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文互证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以丰子恺作品在抗日战争史教学中的应用为例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in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图文互证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丰子恺在抗战期间所作画文作为史料进行教学设计,将丰氏散文及漫画与教材中的文献史料形成互证,在历史情境中进行理性思考,可以培养学生进行史料实证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情相机提出一些“有挑战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卷入新的问题中,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初中阶段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教学进程中,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相机改变之前研究函数图象的“序”,让学生先由“式”想“形”,再举例画图、验证猜想.实践表明,这样教学是符合九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有利于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
高中英语应基于主题语境展开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这里的主题语境不仅包括板块的主题,还应考虑板块所在单元以及教材的宏观主题语境.本文以一节高中英语综合语言训练课为例,探讨如何在结合教材及单元主题的基础上,充分使用教材,设计听、说、读、写整合的板块教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确保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整体规划教、学、评一体化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以译林新版高中《英语》第五册,即选择性必修二第二单元拓展性阅读板块教学设计为例进行教学探索.
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家书文化课程,是基于人的发展而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家书为载体,充分发挥家书独特的“立德树人”功能,系统构建具有生活教育意义的家书文化课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活动.
单元教学能弥补课时教学的缺点,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地理主题式单元教学,应该包含拟定单元教学主题、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开展单元主题学习、设置单元学习评价等环节.
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网格中的特殊三角形”为例,需要教师设定教学的主题,根据主题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培养学生合理猜想及计算验证的能力,让学生沉浸、深入、彻底地思考,促进学习的真实发生.
学习文言诗文的关键策略在于学会吟咏、涵泳以及体悟.吟咏要在文言诗文的诵读层面上反复练习,涵泳要在课堂体验的学习活动设计上定点聚焦,体悟要在文化传承和理解上斟酌思量,这样才能提升文言诗文的学习品质.
美术学科与历史学科相融合,可以从是什么、如何教、如何学、如何评等角度实施,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跨学科单元教学样态需要转变教学立场,才能助推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
HPS教育旨在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有关内容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中,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将HPS教育融入中学物理单元复习课不仅是物理课程改革、物理科学教育的需要,而且能够针对性地解决单元复习课中的诸多问题.
一、研究缘起rn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使用与实施,高中学校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根本性转变.如何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和普通高中的性质、培养目标出发,正确理解高中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要求、高考关键能力测评要求的指向和内涵,真正落实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的任务,这是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