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运算中出现错误的心理分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在数学运算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错误,有的是由于概念或运算法则不清,有的是选择算法和列式错误,或者处理数量单位名称和答语等方面出现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要对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进行心理分析,以便掌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止和纠正学生解题错误的措施,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过程是由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基本心理现象来进行的。其中,数学思维能力是核心,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学生运算错误的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意性错误
   学生容易在计算中看错(写错或抄错)数字,不看运算符号,把加法(减法)做成减法(或加法);忘记小数点;或者书写潦草,上下未对齐数位,导致计算结果错误。例如:(82—42.5一5)÷0.8+l这道题,由于学生重视其中括号内运算和“÷0.8”运算要求,而最后“+l”却容易忽视,于是前一部分成为强知觉对象,并在头脑中产生兴趣和注意,并造成对“+l”这个弱知觉现象抑制,而被遗忘,造成计算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造成的,又称“偶然性错误”。这类错误经教师指导或学生检查、验证,可立即纠正。
   二、概念混淆不清
   在运算过程中,除了对四则运算意义运用外,还要使用数学术语,特别是经常遇到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如速度、时间、距离、亩产量,亩数、总产量、节约、减少、降低、降低到、增加、增加到等等,特别是一些相近似概念,学生很容易出现混淆现象,以致造成解题错误。例如: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前3小时平均每小时行35千米,后4小时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错误列式为(35+40)÷2=37.5(千米),分析其原因,由于学生混淆“求平均数问题”与“等分除法”概念,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做为简单等分除法问题对待,这是概念混淆不清所致。
   三、思维干扰性错误
  干扰发生的心理原因是当人的感觉器官受到某一刺激后的持续性作用,于是在神经中枢产生相当稳定的集中兴奋,而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行10道口算题中,只有在第七题中插入二十以内减法口诀,其余均为二十以内加法计算,这时少数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将第七题也做成加法计算,这是因为学生在前六题中加法远算符号固定不变,学生只感知数字,不去注意运算符号要求,头脑中形成一种不良定势兴奋干扰。
  应当说明,思维定势在学习新知识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在数学中抓住事物间共同点,形成明确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例如:五年级举办踢键子比赛,五年级一班踢245次,比五年级二班多80次,两个班一共踢多少次?有些学生见“节约”就减,见“一共”就“加”,当学生遇到“比……多”就不加思索列式为:245+80+245=570(次)这种经验性=干扰,在分数、小数运算中经常发生。
   四、思维缺乏可逆性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思维可逆性不仅是儿童数学概念形成基础,而且是智力高重要标志”。小学生缺乏可逆性思维能力,是他们解答反向结构应用题出现错误根本原因之一。例如:小芳有一些铅笔,用去8个,还剩6个,她原来有根铅笔?学生错误列式为:14—8=6(个)。这是由于反向结构的应用题所叙述情节过程,和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遇的事物发生发展顺序不一致。所以,解答这一类应用题时,他们思维不能逆行,并且按照自己头脑中的顺序来改变题意,造成解题错误。
   五、注意不稳定性
   由于儿童注意力的保持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固定状态。例如:一道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过程,至少要经历十五次表内乘和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过程。无论哪一步出现注意力分散的口算错误,则全题即错。所以,长时间单调乏味计算练习,会使儿童大脑抑制,注意力分散,从而错误将大量出现,抄错数字,改变运算顺序或方法等问题屡屡发生。
   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除了上述所分析心理原因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意志品质,基础口算口诀记忆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近年来,BIM技术以其良好的可视性和模拟性,在许多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且表现较好的应用效果.暖通空调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通过应用这项技术,能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意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师要做到善于提问,艺术施问,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个人的思考或集体的讨论不断引向深入,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样性 适度性 针对性 保护性 双向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
一、基本说明  在苏教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中,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葡萄糖”,并且知道,葡萄糖可以和新制的的银氨溶液以及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但是学生对葡萄糖的结构以及为什么能发生此类反应,不甚了解。在苏教版选修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中,学生在系统学习完“有机物的研究方法”和“烃的衍生物”之后,又讨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葡萄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葡萄糖”,不仅对
通过修建川藏线的铁路站房绿色建筑项目,以高寒地区铁路站房设计中的雨水利用技术为研究对象,将川藏铁路林芝站作为实证案例开展研究.在分析林芝地区降雨特点的基础上,研究川
内容摘要: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孩子善于发现问题,激发孩子积极探索问题,教会孩子展现美术内涵,利用机会综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就是要激发幼儿的情趣,引导幼儿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为此我们要经常给幼儿预留一些创造空间,让幼儿尝试改变绘画对象的形状、颜色、质地、功能等,满足自我表现和创造的需要,培养创新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的愿望,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课程中所包含的任何知识,只有与学生的体验融化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活知识,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在体验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进行直接的、直观地感受,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创新思维,在体验中思索,在体验中创造。  如何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呢?教师要切实重视学习活动的自主参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是每一个教师所要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老师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坚持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我们有工作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益的保证。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性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语言艺术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教学离不开出色的语言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本身内容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试想,小学生又好动、好玩、好奇,那种程式化、机械化的语言势必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厌恶。心理学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向导,情感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课堂上处理的是“小”数学,折射出来的是“大”道理,如果再加上精彩语言的点缀就更能“迷”倒学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品质和健康人格.本文就如何正确指导学
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培养一个人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要他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笔者对此十分认同。只有自己的生活准则符合社会大众的价值判断,才能为自己建立起立足于社会的基本保障。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摒弃灌输“道德知识”的学科本位思想,要努力培植学生的一些道德观念。  一、由教材本位向现实生活转变  本次基础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