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原动力。在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勇于改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胆创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语言生动有趣,以实验为中心,改进课堂教学,巧妙结合实际生活,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趣味实验;学习兴趣;真实情境
  一、设置趣味实验,引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设置趣味小实验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学生思维,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比如,学习钠的化学性质时,上课前先切一小块金属钠将其藏入酒精灯芯内,然后导课前往灯芯上滴一滴水,灯就点燃,奇怪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我随即提问,谁能解释此现象?顺势导入新课,同学们个个专心致志的听讲,问及“水点灯原理”时,他们争先恐后解释,效果很好。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在讲到浓硫酸的性质之前增做“白糖起火”之迷实验。讲到三价铁离子的检验之前,做“彩色花”实验等等。这些趣味小实验占时只有2-3分钟,但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利用幽默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语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往往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很快投入到探索情境中去。比如,在学习同位素概念之前我这样导课:“同学们,在动物世界存在同胞兄弟现象,科学家通过对氢元素研究发现氢元素原子中存在三个同胞兄弟,即氕、氘、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同一种元素原子中间同胞兄弟即同位素的概念。”同学们一听到“同胞兄弟”,感到十分好奇,各个面带笑容专心听讲,很快掌握了同位素的概念。再如,在讲“核外电子排布”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你们还是婴儿时,你爸爸将你抱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上;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这些形象化的语言可帮助学生理解核外电子是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层排布的。语言生动风趣,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力求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否则会影响概念的准确性。
  三、创设真实情境,发展学习兴趣
  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感知物质的性质,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养成关心社会和生活实际的积极态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激发其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
  如:学习硝酸的性质。老师展示2006浓硝酸泄漏现场的网络图片,介绍内容:某路段发生铝罐车浓硝酸泄漏事故,产生大量红棕色烟雾,现场可闻到刺鼻的气味,抢险人员运来纯碱进行处理,以防止其扩散并污染附近的农田。老师问:你认为浓硝酸有哪些重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然后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浓硝酸的性质。本节课使学生置身于浓硝酸泄漏的真实情境和具体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中,触动了情感,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是深刻的,难忘的。
  四、编制谜语、歌诀,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比较零散,系统性和条理性差,学生普遍感到难记,一些化学理论显得干枯难理解,如果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总结,编制富有韵律的口诀,谜语等,就会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复习碳单质的几种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和性质时,我课前提出这样一个谜语让学生猜:“大哥硬度大,老二层层滑,三第貌多变。”(打一组同素异形体),同学们兴趣很浓,积极动脑,很快就猜出了谜底。再如,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很难掌握,为使其便于记忆,我编为:氧化还原看变价,反应前后比一下,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失电子升价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如此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五、联系实际,强化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训练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在学到《氯气的性质》时,可问:碰到氯气泄漏时,应如何去处理?再如学到《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的计算题时,可以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再次,有计划地给学生安排一些探索性的实验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制定实验方案,选定、安装仪器,配制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教师的一堂课不能只满足合乎科学性、系统性,还必须看到学生是否有了获得知识的动力,学生是否帶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思考和学习,是否处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练习,充分利用实验电教手段,积极开展化学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及能力。
其他文献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中学对实验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很多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导致学生对实验会讲不会做,变成理论的巨人,实践的矮人。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对近1000名高中学生的调查显示,实验结束时只有26.4%的学生能主动收拾实验桌。可见目前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习惯是不容乐观的,而良好的实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
期刊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这些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和声音等,这些媒体信息具有主动性和交互性。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教育教学信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用于辅助教学的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多数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地概括、总结
期刊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
期刊
一、确定化学课堂上实验探究教学的驱动性问题  1、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一是给出学生所需思考的问题之前,应当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所要探究的实验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第二就是针对我们这次实验探究的问题,教师要交待给学生具体的实验任务,或者每个人应该干什么,或者小组合作应该干什么。  第三是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针对学生的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提问若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就會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若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
期刊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
期刊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师们研究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教学中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独特的作用,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①教师要有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知识;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亲手实践;
期刊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探求学习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具有的一种潜在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的这种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创新思维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启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會学”。只有学生会学,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在教学上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  一、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即“为理解而学习”  这就要求,学习中不能只记住一些概念、原理或只能应付课本上的一些习题,要求学生获得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整合的,而不是零碎
期刊
【摘要】 课程对教学起着主导作用,教学必须有效地传递课程改革的信息。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由单纯的认知目标转化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高中物理作为整个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应淡化学科本位的思想,就物理学科而言,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