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演绎“美”的五个环节

来源 :新高考·高三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q_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乎所有中学生都能掂量出作文在升学考试中的分量,许多老师会对学生说:“失作文者必定失天下”。然而大多数学生到了复习迎考阶段的中后期,作文状态仍然不佳,自己又无能为力,所以作文复习也日益边缘化。有的学生甚至在高考主打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文体中只偏重一种,单打一,比如很多学生只偏重记叙文,然而记叙文写起来也很平庸。
  成功的记叙文是在一定理念指导下的,写什么、怎么写都有方法。以这种理念写出来的文章才算是美文,才能打动所有人。因为美文总得蕴涵一定的合理性,符合“美”的规律。那么,记叙文“美”的规律是什么呢?这里我们先来看一篇满分作文:
  忧与爱
  一如既往地,一头扎进厨房,弯着背,双手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一个微笑。
  可我分明看到,在今目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特殊的神情。
  那倦怠的眼神,仿佛向我透露出一个不眠的夜晚。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
  兴许是因为今日与众不同,母亲往日里十分熟悉的工作在今日看来显得十分笨拙。
  是因为紧张么?我竟不知,一向稳重平和的母亲会像这般忘东忘西。
  连刷牙的工夫,母亲也不忘跑过去看一眼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这时的母亲,像一位监测员,不允许出现任何差池。
  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急促,那样忙乱。
  我拿起书看着,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
  母亲眉阃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几条深深的沟壑。
  “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汇了,那些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地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一輛大巴车不守规矩,几次三番拦着路,母亲看着时间,手不停地打方向盘。
  红灯亮起,车辆霎时全部停下,我刚开口抱怨大巴司机的无礼,只见母亲拉开车门,径直冲到大巴司机的车门口,狠狠地敲着车窗。车窗紧闭,只听得母亲大吼:“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我们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么……”
  到绿灯亮起,母亲才肯作罢回到车上。远远望去,我依稀地看到,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我的母亲,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那么大的勇气?
  我笑了,夸母亲勇敢,可我分明感觉到一股暖流正在汹涌地冲出我略微弯曲的眼睛。我打开车窗,望着窗外,尽量抑制着那股暖流的汹涌气势。
  丝丝的雨轻柔地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视线变得模糊。是细雨模糊了我的视线么?我不得而知。
  微风夹带着些许寒意,可我却分明感觉到一阵温暖。如今我伏案笔耕,我知道母亲的心全然在我这里。
  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着头遥望着我?我仿佛又见到你那缕飘扬的秀发了……
  这篇作文所写的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人和事:母亲送“我”去高考。阅卷老师毫无争议地给出了满分。文中能够打动人的是母亲送考中那些深含“忧与爱”的举止容貌的细节,以及“我”全方位传达着“忧与爱”的强烈的现场感受。
  这篇美文的成功就在于作者能够将平凡生活中的人物举止和“我”的感受演绎成一首动听的歌,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怎么才能掌握记叙文这个“美”的规律并提升作文水平呢?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感悟并再现这个精彩世界的思维方法。这是一个贴近熟悉的生活、体味生活的真谛、想象具体的情景、展示细腻的图景和揭示生活内涵的特别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在生活基础上将生活情境化的创造美的过程。
  母亲是中学生作文永恒的素材之一,下面我们以“母亲递来一杯热水”这一平凡生活琐事为例来说说记叙文演绎“美”的五个环节:
  一、贴近熟悉的生活
  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勇斗歹徒、冒死救火、捡拾巨款等“轰轰烈烈”的大事,因而写记叙文时,许多考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不知写什么人:什么事。其实我们经历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周围都是自己最了解的亲人、朋友、老师和邻居等,这才是我们作文的源泉。比如,在家里,除了如例文《忧与爱》中那样有母亲送我去高考这样的事,还会有父亲早晨起来给我们做饭、爷爷上地里种菜、我放学回家浇花、奶奶给我们洗衣服、姐姐给奶奶剥石榴等等的事。对这些事,我们很熟悉,但又觉得它们没什么可写;即使勉强写了,也是泛泛叙述。对于“母亲递来一杯热水”的事,有个同学就曾这样写:
  复习迎考的一天晚上,灯下的我已经熬了整整两个小时。
  突然身后一声门响。我回过头去。母亲走了进来。她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放在我的桌边,然后说:“乖,喝吧!”说完就合上房门走了……
  看着这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这就是母爱。母亲,我爱你。
  这个片段也写了母亲的一些举止,但泛泛叙述,只是生活的实录,因而索然寡味,很是平庸。日常生活似乎就是这样平淡,于是我们就会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所以许多事情都如过眼云烟,从记忆中再也唤不回来。
  贴近熟悉的生活就是要求我们的学生能够以一颗善良、真诚之心关注这些似乎熟悉却又无从可写的生活琐事,走近它们,因为里面确实有许多精彩的内涵没被我们认知,那是我们作文的宝藏,等待我们认真开掘。
  二、体味生活的真谛
  贴近熟悉的生活琐事后,我们要拿起放大镜,从中发现人生的真谛,寻觅真善美的所在,触摸人物精神的脉搏。
  再来说说我们的母亲。许多学生常常因学习不顺,听不得母亲的唠叨,又不与母亲沟通,因而很苦恼。平时对母亲只作感性或粗线条的观察,以为母亲每天不过是为自己做做饭,洗洗衣服,缝缝纽扣,问问自己的学习,递来一杯热水,这些都是她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说的、写的。
  其实想要理解母亲,就要体悟母亲细微的举动及其深意,比如你生病时她焦急的眼神、她忙碌时疲惫的身影、你到家时对你的唠叨等等。在复习迎考的日子里,我们常常会目睹母亲的不平凡:为了生计,她除了外出奔波、操劳家务,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想到这些,再看到“母亲递来一杯热水”这类琐事的一幕时,我们就会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母亲的音容笑貌的每个细节就常常在眼前鲜活起来。   体味生活的真谛,就是要在平时或在人物进入我们的文章之前,我们在人物具体而微的一言一行中感悟并发现人物举手投足中的种种平凡的思想、伟大的深情和崇高的人格。母亲“递”来的是人间的温情与爱,她的一言一行包含着人类最伟大的母爱,“我”就是她所爱的人和惦念的人,有“我”在,她的整个世界都在,这些才是生活的内涵。所以“母亲递来一杯热水”与例文中“母亲送我去高考”都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然而我们的大多数考生都不知或不会去体味生活中的真谛进而把握生活的内涵。
  “母亲递来一杯热水”能够打动我们,然而内含生活真谛与人间真情的琐事在我們的生活中何止一杯水。有人说,只要我们认真体悟它们的内涵,生活中的那一枝花开、一片叶落、一句慰语、一个背影、一次邂逅等等总会萦绕在我们心头,令人想起来就心醉神迷,不能自己,而且愈随时间的流逝,愈像一颗萌动的种子,在那里撞击着你的心扉,鼓荡着你的激情……总之,要注目寻常琐事,探觅生活内涵。
  三、想象具体的情境
  当我们体悟到了生活琐屑中的生活内涵后,我们就会被打动,但这时我们还不能再现这个精彩的生活于笔端。这时,我们应该在生活基础上,怀着激动的心情,让这种生活琐事进入我们的主观世界,通过回忆或想象,让我们深入到人物的一举一动等具体细微的典型细节或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中。就拿“母亲递来一杯水”来说,以“递”为中心,可以往前、往后想,调动我们的一切潜能,想象出当时的过程和过程中人物音容举止的每个细节。比如:
  先是夜深时的一声门响、轻轻脚步声,接着是母亲披着单衣、抖索身子、挪了过来,然后是台灯影射在她身上、她两颊灰黄、呆滞的眼、闪着晶莹的光,再下来是母亲端着那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它落在我的桌边,最后母亲轻启干唇、挤出几个字、退后几步、转身、合上房门。
  例文《忧与爱》以送考为中心,侧重路上母亲的许多细节,有“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几条深深的沟壑”,“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来得及”,“那边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地消失了”,“拉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巴司机的车门口,狠狠地敲着车窗”等等。
  以细腻的心灵选择幽微平凡中永恒的瞬间,围绕“递来一杯水”还可以在事件的过程中再往前想,再往后想,可以再联系到它的前因后果。例文《忧与爱》的作者就想到了送考之前母亲在家里的许多细节:“一头扎进厨房”,“弯着背,双手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抛出一个微笑”,“倦怠的眼神”,“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不忘跑过去看一眼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
  母亲“递”水的过程可以是生活中有过的情节,也可以是合理的虚构。“母亲递来一杯水”这类事可以是自己经历的,或是听来的,或是报纸、电视、书上看来的,甚至生活中或许有过、似曾有过,总之,这类事在生活中会发生的,这就是真实。其次,母亲“递”水过程中的一些情节,在我们的想象中同样可以合理地虚构。有的考生会说,这类事我遇到过,只是母亲当时不曾“抖索身子”、“两颊灰黄”,没有生病。但我们可以想象出母亲病中“递来一杯水”的情形和细节,这也是符合生活的,就像生活发生过一样,因为天下母亲都会这么做,这是艺术的真实。
  四、展示细腻的图景
  当我们想象出人物生活琐事中的具体情景后,人物的神态、动作等都在我们主观世界里浮现,它是鲜活的,这时我们就要以满腔热情把这个图景记录下来,将生活情境与精彩世界进行复原与展示。下面是我们回忆并想象出的“母亲递来一杯热水”时的过程和过程中的人物音容举止每个细节的组合与记录:
  复习迎考的一天晚上,灯下的我已经熬了整整两个小时,腰酸脑胀。放下笔,许多事在我的脑际浮现,让我不宁静:爷爷去世不久,父亲刚刚下岗,自己考试不顺,母亲着凉发烧。
  我的心像被火灼烤起来……
  “吱!”身后是轻微的一声门响,接着便是轻轻的脚步声。我回过头去,见母亲披着单衣,抖索着身子,挪了过来。台灯那昏黄的光影映射在母亲的脸上,她两颊灰黄没有光泽,但那呆滞的眼中仍然闪着晶莹的光,此时,我心灵深处仿佛得到一丝慰藉。她手中端着装满一杯热气腾腾茶水的杯子,茶杯轻轻地稳稳地放在我的桌边,此刻,我的身体似乎也渐渐开始温暖起来。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轻启干涩的嘴唇,挤出几个字:“乖,喝吧!”再退后几步,转身,静静地合上房门去了……
  这段文字中的母亲是能够让人潸然泪下的,其中的许多细节描写则是复原与再现生活时创造精彩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记叙文获取高分的法宝。
  细节描写其实是“想”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是对生活情境与精彩世界具体而微的再现,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句话、一个动作或者一个神态。它精彩的创造性来源于最典型的最精练的最有表现力的细微末节的细部刻画,生动感人。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的动作、肖像、神态、衣着、外貌、心理和对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它是记叙性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然而我们的中学生写起来常常空洞苍白、泛泛叙述,简单而无细节展示,有个同学的《家》中就是这样写“母亲为我缝衣纳鞋”的:
  背着沉重的行囊在外求学,满载的是家的期待,是父母的期盼。每当在灯下苦读,总会有一盏灯为我点亮。灯下,是母亲为我缝衣纳鞋,花白的头发早已布满双鬓,但母亲依然如此辛劳。每每想到此,都会潸然泪下,父母就是家,就是心灵的依托。
  五、揭示生活的内涵
  包括“母亲递来一杯水”,精彩的外部世界常常打动我们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心中涌动着丰富的情感,我们的心灵世界也精彩,这是挡不住的;我们在展示这个精彩的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常常想要表现精彩的内部心灵世界,以揭示生活的内涵,这也是挡不住的。
  文章中的“我”要学会触“景”(即精彩的外部世界)生“情”(即精彩的内心世界),用来表达“我”生理、心理和思想上的感觉、感受。“我”就是我们这一代中学生,我们要善于借助文中的“我”来反映我们这一代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我”要把握主观感受及其变化,把“我”因社会生活的触动而涌动着的情感宣泄出来,把“我”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外化出来。这样就能够表达出中学生健康的感情和成熟的思想,以表现当代年轻人的人情美、人性美。   “我”的感受在文中至少有两大功能:
  1 以情动人:以“我”生理、心理上的强烈反应来“煽情”。例文《忧与爱》截取高考当天的生活情景,娓娓道来,从厨房备餐到行驶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乃至到考场后,始终以“我”的视角全方位传播着强烈的感受。在动人描写的同时,洒落点点独到的感悟。感悟中蕴含忧与爱,爱中包含忧,忧中洋溢着爱,忧爱交融。“我”的感受具体如下:
  看着为自己操劳的母亲“也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那么大的勇气”,“我笑了,夸母亲勇敢,可我分明感觉到一阵暖流正在汹涌地冲出我略微弯曲的眼睛”;“抑制着那阵暖流的汹涌气势”,“我的视线变得模糊。是细雨模糊了我的视线么?我不得而知”;“我却分明感觉到一阵温暖。如今我伏案笔耕,我知道母亲的心全然在我这里”;“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着头遥望着我?我仿佛又见到你那缕飘扬的秀发了”。
  以“我”之情去感动人,这也是记叙文获取高分的法宝。
  2 表达主旨:以理性的思考来揭示琐事的深刻意义。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想象并展示了“母亲递来一杯热水”的动人情景,“我”被’母亲传达挚爱的细微举动所打动,面对“此景”而产生“此情”,在激动的情绪中,“我”会有许多思考,我们可以在上文“母亲递来一杯热水”片段的生活图景后进一步写“我”对生活内涵的理解:
  看着这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就像有一阵春风拂过我的心头。我邀游于书海中,苦苦地感受着这个纷繁的世界,享受我那份苦趣,我身边还有一位在病中关心我、给我爱抚和助力的我的母亲。我是一个幸福者!母爱就是一杯热水,让我感到浑身的温暖,同时给人力量,也许能影响我一生一世。
  于是,我振作一下,又捏紧手中的笔,伏案书写生命的华章。
  如果我们把“母亲递来一杯热水”来演绎成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写成一篇记叙文,那么母爱“让人感到浑身的温暖,同时给人力量,也许能影响我一生一世”就是这首歌的主旨,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了。它揭示了生活的内涵,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同样是文章的亮点,是记叙文获取高分的另一法宝。
  有人说,一幅色彩明丽的画,一首旋律美妙的歌,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一堂回味无穷的课,一盏熠熠闪亮的灯,一本翻得卷了边的书,一个生了锈的文具盒,一件洗得发白留有补丁的衣服,一个断了齒的失去了光彩的发卡等等,这种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与变迁,让我们喜悦、兴奋、激动、感激、热爱、憧憬、赞赏、留恋、怀念、得意、振作、奋发,也让我们烦恼、委屈、悲伤、愤怒、忧郁、害怕、反对、厌恶、痛恨、沮丧、失落、迷惘、颓唐。让我们好好回忆一朵花的芬芳、一个人的背影、一次由衷的微笑、一次伤心的哭泣,让我们为它们作传,把生活中只要是我们有兴趣的、我们关注的、我们难以忘记的、打动过或者打动着我们的一切都记录在纸上。
  总之,对于高三备考的学子而言,在符合文体要求的前提下,我们要想打造出一篇如同例文《忧与爱》那样精彩动人的记叙文,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好上述五大环节,努力依照这个路径坚定地走下去。在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境界也得到巨大提升的同时,我们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就会有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如何正確認識、理解稅收法定原則,在我國稅收立法中怎樣實現稅收法定原則,對於貫徹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推動我國稅收法律制度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今年已经50岁了,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曲子吧,它的产生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呢!故事发生在五十多年以前的上海音乐学院。当时学院有规定:学院的学生都必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考数学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要求的不断提高,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试题,在题设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及其设问方式、试题的结构形式、试题的求解方
美术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和濡染作用,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心理教育与美育的渗透,要明确美术的不可替代的心育作用。 Art teachers have an import
回旋曲起源于欧洲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轮舞。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主题的循环,也就是一首乐曲由同一个基本主题和几个不同的中间部分互相交替而成,其中循环反复出现的相同乐段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学习数学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发现
大名鼎鼎的杨振宁出书,封面不是金光闪闪的诺贝尔奖章,也不是他与爱因斯坦的合影,而是一张看上去让人眼晕的画作.  在这本名为《基本粒子发现简史》的封面上,黑色骑马人排成一排,由左向右,而在空隙所镶嵌的背景里,又有一排白色骑马人,从右向左,黑与白相反相成.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物理学中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在不同的能量
现场不少企业是做实体店IT服务的,在跟线上服务平台博弈的时候,我们自己在原来的生态和产业链里边可以做哪些工作?有代表谈到,我们可以通过并购,去壮大自己的规模、实力,还有
当前青少年学生性别角色偏差的倾向似乎日趋严重,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绝大多数学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偏差,老师和家长的适当引导非常必要。在讨论中,老师们普遍认识到导致
公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重要方法之一,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时除正确理解和准确记忆公式外,还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注意直接运用公式.所给多项式符合某种公式模型时,直接运用公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