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把南宁市武鸣区打造成为具有壮民族文化影响力现代都市的思路和建议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鸣撤县设区不仅成为了广西南宁市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城区,且武鳴是壮族的重要发源地,是广西、全国乃至全球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全区人口71万,其中壮族人口占86.7%,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被誉为“中国壮乡”。基于此,武鸣融入南宁大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壮民族文化影响力的现代都市尤为重要,现结合武鸣实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角度提出如下思路和设想。
  一、打造永不落幕的壮族三月三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每年壮族三月三放假两天,成为了法定节假日。同年,壮族三月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三月三从远古至今,都是壮族的重要节日,在壮族人心目中地位不亚于春节。壮族人将其作为扫墓祭祖、踏青交流,地位不亚于清明节。仅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就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每到壮族三月三,壮族男女像赶圩一样会聚唱山歌、看师公戏、抢花炮、抛绣球,品尝五色糯米饭美食等。武鸣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新城区,作为中国壮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壮族三月三的保护单位,更多应该的承担与之地位相对应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
  截止2017年,武鸣已成功举办了37届壮族三月三歌圩,年参与人数达10多万人,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在国内外前所未有。同时,武鸣也基本具备了举办大型壮族三月三活动的基础设施、城市空间和群众基础,积累了举办大型壮族三月三活动的丰富经验。
  对此,建议南宁市政府上报自治区政府和国务院同意,将中国壮族三月三(暂用名)活动永久举办地设在南宁市武鸣区,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民歌艺术节一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永不落幕的中国壮族三月三。
  二、建设中国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壮族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常丰富,壮族方言、壮族民间文学、壮族民间音乐、壮族民间歌舞、壮族民间杂技、壮族民间游戏、壮族民间礼仪、壮族风俗习惯、壮族各种手工艺、壮族建筑术及其他壮族民间艺术等等,都有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的成果。但没有集中固定展示的独立场馆。现在全国、全区的一些壮族非遗展示处于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系统和规模,而且展示仅是局部的,缺乏整体效应,没有真正达到宣传和利用的应有水平,保护的措施也不甚科学。这种低水平的保护与壮族的文化地位是不相称的。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为此,中国在广西壮族聚居最集中的首府南宁市武鸣区建设一座全球性的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对保护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对全球、全国、全区非物质遗产开发和利用将起到引领地位,也必将对南宁产生难以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必将成为南宁新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对此,建议南宁市政府尽快上报自治区政府和国务院同意,将中国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暂用名)建设定点在广西壮族聚居最集中的首府南宁市武鸣区。
  三、城市景观建设全面融入壮乡元素
  目前,包括武鸣区在内的南宁市,在街头难得看到壮乡元素的景观、街景和建筑物,很多外地人来南宁都会好奇地问:“你们那些路牌、宾馆、饭店标志上怎么没有壮文?”。不可否认,南宁市很多街区的确缺乏壮族文化气息。南宁的城市基础建设,如路灯、公交车站等都是采用城市中常规性的元素,无法体现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的民族特色,城市景观也缺少壮民族特色;城市基础设施中已有的一些壮族文化元素的装饰,有的是广告业主设计的,大多是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的规划。
  武鸣作为南宁市的一个新区,建议南宁市政府在武鸣城市建设方面,应该统筹考虑,更多的从本民族特色出发,在主要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景观中全面融入壮乡元素,如在路牌、重要景区、公园、宾馆等的标志上引入壮文字,某些路段的路灯设计为壮族特色的绣球、铜鼓形状等,多建设一些壮乡楼阁式的建筑、街道。
  四、建设壮族文化园和特色文化村落
  “实际上,南宁市并不缺乏民俗文化资源,缺乏的是对这些资源的挖掘和包装。”这是南宁人自己的共识,也是外地人对南宁的看法。
  武鸣是壮族的重要发源地,建议南宁市政府以伊岭岩和花花大世界为核心,建设壮族文化园,全面展示壮民族的风俗和文化。在农村,建议多建设一些壮族特色文化村落,让来到南宁的游客可以更多的体验到壮乡的民族风情。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天津杨柳青地区形成的民间艺术木板年画至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于2006年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所具有的色彩、表达、寓意以及娴熟的制作技法等特点都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瑰宝,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对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史进行概述,试分析杨柳青年画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天津杨柳青;木板年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音乐类硕士研究生为例,分析提高音乐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必要性,探究现阶段科研现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并实质性的提出一些提高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对策,为其他学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整体研究做铺垫。  【关键词】: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制约因素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展,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
期刊
【摘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曾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目标的推动,随后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相应目标要求也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即:确保在2020年实现相关的建设任务。为了保障这一目标成功实现,党的十八大会议也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变得更为具体化。另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基层文化的建设,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
期刊
【摘要】:美狄亚与繁漪是中西方文学中复仇女性的代表人物,她们都有着极端与矛盾的个性,在因爱生恨中受地域环境、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对负心对象实施复仇行为。她们的复仇方式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独特性,在共性与个性中展现两大形象的魅力。此外,复仇的功能效果既诠释了人本身的复仇特质,又展现了个人的悲剧之力。两人身上的特性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悲剧的力量更是让人们反思男女平等关系,促进女性意识的复苏,而这也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为此,本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含义入手,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与保护实践,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开辟新的路径,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化技术;实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活力
期刊
【摘要】:在景观设计中,硬质铺装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保障地表不受到损害,还能保证空间的整体造型。进一步说,硬质铺装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会加大景观设计的空间,以及更能渲染造型的效果。因此,本文将具体来谈一下硬质铺装在景观设计中所应用的情况,找出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设计;硬质铺装;发展趋势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科技水平以及建筑
期刊
【摘要】:词语是网络语言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其变化速度是不容小觑的。本文通过对泰语网络语言的词语类型分析与总结,可以让更多的泰语学习者在与泰国朋友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避免其中的交际障碍。  泰国作为互联网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之一,网络语言也必将被人们所关注。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有着与常规的语言没有的特征,它生动有趣、简捷新奇、时尚幽默,受到了现代青少年的热烈追捧。笔者将泰语网络语言的词
期刊
【摘要】:词汇是最能反映文化发展语言要素之一,同样黎语词汇也是研究一个地域社会风气和文明教化的重要资料。因黎语无古文字传世,以非物质精神文化遗产的口头的形式保留至今,保留了最贴近黎族生活的内容,也留存了最凸显黎族文化的特色词语。所以说,本文从《黎汉词典》的黎语词汇出发,对黎族纹身、丧葬、医药、农业、海洋、田猎等文化词语进行探讨,可揭示黎族文化现象。  【关键词】:黎语词汇;黎族文化;侗台语族  黎
期刊
【摘要】:对张老湾村丧葬仪式的主要过程进行参与观察,并对仪式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进行观察,以此探讨出在社会变迁和人口流动不断加剧的今天,农村丧葬仪式对宗族亲属的聚合功能,对传统伦理关系的巩固以及在道德教化方面所发挥的功能。  【关键词】:丧葬仪式;社会功能  一、导论  死亡是人类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丧葬文化的探究显示出了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丧葬仪式是人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项仪式活动,有着丰
期刊
【摘要】:纸盒(箱)是纸质材料的一种应用形式,也是印刷工艺表现的重要内容,其基本工艺与普通纸材、纸张的印刷基本一致但其印刷质量的判断標准不仅仅是看印刷面的效果,还须从纸盒组合成型后的形态来综合判定。印刷模式、色彩选择、印后加工工艺很多,但在具体运用时则应当根据材料、工艺、设计表现等需求,选择恰当的印刷工艺进行表现。  【关键词】:纸盒;包装;印刷;工艺;表现  纸盒(箱)是纸质材料的一种应用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