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来源 :领导之友·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已将近40年,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党中央提出并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关系着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需要牢固树立、积极落实,结合发展实践不断加深理解。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有着时代需要。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长时间的速度下滑,由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点,即2010年的10.4%,逐年下降为9.3%、7.7%、7.7%、7.4%、6.9%,到2016年为6.7%。党中央及时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与走势,在2014年明确提出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做出全面系统阐释,指明中国经济正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为了顺应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党中央陆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2015年提出“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时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
  从总体上说,这是顺应我国发展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方面新变化的需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这些都是我国从未经历过的阶段性变化。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存在不少挑战,也必须有新的发展理念做指导。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因此必须要根据新阶段新要求予以更新。
  进一步说,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应对新矛盾新挑战的现实针对性。新阶段的发展理念需突出问题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原则。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很突出,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方式粗放、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同时,收入差距较大、人口老龄化加快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从历史经验看,进入新发展阶段以新的理念为先导,有利于及时和切实引领发展思路、方向、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根据形势变化推动发展理念的突破和转换。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大思路,保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展开。党的十七大系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新世纪初开辟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党从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都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必将为“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领航。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创新”引领经济新常态塑造发展动力。创新发展理念注重解决的是我国发展动力的问题。我国原有发展模式的动力明显不足。从外部环境看,国际经济发展复苏缓慢,我国制造业的外部需求大大减少,过多依靠出口拉动经济的方式亟待改变。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支撑我国30多年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已逐步缩减乃至消失。长期高度依赖大规模投资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众多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加大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更影響深远的是,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在世界正酝酿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际,这很不适应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制约着我国进入新常态后实现经济转型。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国家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从培育新发展动能的直接决定因素看,首先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在此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力争实现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要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行动计划,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蓬勃发展。必须摒弃过于重视发展速度和GDP总量的传统发展思路,加快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为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搭建创新发展公共平台,增强创新人才支撑,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
  “协调”引领经济新常态构建均衡格局。协调理念注重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总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突出存在着一些失衡现象。如在城乡区域发展之间,二者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比较薄弱。在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存在就医难、上学难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属于在经济发展起来后被凸显出来的,但是若长期不能解决或较大程度缓解将直接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完成,加剧社会矛盾。协调理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把握全国一盘棋的致胜要诀。在我国坚持协调发展,应当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在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为此,必须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补齐我国的发展短板,特别是要着力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市民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绿色”引领经济新常态获得和谐发展。绿色理念注重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发展阶段的限制,存在以GDP论英雄的错误指导思想和指挥棒,我国实行着粗放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环境方面欠账很多,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突出,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内在一致。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决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坚持以绿色低碳循环为基本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要抓手,以节能环保产业为支柱产业,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到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目标,满足人们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期待,使低碳循环绿色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
  开放引领经济新常态达到内外联动。开放理念注重解决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世界发展黄金期发生中断之际,当今世界出现了逆经济全球化的状况。当我国遇到较大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出口贸易受阻时,国外也对中国能否继续实行开放国策给予极大关注,甚至产生了怀疑。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经验证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开放发展理念从全球视野来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既总结了历史经验,也体现了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为此,要提升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搞好内外需结合,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此为统领扩大同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开辟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新局面,同时,要主动推进和引导世界经济全球化。
  共享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根本目的。共享理念注重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农村贫困人口仍然很多。共享发展理念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共同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这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做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进共享。为此,当务之急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了实现“十三五”期间共享发展的各项任务,既要举全民之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蛋糕”做大,又要发挥和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把做大的“蛋糕”分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局面。
  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相互促进、贯通,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体系,需要统一贯彻,协同发力。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不仅是破解“中国式难题”的战略选择与现实路径,可以为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平道路,而且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发展理论的崭新认识和战略思维,因此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将指导我们顺利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征程。
  (责编 / 刘博)
其他文献
[摘 要] 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大刀阔斧地进行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观点、论断,成为习近平文化观形成的重要理论原点。认真考察习近平进行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总结其经验启示,对当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观;文化自信;经验  [基金项目]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课题《“中国梦”影视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管理社会的方法逐步从行政管理向公共管理转变,正在形成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公共管理体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政府不仅仅是媒体的管理者,同时政府及下属的各级职能部门也是媒体监督的对象,二者相互依存,也相互制衡。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然成为政府与人民的关系
[摘 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执政的基本内容包括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和带头守法四个方面。“领导立法”摆在依法执政的首要环节。党与立法关系的理论要旨在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立法的政治优势,总揽全局是党领导立法的基本原则,公平正义是党领导立法的价值准则,党领导立法是破解改革难题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  [基金项目] 2014年度“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四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开拓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一、开启中国发展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
2017年1月23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张家口时对河北工作提出了“三个扎扎实实”的明确要求,即“扎扎实实推进去产能,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扎扎实实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
什么是党内政治生活?从广义上看,党内政治生活是指党内全部政治活动,包括党内组织体系、党内文化、党内政治关系、党内制度等内容,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对党员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从狭义上看,主要是指党内的思想文化活动、党内领导决策活动、党内关系和党内制度、党内行为状态等。  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党组织,也就会有什么样作风的党员。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期刊
采用不同方法从苹果中提取正己醇降解酶,优选最适的提酶方式,并在该提取方式下研究酶的初步分离纯化。结果显示:采用丙酮粉法提酶较适合,且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不同方法提取粗
南和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总面积405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7.2万,辖3镇5乡,218个行政村,是大唐贤相宋璟故里和著名的观音文化发祥地,自古就有“交通要塞”“礼仪之邦”“畿南粮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了-系列新实践、新探索、新创造,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迅速成为在国内
摘 要:生态修复责任作为一种与传统民事责任形式“恢复原状”不同的新型民事责任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对受到损害的生态环境予以修复,以保护民事主体的环境权。我国《民法总则》规定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编纂民法典分编应进一步贯彻该原则,增加生态修复责任这一独立民事责任形式。生态修复作为一种新兴且复杂的法律责任,面临的困境及挑战诸多。为解决今后有关生态修复责任定性等问题,我国民法典宜将生态修复责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