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的美文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月已经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一道风景,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牵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之后扬州月在诗歌中行走,在风景里妖娆。我常常后悔自己晚生,不能目睹古人笔下的明月,尤其身在异乡,常常有“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唐代的扬州,唐代的夜晚,我们何时再相逢呢?但后来一想,诗歌本来就是想象虚构,何况是消失已久的盛世繁华烟云呢?
  活在诗词里的扬州夜晚,会复活在现实生活中吗?
  古人的秉烛夜游,有那么神奇嗎?“何不秉烛夜游”为什么如此受古人追捧?《古诗十九首》里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秉烛夜游也就被视为延长生命长度、提高生命质量的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年轻时我对秉烛夜游是有顾虑的,是持怀疑态度的,怀疑古人是在作秀,朗朗晴天,风景依然,为什么要到夜晚才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呢?
  一次夜游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1995年夏天,我在贵州黄果树参加几家刊物举办的笔会。白天大家去游览黄果树瀑布,我因之前去过,就没有去。到晚上,神仙作家何士光说,王干,带几瓶啤酒去游黄果树,是很有味道的。我便有机会夜游了一次黄果树,发现古人的夜游确实是不同凡响的创举,夜色下的黄果树和白天的风景完全是两个维度,黄果树夜晚的美感是不容易发现的。
  那次夜游归来之后,我写了一篇《夜游黄果树》的短文,记载了那次夜游的感受。1989年的冬天,我和苏童等作家有一次夜游中山陵的体验,是老乡王德龙开车带我们去的。那时中山陵还不是封闭的,还可以自由出入。我们看到了与白天不同的中山陵,一种静谧肃穆的美感。几年前还夜游过九寨沟,虽然没有记载的文字,但觉得夜游确实是不错的审美方式。白天的风景和夜晚的风景像镍币的正反面,日光下的风景和月光下的风景是来自两个世界的声音。我到一个地方去,有机会晚上都会出来转转,看看夜色和人们的夜晚生活。
  扬州被称为月亮城,扬州的夜色也是天下一流的。但那是唐代的夜晚,或者是古代的夜景,近代的夜景被文人写得最流光溢彩的还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和俞平伯的美文让南京的夜景在文学史和旅游史上熠熠发光。扬州的夜景在近现代人的记忆里大多还是停留在唐诗的余韵里。我在扬州学习生活期间,也有机会夜游扬州,但并没有读到特别深切的感受和特别难忘的文字,只恨自己笔拙,愧对大好美景。2008年,应邗江方面邀请,我陪王蒙先生夜游扬州古运河,扬州的夜景给王蒙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传记的第三卷专门写到这次夜游,感慨夜游的美好和扬州的韵味。2020年春节前,我们聚会,我说我到扬州大学当老师了,欢迎您去讲课,他欣然同意,并说,扬州值得再去。
  近日老朋友推荐一位叫安民的作家给我,说他写了一系列关于夜扬州的文章,我顿时有了兴趣,说发来看看,我想我笔拙但总有文笔优美之人,来写写当下的扬州夜景。一看,果然不错,正如作家所言,他“摇荡了瘦西湖的水月,拨弄了廿四桥的丝弦,点亮了枣林湾的灯火,装扮了万花园的春色,卷上了文昌路的珠帘,飘散了宋夹城的烟花,体验了古运河的清幽,品尝了东关街的老酒”。我翻阅了他这一夜一夜的吟诵,仿佛在翻阅一页一页的扬州历史,也仿佛在欣赏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扬州今天的风俗民情、烟火气味,尽入其中。
  近年来扬州文旅事业繁荣,扬州美食之都已经享誉全球,扬州沉睡多年的夜色也被扬州籍作家“挖掘”出来,但扬州的美需要更多的美文来呈现来展示。扬州不仅是美食之都,还是美文之都,扬州的记忆是和美文联系在一起的。我在这里还想纠正一个概念,人们把美文的定义局限于散文是一种狭隘的文学观念,美文应该泛指一切文学作品,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我们说汪曾祺写的美文,不仅是指他的散文,还有他的小说、诗歌甚至戏剧。在这样的前提下,扬州是当然的美文之都,那些优美的诗词,早已让人们记住了这座城。遗憾的是当下人们对美文之都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安民的创作实践,也是对美文之都建设的一种很好的尝试和呼吁。
  王干:学者、作家、书法家。现任中国书法篆刻研究所教授、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扬州大学王干小说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小说学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编辑 木木
其他文献
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清一壶茉莉香片,紫檀茶几上有几只佛手和熟透了的梨。我喜食嫩梨,因实在难寻,便只好用熟梨来代替了。  几年前,老家尚未搬迁时,门前有一棵老梨树,据说是我小时候吃梨吐的核长出的树。梨树极盛,有八九尺高。  春,梨花蕾挤满枝头,花瓣未舒展,凑得紧,几个几个地合抱在一起,嫩綠色的,极水灵。我尝试坐在树下,花也尝试在半夜就会吐露出香气来。于是我便常在夜里赏花,坐在忽
期刊
“每一次见到法国梧桐,就又记念起瘦竹先生。那挺拔的法国梧桐,那法国梧桐的绿荫,总让想起瘦竹先生的倔强的屹立的形象。”这是田本相先生为纪念陈瘦竹先生写下的深情文字。陈瘦竹先生常年居住南京,而法国梧桐的确可以视为南京的标志:沿着中山路、中央路、中华路等主干道屹然挺立的行道树,一色的都是高大粗壮的法国梧桐。这种学名为悬铃木的树种成了这座光荣的城市历史的记忆,成了这座英雄的城市绿色的丰碑,成了这座美丽的城
期刊
我喜欢与妈妈一起去海边戏水,喜欢与外公外婆一起打毛线、做数独,喜欢与小伙伴一起做游戏。我也喜欢独自一人,沉浸在各式各样的书籍或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中,感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美妙。  我喜欢遨游书海时,思绪随着书中的内容波澜起伏。我对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和古代世界最高建筑亚历山大燈塔心驰神往,也为维苏威火山的喷发和唐山大地震造成的破坏和伤亡瑟瑟发抖;我为赵高、胡亥的奸诈狠毒及扶苏、蒙恬的枉
期刊
多数时候人们对于阅读是有偏爱的。有一向,我爱看老电影,黑白片,有些还是默片。没有声音。语言隐匿之后,神情和肢体的表现就显出某种特别的张力,比如卓别林的表演,看第一遍时为他夸张的肢体语言而笑,看很多遍后,才渐渐懂得,那些亦丑亦怪亦搞笑的表情、动作之下,是一种儿童式的天真无邪。那段时间还爱读旧书,南京的仓巷没拆之前,常去,晚秋的午后,低矮的屋檐下那张破旧的藤椅上,半依着一个枯瘦的中年人,渔夫帽遮住他半
期刊
在石榴树最高的枝头上,挂着一颗红彤彤的石榴。这颗石榴硕大无比,比其他石榴大了许多。它的身上没有一个虫洞,也没有一个黑斑,浑身上下都红得发紫。我看着它,向它微笑。它微微摇摇肥硕的身躯,似乎在向我炫耀它的饱满与美味。  五月,家门口的石榴树上开满了花。那石榴花红得似火,在郁郁葱葱的绿叶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美丽。过了一段时间,石榴花纷纷凋零,原本开着花的位置,长出了小小的石榴。这些石榴不大,最大的只有车
期刊
周晓枫: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散文集《巨鲸歌唱》《有如候鸟》《幻兽之吻》等,获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出版有童话《小翅膀》《星鱼》《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桂冠童书、中国童书榜年度最佳童书等奖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何况,是烂记性。我记忆力差,被当作笑柄,健忘得至少从生理上为忘恩负义
期刊
人生就像一艘航船,行驶在未来的长河里,总能遇到许多靓丽的风景。这些风景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让人生变得多彩。这些风景中,有一件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小事,我至今记忆犹新。  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周围没有人会关注。我不爱说话,害怕一个人待在某个地方,课堂上也几乎不回答问题,即便偶尔回答,因为没底气,声音小得就像一只蚊子“哼哼”叫着。我更怕与人交往,担心自己哪个无意识的行为便会惹恼对方,
期刊
1  1979年的秋收日子。时年18岁的我,第一次和正劳力社员一起在村西圩子割稻。  干这活,人与人之间,相距不足一米,速度快慢由第一个下田开刀的人掌握。你要跟不上节奏,一旦被后边的人赶上来,让人笑话你干活不行丢面子不说,更给年终评工落下“干活偷懒”的把柄。因此,大凡割稻,田间都是你追我赶。为这面子,我拼着命也得上。  究竟气力不行技艺也不到,也就个把小时后,我的劲就接不上了,眼看后边人的镰刀直逼
期刊
【困惑呈现】  经常有学生说,一拿到作文题目,头脑中无非就是亲情、友情、师生情,然后就把曾写过的文章改头换面,炮制出一篇文字来。这样的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观点,读来要么似曾相识,“涛声依旧”,要么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走不出“立意低幼,见解陈旧”的窠臼。此种情形比较普遍。  【惑因透视】  学生作文主题“立意低幼,见解陈旧”的原因,我用三个字来概括:俗、旧、偏。  所谓“俗”,就是写作时沉醉于
期刊
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这是男欢女爱的情感之水。  一江春水向东流,几家欢乐几家愁。乐者举杯庆团圆,愁者千里寄相思。这是民生多艰的生存之水。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诗人笔下的豪迈之水。  水,是大自然的馈赠,呈现固、液、气三种形态:温柔之时,碧波荡漾,玉液琼浆,滋万物,润众生,让不毛之地葱茏嫩绿,生机勃发;热情之时,如汤似煮,滚烫热辣,豪情万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