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建立和发展与化学实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实验对化学科学来说不可缺少,对化学教学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利用化学实验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实验中,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教师先讲,再做,接着学生看,然后学生描述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有一部分人会认为实验是老师的事。有一天,我正在上“氧化铝的性质”这节课。当我正要做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要求来做。我同意了,还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其他同学也很兴奋。在他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做实验时一些常见的错误就暴露出来。比如,拿试剂瓶的标签没有对准手心,比如将胶头滴管伸入了试管,比如取了太多的溶液,比如取粉末药品的纸槽折得太大以致送不进去。老师演示实验变成学生演示实验后,学生的兴致更高了,对实验整个过程更加关注,更能认真思索实验现象,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了很多。这次实践我发现,同样一个实验,同样的现象,老师自己演示实验和学生演示实验,效果差别很大。所以,在此之后的很多演示实验,只要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我都尽量让学生演示,效果比老师演示强很多。
二、想方设法利用演示实验,发挥实验的魅力
课本中的实验如果照做,显得没什么创意,学生的兴奋点很难被激发,如果能够稍微变动,学生的情绪就能被调动起来。比如,课本中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中只给出结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是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这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若在这里,增加实验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同学们可以从实验现象中明白:刚开始有气泡,很快气泡就没有了,所以不适合用于制取气体。在实验的基础上,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盐酸?同学们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稀硫酸和盐酸都是酸,差别在哪里?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翻阅书本最后几页,查看酸碱盐溶解性。资料显示:硫酸钙微溶,氯化钙易溶。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石灰石难溶于水,生成物硫酸钙微溶,反应刚开始有气泡,一会儿气泡消失,这是为什么?经过思考,同学们就会找到原因:微溶的生成物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通过补充实验,同学们从现象中思考现象的本质,再通过查阅资料,最后自己获得结论,他们的成就感很强,学习的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
三、巧妙设疑,利用实验解疑
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敢于质疑,才可能有创新。在教学设计时,完全可以借助实验,有意识地创设这种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氢氧化铝这个课题中的重点是氢氧化铝的两性,它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关于氢氧化铝的特殊性质,完全可以由实验来完成解疑的任务。首先,教师演示实验: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看到白色的浑浊物。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能轻易知道白色浑浊物是氢氧化铝。接下来,设计问题:①这种白色浑浊物能溶于盐酸吗?能溶于稀硫酸吗?②这种白色浑浊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吗?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实验完成之后,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氢氧化铝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到了这里,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概念就可以自然而然抛出: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氨水也是常见的碱,氢氧化铝能与氨水反应吗?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可以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实验完毕后,现象出来了:氢氧化铝并没有溶于氨水中。事实与学生的猜测是相反的,所以,想当然的思想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在化学中,许多结论都有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记住共性,还要弄清特殊性。
四、引导家庭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家庭实验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自行寻找物品,自行设计实验,自行完成实验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处于一种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利。比如,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在弄清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原理后,可以设计判断题帮助学生判断哪些能形成原电池,哪些不能形成原电池。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可以将两支电极插在西红柿中,请同学们思考:将酸换成西红柿,能否构成原电池?同学们在思考后发现:理论上是可行的,西红柿中有果酸。这时,老师将问题抛出:能否用家中能找到的材料进行这个实验?学生的方案很多,鼓励他们自己在家中做这个小实验,第二天上课汇报实验的情况。在类似的实验中,学生想做实验的胃口被吊起来,他们就会很积极地完成探究性实验,甚至想出许多老师都没想到的方法。
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实验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积极引导,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实验的乐趣。这样,他们就能自觉将实验带来的直观兴趣转化到化学学习上,成为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生长点。如此,实验的作用就充分发挥出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
一、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演示实验中,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教师先讲,再做,接着学生看,然后学生描述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这样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有一部分人会认为实验是老师的事。有一天,我正在上“氧化铝的性质”这节课。当我正要做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有一个学生自告奋勇要求来做。我同意了,还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其他同学也很兴奋。在他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亲自做实验时一些常见的错误就暴露出来。比如,拿试剂瓶的标签没有对准手心,比如将胶头滴管伸入了试管,比如取了太多的溶液,比如取粉末药品的纸槽折得太大以致送不进去。老师演示实验变成学生演示实验后,学生的兴致更高了,对实验整个过程更加关注,更能认真思索实验现象,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了很多。这次实践我发现,同样一个实验,同样的现象,老师自己演示实验和学生演示实验,效果差别很大。所以,在此之后的很多演示实验,只要没有什么安全隐患,我都尽量让学生演示,效果比老师演示强很多。
二、想方设法利用演示实验,发挥实验的魅力
课本中的实验如果照做,显得没什么创意,学生的兴奋点很难被激发,如果能够稍微变动,学生的情绪就能被调动起来。比如,课本中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中只给出结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制取二氧化碳是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这是一个常考的知识点。若在这里,增加实验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同学们可以从实验现象中明白:刚开始有气泡,很快气泡就没有了,所以不适合用于制取气体。在实验的基础上,问题自然而然产生了:为什么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盐酸?同学们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稀硫酸和盐酸都是酸,差别在哪里?此时,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翻阅书本最后几页,查看酸碱盐溶解性。资料显示:硫酸钙微溶,氯化钙易溶。这时,引导学生思考:石灰石难溶于水,生成物硫酸钙微溶,反应刚开始有气泡,一会儿气泡消失,这是为什么?经过思考,同学们就会找到原因:微溶的生成物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通过补充实验,同学们从现象中思考现象的本质,再通过查阅资料,最后自己获得结论,他们的成就感很强,学习的兴趣自然被调动起来。
三、巧妙设疑,利用实验解疑
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科学品质。敢于质疑,才可能有创新。在教学设计时,完全可以借助实验,有意识地创设这种情境,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比如,氢氧化铝这个课题中的重点是氢氧化铝的两性,它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关于氢氧化铝的特殊性质,完全可以由实验来完成解疑的任务。首先,教师演示实验: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看到白色的浑浊物。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能轻易知道白色浑浊物是氢氧化铝。接下来,设计问题:①这种白色浑浊物能溶于盐酸吗?能溶于稀硫酸吗?②这种白色浑浊物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吗?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实验完成之后,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氢氧化铝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到了这里,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概念就可以自然而然抛出: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的氢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氨水也是常见的碱,氢氧化铝能与氨水反应吗?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是可以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实验完毕后,现象出来了:氢氧化铝并没有溶于氨水中。事实与学生的猜测是相反的,所以,想当然的思想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在化学中,许多结论都有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要记住共性,还要弄清特殊性。
四、引导家庭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家庭实验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自行寻找物品,自行设计实验,自行完成实验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处于一种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利。比如,学习原电池的原理时,在弄清了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原理后,可以设计判断题帮助学生判断哪些能形成原电池,哪些不能形成原电池。在设计题目的时候,可以将两支电极插在西红柿中,请同学们思考:将酸换成西红柿,能否构成原电池?同学们在思考后发现:理论上是可行的,西红柿中有果酸。这时,老师将问题抛出:能否用家中能找到的材料进行这个实验?学生的方案很多,鼓励他们自己在家中做这个小实验,第二天上课汇报实验的情况。在类似的实验中,学生想做实验的胃口被吊起来,他们就会很积极地完成探究性实验,甚至想出许多老师都没想到的方法。
化学教学是离不开实验的,实验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积极引导,让学生从内心体验到实验的乐趣。这样,他们就能自觉将实验带来的直观兴趣转化到化学学习上,成为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生长点。如此,实验的作用就充分发挥出来。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