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的情感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1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自豪感的缺失,成为现代高中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民族精神和民族自尊似乎早已淡出国人关注的视线,而历史教学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作为历史教师,责无旁贷!本人通过了近几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以情优教”的原理,对于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达到以“优教促学”,促使情知和谐统一。
  教师应该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明朝的对外交往》这节内容中,以郑和下西洋这段内容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向学生分析出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1)开放的民族精神。开放与交流是郑和下西洋的核心,这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是我们当今应该继续和发扬的。(2)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郑和不畏艰险七下西洋,展示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韧和刚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精神。(3)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未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带去的是友谊和 瓷器、工艺和文化,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撒下的是友谊和文明种子,架起的是与世界沟通的友谊桥梁。不仅展示了一个强盛之国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也建立了一种和平友好、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模式。
  又如在中国百年屈辱史这一系列内容中,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列强的侵略,是导致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根本原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抗击外敌入侵,构成了19世纪中国军民捍卫民族尊严的画面;20世纪持续8年的抗日战争,谱就了其中最瑰丽的篇章。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中所形成的强大力量,汇聚成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加强对学生民族素养的培养。此外,历史教师还可以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态度。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情感教学植根于教学活动始终,教师要善于研究与反思教学实践的能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情感教学的契机,使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更完美更理想的境界。只有教师自己拥有了丰富的情感修养,才能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唤起学生的情绪与情感,形成师生情感交融、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如,讲祖国 “四大发明”,如数家珍,满怀自豪之情;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满怀悲愤之情。另外,我也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以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例如在《中日甲午战争》一节中教学时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面前展现一幅生动的黄海大海战的激烈场面,当学生看到邓世昌率领受到创伤的“致远”号舰开足马力向敌舰“吉野”撞去时,内心不禁为民族精神中大无畏的为国捐躯的精神而感动,而且为祖国有如此高风亮节的爱国志士而自豪,但是也为“致远”不幸被鱼雷击中,邓世昌和全舰二百五十将士壮烈牺牲而感到惋惜,同时也产生了为什么“致远”号撞不到“吉野”反而被鱼雷击中的疑问。此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是主要原因。以此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样使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落到实处。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情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历史学科运用情感教学,首先,从教育观念上应从人的特点、人的需要、人的动机、人的尊严等出发,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注重在民主平等、互重互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讲授中外重要历史人物评说时,当堂展开“我们怎样才算成人”这样的话题讨论,他们有的说:“成人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有的说:“成人要有一定的社会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等,看着学生面红耳赤的探讨对于如何用理智和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逐步承担其社会与家庭的责任,他们显然是很有话说的。而这样的责任意识不正是我们民族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吗?即:将口头上的爱国化为行动上的爱国!
  以上仅为笔者对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情感教学策略这一问题的初步探索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求斧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的是全民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的史学始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这需要学生“知、行、意”三者并存。龚自珍曾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历史记忆和历史体验都是树立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的主要途径。当然,祖国的意识、民族的情感,一方面产生于历史知识的积累之中,另一方面更奠基于历史的情感之上。不管是以情优教的策略还是其他的方式,要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实际行动,不至于再出现本文最初提到的那些场景!
  民族精神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它是民族维系的精神纽带,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感恩的失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许多教育专家的呼吁,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培育活动”中的一个切入点,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越来越感觉到感恩教育确实能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所谓“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对别人
期刊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意境深邃,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构思新颖,语言清新,趣味浓郁。在教学中,我体会到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剖析其语言,探析其趣味,以便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 
期刊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高尚的朋友谈话……可见读书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能把学生们领入读书的神圣境地,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有志于开垦这块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领地,通过精心的设计、实践,现已初见成效,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遨游书海,其乐无穷。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我念念不忘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因为博览群书
期刊
摘要:在政治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老师在台上讲得激情飞扬,学生却在台下无动于衷,没有一点兴趣。本文试图从激趣设疑、改编文本、走出课堂、趣味作业四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让政治课堂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政治课堂,从而解决学生对政治课没有兴趣这一难题。  关键词: 政治课堂兴趣学生  在政治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台上激情飞扬地讲解,学生在台下要么无动于衷地坐着,要么说话、看小说,要么偷
期刊
在长期的体育教学中,常常发现小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之时,存在着形形式式的运动心理阴影。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势必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机能的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这问题作一些探索。  一、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心理阴影的主要表现  课堂练习时由于学生受周围环境、场地器材、本身性格、身体素质与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而表现出各种不同消极的心理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学科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何使美术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来呈现,使美术作业涵盖面更广,能有较大想象探索余地;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能让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轻松体验,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想象、
期刊
从教10年来,我深深的明白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是一个具有良好凝聚力的班集体。这样的班集体才会有着勤奋学习的风气,有着讲礼貌守纪律的风气,更有着互相关心、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的风气。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之中,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对其思想、道德、情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当然,要把班级管好、教好、培养好,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心向一处看,劲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很强凝
期刊
课外体育锻炼既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早在1982年6月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锻炼的通知》但由于今年来学校的发展以及学生由于文化课时间紧,体育活动无组织、无任务、无场地器材等原因而无法开展。或学校虽有组织、计划,而无明确的目的任务,督促不力而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大好的体育活动时间浪费了。课外体育锻炼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它在实现学校体
期刊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教参,体会文章思路,然后写出教案。其主要内容是课堂上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跟这些问题、答案配套的板书提纲。教师的教学过程就亦步亦趋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可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是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的容器;不是要求学生创新思维,而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不是要求学生设疑解疑,拓展思维,而是要求学生
期刊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机遇。  一、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目标向教师提出了基础教育下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容和具体要求。目标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