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论述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指出其办学不能走传统本科教育的老路,必须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建设思路,开拓培养途径,改革培养模式,在国家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下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合作教育;绩效管理
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的提出,欧美始见于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则在20世纪90年代末。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类型,尽管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但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具有高度契合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所以受到了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普遍关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数量多达我国本科院校总数三分之一的新建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发展方向。因此,分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出现的时代背景,研究其培养特征、办学途径及管理特色,实现本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对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需求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基础
1 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就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到60-70年代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崛起,表明高等教育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如:美国的四年制工程教育(EE),加拿大的技术学士学位教育,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专业学院(IUP),日本的技术科技大学等。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国家开始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由此形成了所谓“二元重点发展目标”。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产业不断升级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日益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跟进。在十余年时间内,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60多所,它们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发展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追赶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具体体现。
2 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同质化的本科教育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本科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我们反对“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高校更不能用同一个培养目标、同一种培养方案、同一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据统计,发达国家人才的需求比例为: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人才约占5%,从事设计开发的专业人才约占30%,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约占65%。尽管不同国家因现代化程度不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例有所差别,但对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才需求比例却大致相当。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社会对人才多类型、多样化需求,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本科人才相对于学术,更加突出应用;相对于学科,更加突出专业;相对于科学,更加突出技术;相对于深造,更加突出就业;相对精英教育,更加突出大众化教育。这种本科教育的“异质性”服务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体现了我国本科教育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
3 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理念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人”,即教育必须是人的教育;二是“发展”,即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三是“每一个人”,即开发各类人的潜能,发挥其力量,发展其能力,张扬其个性,提高其价值,改善其生活。总之,人本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有效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为社会提供与个人发展目标、个性倾向及其社会活动方式紧密契合的因人施教的教育服务,并形成相应培养系列及类别。将擅长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培养成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的研究型人才:将擅长形象思维能力的人培养成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人的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为善于动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特长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场所,体现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以培养满足业界和劳动力市场阶段性实际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的重要方面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力军,其办学水平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作为未来本科教育的发展主体之一,其人才培养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二、专业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
一直以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是我国本科教育的传统提法,即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这里,学科建设是第一位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则是第二位的;课程体系以与学科科目相对应的方式展开,注重课程设置的精细化和课程内容的精深化。作为传授高深学问、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顺理成章;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发展基础、服务面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按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设计课程体系,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其课程内容需要打破学科逻辑关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学用结合,以“用”导“学”,以“用”促“学”;在教学环节上,尤其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校内培养与校外培训的统一,充分利用专业竞赛、认证培训、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等多种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既能做事,又能做人,从而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专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 校不再照搬传统本科教育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而应该“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并开展相关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三、合作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途径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其人才培养必须改变本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必须到业界的实际环境中去感受、去认识、去理解、去实训。近期提出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概念以及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无不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子系统各方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随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的契合、矛盾目标的转化。在资源利用和培养过程上与业界密切合作,建设体现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创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高校与业界的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培养模式,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
四、注重绩效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特色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强调经营思想,依靠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以及合理使用来提高办学绩效。在人才培养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依据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数量、结构确定专业设置及招生数量;需要根据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并更新教学内容(产品设计);需要根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生产工艺改进);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各项设施的投入(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资);需要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管理,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管理创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现“两个充分”,一是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建设从政府投资向多途并举转变;二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贯彻财(物)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革除资源的所有制,由学校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整合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尽可能地减少重复配置,并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资源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避免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导致资源的贬值。
五、政策引导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动力
国家已经提出要引导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达到我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校生人数(含独立学院)已经占本科生在校人数的一半以上。在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高职高专已有明确指向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重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出台政策,引导推进。
一是明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位与价值。发达国家为了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均有明确说法。德国高等教育总法明确规定:“不同的高校形式作为不同类型的高校体系中等值的要素而相互存在。”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明确指出:应用科技大学和大学及大学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英国政府在1966年明确宣布:“多科性技术学院不再是大学的候补者,而是与它们平起平坐的院校。”就我国来说,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成长期,社会对其的认识,国家对其定位、投入、评价等方面,仍然不够明确和充分。可能使它们他们处于政府运作的边缘,无法得到获得纵向资源和经费的机会。可能导致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归属感而徘徊不前,甚至进入盲目模仿传统本科教育的误区。
二是构建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的人才教育体系为“小h型”,即:对于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要进行继续教育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进入成为研究型人才的路径,包括高中、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多个阶段;二是选择进入成为应用型人才的路径,只包含中专、高职高专,如果要进行深造,必须转入研究型人才的发展路径。这种“小h型”体系的造成的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因此,我国应该建立从高中(中专)、专科、高职,到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专业)硕士、应用型(专业)博士的应用型人才系列,变“小h型”为“大H型”,这种“双线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均衡发展,以适应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分工细化、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三是创新多元参与的合作教育体制。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途径,合作教育需要业界的参与。目前,在相关文件中已经提出业界对教育负有义务;在此基础上,建议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构建一统多参的宏观协调管理的合作教育体制。形成政府统筹,或者是政府委托某一个部门如教育部门统筹,各个部门合作,行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推动合作教育不断深化。
四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平台。各级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人才统计与需求预测,定期发布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缺人才需求导向,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及培养方向调整提供信息保障和咨询服务。
五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宏观层面上,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关注力度并予以支持。在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教学建设立项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微观层面上,学校要制订具体质量保障措施,进一步调动各方实施教学改革的主动性。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合作教育;绩效管理
应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的提出,欧美始见于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则在20世纪90年代末。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现象和教育类型,尽管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但由于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具有高度契合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所以受到了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普遍关注。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数量多达我国本科院校总数三分之一的新建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发展方向。因此,分析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出现的时代背景,研究其培养特征、办学途径及管理特色,实现本科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对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需求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基础
1 适应经济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就世界发达国家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到60-70年代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崛起,表明高等教育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如:美国的四年制工程教育(EE),加拿大的技术学士学位教育,英国的多科性技术学院,法国的专业学院(IUP),日本的技术科技大学等。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而言,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国家开始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由此形成了所谓“二元重点发展目标”。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跃发展,我国接受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大幅度增加,产业不断升级对劳动力整体的技术与职业素质要求日益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跟进。在十余年时间内,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数量迅速增加到260多所,它们以应用型本科教育为发展目标,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追赶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具体体现。
2 促进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要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同质化的本科教育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面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本科教育。在精英教育阶段,我们反对“千校一面,千人一面。“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不同类型高校更不能用同一个培养目标、同一种培养方案、同一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据统计,发达国家人才的需求比例为:从事科学研究的拔尖人才约占5%,从事设计开发的专业人才约占30%,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人才约占65%。尽管不同国家因现代化程度不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比例有所差别,但对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才需求比例却大致相当。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社会对人才多类型、多样化需求,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基层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人才为目标,所培养的本科人才相对于学术,更加突出应用;相对于学科,更加突出专业;相对于科学,更加突出技术;相对于深造,更加突出就业;相对精英教育,更加突出大众化教育。这种本科教育的“异质性”服务是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体现了我国本科教育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
3 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本教育理念。人本教育理念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人”,即教育必须是人的教育;二是“发展”,即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三是“每一个人”,即开发各类人的潜能,发挥其力量,发展其能力,张扬其个性,提高其价值,改善其生活。总之,人本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有效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为了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教育得到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为社会提供与个人发展目标、个性倾向及其社会活动方式紧密契合的因人施教的教育服务,并形成相应培养系列及类别。将擅长逻辑思维能力的人培养成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的研究型人才:将擅长形象思维能力的人培养成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人的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为善于动手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特长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场所,体现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理念。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以培养满足业界和劳动力市场阶段性实际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本科教育的重要方面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力军,其办学水平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水平。作为未来本科教育的发展主体之一,其人才培养影响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二、专业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
一直以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是我国本科教育的传统提法,即以学科建设引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这里,学科建设是第一位的,专业及课程建设则是第二位的;课程体系以与学科科目相对应的方式展开,注重课程设置的精细化和课程内容的精深化。作为传授高深学问、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研究型大学,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顺理成章;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发展基础、服务面向、生源特点和培养目标等因素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倾向。需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按专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设计课程体系,其知识结构与业界需要对接而不是与学科对接,其课程内容需要打破学科逻辑关系,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教学方法上,学用结合,以“用”导“学”,以“用”促“学”;在教学环节上,尤其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校内培养与校外培训的统一,充分利用专业竞赛、认证培训、自主学习、综合素质培养等多种平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既能做事,又能做人,从而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专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为社会输送适销对路的人才。因此,新建应用型本科院 校不再照搬传统本科教育的“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而应该“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并开展相关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
三、合作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途径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其人才培养必须改变本科教育的传统模式,必须到业界的实际环境中去感受、去认识、去理解、去实训。近期提出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概念以及高校与社会教育资源深度合作与共享的要求,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无不体现了国家对合作教育的倡导。作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要走合作教育之路,打破学校的边界、专业的边界、课程的边界、课堂的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依据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社会其他子系统各方需求,寻求价值取向的结合点和利益的结合域,通过学校主动、政府牵动、业界随动,实现共同目标的融合、相近目标的契合、矛盾目标的转化。在资源利用和培养过程上与业界密切合作,建设体现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创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通过高校与业界的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培养模式,并通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获得自身发展活力。
四、注重绩效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特色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强调经营思想,依靠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以及合理使用来提高办学绩效。在人才培养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依据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在不同时期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数量、结构确定专业设置及招生数量;需要根据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并更新教学内容(产品设计);需要根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生产工艺改进);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各项设施的投入(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资);需要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管理,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管理创新)。在教育资源配置上,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现“两个充分”,一是充分利用外部社会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建设从政府投资向多途并举转变;二是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贯彻财(物)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革除资源的所有制,由学校资源管理部门统一整合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尽可能地减少重复配置,并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资源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避免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导致资源的贬值。
五、政策引导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动力
国家已经提出要引导各类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达到我国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校生人数(含独立学院)已经占本科生在校人数的一半以上。在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高职高专已有明确指向的情况下,政府应该重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出台政策,引导推进。
一是明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地位与价值。发达国家为了推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均有明确说法。德国高等教育总法明确规定:“不同的高校形式作为不同类型的高校体系中等值的要素而相互存在。”德国科学评议委员会明确指出:应用科技大学和大学及大学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英国政府在1966年明确宣布:“多科性技术学院不再是大学的候补者,而是与它们平起平坐的院校。”就我国来说,目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成长期,社会对其的认识,国家对其定位、投入、评价等方面,仍然不够明确和充分。可能使它们他们处于政府运作的边缘,无法得到获得纵向资源和经费的机会。可能导致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归属感而徘徊不前,甚至进入盲目模仿传统本科教育的误区。
二是构建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的人才教育体系为“小h型”,即:对于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要进行继续教育有两个选择:一是选择进入成为研究型人才的路径,包括高中、本科、硕士及博士等多个阶段;二是选择进入成为应用型人才的路径,只包含中专、高职高专,如果要进行深造,必须转入研究型人才的发展路径。这种“小h型”体系的造成的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不平衡发展导致了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因此,我国应该建立从高中(中专)、专科、高职,到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专业)硕士、应用型(专业)博士的应用型人才系列,变“小h型”为“大H型”,这种“双线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均衡发展,以适应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分工细化、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三是创新多元参与的合作教育体制。合作教育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要途径,合作教育需要业界的参与。目前,在相关文件中已经提出业界对教育负有义务;在此基础上,建议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法规,构建一统多参的宏观协调管理的合作教育体制。形成政府统筹,或者是政府委托某一个部门如教育部门统筹,各个部门合作,行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推动合作教育不断深化。
四是建立人才需求预测信息平台。各级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人才统计与需求预测,定期发布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缺人才需求导向,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及培养方向调整提供信息保障和咨询服务。
五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在宏观层面上,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关注力度并予以支持。在中观层面上,地方政府在经费投入、教学建设立项等方面给予倾斜。在微观层面上,学校要制订具体质量保障措施,进一步调动各方实施教学改革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