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说再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美文,如果我们善于开发,不仅能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感受文学的魅力,还能给予学生生命的启迪,从而增强课堂的质感。
  笔者在讲《山中访友》的时候,以“初识”、“相知”、“离别”为关键词,串联起整个课堂教学,其中“相知”环节是这样进行的:
  师:“和文中这么多的朋友愉悦相处一番后,我想了许多。作者为什么要去山中访友,是不是和许多文人墨客一样是为了排遣心中的孤独呢?苏东坡有句‘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就道出了人在孤独无侣时的黯淡心情。由此看出,作者在去山中之前是孤独的,可是接下来的描写却让我们大感意外,所谓朋友竟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瀑布等等,这些都是没有思维和情感的景物,身处这样的朋友中,不是会更孤独吗?然而,作者的这一次旅游又何尝不是一次愉悦之旅呢?你听‘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的,以树的眼睛看周围的树,我发现每一株树都在看我,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我的手变成树枝’……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神奇的感觉啊!”
  生(迫不及待地):“我知道了,作者是告诉我们要真正走进大自然,真心和大自然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师(疑惑地):“大自然又不会说话,又没有思想,我们为什么要和它交朋友呢?”
  此话一出,教室里沸腾了。
  生:“老师,你错了,大自然也是有生命的,它和我们一样,都是宇宙的一个成员呢。”
  生:“花草树木、大自然的一切是不会说话,但它们也有它们的语言,只是我们听不懂罢了。”
  生:“老师,我上次看到一个宣传标语:小草有生命,请你爱护它!这不说明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吗?如果我们践踏小草,它的生命就会枯萎!”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欣慰地笑了。
  师:“是啊,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有生命,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那么,在这些丰富的生命面前,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的话一说完,孩子们立即沉默了,甚至还有些孩子低下了头。
  生:“我上次进校园的时候,因为怕迟到,就直接从草坪里跑进教室,我要向那些小草道歉。”
  师:“我代表受伤的小草原谅你。”
  生:“昨天,我和爸爸去餐馆吃饭,我还点了一份麻辣小鸟,以后,我再也不吃小鸟了,并且我还要告诉别人也不要吃小鸟了。”
  师:“哈哈,那你以后肯定也不会养鸟了吧!”
  生:“上次爸爸带我去大堤上踏青,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玩,现在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没用心对待那些景物,以后我会和大自然交朋友。”
  师:“你真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啊,你以后的旅游一定会快乐多多!”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相信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和大自然的一切交朋友,从心底真正的爱护、尊重并敬畏它们。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是如何看待我们自己和周围那些困苦不幸的人的生命的呢?
  思考了片刻后,有几个孩子举起了手。
  生:“我隔壁有个捡垃圾的老爷爷,我从来不接受他给我吃的东西,也不和他说话。现在,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师:“知错能改也不错,今天放学后,你要主动去爷爷家玩哦!”
  生:“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车站等车,一个双腿残废的人向我乞讨,我不但没有给他钱,还很厌烦地走开了。”
  师:“在有困难的人面前,我们要尽量给他们一份关爱!”
  生:“我昨天做作业的时候,妈妈说我不认真,浪费了许多时间,我现在知道,这也是不珍惜自己生命的表现,以后我会认真地做作业。”
  师:“是啊,我们要从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始,认真生活每一天!”
  课上到这儿,我激动不已,为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以及孩子们对生命的深层探讨而兴奋。
  师:作为人类的一员,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住: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个部分,在我们的周围,还存在着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我们不仅要理解它们,更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它们。我们只有尊重大自然,才能与它和谐相处。把自己完全融进了大自然,用情感浸润,用心冥想,用情善待。因此,他拥有了神奇而自由的想象,还得到了这么多的快乐,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啊!”
  孩子们在聚精会神地听着,我知道,我已经在他们青春的心灵上播下了一颗善待生命的种子。
  接着,我开始带领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
  和朋友相处的画面是美丽的,给人的感觉是温馨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作者要回去了,我们的这堂课也快结束了,我们也和作者一样,要和山中的朋友们挥手告别了。在这个时候,大家想对山中的朋友们说点什么呢?
  我又把学生拉回课堂,回到文本,将养料内化。
  (背投打出)请你记住至少一位朋友,并用自己的语言和它们说一句道别的话。或者像作者那样,尝试一下用“你好”写一句话,向我们的大自然朋友打一下招呼,为它写几句赠言(比如松树、小草、白鹭……)。
  孩子们又一次静下来,认真地开始写,教室里没有一点声响,但我分明感觉到了他们熊熊燃烧的思维火焰,是那么绚目、那么精彩!
  再见了,山泉姐姐!你是一位降落人间的仙女,你的纯洁,你的纯净,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用你的清澈点缀了这个繁杂而浑浊的世界,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美丽。谢谢你,山泉姐姐,谢谢你告诉我——世界因我而精彩,也因你而精彩!
  啊,朋友,你在我眼中愈来愈小,愈来愈模糊,那光滑的石阶,那充满历史气息的桥身,还有那布满了沧桑岁月留下的纹理的扶手,都不可思议地留在了我的心里,化成美好的回忆!再见了,老桥!
  再见了,落叶姑娘,虽然你的面庞已不再如当初一样娇美,但你那奉献的精神却从未变过,哪怕是零落成泥,到最后一刻,就算不被理解,也无怨无悔。你让我想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
  我正在倾听他们智慧的成果,下课铃声突然响起,竟还有那么多的小手不肯放下,那个叫谢茶的小女孩,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还说一句,最后一句!真的,就一句!”我拉起她的小手,让她站直,“不想说再见!不愿说再见,但今天的再见不是真正的道别,而是以后更多美丽约会的开始!”
  我快步走上讲台,结束了本文的学习。
  课上完后,我兴奋地记下了这些文字,并获得了许多感悟。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秉持教课文更是教语文的原则,深入挖掘教材,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品尝感悟中,从语文的角度、生命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引领、点拨,孩子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表达生命发现的状态。这样既使他们深入理解了教材,又激发了他们对于生命要义的思索。长期坚持下去,会使孩子们对于生命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并慢慢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养分。
  [作者通联:湖北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课堂提问不仅要问得实,指向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妙点,更要问得巧,同时要善于灵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为现代开放动态生成的课堂应该从“带着问题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问题”。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学生生成的问题来自他们对文本的叩问,来自他们对教师权威的解读,来自师生对话的思维撞击。根据真实的课堂情形生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一步探究的愿望。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课堂中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感所悟,师生共同探索、共同对话,相互质疑,并以那些有价值的尊重文本内涵的符合群体需求的问题作为教学的生长点。在关注生成问题时,要突出质疑,突出通过教师的追问,发挥点拨作用,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节选自李新平《语文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
其他文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第十回,写的是林冲被陆谦等人一路迫害至山神庙,无意间探得其阴谋,于风雪夜手刃仇敌的故事。本文的主题在教参中历来被解读为“官逼民反”,老师在课堂上也往往沿袭这样的解读。但师生们隐隐感觉到一种若即若离的疏离感。这个政治上正确的判断,未必是贴合本文的判断。且不说把文中人物分为“官”和“民”是对文本作粗暴的归类划分,将人物脸谱化、简单化了。更重要的是,这个主题的概括有以下
语文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潜在能力”,“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人类与文本的对话,且是智慧地对话,即在对话中有选择地获取和加工信息。因此,用“对话”的理念来关注人类的阅读活动,是实现与文本智慧地对话,且是提高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与文本对话的阅读主体:具有“愿为”的心向特征    阅读是阅读主体在特定的时空里与文本信息展开的双向交流活
一、生活是源:关注社会,思考生活  无论作文,还是做人,都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在作文命题中紧扣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养成思考、分析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的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根本立场和首要原则。全国Ⅰ卷、天津卷、北京卷等在这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  全国Ⅰ卷所给的材料,触及当今社会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涉及对社会多个层面的考量。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
2012年12月26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2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据悉,这“十大语文差错”是经过了读者“票选”,再由火眼金睛的语文专家识别、甄选出来的,带有年度特色,在社会语文生活中意义尤其重大,影响我们社会语言环境的健康。作为中学生,对于这“十大语文差错”,更是不可不知。  1.容易被写错的汉字数字:“二〇一二年”经常被误为“二零一
真水无香,其香弥久。有人说“写作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写作即人的生命本身”,这些话都告诉我们,写作是一种真切的生命存在,是一种真实而自由的精神飞翔方式,是心与心之间真诚的相互温暖。写作者要在作文中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要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鲁迅说写作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自己”。可以说,“真实”是作文的生命,“我手写我心”是用来衡量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准,那种用技巧硬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至此,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高考作文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每年人们对高考作文都怀有极大的关注,人们对作文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怎样命题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文怎样写才能真正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写作要突出“四关注”和“四具有”,才能真正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下面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有明确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这些要求不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还体现了文本细读的重要理念,即对语言的品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价值、思想意义等方面的领悟与接纳。对于语言的品味,本来应该是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文本阅读的核心内容。但由于众
笔者有幸受邀参加在古城扬州举办的江苏省“师陶杯”颁奖活动。其间,观摩了江苏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著名特级教师秦晓华执教的高中课文《老王》。  我与秦老师从未谋面,听说他,认识他,也只是在一些教学研讨会和网络视频上。有幸走近他,幸运过后,我的感受就是:他的语文教育大于语文教学。课堂上的秦老师,总是面带和蔼的微笑,多用赞赏的话语激励学生,或是巧妙地点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举手投足间,始终流露出博学者特有
本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所选的材料是清代郑日奎的《醉书斋记》。讲解这篇月考文言文,依然突出了我一贯坚持的文言文教学原则,那就是:固基、启思、厚学、励行。下面拟结合对这篇月考文言文的讲解,具体解说一下牵住文言文教学的“牛鼻子”应该选取怎样的操作步骤,遵循哪些原则,采取哪些方法。  为便于解说,先将《醉书斋记》全文照录如下:  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
《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教师能否将前述两个问题加以教学的处理?而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