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践教学在德育课中的方式和作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xiaoqianq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通过有效途径的培养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加深学生的道德培养,认识国情,认识社会,认识自我。
  关键词:实践 德育 品德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打造学生的精神领域。德育教学理论性强,而实践教学在教学形式上作为一种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在德育教学中增加实践课程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
  课堂教学不完全等于德育,德育的真正本质是实践,缺少实践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行为只有在实践体验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而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及时得到实践的锻炼,因此其道德体验将会更丰富,道德认知将会更深刻。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调查,德育课堂教学始终停留在晓之以理的层面上,没有真正落到实际行动上,所以德育课的教学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一、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德育课程学科体系没有打破,课程结构单一,德育课的吸引力不强。
  2.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的比例不高,数字化教学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德育实践、德育体验和德育养成的途径缺乏,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学生难以做到知行统一,影响到德育的实效性。
  3.德育课程内容主体性不突出,与专业和企业的要求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企业实践模式不突出。
  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
  在存在的问题中,德育实践课的缺乏使学生不能真正对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德育教学的真正作用不能得到发挥。所以德育教学急需进行改革。
  二、德育实践课的改革原则
  1.“三贴近”原则。在实践课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是德育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贴近学生”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使德育课程教学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贴近学生的心灵;“贴近职业”就是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认识,更好地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贴近社会”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处生活环境的实情,贴近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培养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
  2.能力本位原则。德育课程改革也应遵循“能力本位”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通过实践课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改革中应该以学生的专业特点为依据,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三、德育实践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实践创新
  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保证,要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参与,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探究教学、主题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方法,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文化艺术等活动,把德育教学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针对课程改革内容,合理设定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挖掘教育主题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形成激活学生热情、诱发辩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活动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主动投入,产生情感体验,便于学生领悟道德准则、形成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能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参加活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和教育, 实现德育教育的“内化”。根据专业特点,德育教师可设计下列实践活动载体:1.主题小游戏;2.主题演讲; 3.主题诗歌朗诵会;4.主题情景剧设计;5.开展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专题读书活动;6.举行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故事会;7.寻找我的行业偶像;8.新闻小评议等。
  四、评价模式的实践改革
  1.评价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
  2.评价方式多样化,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在实践中边学习边评价。
  3.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有机结合起来。
  4.知、信、行相统一,要求把学生的行为表现列为评价的重要方面。
  德育实践课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特殊功能。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主题式的实践探究,其固有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始终在多元的实践活动中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不断发生自觉与不自觉的交互碰撞,实践活动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有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由、自主发挥的机会更多,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展示,学生不仅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而且真正提高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初中物理作为中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变。在原来的教学方法中,物理强调学生一味地做题,将学生做题的质量作为评判的标准。如今新课标下,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首要的地位。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丰富拓展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物理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随着社会
期刊
摘 要:要发扬教学民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展示个性和生命的智慧,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和体验,通过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阅读的溪水中碰溅出个性的浪花。  关键词:民主教学 个性化阅读 阅读自主性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
期刊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经过几代人的总结、提高,已日臻完善化、系统化。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获取知识确有简捷、快速的优势,但它的明显缺陷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减少,逐渐产生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低水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极为重要,它给人类生活带来欢乐与意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没有创造力,我们就不会有艺术,不会有文学,不会有科学,不会有创新,也就无法解决问题,人类就不会有进步。小学生创造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虽然评价并不能直接使学生产生创造力,但可以促进或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创造力 表现 评价  一、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
期刊
摘 要: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也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学会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用图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地理教师一项重要的任务,每个教师必须做好它。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读图能力 培养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它以图像、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又以人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传递给大脑,成为联系地
期刊
自从我校开展关于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大型研讨会之后,每个星期的备课研讨会上老师们都会献计献策,出点子,想办法,力求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新招术在课堂上尝试,什么课前5分钟的演讲、生字词的听写、有表情地朗读等。课堂上的讨论更激烈了,学生的掌声更多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每一个老师都在努力突破自己原有的陈旧模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这些新现象的出现更加促使我要突破旧模式
期刊
当前,写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学生及家长的重视,不仅因为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更因为写作是对一个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体现。写作能力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大量阅读,需要广泛积累与系统训练,请同学们不要望而生畏,只要遵从指导,注重方法,有效训练,要写出精彩的作文也是不难的。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者为妙。”写作也是一样的,不同的编排顺序,不同的立意选题,独到的用词,深远的意境,写出的作文会有不同的效果
期刊
21世纪信息时代的发展为我们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教改课题。下面就结合我在这方面的实践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教学的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仍处于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些挂图加幻灯的局面。这种教学模式反映出来的弊
期刊
2014年又一轮的远程研修在我们学校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主要以科组为单位,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做好记录,然后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本轮的学习讨论后,我感到收获很多,非常感谢专家教授和一线老师利用远程视频给予我们的这次培训。通过此次学习培训,我对新课改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教育要发展,教师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要不断地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本次学习,极大地开扩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教
期刊
一、扣住题眼下笔  “题眼”,就是题目中关键的字词。“题眼”规定了作文的主要内容、取材范围、写作重点和感情色彩,文章要赞扬什么、揭示什么、表达什么、说明什么,往往都是通过“题眼”来告诉我们的。  “扣住题眼”,就是找准题目中关键的字词来审题。拿到一个题目后,我们应先对题目进行整体扫描,然后再仔细推敲、认真分析,在弄清题目大意的基础上,再找出“题眼”,然后按照“题眼”的规定来作文。如《一件好事》应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