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是城市兴起的本源,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产业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强弱。
北部新区和德感工业园区的长势让人欣喜,重庆产业发展势头令人艳羡。
但从全市角度看,惊喜之余也有隐忧。
突出表现在:一是技术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不多。2006年我市受理的发明专利占申请专利的1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当年授权的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的5.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指数不升反降,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排在全国第23位。二是产业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表现为大集团、大基地不多。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中,我市仅有10家左右,比照企业销售收入,除了长安可以进全国前100强外,其他9家都排在全国250位以后。三是企业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表现为总部经济发展滞后。不但不能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即使与成都、西安相比也不占优势。目前共有1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成都设立了分公司、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而重庆目前还不足80家。
一流的技术才有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才有一流的产业,一流的产业才有一流的产业集群,一流的产业集群才有一流的城市。因此重庆要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发展高端产业集群上下功夫。
具体地说,应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抓大创新集群建设。城市有了科技创新集群的支撑,就会迸发日新月异的活力;企业有了关键技术群簇的充实,就会成为专业领域的主宰。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机制,改善创新环境,调动科研活动积极性,加快壮大专职科研机构群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群,推进创新工作产业化。二是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速度。要注重通过孵化园区建设、风险资金注入等手段,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存量科研成果本地化应用,适时推进中间成果的市场试水,在市场演进的过程中改造和完善技术本身。
抓大企业集群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打造一批既有规模、又富效益的旗舰型企业集团。一方面,要坚持重点突破,在本土企业中培育一批成长型优质企业梯队,并通过政策倾斜、资源调配,推动优势资产向优质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向优秀企业家集中、优势资金向优良技术和产品集中,打造一批出类拔萃的大企业、大集团。另一方面,要坚持拿来主义,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企业100强之类的大企业战略性落户,利用更多的外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来壮大大企业集团队伍。
抓大产业集群建设。一旦产业发展为庞大的集群就如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山体,其良好的产业生态产生的规模效应,绝非一般城市的小打小闹可比,后发城市也往往望而生畏。我们应该立足于资源、区位、政策、要素等综合优势,以各开发区尤其是各类开发园区为据点,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依托,按照产业生态群落规律组织招商引资活动,配置土地、资金等资源,建设基本生产生活配套体系,促进产业的聚类分布和有机衔接,以產业特色板块化改造星星点灯式的布局。
抓总部产业集群建设。一方面,将以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定位为服务性总部中心提速建设,按照国际惯例健全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咨询、法律、会计、审计、会展以及信息传媒等专业服务支撑体系,并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地区总部、货物分拨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项目落户,引导中小城市企业集团向中央商务区集中。另一方面,将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以及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长寿化工园区定位为生产性、研发性、培训性总部基地,推进各类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培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设。
(作者单位:重庆市政府研究室战略处)
北部新区和德感工业园区的长势让人欣喜,重庆产业发展势头令人艳羡。
但从全市角度看,惊喜之余也有隐忧。
突出表现在:一是技术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拥有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不多。2006年我市受理的发明专利占申请专利的1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当年授权的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的5.4%,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均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指数不升反降,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指标排在全国第23位。二是产业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表现为大集团、大基地不多。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中,我市仅有10家左右,比照企业销售收入,除了长安可以进全国前100强外,其他9家都排在全国250位以后。三是企业高端市场占有率不高,表现为总部经济发展滞后。不但不能与发达地区城市相比,即使与成都、西安相比也不占优势。目前共有1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成都设立了分公司、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而重庆目前还不足80家。
一流的技术才有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才有一流的产业,一流的产业才有一流的产业集群,一流的产业集群才有一流的城市。因此重庆要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发展高端产业集群上下功夫。
具体地说,应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抓大创新集群建设。城市有了科技创新集群的支撑,就会迸发日新月异的活力;企业有了关键技术群簇的充实,就会成为专业领域的主宰。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机制,改善创新环境,调动科研活动积极性,加快壮大专职科研机构群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群,推进创新工作产业化。二是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速度。要注重通过孵化园区建设、风险资金注入等手段,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存量科研成果本地化应用,适时推进中间成果的市场试水,在市场演进的过程中改造和完善技术本身。
抓大企业集群建设。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打造一批既有规模、又富效益的旗舰型企业集团。一方面,要坚持重点突破,在本土企业中培育一批成长型优质企业梯队,并通过政策倾斜、资源调配,推动优势资产向优质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向优秀企业家集中、优势资金向优良技术和产品集中,打造一批出类拔萃的大企业、大集团。另一方面,要坚持拿来主义,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企业100强之类的大企业战略性落户,利用更多的外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来壮大大企业集团队伍。
抓大产业集群建设。一旦产业发展为庞大的集群就如形成了难以撼动的山体,其良好的产业生态产生的规模效应,绝非一般城市的小打小闹可比,后发城市也往往望而生畏。我们应该立足于资源、区位、政策、要素等综合优势,以各开发区尤其是各类开发园区为据点,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依托,按照产业生态群落规律组织招商引资活动,配置土地、资金等资源,建设基本生产生活配套体系,促进产业的聚类分布和有机衔接,以產业特色板块化改造星星点灯式的布局。
抓总部产业集群建设。一方面,将以解放碑、江北城、弹子石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定位为服务性总部中心提速建设,按照国际惯例健全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咨询、法律、会计、审计、会展以及信息传媒等专业服务支撑体系,并通过激励性政策引导,重点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地区总部、货物分拨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项目落户,引导中小城市企业集团向中央商务区集中。另一方面,将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以及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长寿化工园区定位为生产性、研发性、培训性总部基地,推进各类生产基地、研发基地、培训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建设。
(作者单位:重庆市政府研究室战略处)