类体验为基础,采取有效的物理教学策略。本文以“压强”教学为例,对基于分类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摘 要: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智慧,构建智慧课堂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新课程的改革的需要,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构建智慧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材、教学语言、学情、教学目标进行精准预设,在教学时运用智慧的教学语言使学生领略数学之美,还要细心捕捉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课后采取智慧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完善,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智慧课堂;预设
摘 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状态,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设置师生互动环节,提升互动意识,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充分提升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
摘 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愈来愈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面对只注重能力或者知识的教学情况,核心素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并体现出学科教育具备的育人价值。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持续发展,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使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